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總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坎坷,雖然說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少遇到一些坎坷,也就是少走一些彎路。
而這世上有一種人,就是人們口中的「聰明人」,他們這一輩子或許成就沒有取得很大,但是在別人眼中就是英雄一般的存在。因為這種人懂得過好自己的人生。可以說聰明人在面對坎坷時,可以做到氣定神閒,冷靜面對。
而王陽明就是這種「聰明人」,說到王陽明,可以說是傳奇般的存在。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可以說集百家思想大成者,而王陽明的才華更是驚豔了世人。王陽明精通佛家、儒家、道家思想,更是有了自己獨到的感悟。而且王陽明在兵法造詣上更是高超。
但是王陽明這一生也是很坎坷,36歲那年,被宦官劉瑾陷害,被打了80大板,但是王陽明還是活了下來,後來劉瑾再發力,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當時的劉瑾認為,像龍場這樣的人間地獄,王陽明早晚也得活活悶死!
很多人都覺得王陽明這一生完了,但是王陽明在龍場徹底感悟心學,人生從此過得通透無比,之後的人生基本沒有什麼坎坷。
王陽明:真正精明的人,要學會「2不管,3不問」!人生少走彎路
一是不管閒事人生在世,自己的精力有限,很多時候做好自己,不要去摻雜別人的事。特別是自己能力有限,更不要去管別人的事,不然很容易惹禍上身,別人還反過來禍害你。
這個道理放到如今的社會也是同樣如此,有的人什麼事情都要參與一下,都要去過問,而這種人往往容易讓別人疏遠。畢竟那是人家的事情。而且多管閒事只會讓自己心力交瘁。
而管閒事和幫忙是兩個概念,幫忙是伸出援助之手,管閒事是做了多餘的事。
二是不管能力範圍外的事這個世上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力範圍內能掌控的,我們不要去憤世嫉俗,也不要妄自菲薄。而人這一生,很多時候,那些你管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執著,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與其這樣,還不如努力提高自己。
王陽明:一個真正有見識、「致良知」的人,便會有分辨真相的能力和自我選擇的魄力。
一是不問過去過去無論如何成功或者輝煌,都已經過去了,不要沉迷在過去的成就或者失敗,人一定要走出來,因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未來。
二是不問結果人活一生,很多時候想做的事就要努力去做,不要太在意結果,因為即使遍體鱗傷,至少自己曾經努力過,不留遺憾,結果反而顯得不是很重要。
三是不問天意王陽明說,不猜天意,不問人心,這裡說的就是人性的複雜,和天意面前的無奈。
很多人失敗了往往會說自己運氣不好,其實都是在給自己找藉口罷了。一味把「天意」當成藉口,只會讓自己逃避現實,想成功是非常難的。
而王陽明這一生有著可以狂妄的資本,卻一直選擇低調做人。
王陽明一生七次榮升官位,而其中有五次都因為徵戰有功,足見其赫赫戰功。然而,王陽明卻但他都以各種理由推脫功勞,申請辭官。如果不是因為皇帝不予批准,他早就解甲歸田做一隻閒雲野鶴去了。
而生活中也是如此,低調做人的人更容易左右逢源,而且人生之路也會更加通暢。
王陽明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哲理啟發,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可以指明我們工作、生活的方向。王陽明語錄已經成了很多創業者前進的指明燈,成了很多迷茫者的救贖。
馬雲不止一次公開說過:自己把王陽明語錄看過不止兩遍,對自己的人生以及事業都有很大幫助。
王陽明一生傳奇,從一個不被人知歷經坎坷的少年,成長為一代大師,被後人所傳頌,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的人生經驗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道理。
人生早一點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彎路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王陽明的「心學」更流傳到東亞,成為日本民治維新的重要推手,引領日本迅速崛起,曾經有人長嘆:「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但現在在中國,很少人能記得王陽明。我表示非常遺憾!
想要讀王陽明的,建議大家讀一讀《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
因此,要想了解王陽明,首先必讀《傳習錄》,以領悟其思想精華。
另外一本就是《知行合一》,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兩本智慧才79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