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常考及中考十篇經典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釋

2021-01-16 寶雞優鴻學教育

4點讓你攻克課外文言文閱讀拿高分!

導語:

要在語文考試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要對平時所學教材中的文言課文認真閱讀,爭取做到「逐字逐句」會翻譯;積累文言的常用實詞、虛詞;於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下面就給同學一種閱讀課外文言文的方法。

1

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2

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歐陽修苦讀》。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3

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4

「對症下藥」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

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

④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準確率較高。

十篇經典課外文言文閱讀

1.趙襄主學御

原文: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②,三易馬而三後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④於馬,而後可以追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速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⑤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尚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⑥後也。」

導讀:王子期教趙襄主學御,特別指出:「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而後可以追速致遠。」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貫注,目標明確。

注釋 :①趙襄主:趙襄子。御:駕車。王子期:古時善於駕車的人。②逐:追趕,這裡指駕車賽馬。③易:更換。後:方位名詞做動詞,落後。④調:諧調。⑤誘:引導。⑥此……所以:這就是……的原因。

2. 老馬識途

原文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導讀 :自然萬物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人能善於向大自然學習,則萬物可為我所用,為人類造福。

注釋:①管仲、隰(xi)朋:皆齊桓公時大臣,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孤竹:古國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歸途。③掘:挖。

3.穿井得人

原文: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②,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導讀:傳言不可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

注釋:①常一人居外:經常派一個人在外面。②國人道之:全國人都在說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說,家裡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約一個勞動力,等於多得到一個人使用。

4.南轅北轍

原文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導讀 :成語「南轅北轍」可謂人人皆知,如果行動和目的相反的話,所得結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馳。

注釋:①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②之:動詞,往,到。③ 用:資用,即路費。④御者:駕車的僕夫。

5.千裡之馬

原文: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裡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裡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③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裡之馬至者三。

導讀: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涓人的一句反問可謂直接點出其舉動的真正用意。而最後「不能期年,千裡之馬至者三」,可謂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釋:①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麼?②捐:白白費掉。③市:買。

6.趙威后問齊使

原文: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①,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②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③,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問末者耶?」

導讀:本篇運用了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使趙威后對齊使的反駁更具聲勢和說服力,言簡意賅。

注釋 :①發:啟封。②恙:災害,憂患。③說:通「悅」,高興。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7.齊欲伐魏

原文: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①曰:「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於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②,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④其兵、弊⑤其眾,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也。

導讀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諫君王,避免了一場戰爭,可謂大功一件。

注釋 :①淳于髡(kun):戰國時齊國的上大夫。齊王:齊宣王,戰國時齊國國君,姓田,名闢疆。②環山者三:相當於「三環山」,意思是圍繞著山追了三圈。③無勞倦之苦:意思是沒有費一點力氣。④頓:睏倦,這裡是「使……睏倦」的意思。⑤弊:疲勞,這裡是「使……疲勞」的意思。

8.趙襄子飲酒

原文:趙襄子①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②,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優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懼,謂優莫曰:「然則⑤吾亡乎?」優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並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導讀:趙襄子日夜飲酒不止,還不知醒悟,優莫將其與殷紂相比,使趙襄子霍然頓悟,優莫可謂善於勸諫的了。

注釋 :①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年晉國大夫。②廢酒:停止飲酒。③矣:語氣詞,了,表示已經實現的事情。④殊:副詞,很,極。殊不,意思是,一點也不。⑤然則:(既然)如此,那麼。⑥焉:疑問代詞,怎麼,哪裡。相亡:一塊兒滅亡。

9.沛公至鹹陽

原文:沛公至鹹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鹹陽而去。漢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戶口②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③。

導讀:「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一「皆」一「獨」,將蕭何的「深謀遠慮」刻畫得淋漓盡致,劉邦得蕭何可謂天助也③。

注釋 :①具:通「俱」,全,都。②戶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斷。

10.四面楚歌

原文: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①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②,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③。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數闋⑤,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導讀:項王夜起悲歌,蓋世英雄的窮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寫中呼之欲出。

注釋 :①諸侯: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國方言土語唱的歌。③不逝:是說被困而不得馳騁。逝,向前行進。④奈若何:把你怎麼安排。若,你。⑤數闋:幾遍。樂終叫闋。

相關焦點

  • 【中考備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凸顯重要性 提升學生思維是關鍵
    昨天房山區的初三一模考試已經開始,下周一海澱、朝陽的一模考試也要開始了,一模考試是一次練兵式的大考,而距離中考也僅剩兩個月的時間。那麼各個學科的試卷結構如何?各個學科又該如何備考?可能還有一些同學懵懂、焦慮,今天這篇文章是精華學校鼎級班初中部校長沈欣老師對中考語文做的一個全面的解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助益。
  • 人教版:初中「課外」文言文大全!死磕這一份,中考「心不慌」!
    上了初中之後,語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文言文的學習,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如果學習好它,是當時代學習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那麼該如何學好文言文呢?一、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 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重視預習,學會自學。課前一定要藉助注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 字句提交課堂討論, 向老師、同學請教。
  • 30年老教師直言:初中課外文言文匯總,老師很少講,但考試經常出
    30年老教師直言:初中課外文言文匯總,老師很少講,但考試經常出文言文是孩子上了初中後才開始接觸的一類知識,同時文言文閱讀也是中考語文當中必考的一類題型。文言文閱讀跟古詩詞一樣,需要背誦理解的篇目很多,而且從最新的語文教材來看,教育部還加大了對文言文的考察難度,增加了課外文言文閱讀題,因此孩子想要在文言文閱讀中拿到高分,不僅要將教材上的文言文知識記住,課外文言文的閱讀量也應該加大重視力度才行。雖然教育部還加大了對文言文的考察難度,但中考文言文的考察重點,基本上都是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的。
  • 依「標」靠「本」巧積累,厚積薄發多得分—中考課外文言文複習
    近年來,中考文言文試題發生明顯變化,考查課外文言文已成為一種趨勢,而同學們害怕考課外文言文似乎也成為一種趨勢。事實上,中考課外文言文的選文篇幅比較短小,多淺顯易懂,考題多遵循「題在課外,答在課內」的原則,考生不必害怕。
  • 文言文閱讀理解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文言文閱讀是古詩文閱讀的重頭戲,考查內容以課內基本篇目為主,同時兼顧課外文言片段。文言字詞依舊遵循「避虛就實」原則,以考查實詞為主,動詞尤其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是歷年考查的熱點。
  • 初中和高中語文的區別
    1.選文上的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文言文的區別: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作文的區別: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
  • 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呂蒙用軍中多事務來推辭。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從中考看小學語文文言文學習,只背誦很難提高,跟著考試走才有效
    但這並不是說,小學生學文言文、古詩詞就沒有用,學習文言文了解語言的發展規律,體會古人的文學修養,其實就是閱讀基礎的練習。那麼只背誦很難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能力,對傳統語文常識的考核,除了文言文還有古詩詞,相對於語文能力運用,這更偏向於應試考試的練習。
  •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裡(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
  • 藍天語文2016深圳中考試卷深度解析
    在文言文閱讀中新增加課外文言文,與課內文言文形成對比閱讀。2.基礎部分難度變小,易於辨析作答。3.議論文題型非常基礎及典型,難度較低。4.文學作品閱讀拓展類題型比例提高,答題自由度高。5.③文言文閱讀今年文言文考查內容為九年級上冊篇目《隆中對》以及課外文本《太平廣記·驍勇篇·趙雲》對比閱讀。《隆中對》對於初三考生來說較為熟悉,今年是考查課外文言文的第一年,涉及到了詞義解釋、句子翻譯、文本理解、聯繫現實等題型,難度不高。
  •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外文言文翻譯訓練,必考題型,還有同學沒掌握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要求同學們要掌握課外文言文知識點,高考逢考必有的一道題就是課外文言文閱讀題,同時裡面一般會有一道小題是讓同學們翻譯,許多同學在這類題上拿不全分數,要麼就是多翻譯了,要麼就是漏翻譯了某個詞語。
  • 學好語文:大夥都在拼課外,我卻先把語文教材都捋了一遍
    舉大家很關心的古文來說,小學三年級上冊開始出現第一篇文言文《司馬光》,不過三行字,30來個字;而到了六年級下冊,也不過是一冊兩篇,篇幅稍長的《兩小兒辯日》,約百餘字。就語法難度和理解難度而言,還談不上很大的跨越。
  • 「中考課外文言閱讀突破」第二篇:《韓康伯不畏天寒》
    2021年廣州中考跟省考接軌,將以附加題的形式考查名著閱讀,分值為8分,比往年在該模塊的考查分值5分有所上升。新增設的8分附加題,讓我們語文拿高分,甚至拿滿分都是可以實現的。位於110-120分數段的同學,加上8分的附加分,語文可以衝擊滿分,進一步增強語文的優勢;位於90-110分數段的同學,利用附加題加分,有望邁入高分段。為了讓大家更好複習備考,小編老師推出中考的課外文言閱讀系列,今天第二篇是《嶽飛學射》,文章選自《宋史·嶽飛傳》,題目參考2015山東聊城中考,部分題目有改編。
  •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鄒忌諷齊王納諫》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鄒忌諷齊王納諫》,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詞類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美"是"以我美"。   相關推薦: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招信息,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惟(唯、維)」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惟(唯、維)」的用法》,僅供參考!
  • 中考語文之課外文言文閱讀真題精解
    十、(2019·湖北鹹寧)文言文閱讀(共4題,15分)陶侃少孤貧。建興三年,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①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太寧三年,五月,以陶侃為徵西大將軍,都督②荊、湘、雍、果四州請軍事。
  • 初中文言文學習法:3個筆記法把文言文學透,別在語文書上寫翻譯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點,從小學階段開始,我們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問題:背誦、抄寫、釋義、閱讀……每一個學習環節做不好,基礎打不好,文言文的學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到了初中,隨著課文難度篇幅的增大,語文是越來越難學了。考試中,文言文再也不是書中的課文節選,有些段落每個字你都認識,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根本看不懂。
  • 初中語文:61篇必背文言文+古詩,貼牆上背熟,考試「1分不扣」!
    初中語文:61篇必背文言文+古詩,貼牆上背熟,考試「1分不扣」!從近幾年中高考語文出題的內容來看,不僅難度有所提升,出題的範圍也更廣。不管是基礎知識部分,還是閱讀理解和文言文,都比以往的考試要難得多。隨著教育的改革,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將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的語文教材中,新增了大量的古詩詞和文言文,小學階段甚至增加了87%的古詩內容。以前同學們只有在初中階段才會接觸文言文的學習,現在部編版教材一年級的語文園地當中就會出現比較簡單的文言文知識和《論語》。由此可見,初中學習的難度是什麼樣的。
  • 中考語文,初三學生提升考試分數,需要把握這四個臨考指南
    中考語文,初三學生提升考試分數,需要把握這四個臨考指南中考在即,初三學生現在的心情猶如箭在弦上待考而發。臨到中考,對於語文複習備考,書該讀的讀了,該記的記了,該練的也練了,初三學生都對自己的考試能力有了個基本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