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上經常用到的水泥到底是用什麼原料製作的?今天漲知識了
一棟大高樓要想拔地而起,就必須要有最基礎的東西做鋪墊,那這東西就是水泥。高樓需要的基礎材料有水泥,磚頭,鋼筋和沙子。少了一樣,這樓就蓋不起來了。水泥在其中起著重要的粘合作用,別看水泥很普通,也分好幾種類型呢,外行人看著都一樣,但是經常蓋樓房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哪一種水泥,並且粘合性好不好。所以這些水泥到底是用什麼原料製作而成的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首先,這些水泥是粉狀的,顏色灰灰的,像麵粉那樣的小顆粒,但是一加入水,那就立馬不一樣了,他們會迅速黏在一起,像家裡和面一樣,再加入一些沙子,經過反覆的攪拌,建築的粘合劑就做好了。
做好後,把他們放在磚塊與磚塊之間,不需要太多,等一段時間,水泥幹了,這兩塊磚就粘好了,每一棟樓房都是這樣反覆蓋好的。是不是很神奇呢,很普通的方法,就好比膠水,只不過粘的對象不同,所使用的材料也就不一樣了。那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水泥最原始的一面吧。
其次,這些水泥最原始的成分就石頭,而這些石頭是從山上開採的,這些石頭不是隨便的石頭就可以的,最主要的是一些石灰石,然後經過高溫燒化,製成石灰,再加入土料,讓兩者進行充分的混合之後,再次進行高溫燒制,高溫燒制不會把水泥變成泥塊,會把他們燒成糊狀。這樣水泥的半成品就加工好了。
水泥的半成品是一坨一坨的,幹了之後就成一塊一塊的,在水泥成塊之前,人們會把它裝袋,這些我們經常看到的成袋水泥就是這麼來的。這些水泥還不可以進行蓋房子,還需要再加工一次,我們經常看見房子旁邊有一個會轉動的機器,這個機器就是用來把半成品的水泥進行最後的加工。
再次,最後加工是把這些成袋的水泥,放入這個機器,再加入一些水,把水泥磨得更細一點,邊磨邊往裡邊加入一些其他的成分,經過反覆的捻磨,直到機器把它磨得很細很細就可以了。蓋房子的水泥最終成品就好啦。這樣加工出來的水泥不僅粘性好而且牢固。
最後,其實水泥有很多分類,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往裡邊添加的原料的不同。加入一些煤灰和其他東西就變成了所謂混合性水泥,建不同的房子就需要不同的水泥,所以大家想要蓋一所房子,要選擇合適的水泥,這樣房子才會蓋得更加牢固。
綜上所述,建築上經常用的水泥是把石灰石和沙子做成半成品,然後再加入一些原料,比如煤灰和土,經過反覆攪拌,這樣就製作成了。水泥成分其實就這麼簡單,都是我們平時隨處都可以見到的原料,所以大家有沒有很驚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