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刑法志》中說:「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有些人,拿著國家的工資,幹著監守自盜的事情。
「專家」是指對一門學問有專門研究的人,擅長某項技術的人。原本人們對其深信不疑,認為專家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為民吶喊的人,不食人間煙火之人,然而隨著所謂的專家多次在公眾場合大放厥詞之後,人們便就「專家」戲稱為「磚家」。
磚家一詞,徹底將專家拉下神壇,讓人們見識到了專家也是有著七情六慾的,他們說話做事有時也是有失偏頗的。
比如,考古專家也會因為文物貴重,而選擇收為己用,納入自己的私人財產中。貟安志就這樣的考古專家,那麼,能夠讓他見錢眼開的是什麼貴重文物呢?
一、陝西出土唐代古墓
中國文化上下綿延五千年,雖說在此之中動亂年代佔不小的比例,但畢竟盛世太平年間還是存在的年限最長。國家興旺發展,必定是各行各業也在不停進步的時期,在所有行業中最受人尊敬的還是巧奪天工的工匠,他們憑藉一雙手將精湛的技藝傳承千年。再加上各個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也成為了不少文物的發源地。
西安原名長安,是多朝的皇城所在地。這裡也埋葬了無數的古墓,而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會有不少人調侃,西安是全國修建地鐵耗費時間最長的城市,原因無他,僅僅是因為地鐵在建造的過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挖到古墓。
一挖到古墓,便要請考古人員前來挖掘,這就耽擱修建地鐵的時間了。當然,這也只是人們調侃的話,不便當真。但不得不說,西安出古墓次數以及頻率確實遠遠高於其他地方。但陝西這座城市發現古墓的次數也不少。
1988年,陝西一座唐代古墓被發掘,一位民工在路過時,挖到了一個「金手鐲」,後經過鑑定是唐代「四龍戲珠純金雙鞘鐲」。
在撿到金手鐲之初,他也沒多想,只是覺得這可能是個文物,畢竟附近本就在挖掘,於是他就帶著手鐲去找到了專家鑑定。鑑定之後的結果讓民工大為震驚,面對價值不菲的文物,他會怎麼做呢?
二、主動上交國家
專家看著質樸的農民拿著一個金光閃閃的手鐲,並說明來意時,專家立馬上前拿起手鐲端看起來,最後經過專家仔細鑑定,這是一件一級文物,價值超過3億人民幣。民工不淡定了,這是他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的銀錢。其實,按理說這件物品本就是他撿到的,就算是他不上交給國家也說得過去。
但是,民工卻十分堅定的要將手鐲交給國家,畢竟太過貴重,他良心不安。而這枚手鐲正是考古學家翻遍了整個陵墓都沒有找到手鐲,當所有人都以為手鐲遺失的時候,沒想到竟然被民工在附近的泥土中發現了。
面對民工自願上交手鐲的行為,國家自然是欣然接受,而且,為了獎勵民工拾金不昧的行為,還是給予了他一定的金額賠償和榮譽證書。
面對媒體的採訪,民工只是靦腆的說道,「這樣的文物應該交給國家。」然而,民工的覺悟高,卻不代表專家的覺悟也會這麼高。這話從何說起呢?
三、專家見錢眼開
這件文物卻被當時的一名專家私吞了,送給了他的女朋友。這件事說來話長,還得從考古隊長貟安志說起,這是一個資歷十分深厚且在考古界有著崇高地位的考古學家。
1988年,他奉命帶著隊員前往西安挖掘古墓,這是一座獨孤信兒媳婦的陵墓,眾所周知,古墓的陪葬規格跟隨墓主人身份而定。獨孤信是南北朝時期的名臣,獨孤氏原本是鮮卑人的一個分支,因世代與鮮卑的拓跋家族通婚,關係甚好。而後拓跋氏建立北魏,一統中國北方,獨孤氏的家族地位更是水高船漲,尤為顯赫。
而這一座獨孤信兒媳婦的陵園,從建造規格、工藝、用材以及墓中的陪葬品,所用規格極高,其中的陪葬品更是數量眾多,且件件精品。據媒體報導,這座墓葬中出土了非常多的古物,而這其中就包括了一套女性黃金首飾。
面對如此精美絕倫的陪葬物品,身為這次陵墓的考古隊長,貟安志十分心動,也起了歹心。加之,他的身份地位高,很少有人能夠違反他的意見,那時社會管理還不如現在清明,難免就會有渾水摸魚的人。考古本就是一個十分有油水的差事,雖說有旁人在一旁盯著挖掘,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瞅準時間,就不愁找不到將文物中飽私囊的機會。
貟安志想著,在成堆的陪葬品中偷走一樣,應該不容易被發現,懷著這樣的僥倖心理,很快他就實施了偷盜行為。不過,礙於之前挖掘出來的陪葬品都已經登記在冊,不好得手。貟安志就將主意打到了民工上交的手鐲身上,畢竟手鐲還未來得及登記。
得手後,沒過多久,他就將手鐲送給了自己的女朋友巴某當成定情信物。但是,讓他深感痛心的是所謂的「女朋友」其實有男朋友,之所以和他在一起僅僅是為了騙他的錢。
並且在看到金鐲後,巴某認為貟安志必定還私藏了其他文物,就夥同男朋友對貟安志進行了搶劫。被騙錢又騙感情的貟安志哪裡忍得下這口氣,直接就報警了,有時候命運就是喜歡和人開玩笑。貟安志的報警,不僅將犯罪者送進了監獄,也將自己送了進去。
由於自己的報警,牽扯出了他私藏文物的重罪,最終,他因為私藏文物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正如《武陵山下》中所說:「這傢伙打錯了算盤,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小結
專家之所以稱為是專家,是因為他比一般人學識更淵博,更加明事理,更有覺悟。當有一天,人們發現專家開始監守自盜,那麼註定是百姓對整個專家群體的信任崩塌的一天。就像原本人人信任的政府,卻爆出無數魚肉老百姓,將老百姓當成是搖錢樹的時候,政府就會迎來信任危機。
其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許只是行業中個別的行為,但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便極易讓民眾產生整個行業都是老鼠屎的錯覺。這就是所謂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典型例子。
然而,歷史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很多了,但仍然還是有人犯同樣的錯誤,究其根本還是一個貪字。人的貪慾無窮無盡,在九十年代,考古專家算得上是政府機關裡面,比較有錢的一類人,且也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其生存環境遠比一般的百姓優渥很多。
但他們還是選擇了在金錢、在文物面前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足以可見,人性絲毫經不起考驗。對於一個常年流連於各種珍奇的文物之間的專家都是如此,對於普通百姓的誘惑力可見只會更強。
然而,無比諷刺的卻是,民工尚且知道物品貴重需要上交國家,懂得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那麼從來眼高於頂,接受了高等文化教育的專家卻並不明白這樣的道理,說來也驚覺諷刺。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有時候高文化不等於高素質,不是所有的專家學者都配得上專家學者的身份。與其說這僅僅只是一個故事,還不如說這是在給各行各業的專家一個警示。他們是站在社會資源最為豐富的一端,越是這樣的環境就越應該明白職業操守的重要性,不要讓打臉的事情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漢書·刑法志》
《武陵山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