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育」寶寶睡覺打呼嚕是怎麼回事?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2021-01-10 瀟湘晨報

有時寶寶睡覺會出現打呼嚕的情況,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導致,家長要學會辨別。

生理性打呼嚕

1、睡姿問題

長時間平躺,熟睡後,舌根容易下墜、或是口水流入氣管而造成打呼。趴睡時,口鼻很容易被枕頭或被子捂住,使呼吸道不暢,之後形成打呼嚕。

建議:

①平躺睡的寶寶,媽媽可輕輕讓寶寶側頭睡,會緩解打呼。

②趴睡的寶寶,媽媽要經常變換寶寶的睡姿。

2、肥胖

胖寶寶的呼吸道周圍脂肪較多,容易導致呼吸道不順暢,當軟顎與咽喉壁之間的震動頻率達到30赫茲時,就會出現打呼嚕的聲音。

建議:平時多戶外活動,控制進食,不要過度餵養。

3、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當寶寶因感冒或其他問題,引起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加、比如鼻塞、鼻屎堵塞、痰液增多等,都會引起寶寶呼吸不暢,繼而出現「打呼嚕」的情況。

建議:鼻腔內有分泌物時,使用噴海鹽水噴鼻,室內增加溼度,拍拍背,餵奶餵水等稀釋分泌物,利於排出,都可緩解症狀。

病理性打呼嚕:

1、扁桃體腫大

扁桃稍微肥大,就容易造成呼吸信道的阻塞,造成打呼嚕。出現扁桃腺肥大的原因有:先天性扁桃體肥大,或因感染造成的扁桃體腫大。

2、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位於鼻腔後面鼻咽頂上的淋巴組織,當寶寶抵抗力弱,經常感冒時,可引起腺樣體炎症而出現肥大,堵塞呼吸道,寶寶會表現出張口呼吸。

3、呼吸道狹窄

除常見的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等問題外,還與以下疾病有關。

①哮喘。

②鼻腔,喉部炎症。

③敏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彎曲等。

以上原因都可導致寶寶呼吸費力,從而出現類似打呼嚕的聲音。生理性原因導致的打呼嚕,家長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即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打呼嚕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後再對症治療。

END

文章來源:嬰幼兒知識

【來源:金山家庭發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滿頭大汗、打呼嚕、磨牙、搖頭、驚醒,是怎麼回事?
    ——缺鈣寶寶睡覺為什麼會打呼嚕?——缺鈣!寶寶為什麼會磨牙?——缺鈣!寶寶睡覺為什麼搖頭?——缺鈣!……貌似所有小寶寶的問題都能用「缺鈣」來頂罪,這樣真的好嗎?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人體睡眠時,需要維持的正常體溫比清醒時低。
  • 寶寶睡覺有輕微的打鼾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各位寶媽有沒有發現自己家的寶寶睡覺的時候有輕微的打鼾聲呢,是否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寶寶出現打呼嚕的現象,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1、寶寶睡覺的姿勢不正確,窩著脖子,這樣可以阻擋呼吸通道。建議給寶寶的枕頭一定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2、白天過於勞累。
  • 寶寶睡覺出汗多是怎麼回事?寶寶睡覺頭部出汗厲害又是怎麼回事呢?
    常遇到家長訴說小兒睡眠後即出汗,即使天氣不熱,也多汗,有的甚至達大汗淋漓的程度,特別是寶寶睡覺頭部出汗厲害。所以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毛病了?所以今天貓爸就給大家說說寶寶睡覺出汗多是怎麼回事?一般寶寶常在入睡後出汗,輕者頭部潮溼,重者可見頭面部有汗珠,頸部、胸部都可有明顯地出汗現象,出汗可持續2~3小時。不伴發熱、咳嗽等其他症狀,各項檢查也常常正常。而寶寶睡眠出汗通常與下列因素有關:1、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睡眠後一段時間內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經興奮佔優勢,導致支配汗腺繼續分泌汗液。
  • 寶寶睡覺打呼、黑眼圈也可能是過敏?這些養育細節不可不知
    寶寶睡覺打呼嚕、黑眼圈也可能是過敏?是的,過敏寶寶表現出的症狀,遠不止出皮疹!「有時候喜歡揉眼睛、連續打噴嚏,甚至口臭、睡覺打呼嚕、黑眼圈嚴重,這些都可能是小兒過敏的表現。」專家提醒,不少常見疾病背後都可能隱藏著「過敏」。孩子吃好睡好,卻就是瘦小不長肉,不妨也篩查一下過敏原,或許就能揪出「禍根」。
  • 睡覺經常打呼嚕,而且聲音很大是怎麼回事?
    有的人每天睡覺都會打呼嚕,有的人打呼嚕的聲音還很大,可以說是鼾聲如雷。正在打呼嚕的人,睡得很香,在旁邊的人可就有點折磨,就很難入睡。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很多人都以為打呼嚕是勞累、睡眠好的表現,其實不僅僅是如此。偶爾出現的打呼嚕,或許是身體太累導致,是真的睡眠好。若長期都有打呼嚕的情況,還是應該引起警惕的,早點了解背後的原因,對健康會比較有利。1. 為什麼會打呼嚕?
  • 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是怎麼回事?
    媽媽在看護寶寶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新生兒睡夢中會一驚一驚,甚至會驚醒哭鬧。有經驗的家長就知道新生寶寶可能是缺鈣了。那麼,新生兒睡覺一驚一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缺鈣導致的呢?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原因何在?
  • 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有些家長看到寶寶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認為寶寶睡得很沉、很香。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絕大多數是因為鼻炎、腺樣體肥大所造成的,尤其是腺樣體病理性肥大使氣道變得狹窄從而引起呼吸不通暢、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的現象。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增殖體。位於鼻咽頂壁和後壁交界處,兩側咽隱窩之間,相當於蝶骨體和枕骨底部,是抵禦外來微生物的一道防線。其在兒童出生後就存在,6~7 歲最為顯著,10歲以後逐漸萎縮。
  • 「健康知識」落枕是怎麼回事?
    落枕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有什麼解決辦法嗎?可愛讀者小王很多人以為落枕只是一覺沒睡好,但睡姿只是一個「導火索」。落枕的根本原因,其實是脖子上的肌肉在向我們發出警告。但一些傷害脖子的壞習慣,如長時間低頭打字、玩手機,睡覺時枕頭過高等,會讓肌肉在一個過度拉伸的位置上長期「疲勞工作」。在這樣的狀態下,肌纖維容易發生痙攣,逐漸失去彈性。再加上睡姿不當,脖子就會整晚保持在發力狀態,讓痙攣、僵硬的肌肉「崩潰」。
  • 鬼壓床是怎麼回事,鬼壓床的科學解釋
    即便是夢醒後的很長時間我依舊神色黯淡,有人說這就是鬼壓床,可是我依然不知道鬼壓床是怎麼回事,鬼壓床的科學解釋。一、鬼壓床是怎麼回事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剛剛睡著或是一覺醒來的時候,就會感覺自己的意識非常清醒,可是身體卻不由自己的使喚,想起起不來,渾身像被什麼東西裹住似的,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眼睛怎麼都睜不開,有的時候可能還會胸悶
  • 有關寶寶睡眠,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附不同月齡寶寶睡眠時間表)
    當然是寶寶的睡覺問題!好不容易把娃哄睡了,可他小動作不斷,磨牙、出汗、驚跳、撓屁股、踢被子,甚至打呼嚕!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睡眠不好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還會拉低顏值,甚至可能是疾病的徵兆,家長們一定要重視。今天,袋鼠麻麻就為大家梳理一下。一、為什麼寶寶睡覺會磨牙?
  • 寶寶睡覺老是打呼嚕?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很多家長都以為寶寶打呼嚕是玩累了或者鼻子堵住了,但其實並非如此哦~看似無關緊要的寶寶打呼嚕,其實是不可小視的危機前兆~
  • 寶寶晚上睡覺總出汗?家長都來看看是怎麼引起的
    最近很多媽媽們都在問寶寶睡覺的時候怎麼老出汗。的確,有些寶寶晚上睡覺總是愛出汗。這是生理原因還是某些疾病造成的?父母應該如何關心愛出汗睡覺的寶寶?和朵拉認識一下。一、嬰兒睡覺時怎麼出汗寶寶睡覺愛出汗是因為汗腺分泌過多,這叫多汗症。多汗症分為生理和病理特徵。
  • 寶寶舌苔厚白是怎麼回事?寶寶舌苔白厚怎麼調理?
    正常的舌頭應該是紅潤的,可有時,寶寶會出現舌苔厚白的情況。
  • 睡覺流口水是怎麼回事 小心是這5大疾病纏身
    在我們睡眠的時候,睡著了總會出現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打呼嚕,但是,睡覺的時候流口水這是我們在醒來之後就會發現的事情,如果您經常睡覺流口水,那麼,一定得注意了,小心是這5種疾病纏身,下面我們我就了解一下,睡覺流口水怎麼回事?
  • 寶寶「屎尿屁」不離口,到底在暗示什麼?沒想到竟有這麼深的含義……
    小康君,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我們該怎麼糾正呢?寶寶說「屎尿屁」讓家長頭疼不已!因為害怕這崽兒不分場合地滿嘴「跑火車」,把氣氛搞得尷尬到冰點,更怕周圍的人給自家娃冠上「沒教養」、「不禮貌」的標籤。今天小康君就給各位寶媽奶爸,揭開寶寶滿嘴「屎尿屁」背後的真正原因~
  • 怎麼防止打呼嚕?
    打呼嚕一般是由於肥胖、過度疲勞或者過量飲酒等原因引起,打呼嚕會影響他人睡眠,怎麼預防打呼嚕呢?要預防打呼嚕,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加強鍛鍊,身體健康才是治本之策。所以,日常堅持鍛鍊身體能有效預防打呼嚕。對於肥胖者,要預防打呼嚕,就需要減肥,減肥的方法很多,但要選擇科學的方法,飲食方面進行調節和控制,不偏食挑食,少吃或不吃過分油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並配合日常運動,能抑制打呼嚕的症狀。無論工作多忙,無論有多少應酬,都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經常超負荷運轉,在工作量大的時候要學會抽空進行休息,不使身體過分疲勞,這樣可以預防打呼嚕的現象。
  • 寶寶跟大人睡方便餵奶照顧,但有安全隱患,怎麼讓寶寶睡得更好?
    很多家長也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出生後應該跟誰一起睡比較好呢?一些家長覺得寶寶應該自己在嬰兒床上睡,有些說寶寶還小,應該跟媽媽睡,反正就是各種理由都有。但是浩媽建議,寶寶應該單獨睡一張小床,然後放在爸媽的大床旁邊是比較好的。
  • 「男」言之隱丨家長怎麼判斷寶寶有隱睪?
    「1」什麼是隱睪,怎麼發生的?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睪丸藏在寶寶的肚子裡面,隨著胎兒的成熟,睪丸也慢慢順著腹股溝裡的「杆子」(睪丸引帶)慢慢向下爬到小陰囊中。小蛋蛋在往下爬的過程中如果受到了阻礙,就會停在半路上,這種情況我們就稱為隱睪,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統畸形[1]。「2」隱睪有哪些危害呢?
  • 俗話說:睡覺不能腳朝西,是怎麼回事?是迷信還是科學?提前了解
    而「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話,應運而生,這句話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迷信還是科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俗話說:睡覺不能腳朝西,是怎麼回事?如果從字面上進行分析,這句話就是說:人在睡覺的時候,腳不能朝西。通常,人們在睡覺的時候,是不太會關注睡覺方向的,其實應該重視。睡覺不能腳朝西,是迷信還是科學?其實,老祖宗說的這話,還是可信的,如果你注意觀察的話,我們身邊的很多房子,往往按照坐北朝南的方位進行建造的,即使沒有注意這些,在買房的時候,售樓處的人在介紹的時候,總會說南北通透。
  • 寶寶睡覺不老實,滿床打滾扭來扭去是為何?說明你的養育存在問題
    就是寶寶睡覺總是從床頭滾到床尾;從寶媽身上踹到寶爸臉上;要不然就是嗗嚕嗗嚕地滾到床邊甚至跌到床下……為什麼寶寶睡個覺也能「上天」呢?常常是到半夜找不到位置,家長們真心累呀!有的人說寶寶睡覺滾來滾去很正常;有人說寶寶睡覺不安穩是有病了,那麼到底哪一種比較靠譜呢?其實要了解這個問題,需要先找出寶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