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事」通常是指生活中無關緊要的小事,但如果從健康的層面來分析的話,「屁事」就不是小問題了!
屁通常是人體代謝的一種產物,大多數是人在吃飯、喝水、或者說話的時候,氣體進入人體之後,再通過放屁的形式排洩出來。
很多人覺得放屁是一件尷尬、不文明的行為,其實不是,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不受自己控制的,有的人屁多,有的人屁少,據調查顯示,正常人平均每天要放14個屁,而男性的屁通常要比女性的屁多。
那麼屁多、屁少暗示什麼呢?「屁事」背後的問題,或許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屁多。如果正常人每天放屁的次數超過14個以上的話,就屬於屁多的問題了,而屁多通常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可能是吃了帶有氣體的食物。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食物,是無法被人體消化的,比如菜花、全麥麵包、乳製品等等,這些食物進入人體之後,就會被腸道菌進行分解,在分解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從而形成屁。
其次,吃飯速度太快。形成屁多的原因可能與吃飯速度太快有很大的關係,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咽,氣體就會進入腸道,形成大量的氣體,排出體外,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嚴重的痙攣。
最後,消化不良。當腸胃功能降低時,吃進去的食物會停留時間太長,從而經過腸胃的細菌發酵,容易長生氣體,還會出現便秘,這時候體內的氣體會不斷的增多,從而形成很多的屁。
屁少。屁多通常與日常的飲食和腸胃的消化有很大的關係,一般進行調理之後,沒有太大的影響,可如果一天基本上放不了屁,甚至不放屁,往往暗示的問題就比較多了。可能大多數都是胃腸道堵塞、或者蠕動障礙導致的,比如腸粘連、消化道腫瘤引起的腸梗阻,使得腸道變得狹窄或者不通,這時候經常會感覺到腹脹、腹痛,甚至是嘔吐,這時候最好就要及時就醫了,否則長時間可能還會誘發很多的腸道疾病。
因此,不管屁多還是屁少,多多少少與人的健康都是息息相關的,平時生活中,只要沒什麼大的問題,儘量有屁就放,不然很容易憋壞身體。而比起屁多、屁少,屁臭的問題也是不可小看的。
放屁太臭小心腸炎、腸癌
正常平時不是吃了大蒜、洋蔥、韭菜等刺激性的食物,屁不會太臭,而如果經常出現屁臭的現象,而且還有股腐爛刺鼻的味道,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腸道疾病引起的,尤其是腸炎或者腸癌這樣的疾病。通常這個時候排便習慣也會跟著改變,大便的顏色也會出現異常,往往還會伴隨腹痛的現象,發現這些症狀時,最好及時就醫檢查,否則腸道疾病很容易慢慢的惡化,甚至影響到人的生命。
總而言之,不管屁多、屁少、還是屁臭,這些對日常的生活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最好及時重視起腸胃的健康,以免是疾病來臨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