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會因熊的打劫而多捕獵嗎?狼:我才不要給熊免費打工

2020-12-14 動物志

狼與棕熊在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廣闊空間裡同域棲息,它們都是生境內的頂級捕食者。其中,狼是專性食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捕食者的角色,而棕熊是雜食動物,扮演清道夫的角色。狼與棕熊最主要的競爭形式,就是棕熊偷竊或者搶劫狼的獵物。其中,棕熊佔絕對優勢,狼損失了大量獵物,即使十幾隻的大狼群,面對大棕熊也很難保住獵物。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狼損失了食物,勢必要通過多捕獵來進行補償,進而對有蹄動物產生更大的掠食壓力。這種觀點正確嗎?

經常遭熊搶劫的不僅有狼,還有猞猁、山獅等貓科動物。貓科動物又是如何應對熊的?它們的做法誰更高明?本文結合幾篇最新研究報告,為各位讀者解答這些疑問。

01狼會因棕熊的打劫而多捕獵嗎?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春季,學者對12個狼群進行了11年共140次觀察,發現狼到春季捕獵頻率通常是升高的,無熊區的狼就是這樣,兩次捕獵之間的時間間隔明顯縮短了。但有熊區的狼卻不是這樣,它們在棕熊結束冬眠(4月)以後捕獵頻率仍保持不變,說明熊的存在是降低而不是增高了狼的捕獵頻率

北歐春季狼捕殺駝鹿的時間間隔

夏季,對10個狼群做了6年共157次觀察,發現有沒有「熊鄰居」是影響狼捕獵頻率的主要因素。有熊區的狼兩次捕獵之間的間隔平均是50小時,比無熊區長12小時,也就是說,熊的出現使狼的捕獵頻率降低了24%。換言之,有了好吃懶做的「熊鄰居」,狼也變懶了。

北歐夏季狼捕獵的時間間隔

黃石公園,學者在夏季對10個狼群、19隻狼進行了8年共計691次觀察,發現狼的捕獵現場有27%(149/544)被熊光顧了。儘管狼捕殺小個體有蹄類更多,但熊主要惦記大個體有蹄類。狼捕殺的小個體有蹄類有14%被熊光顧了,大個體有蹄類卻有45%被熊光顧了。

但是,在黃石的有熊區,狼的捕獵間隔同樣沒有縮短,反而延長了7.5小時。無熊區是的狼捕獵間隔是49小時,有熊區則是56.5小時,熊的出現使狼的捕獵頻率降低了13%

黃石夏季狼捕獵的時間間隔

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狼的捕獵頻率,其中最重要的是獵物類型,獵物越小,狼捕獵就越頻繁。當狼捕殺成年駝鹿、馬鹿等大型有蹄動物時,捕獵次數就會減少;相反,當捕殺小型有蹄類和駝鹿、馬鹿幼犢時,捕獵次數就會增加。同理,狼群規模越大,捕獵就越頻繁,因為狼多吃得就多。在刨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之後,「熊鄰居」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02有熊打劫,狼為什麼會變懶?

按照先前的推測,由於棕熊偷或搶狼的獵物,使狼每次捕獵吃到的肉減少,狼應該多捕獵,以滿足自身營養需求。然而事實否定了這一推測,無論在黃石還是北歐,無論是春天還是夏天,有熊區的狼捕獵都比無熊區的少了,這是為什麼呢?學者提出了下面三種假說。

幹涉競爭說。在棕熊與狼的競爭中,毫無疑問棕熊佔優勢,狼處於劣勢,而競爭對劣勢捕食者的影響是兩方面的,要看劣勢捕食者如何選擇。一方面,競爭迫使劣勢捕食者提早放棄獵物,投身下一輪捕獵,捕獵次數就多了。

另一方面,劣勢捕食者也可能意識到,在獸屍旁邊負隅頑抗,還能有機會再吃上幾口,這比放棄獵物再去重新捕獵更有利,這樣它在獸屍邊上逗留的時間就更長了,捕獵次數反而會減少。

很顯然,狼選擇了第二種做法。當遇到熊打劫時,狼不會甘心讓出獵物,而是在獸屍周圍徘徊,賴著不走,趁熊不注意上前啃幾口,或者等熊離開了再去吃。

狼捕殺大型獵物更容易把棕熊招來,在黃石,儘管狼以小型有蹄類和新生犢為主要食物,佔57%(n=544),但熊光顧的70%是大型有蹄類獵物。因為大獵物肉多,對熊的吸引力大,但相應地,狼的損失也更大。

所以,在有熊區,狼會儘量少捕殺大型獵物,多捕殺小型獵物。在北歐,春天,狼以成年駝鹿為主食,佔其全部獵物的21%,其中,在無熊區成年駝鹿的佔比是24%,而在有熊區只有16%。到了夏天,隨著駝鹿幼犢出生,狼改以新生駝鹿犢為主食,佔其全部獵物的12%,其中,在無熊區駝鹿犢佔比為9%,在有熊區則高達18%。

資源競爭說。該假說認為,多種捕食者的共同作用大大削減了獵物來源,導致捕食者搜尋獵物的時間延長,進而導致捕獵間隔增加。

在很多情況下,棕熊是比狼更高效的有蹄類新生犢捕食者。在北歐沒有狼的地區,駝鹿幼犢有90%死於棕熊之手。在黃石,馬鹿幼犢有94%在30日內死於捕食者之手,其中棕熊和黑熊殺了69%,狼只殺了12%。棕熊幾乎將駝鹿幼犢捕殺殆盡,狼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尋找獵物,捕獵間隔自然就延長了。

共贏說。有學者猜測,會不會是熊捕殺大量新生鹿犢給狼提供了更多食腐機會,這才導致狼捕獵不那麼頻繁了呢?雖然在黃石的研究確實發現,當狼揀到現成的食物,到下一次捕獵的時間間隔就會延長。但是,新生鹿犢體型小,熊很快就吃光了,沒有給狼剩的了,而熊又很少捕殺成年有蹄動物。

學者在北歐從未發現狼清理熊的獵物,事實上,狼吃熊的獵物在世界範圍內都屬罕見,熊搶劫狼才是常態,因此共贏說是站不住腳的。

狼捕獵次數變少,在春天一定是熊的幹涉競爭引起的,因為這時候熊很少捕獵,和狼不存在資源競爭,而且它們剛出冬眠迫切想吃肉補充蛋白質,偷搶狼的獵物比較頻繁。

而到夏季則是幹涉競爭和資源競爭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這時的熊和狼都以駝鹿犢為主食,熊大大削減了駝鹿犢密度,狼的獵物沒那麼好找了。另一方面,狼又在被熊搶走的獸屍邊上堅守,花費了大量時間,捕獵次數自然就減少了。

03狼和貓類對清道夫的不同態度

與熊做鄰居的狼,為了對付這個好吃懶做又蠻不講理的鄰居,它會少捕獵,多抓小獵物,儘量不給熊佔便宜的機會,即使熊強佔了獵物,狼也會繼續打騷擾戰,讓熊吃得沒那麼舒坦。面對熊的打劫,狼的表現是比較硬氣的,這與貓科動物形成鮮明對比。山獅、猞猁遇上熊打劫,總是表現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很快讓出獵物,並投身新一輪打獵。

是貓類天性就比狼豁達嗎?不是的,它們面對赤狐這類小型清道夫又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研究表明,赤狐甚至敢主動跟蹤狼找飯吃,但對猞猁,它只有在確認猞猁已經徹底放棄的時候,才敢上前去吃。

其中緣由是,狼吃飽了就會丟下獵物離開,等餓了再回來吃,而猞猁則會躲在附近看守獵物。對赤狐來說,猞猁獵物附近非常危險,一不留神小命就沒了。而山獅對郊狼的態度也與猞猁對赤狐類似。對小型清道夫,貓類可比狼小氣多了。

事實上,狼本來是比較粗線條的,它沒有小心藏匿、看守獵物的習慣,熊來搶反而激起了它的護食本能,使它更珍惜獵物。而貓類平時對獵物看得更緊,只是攝於熊的體型和實力,才不得不交出獵物。它們面對熊的不同做法,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

首先,狼群有能力與棕熊周旋,而獨居的貓類沒有。貓科動物更怕受傷,受傷就可能導致無法捕獵,它們不值得為了一頓飯而和棕熊玩命。

其次,貓類比狼損失得起。狩獵大型有蹄動物是一項艱巨而危險的工作,而狼在狩獵中的能量投入遠大於貓類。作為追捕型獵手,狼可能連續跑幾個小時追逐獵物。而貓類是伏擊型獵手,它只要埋伏起來「守株待兔」,發現獵物再發動突襲,狩獵中的能量投入比較小。

而且,狼捕獵成功率也不如貓類,在黃石狼捕殺馬鹿的狩獵成功率只有25%,在北歐捕殺駝鹿的成功率也只有一半左右(45~64%)。而猞猁捕殺馴鹿和狍的成功率高達70%和52%,山獅捕鹿的成功率高達82%。總言之,貓類在狩獵中付出少,獵物來得相對容易。

最後,貓類相對沒啥好損失的。由於狼和熊能啃得動骨頭,貓啃不動,同樣一具獸屍,對狼和熊而言可利用的生物量比對貓類而言大得多。貓類臼齒退化,只保留了特化切割鮮肉的裂齒,處理獵物的能力遠不如熊、狼。因此,貓類對獵物的利用本來也是比較浪費的,它們通常只吃掉獵物身上最柔軟的肉,如猞猁對獸屍的利用率只有21%。很多時候即使熊不來搶,貓類再吃幾口也準備丟棄獵物了。

基於上述原因,把一具相同重量的獸屍丟給熊,狼的實際損失比貓類大得多。而同樣,熊吃飽了剩下的獸屍,狼還可以美餐一頓,貓類就沒什麼可吃的了,因此一旦獵物丟給熊,猞猁和山獅就會離開,對它們而言確實沒有留戀的必要了。

04狼和貓科動物,誰更高明?

狼是不甘心免費給棕熊打工的,它選擇頑抗到底,而貓類相對配合得多。其實,有熊區的狼並沒有變懶,而是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與熊周旋上,打獵的時間就少了。

在獵物爭奪戰中,棕熊佔絕對優勢,狼損失了大量獵物,這種情況下狼本應通過多捕獵來彌補損失。但事實上,有熊區的狼不但捕獵少了,獵物還小了(成年鹿轉為鹿犢),其營養攝入量遠少於無熊區的狼,長期以來必將對整個種群的生存和繁殖產生不利影響。

2015年的研究發現,狼在北歐的重新定居與棕熊的密度負相關,這推翻了熊不會影響狼的傳統觀點。

很明顯,狼不能很好地適應熊的打劫。在與熊的博弈中,狼的頑抗策略是得不償失的,貓類的退讓策略顯得更高明。狼似乎陷入了「損失厭惡」陷阱,儘管放棄獵物再去打獵收益更高,但狼還是不願意放棄到嘴的肉。走出「損失厭惡」陷阱的唯一辦法是捨得,貓類狩獵投入少,它們更捨得起。技藝型的貓科動物面對強盜比耐力型的狼有著先天優勢。

評估捕食者對有蹄動物的影響,是保育學的重要課題。多種捕食者的作用有時是相互疊加的,有時則是補償性的。貓科和熊共存特別容易出現「1+1>2」的效果,因為通過蹭貓科的飯,笨拙的熊也能吃上成年鹿的肉了。

而狼和熊的情況則與之相反,由於狼不會因熊的打劫而多捕獵,同域的狼、熊對有蹄類的共同影響應小於兩者之和的簡單疊加,狼和熊的競爭是減輕而非加劇了對成年有蹄類的影響。唯一值得警惕的是夏季對新生犢的掠食,狼會因避免遭熊搶劫而多捕殺鹿犢,而熊本身就是鹿犢的高效獵手。

相關焦點

  • 為防熊出沒,日本居民區擺出紅眼機器「魔鬼狼」(圖)
    圖源/NHK電視臺海外網10月19日電 近來,日本北海道瀧川市內,頻繁有人在居民區附近看到熊的身影。該市計劃在居民區放置狼形機器裝置用來嚇走熊。這種機器外形猶如一匹真狼,全身覆蓋灰色長毛,一旦有野生動物靠近,「雙眼」會一閃一閃發出紅光,並發出狼嚎等巨大聲響。市政府認為其防熊效果很好,正計劃本月(10月)內在各個居民區內大規模擺放。
  • 契訶夫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比狼、熊、各種野獸更令人害怕的東西
    比狼、熊、各種野獸更令人害怕的東西,是什麼呢?在沒有讀契訶夫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也能找到比狼、熊、各種野獸更令人害怕的東西,比如說煙和酒,為什麼說煙和酒令人害怕呢?因為煙和酒,人人都知道是有害身體的,可很多人就是喜歡。
  • 狼打得過藏獒嗎,為什麼狼會躲著藏獒走?
    從咬合力來看,藏獒的咬合力是280磅,但狼的咬合力達到了700磅。藏獒的體型大多在75釐米-85釐米之間,體重50-75千克;而生活在西藏的狼,體型在100-120釐米之間,體重約35-45千克。 狼的耐力較強,擅長用騷擾的方式追趕獵物,消耗獵物的體力,直到獵物精疲力盡才對獵物下手,這樣成功率極高。
  • 《刺客信條英靈殿》戰熊獵狼渡鴉裝備特點及玩法哪個好 各流派裝備...
    導 讀 刺客信條英靈殿各流派裝備解析 戰熊獵狼渡鴉裝備特點及玩法推薦 刺客信條英靈殿中有三種裝備流派,戰熊
  • 《熊出沒》裡的擁抱,小狼女和熊大戀愛了,趙琳和熊二抱得很緊
    看過熊出沒之原始時代的都知道,小狼女飛飛雖然是一頭位列食物鏈頂端的捕獵者,不過卻非常善良,無論如何都對小動物們無法下口,所以在狼王獨眼看來,小狼女飛飛就是一個廢物,狼王獨眼根本就看不起小狼女,因為在狼王獨眼看來,一隻不會捕殺獵物,不會攻擊的狼是沒有用的,已經喪失了狼的血性。
  • 人熊衝突是可以緩解的嗎?
    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了解一些熊的知識。為什麼西藏棕熊會襲擊人熊是雜食動物,和狼不一樣,熊不愛襲擊家畜,而更經常登堂入室,偷人類的糧食吃,進屋偷吃的熊一般優先選擇糖、食用油、麵粉等。這不光會造成房屋的破壞,當牧民發現動靜去查看時遇到熊,也很可能被熊襲擊。而事件發生地治多縣是人熊衝突的高發區,韓徐芳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012-2015年間,僅治多縣就有70起人熊衝突案件,佔全省同期總數量的40.7%。從地圖上來看,治多縣被藏棕熊的分布區包圍著。人和野生動物的生活區越接近,就越可能發生衝突。
  • 棕熊、狼、猞猁和狼獾上演四強爭霸!
    棕熊有時也會對其他食肉動物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脅,狼、猞猁和狼獾對此的態度都是「惹不起,躲得起」。在白俄羅斯,棕熊經常逼迫親狼,意圖傷害幼狼。2018年7-9月,一隻公棕熊經常在狼窩附近晃悠,狼夫妻最後乾脆放棄了這個窩,這之後熊也不來了。
  • 海豚、獅子、熊和狼……你是哪種睡眠類型?
    顯然,讓夜貓子們早早起床上班是很困難的,早睡早起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一種折磨,甚至會讓他們覺得焦慮和沮喪,懷疑自己是不是毅力太差、不夠自律才無法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狼。他認為僅僅用睡覺時間來判斷睡眠情況是遠遠不夠的,不同的性格也會讓人們的睡眠需求和睡眠狀態產生差異。想知道自己的睡眠類型是哪種動物嗎?那就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做做麥可·布勞斯設計的生理時鐘類型測試吧~
  • 暗黑2德魯伊狂暴狼玩法
    之前有朋友讓我做一下德魯伊的狂暴狼的玩法,今天把熊德的加點洗成狂狼的加點並且進行遊戲體驗狂暴浪的加點相對熊來說就很簡單了變形術滿、狼人變化滿、狂怒滿、、召喚系列投入狼灌召喚之心和熊系列,同樣的裝備對比昨天的焰爪熊來說狂暴狼攻擊速度快,傷害更高,其次就是自身就帶有高強度的吸血吸藍效果,沒有遇到物理免疫的怪物還是很安逸的過圖還有就是狼灌之心的高額加層,由於目前等級傭兵等級78級,還帶不上喪鐘提升還不是很明顯不過對主角的加層來說還是挺高的了,主角的傷害達到6000多命中達到1萬多
  • 《創造與魔法》雪原熊大在哪 雪原熊大刷新位置匯總
    導 讀 在創造與魔法的貝雅大陸上,有六隻可愛的熊,雪原熊大就是最後一個,它不僅能當坐騎,而且還能用來挑釁野獸或者怪物呢
  • 睡眠專家提生物鐘類型新解 你是海豚獅子熊還是狼?
    在這本書中,布魯斯歸納了人類四大生物鐘類型,並用四種動物來歸類比喻——獅子、熊、狼和海豚。根據他的研究,早睡早起並非唯一正確的健康準則,遵循屬於自己的生物鐘類型,才是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和更高工作效率的辦法。
  • 熊大和熊二闖進現實世界,會和人打招呼不說!還會徒手接麵包!
    如果你還在使用電視機來觀看的話,當你打開電視機調到任何一個關於兒童的頻道,你多半會看到這三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所以在大部分眼中更像是熊大和熊二在聯手迫害底層的打工仔光頭強,不光讓光頭強時常吃不上飯,還沒事就找光頭強的麻煩,很多時候是兩個怎麼都讓人喜歡不起來的角色!
  • 「好虎架不過群狼」,把虎換成絕對力量的南美細齒巨熊會怎麼樣?
    當然,如果換成南美細齒巨熊和狼群的話,結果也是一樣的,它們會互不打擾,並不會爆發大戰。假如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話,我認為南美細齒巨熊是能打敗一群餓狼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狼是典型的群居食肉動物,它們的獵物以大型動物為主,但是大型動物卻僅限於食草動物,而南美細齒巨熊則是雜食偏素食的,所以,即使兩種動物生活在同一時期同一生存空間,也會因為生態位的不同而不會有大的衝突。但是,如果餓狼群真的攻擊南美細齒巨熊的話,狼群真的是餓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 《魔獸世界》懷舊服熊寶寶學什麼技能 熊寶寶技能詳解
    魔獸世界懷舊服熊寶寶學什麼技能 1、撕咬技能: 35集中,5碼距離,... 魔獸世界懷舊服想養熊寶寶,最好就先了解看看熊寶寶可學的技能,那麼熊寶寶學什麼技能好呢?想知道就趕緊看看下面由小編分享的攻略。
  • 鬃狼:我也是「大長腿」!你會喜歡我嗎?
    為什麼叫鬃狼?這是因為來自它脖子上一列深色的鬃毛,與眾不同的鬃毛可以豎起,當遇到危險或準備進攻時,鬃狼會擴大身體輪廓,以顯示自己的威猛!鬃狼從外貌上看有些似狐,披著紅色的「外套」,紅褐色的體毛,高高的四肢,但鬃狼比狐更高,體型上明顯比狐更大!
  • 冬眠中的熊,會被挖出來吃掉嗎?這是一個尷尬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熊威掃地的情形的確會發生,好大的一坨熊肉擺在面前,誰又有理由拒絕呢?2016年,Flying B Ranch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段視頻,他們在冬季狩獵過程中發現了一隻似乎是被狼咬死的小熊殘骸,現場只剩下熊皮、頭骨、脊椎和一條腿骨,吃的很乾淨。不過這種事情存在普遍性嗎?
  • 長得最像熊的6種狗狗,熊:最後的那隻,真的不是我家屬嗎?
    長得像狼的狗狗你也許見過,不過,長得像熊的可就不一定見過,下面這6大長得像熊的狗狗,你都見過幾種呢?6、藏獒藏獒是我國一種體型較大性格比較兇猛的犬類,長得看起來會很兇,但對對陌生人的警戒心很強,並且對主人很忠誠,有很強烈的護主意識。藏獒長得和熊還是有幾分相似呢。
  • 現實版《熊出沒》,7歲男孩的噩夢:媽媽一把推開我,被熊吃掉了
    提到熊,你會先想到什麼?是《熊出沒》裡面的熊大熊二?還是我們萌萌噠的國寶熊貓糰子?但今天要講的主角,可沒有這麼的可愛。相反,今天要講到的熊,是會吃人的。經過一天一夜的圍捕,這頭熊終於被警方所擊斃,在後期的解剖當中,警方發現熊的體內還殘存著未消化完畢的殘肢。這新聞,光聽著就讓人出一身冷汗。送小孩返校遇黑熊 47歲母親被咬死「婆婆,我媽媽被熊咬死了。」
  • 快樂寫作文 | 狼餓的時候
    是住在四樓的熊大哥。「先生您好,您是新鄰居嗎?」「不⋯⋯嗯⋯⋯是的⋯⋯」埃德蒙面不改色地說了謊。「您拿的是鋸子嗎?您要用它做什麼呢?」「鋸兔⋯⋯嗯⋯⋯鋸柏樹⋯⋯」「如果我跟您借用,會不會耽誤您?頂樓有個籬笆,我想鋸掉。」「那您拿去用吧⋯⋯」唉!太讓人生氣了!埃德蒙回到一樓。
  • 熊羆百萬,食肉目的熊到底有多暴虐,壓狼拍虎,力有千斤喜怒無常
    現實生活中熊有這麼可怕嗎?但是你們要知道嗎?熊可能比影視劇裡看到的要更加可怕。黑熊先拿熊科裡的小老弟黑熊來說,今年5月份,在四川江油農村出現一隻帶熊崽的黑熊陸續咬死三人;今年的10月18日,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被其所飼養的黑熊撕咬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