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會的召開,為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有力,契合臨汾的發展實際,符合老百姓的期待。」日前,就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古縣縣委書記龐明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龐明明滿懷信心地說,古縣將以市兩會謀劃的全年工作大盤子為基調,以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為統領,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持續推進「擦亮一張名片,做強兩大產業,推進三城聯創,辦好四件大事」的「1234」工作重心,積極服務和融入臨汾發展戰略,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新局面。
聚焦「擦亮一張名片」,大力培育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努力讓古縣發展活起來。古縣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綠色「新引擎」,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遊業打造為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機遇,嚴格按照市委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持續深化牡丹旅遊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與北京山海文旅集團合作,加快推進牡丹景區「一中心三片區」建設,實施好花海索道、溫泉養生等項目,著力打造集牡丹觀光、文化娛樂、溫泉養生、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牡丹文化旅遊目的地,讓「天下第一牡丹」這張獨有的名片以新的面貌展示給廣大遊客。聚焦「做強能源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讓縣域經濟強起來。把發展氫能源作為做強能源產業的方向,以全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千方百計爭取省、市支持。把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爭分奪秒、只爭朝夕,全面啟動機構組建、園區規劃、「七通一平」、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打造氫能源、新材料產業高地。把項目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硬抓手,圍繞打造「煤—焦—氣—化—氫能源」為一體的產業鏈和循環經濟模式,加快推進今年的55項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現有的項目儘快投產見效,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同時,積極主動承接沿汾板塊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更多企業來古縣投資興業,增強持續發展後勁。
聚焦「做強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努力讓廣大農民富起來。把培育壯大以核桃為主的特色農業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引導古縣古樹食品有限公司主動扛起核桃產業發展「大旗」,叫響「古嶽古樹」核桃品牌,加快古樹核桃、即食休閒、速食營養3大系列產品全面打入市場,示範推動核桃精深加工精細化、特色化、功能化發展。健全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化發展機制,探索核桃+油用牡丹、中藥材、中蜂等立體農業模式,讓更多農戶從土地中致富增收,穩住脫貧成效鞏固提升的基本盤。
聚焦「推進三城聯創」,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讓古縣環境美起來。一是力摘文明城市桂冠。堅持提高認識與傳導壓力並重、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並重、夯實「硬體」與提升「軟體」並重、點上開花與面上結果並重,在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市管理、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治理、提升市民素質、健全長效機制等方面深入推進,確保成功摘得文明城市桂冠。 二是建設精緻宜居縣城。牢固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做到精準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紮實開展「三拆三下三進」和交通綜合整治,讓城市更宜居、更宜業、更美好。 三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以民意民聲為準繩、以民願民盼為方向,在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就業、文化等社會民生領域方面加大投入、持續發力,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三零」創建,增強群眾安全感。
聚焦「辦好四件大事」,厚植髮展基礎優勢,努力增加民生福祉。一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劃定並嚴守「三線一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紮實推進煤焦行業深度減排,持續開展「散亂汙」企業整治,統籌推進「五水同治」,加強土壤和固廢汙染防治,加快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堅決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二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樹牢「軍令狀」和「交總帳」意識,抓好上級反饋問題整改,精心做好迎接考核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三是推動煤礦企業提質增效。加快煤礦企業智能化、機械化升級改造,積極探索井下分選、煤矸石填充等綠色開採方式,全面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實現煤炭資源「吃幹榨盡」。四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長臨高速古縣連接線工程加快完成掃尾工作;國道341線改建工程啟動「紅線內」徵地拆遷工作,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部開工;全力支持、配合黎城至霍州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龐明明說,古縣將以市兩會精神為統領,以「1234」工作重心為發力方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譜寫富裕文明美麗幸福古縣新篇章,為開創臨汾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作出應有貢獻。
圖/視頻 古縣新聞網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