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D4665次動車組列車迎著朝陽平穩駛出太原南站,馳向鄭州。這標誌著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太原至焦作段(以下簡稱鄭太高鐵太焦段)正式開通運營,鄭太高鐵實現全線貫通。
太原南站,D4665次列車旅客在檢票口外等候。
「從鄭太高鐵開工建設,到今天正式開通,我等了1500 多個日夜,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 說這話的,是原太焦鐵路民工榆次3202團團長,今年已經82歲高齡的龐廷清老人。鄭太高鐵開通首日,他特地趕來乘車體驗。50年前,他親手參與了太焦線的修建,回想起半個世紀前戰士們手提肩扛,花費近十年從莽莽太行中挖洞搭橋修鐵路的艱辛,他不住地感嘆當今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同一地區,相隔五十年的兩條鐵路,都見證著歷史,其中對比更證明了我們祖國的強大變化。可以說,鄭太高鐵是我們祖國發展的縮影。在太行山上能修出這麼好的鐵路,說明我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勁頭沒有丟,咱們國家的發展有奔頭。」
旅客在與乘務員在D4665次車廂外合影,記錄鄭太高鐵首發的歷史性時刻。
「鄭太高鐵的開通,最大的意義是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極大地方便了沿途旅客,也拉動了沿線城市的經濟。」對於六年走過六百多個縣市的旅客張益豪而言,D4665次是他所搭乘過最有意義的首發列車之一。
旅客張益豪向記者展示乘坐鄭太高鐵的心得日記。
在張益豪的旅行日記《孤獨的旅行》裡,他將本次旅程命名為「飛馳穿越太行山」。的確,一如張益豪的形容,鄭太高鐵通車後,列車由太原出發,飛馳穿越428.9公裡,途徑12個車站,以2小時36分的用時即可抵達河南鄭州,這比原先繞行石家莊節省1個多小時,比普速列車節省近9個小時。「從前太原到鄭州,列車行進路線相當於走了三角形的兩條邊,如今通車後走的就是斜邊了,也正式結束了長治和運城兩個地級市不通高鐵的歷史。」
鄭州至太原高速鐵路是晉東南太行革命老區首條高鐵,也是首條縱貫太行山的高鐵。作為中國規劃建設「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打通了太行山瓶頸,拓寬了華北與華中南北交流通道,使得山西省路網布局全面提檔升級。構成「米字一點連晉豫」的便利格局,形成山西、河南兩省間的快速客運通道。
太原站太原南客運副主任李靜介紹列車開通情況。
據太原站太原南客運副主任李靜介紹,線路開通初期至明年1月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前,鐵路部門將安排鄭太高鐵本線開行動車組列車11對。運行圖調整後,將按照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安排,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34對。屆時,經鄭太高鐵,將開行直通北京、上海、杭州、合肥、寧波、黃山、包頭等地動車組列車。山西鐵路客運能力可提升約20%。
「能夠駕駛這趟列車,我覺得特別有意義。」駕駛首發列車的楊玉峰說。作為家中第三代火車司機,能夠以這種形式見證鄭太高鐵的開通,他感到十分自豪。他的祖父開過蒸汽火車,父親開過內燃、電力機車。為了圓祖孫三代駕駛高鐵夢想,擁有雙學位的楊玉峰又在北京交通大學選修學習,今年順利考取了高鐵駕駛證,「這條高鐵,既圓了我們家的夢,更圓了太行老區的發展夢。」
六位旅客專程前來搭乘D4665次列車,在車廂中合影留念。
「鄭太高鐵開通運營,晉東南革命老區開啟『抬腳上高鐵』的時代,迎來早起太原喝頭腦,上午坐著高鐵看太行,中午鄭州吃燴麵的幸福時光。牛年春節將至,太行老區旅客馬上就能感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春運。」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賈寧說。(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攝影:彭可兒)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