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屁這個事,忍是可以忍一時,但卻避免不了!有人在場,總是做不到旁若無人,那就一直憋著?或把一個完整的屁分成細碎的?還是響屁變悶屁,讓氣味告訴別人有人放屁了但不是我?
最尷尬的,是不知道吃了什麼,屁變得很多、屁的味道太濃烈,或者有時候屁又變得很少.
雖然人總說屁大點事,但事小作用大,它都是身體給你放出的健康信號,咱來看看~
人為什麼會放屁?放屁也叫「排矢氣」,因為我們身體裡的腸子總是在不斷地蠕動著,只要腸蠕動存在,就會有氣體從肛門排出,所以就會有屁。而屁的主要氣體來源有二:
➊ 氣從口入
吞咽時空氣吞入消化道溜進了身體。這樣放出的屁味道無異,但聲勢浩大,讓人無法忽略。
➋ 食物分解
吃了澱粉類的食物,比如米麵、紅薯、慄子等,經過腸道菌群一消化發酵,就產生了屁。這樣的屁無聲無息,但味道濃鬱,讓人無法輕視。
但是如果你發現你沒有吃入過多空氣或者吃那些會脹氣的食物還是每天放屁特別多,那就要特別注意了,要知道放屁放不好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從醫生角度來說,正常人每天都會放屁10至15次,約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但屁多不多和消化好不好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在於食物。
洋蔥、生薑、生蒜、薯類、甜食、豆類和麵食等食物都容易產氣,吃多了就容易放屁。
如果沒有食物因素,還總是大量排廢氣,反而可能是腸道內產氣菌過多,需要調節消化功能了。
若屁奇臭難聞,可能有消化道出血、菌痢、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性小腸炎等炎症。此外,惡性腫瘤晚期,因癌腫組織糜爛,蛋白質腐敗,由於細菌的作用,放出的屁也會很臭。
生活案例:#26歲女子忽然頻繁地「排臭氣」,檢查是腸癌#
26歲的小敏最近忽然頻繁地「排臭氣」,有時候一天50多次,還伴隨有腹瀉、腹痛情況,可她並沒有吃什麼產氣的食物。結果到醫院一檢查,卻是腸癌。
有些人一回憶,好像並沒有每天放屁,甚至已經很久沒放屁了。但其實正常情況下,並不存在從來不放屁的情況。即使是睡眠當中,人也可能不自覺地排出多餘氣體。
如果是新生兒從來不放屁,有可能是肛門閉鎖症;成年人如果三天沒有排氣、排便,就要及時就診查看了,以防腸道發生異常堵塞,有痔瘡、腸梗阻或腫瘤的可能性。
生活案例:#浙江女大學生查出患有結腸癌,同時引發腸梗阻#
24歲的曉慧(化名)今年大四,春節後連續2天沒有排氣、排便且無法忍受腹部疼痛感越來越強,去到醫院後被查出患有結腸癌,同時引發腸梗阻,幸好及時就醫才救回一命。
雖然放出來尷尬,但憋回去一點都不好!當你憋住的屁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它就像一個小精靈,無論如何都要找一個出口,而且你忍都忍不住。
比如:打嗝(又叫噯氣)。而且氣味可能也不怎麼樣,忽然發現說話像放屁。
此外,你拼命憋住的屁,還會被腸道黏膜吸收,跑進血液。
所以,想像一下這個流程,你還會因為成功憋屁而沾沾自喜嗎?看懂的人估計都不敢再憋了,不值得。
更危險的是,如果你患有腸梗阻,還經常憋屁,就像是在給輪胎不停地打氣,要是某個位置稍微薄弱點,很可能發生腸破裂,造成腹腔感染等嚴重後果。
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機體健康狀態的一個指標。較臭的屁可以緣於腸道內有較多的糞便瀦留沒有及時排出,即所謂的「臭屁是屎頭」,提示應該去排便了。
但你若是總聞到以下兩種味道,就要考慮是不是被腸胃疾病盯上了。
① 臭雞蛋味的屁
過多蛋白質和脂肪進入大腸後,會導致菌群失調,並將那些富餘的營養素分解成胺類物質(胺是一種致癌物)。而胺的味道十分臭,和跟臭雞蛋的氣味差不多。
此時胃腸道可能是有問題的,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② 魚腥味的屁
腥臭味的屁,預示著消化道有出血。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有時候排出的糞便會像柏油一般,放出的屁也會帶有腥臭味。
此外,腸道有惡性腫瘤時,因為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所以,大便的顏色變成黑色,或者聞到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1. 加強鍛鍊,促進腸胃蠕動及營養吸收
2. 避免邊吃邊說話,要細嚼慢咽,減少吞入氣體
3. 加強飲食管理,少吃難消化的東西,含硫物質等
4.餐後脹氣、胃腸不適者,可適當吃些促進胃腸蠕動與排氣的藥物,如胃復安、嗎丁啉等;胃必治對減輕或消除腸脹氣也有效果。
如果症狀總是不能緩解,就要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點亮小花
提醒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