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今天的陽光特別好,就把這當做武漢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了。謝謝武漢!
同事發來的祝福信息。楊楠供圖
這是第一個沒有家人、朋友陪伴的生日,卻是收到生日祝福最多的。有來自醫院領導的,有來自多年未見的同學的,有來自曾經診治過的患者或患者家屬的……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這個平凡的醫務人員參與到一場不平凡的、偉大的抗疫戰鬥中了!
武漢這邊好多蛋糕店沒有開門,就用沙琪瑪代替蛋糕了。楊楠供圖
曾看過白巖松的一個節目,他說:能成為領導者和推動者的人大概佔5%左右,但是我希望能有90%的人是能把眼前的事做好的人,那這個國家就了不得了!(大意)我要成為那個能把眼前的事做好的人。此時,在我準備衝向一線的時候,我們醫療隊部分戰友已經戰鬥在一線,和病魔、和死神做著殊死較量,他們有的是知名專家,有的是略顯稚嫩的90後,但都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長城!
小組成員在交流工作要點。楊楠攝
已經快兩天沒見到我們醫院的高老師和小慧了,他們昨天一早就上了一線。高老師負責感控,全程督導醫務人員的標準化操作,是醫務人員隱形的隔離服。小慧更是在一線中的一線——ICU病房工作。小慧年齡雖不大,卻有著豐富的重症護理經驗,在家時就是護士長的左膀右臂。剩下我們三個還沒有上陣的,特別想問問他們病房裡面的情況,取取經,有所準備。但知道他們忙,他們累,不便打擾,不忍打擾,大家各自珍重!
我和小薇步行到武漢市第七醫院探路。楊楠供圖
醫療隊為我們準備了從駐地到醫院的班車,但萬一趕不上呢?我約了同事小薇一起探探路,看步行到醫院需要多長時間。和小薇共事幾年,卻對這個90後小丫頭了解不多。她平時話少,總是埋頭幹活,和我說過的話不外呼XX床又發燒了、XX床喘起來了、XX床尿量記得不準確什麼的。今天這一路,我看到了她的柔弱,也看到了她的堅韌。她會遠遠避開迎面走過來的人群,卻又敢於衝到一線救治病患!談到病毒她說她怕,談到病患她說救!誰不怕呢?誰又不是家裡的寶呢?但當初選擇了學醫,穿上了白大褂,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就註定了我們不一樣!
女兒給我的祝福。楊楠供圖
我還是我,還是那個愛媳婦、疼閨女、喜歡給人看病的胖大夫!
天黑了,該許願吃蛋糕了。
作者:楊楠(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呼吸二科主治醫師,河北第一批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
(通聯: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 編輯:張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