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州中考跟省考接軌,將以附加題的形式考查名著閱讀,分值為8分,比往年在該模塊的考查分值5分有所上升。
新增設的8分附加題,讓我們語文拿高分,甚至拿滿分都是可以實現的。位於110-120分數段的同學,加上8分的附加分,語文可以衝擊滿分,進一步增強語文的優勢;位於90-110分數段的同學,利用附加題加分,有望邁入高分段。
為了讓大家更好複習備考,小編老師推出中考的課外文言閱讀系列,今天第二篇是《嶽飛學射》,文章選自《宋史·嶽飛傳》,題目參考2015山東聊城中考,部分題目有改編。
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射於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飛引弓一發,破其筈①;再發,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盡得同術。
【注】①筈(kuò):箭的尾部。
1.下列對文言實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少負氣節 :自負 B.強記書傳:擅長於
C.尤好《左氏春秋》:喜愛 D.益自練習:更加
2. 下列各句中的「於」,和「學射於周同,同射三矢」中的「於」用法相同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B.其一犬坐於前(《狼》)
C.至於夏水襄陵(《三峽》)
D.每假借於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3. 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所愛良弓贈之」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A.以其境過清 (《小石潭記》)
B.屬予作文以記之(《嶽陽樓記》)
C.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記》)
D.全石以為底 (《小石潭記》)
4.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左氏春秋》,作者為左丘明,體裁是紀傳體。
B.字,古人有名有字,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或女子十五歲笄禮後,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
C.孫吳兵法,對《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的合稱。
D.未冠,指未成年。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
【解析】1.A(「負」是「具有」的意思)
2.D(例句和選項D「於」的用法都是介詞,向。A項,介詞,給;B項,介詞,在;C項,「至於」是固定搭配)
3.D(例句和選項D「以」用法都是介詞,把。A項,介詞,因為;B項,連詞,表目的,來;C項,介詞,用)
4.A(《左氏春秋》體例是編年體)
【參考譯文】嶽飛,字鵬舉,是相州湯陰人。他年少時就具有氣節,沉穩忠厚,很少說話。天資敏捷聰慧悟性好,擅長記憶書籍與傳記,尤其喜歡《左氏春秋》及孫武、吳起的兵法。嶽飛家裡貧窮,(只能)撿拾柴火當作燈燭來照明,誦讀學習到天亮,不睡覺。他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氣,不到二十歲,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弓。他向周同學習射箭。周同射出三支箭,都射中箭靶,以此來給嶽飛演示。嶽飛拉開弓,射了一箭,射穿了周同的箭的尾部;再射一箭,又射中了。周同大吃一驚,把自己所喜愛的好弓送給嶽飛。嶽飛從此更加勤奮地練習,掌握了周同全部的射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