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死如生」這個詞一般來說有兩個地方可以用到,一個是用來歌頌為了踐行心中的理想和理念,悍不畏死的人。另一個就是說古代的「厚葬制度」了,古人非常相信死後的世界,因此往往會將大批的寶物帶進墳墓裡,以期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可是很顯然,時代在變寶物不可能永遠的深埋地下。
1988年,陝西鹹陽市,準備建造一個國際機場,鹹陽作為歷史名城有很多的文物古蹟,因此鹹陽考古隊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對即將建造機場的地方進行勘察,以排除有古墓出土的可能。
負責這次考古工作的隊長名叫貟安志,此人雖然年齡不大,卻是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考古專家了。負責過多起古墓勘察的工作,這一次貟安志本以為不會出土古墓了,結果卻發現了一座隋唐時期的古墓。
這座古墓規模不小,足足有35.97米的長度,墓主人是南北朝著名人物,被稱為「八大柱國」之一獨孤信的兒媳賀若氏的陵墓。
賀若氏的戰鼓是獨孤信的兒子獨孤羅,非常受獨孤信的喜愛。因此賀若氏自然也不是等閒之輩,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人物。不過專家們是在打開墓葬,看到墓志銘後才確定墓主人身份的。更令專家感到興奮的是,古墓並沒有被盜掘,而是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這將是一個影響重大的考古發現。
賀若氏墓出土了非常之多的文物,各種金銀首飾加在一塊足足有上千件之多,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套由純金打造的金花冠、金耳墜、金釵。
但是有專家提出,這一套金首飾中還少了一套金鐲子,但大家又轉念一想應該是死者生前便遺失了,所有少了一件。但其實並非如此,金鐲子是被人偷走了。
原來因為工程非常的浩大,因此考古隊員們還專門請來了一些民工幫忙做倒土的事情,每一隊民工都有一名專家進行看管,避免發生私藏文物的事情。
在清理墓葬的時候,有一名羅月娃的民工,掃出了一套金鐲子。當時貟安志就是負責監督羅月娃這一組的專家。羅月娃把金鐲子交給貟安志的時候,貟安志感到非常震驚,沒想到自己監督的人真的挖到了寶貝。
貟安志拿到手鐲後並沒有上交,而是編造了一個保密協議,讓羅月娃不能洩露出去,然後把手鐲給私吞了。
貟安志當時在追一個名叫巴豔芳的女子,在得到手鐲後貟安志便急不可耐的將這對手鐲當作定情信物給了巴豔芳。巴豔芳一見如此漂亮的手鐲,當即就答應了貟安志。兩人在交往後,貟安志才告訴她手鐲的來歷,叮囑她千萬要把手鐲藏好,將來就拿它當傳家寶了。
然而貟安志沒有料到,感情是不穩定的。幾年後兩人鬧分手,貟安志就問巴豔芳要手鐲,誰知道巴豔芳不肯給,最後還鬧到了警局,巴豔芳把事情抖了出來。貟安志慘了,金手鐲沒有要到,要了一副「銀手鐲」,專家鑑定被盜走的近手鐲至少至3億,貟安志怕是別想再出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