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中國武俠小說大宗師,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雲海爭奇記》、《兵書峽》一生中的作品多達36部,4000餘萬字。作品對金庸 古龍 梁羽生等武俠名家均有啟迪。金庸在接受香港電視臺採訪時,指著書架上的《蜀山劍俠傳》說:「飛雪連天射白鹿,不及還珠一卷書!」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越女劍》,共有作品十五部傳世,在武俠小說領域,知名度堪稱第一。
古龍:本名熊耀華。是新派武俠小說泰鬥和宗師,為後世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代表作《蕭十一郎》、《浣花洗劍錄》、《大旗英雄傳》、《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等家喻戶曉。
梁羽生: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為後世留下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代表作品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溫瑞安:籍貫廣東梅縣,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臺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臺武俠小說作家,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人稱金、古、梁、溫四大家),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刀叢裡的詩》、《布衣神相》等。
黃易:原名黃祖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館長十年,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交流。主修中國山水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及推廣香港本地藝術。其作品《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相繼被TVB搬上銀幕,均獲好評。
臥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臺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鬥」。名列「臺灣十大武俠小說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飛燕驚龍》、《玉釵盟》、《無名蕭》、《金劍鵰翎》、《嶽小釵》、《仙鶴神針》等。
諸葛青云:本名張建新(1929年—1996年)。臺北行政專科學校(即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前身)畢業,曾任「總統府第一局」科員。在臺灣早期的武俠小說界,與古龍、司馬翎、臥龍生並稱臺灣武俠四大家。著作有《紫電青霜》、《奪魂旗》、《傲笑江湖》等,深受武俠迷的喜愛。
司馬翎:本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臺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與諸葛青雲、臥龍生、古龍並稱「臺灣武俠小說四大家」,代表作有《關洛風雲錄》、《劍神傳》、《仙洲劍影》、《八表雄風》、《聖劍飛霜》、《掛劍懸情記》、《縴手御龍》、《帝疆爭雄記》、《劍海鷹揚》、《人在江湖》等。
慕容美:慕容美原名王復古,江蘇無錫人。撰寫多部武俠小說,頗負盛名。與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並稱「三劍一美」,是「詩情畫意派」武俠小說開派祖師,為後世留下了23部經典著作,如《一劍懸肝膽》、《刀客》、《解語劍》、《七星劍》、《英雄淚》、《黑白道》、《風雲榜》、《天煞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