-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101歲抗戰老兵「歸隊」:提起抗戰他有擺不完的故事 原標題: (資料圖) 暖陽、林蔭、散步,這些都是周海清喜歡的。12月30日上午,成都青羊區王家塘街,儘管有暖陽有林蔭,卻不見了周老的身影。專程來看望老人的志願者,從鄰裡話語間得知,這位活了一個多世紀的老人,在三天前離開了。 在周海清的101年人生裡,烙印最深的還是抗戰時期。70多年前,他在成都報名從軍奔赴抗日戰場,在戰火硝煙裡尋找失聯的大哥,並肩負著保衛國家與民族的重擔。
-
紅色土地薪火相傳 東南網致敬抗戰老兵系列報導引關注
2019年,家住廈門市殿前街道興園社區的94歲老兵朱文敬獲得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說起戰火硝煙的過去,老人的話依舊振聾發聵。廈門市湖裡區殿前街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紅色血脈一直在這片熱土上傳承。1949年,解放軍戰士前僕後繼,在炮火中接力,將解放廈門島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插在了殿前街道的神山山頂上。
-
一名軍校教員與百名抗戰老兵的故事
2018年5月,90歲的抗戰老兵申隨江突發腦梗昏迷住進工程大學醫院,被直接送進了ICU。在老兵住院的19天裡,蒲元4次前往醫院看望,除了送去生活用品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外,還多次向醫護人員介紹老兵的參戰事跡。在醫護人員的共同照料下,申隨江在住院第5天奇蹟般地甦醒了。
-
河北省邯鄲市開展「關愛抗戰老兵 弘揚抗戰精神」公益主題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金花)憶崢嶸歲月,向老兵致敬。12月19日,河北省邯鄲市啟動「關愛抗戰老兵·弘揚抗戰精神」公益主題活動。12月19日,河北省邯鄲市啟動「關愛抗戰老兵·弘揚抗戰精神」公益主題活動,將對55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在鄉復員老戰士進行慰問。 周紹宗攝慰問團隊每到一處都詳細了解老兵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和他們共憶當年崢嶸歲月,暢談當下幸福生活,為他們送去關愛和溫暖。抗戰老兵的動情講述,給慰問團隊成員帶來的心靈的洗禮。
-
紅色作品·抗戰故事 | 「敵後武工隊」最後的老兵——賈正喜
「除漢奸、打偽軍、善偽裝、搞奇襲,讓敵人摸不著、打不著,讓敵人聞風喪膽......」敵後武裝工作隊分隊長馮志根據敵後武工隊的抗戰事跡,寫出了《敵後武工隊》一書。「我總覺得如不寫出來,對戰友們總有虧欠,在祖國面前仿佛還有什麼責任沒盡到,因此,心裡時常內疚,不得平靜!」馮志在小說的前言中寫道。
-
張家界97歲抗戰老兵紀念抗戰犧牲戰友:榮譽屬於千千萬萬戰士
【摘要】97歲的抗戰老兵胡建是張家界慈利縣零陽鎮萬福村人,19歲上戰場浴血奮戰,誓死守衛駐地。他說當兵幾年,光榮一輩子。97歲的抗戰老兵胡建是張家界慈利縣零陽鎮萬福村人,19歲上戰場浴血奮戰,誓死守衛駐地。他說當兵幾年,光榮一輩子。
-
為了尋找散落的「紅色記憶」 今晚《一張照片》講述章丘...
2015年,他偶然發現區裡的老幹部們每年都會有十多位相繼離世,內心遺憾無比,便自發地搜尋身邊的抗戰老兵、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和離休老幹部,記錄整理他們的革命事跡。有一次,他剛剛打聽到一位老黨員的住處,急匆匆趕到他家時,發現老黨員已經不在了。他默默拿出為這位老黨員準備好的相冊,放在小桌上,和同伴一起為這位老黨員默默哀悼。
-
為了尋找散落的「紅色記憶」今晚《一張照片》講述章丘老...
今天18:40他們走進《一張照片》演播室,與辛凱一起交流探討,近距離聆聽他們講述的感人事跡。爭分奪秒 尋找散落的紅色記憶郭際奎是最先開始尋訪搜集離休老幹部和建國前老黨員資料的。2015年,他偶然發現區裡的老幹部們每年都會有十多位相繼離世,內心遺憾無比,便自發地搜尋身邊的抗戰老兵、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和離休老幹部,記錄整理他們的革命事跡。
-
忠誠衛忠魂 徐振明「永不磨滅的老兵精神」
革命戰爭老兵徐振明是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楊靖宇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他親歷過抗戰,身上有戰鬥的傷疤,常常給人們講解抗戰的故事。他常常說:「歷史不容忘卻」。在吉林省通化市,老兵徐振明父子兩代人共同守護楊靖宇烈士陵園,用兩輩人的堅守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提醒著和平的來之不易。 從徐振明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老革命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值得現代人去學習以及弘揚,這些正能量永遠不會過時。
-
藏御堂關愛抗戰老兵 感恩有您
但他們絕對不能被忘記,藏御堂是一家擁有不忘初心,傳承使命決心的企業,從18年以來就堅持探望關懷革命老兵。回顧過去,藏御堂無數次走近抗戰老兵。成都藏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代表們在四川省抗戰文化研究會志願者的聯絡與幫助下踏上了探望、追尋抗戰老兵之路。那年抗日,三百萬川軍出巴蜀,到如今,我們也只探尋到其中二十人的下落。
-
當年河邊殺鬼子 搶來輕機槍 108歲川籍抗戰老兵鄭天付走了
2020年9月3日,中國人民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然而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8月26日晚,南充市順慶區怡然志願者協會名譽會長朱興弟發布消息:當天上午,原籍四川南充、後定居安徽阜陽的鄭天付老人因病逝世,享年108歲。
-
為了尋找散落的「紅色記憶」
在章丘,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均年逾花甲,白髮蒼蒼,本應在家安享退休後的幸福晚年生活,卻頭頂烈日、不辭辛勞,經常奔波於大街小巷,去尋訪離休幹部和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整理記錄他們的先進事跡,傳承紅色記憶、革命精神。他們就是章丘老幹部先進事跡採訪團群體。
-
抗戰主題紅色旅遊景區是神聖的精神殿堂
紅色旅遊資源種類全、數量多、品位高,在旅遊休閒中感悟革命前輩的感人事跡,親近自然、追思歷史、體悟崇高、繼而提高修養、淨化心靈、調適身心,這是四川紅色旅遊文化的魅力所在。本次主題活動旨在組織全省各地紅色旅遊景區開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動員廣大遊客走進抗戰主題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增強對紅色精神的歷史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促進紅色旅遊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四川造」《九條命》上映 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九條命》海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四川造」、聚焦川軍抗戰的電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導演與製片人都出自峨影、主角們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這些元素讓電影川味濃鬱。 11月5日,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的電影《九條命》在成都舉行「致敬英雄」首映儀式,導演錢路劼、製片人張國平、主演郝星棋等主創悉數到場,還有川軍老兵分享當年抗戰經歷,令人動容。
-
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辭世,曾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刀
然而,家住四川西昌的百歲抗戰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早上,水青山的多名親屬告訴記者,今日凌晨5點過,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與世長辭,享壽108歲。水青山水青山身高一米八幾,出生在甘肅省臨洮縣潘家集鄉水家山。16歲時應徵入伍,參加過南京保衛戰,也打過遊擊戰。1938年,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刺刀,他的腹部留下了長長的疤痕。
-
當年94歲抗戰老兵過世,生前捨不得買肉吃,卻捨得捐贈百萬家產
而對於大多數抗戰老兵來說,即便在和平年代也要堅守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當年,江蘇94歲抗戰老兵過世,他生前出了名的「摳門」,死後才知竟然有百萬家產。抗戰老兵季華這位老兵名叫季華,他年輕的時候曾是華野十一縱隊的一名士兵。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和無數的革命先輩一樣付出了自己的鮮血和汗水。
-
劉秀麟 宦國鐸記憶抗戰:松山——父親的戰場(下篇)
《貴陽日報》2005年8月26日介紹劉棟臣事跡的文章「欲血松山建奇功」6月27日,《貴陽日報》發表記者餘岸木文章《浴血松山建奇功---追述抗戰老兵劉棟臣》,7月4日至10日,《貴州電視臺》百姓關注播出《父親的戰場》七集專題片。作為子女,我們了解自己父親的人品,堅信父親生前講述的真實性,從此走上了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尋證之路」。
-
勿忘初心 砥礪前行 四川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成立五周年慶典在成都舉行
2020年8月20日,由成都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抗戰老兵照護中心主辦,中國長照百名講師團西部學區、成都市生命關懷協會、四川巴蜀抗戰史研究院等單位協辦的四川抗戰老兵照護中心五周年慶典在成都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舉行。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欲出3000萬想買,老人直接拒絕
自1945年日軍投降算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已經過去了75年,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當年的抗戰老兵都一個接一個地辭世了。日本眼見人證已經越來越少,便開始在各種方面為當年自己的侵華暴行做掩飾,不僅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甚至還要美化他們的侵略行徑是為了將現代工業帶進中國,藉此建設中國實現中國的長治久安。
-
104歲川籍抗戰老兵馬定新辭世 親歷多場戰役,曾斥責抗戰神劇瞎編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楊濤一位百歲老人站在農家小院內,以木棍作槍,一手護槍託,一手抓槍口,眼睛盯著前方,隨著一陣「殺」聲響起,木棍筆直地刺向前方……這段視頻曾在網上引發熱議,也讓萬千網友第一次認識了這位家住四川廣漢向陽鎮三界村的抗戰老兵馬定新。馬定新向記者演示刺刀訓練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