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真相與真理,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

2021-01-08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個人問答錄(31)

問:這是人自我的發現還是人自我的解放?

答: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也是對人的自我角色的一次空前的解放。這之前我們只是在認識世界,沒有意識到正在認識世界的自己,也就是說我們認識的世界當中缺少了自己。要麼是沒有自己的世界(唯物),要麼是自己的世界(唯心),認識到正在認識世界中的自己是一次重大突破,這才是真正客觀的人與世界合為一體,是有自己的世界和有世界的自己。千萬別小看這些字義上的微小差別,這意味著對人的認識和對世界的認識大為不同。這改變了人與世界和人與自己的關係。在新的關係中,新的倫理、新的邏輯、新的存在秩序就開始了,新世界就開始於人的新認識中。

問:這種新認識是一種發現還是一次回歸?

答:這是面朝存在真相的一次大回歸,所以,存在的起始處,是我們的共同點,這裡才有我們的共同目的、共同願望和共同的存在意義。人們的認識回到起始處,這就放棄了人已經建立起來的諸多執著,人們會發現這些觀念由於立場錯誤,誤導自己多年;人們才發現人間所有的苦難都是不必要的,人們才知道不該把自身從存在中分離出去,又反過來利用存在,這其中繞過的彎路和經受的折騰是多麼的不該,人才知道愚昧是什麼含義,人為什麼冥頑不化幾千年之久。

問:這就統一了人類嗎?

答:人的共同立場、共同目的和共同意義並不是統一的結果,是它們的存在必然導致統一。人類長期的不統一正是它們缺失的結果。

問:人類出現一致目的的特徵是什麼?

答:存在的本質和真相得到廣泛的認可,人們不再各執己見,思想、理論、宗教信仰的種類迅速減少,人們開始並學會了整體的綜合地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面臨的問題迅速減少。

問:是人們的認識水平提高了嗎?

答:並不是在唯物思維和唯心思維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而是換了一個角度,換了一種思維方式來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改換了思考方向,人們覺得天寬地闊、諸多領域都會有別開生面之感。

問:這就是改天換地的開始嗎?

答:事實上並不是改天換地,就像更新電腦作業系統一樣,並不涉及硬體設備,對於人類文明來說,主要是更換觀念,更像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念大革命。這場革命不動刀戈、不傷筋動骨,不改天不改地也不改人,只改人的認識、觀念和思想,這才是最徹底最根本的更換,從這以後,人完全變成了另一類人。

問:會出現這種情況嗎?有些不可思議。

答:人類的確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之前人類的一切變革都是針對外部世界,當世界改變得面目全非的時候,人還是依然故我,人的觀念和思想似乎不在進化論之中。

問:是的,達爾文進化論指的是物種生存形態的改變,不涉及精神意識的改變。

答:這更證明人應該進行一場思想觀念的理性革命,革除那些原始的、古老的、化石似的觀念,人類來一場精神的大沐浴真是太有必要了。人們很多認識、觀點、經驗以及心理構成,早就不適應人們飛速發展的精神感知的需要。通俗地說,就是人的軟體升級遠遠落後於時代的要求。人早已經不再是動物本能性的生存方式了,人的精神要求和動物的本能要求不能相提並論,但我們都還在沿用古老的生活模式和情感模式,儘管這些模式被加工和美化,但骨子裡和本質上就是動物式的繁衍和生存利益形成的模式與觀念,這就造成了人精神的內在性分裂:一方面是不可抑制的感知欲的渴望,一方面又是極為古老的生存模式和體制的限制,造成了普遍的人格衝突,人的多面性、複雜性、可變性因此發生。事實上,長期以來,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領域是生存與感知矛盾衝突的重災區,人們的精神磨難由來已久,這世界上最鬥爭最烈、戰場最大、破壞力最強、災難最深重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感知觀念在精神領域引發革命是人們盼望已久的一場春風春雨,必將引來人們最熱烈的歡迎。

問:心靈沐浴和心靈更換,這是人類史無前例的大手術吧?

答:這不是外科手術,也不具醫治性質,這是自我革命,是人類朝向自己的一場脫胎換骨的大變革。這之前人的努力是徵服世界,人從未試圖徵服自己。人試圖徵服世界來適應自己的努力是失敗的,事實證明,無論外部世界怎樣改變都無法適應自己,因為人並不了解自己。自己需要什麼?為什麼有這些需要?人對自己的精神世界所知甚少,人習慣於將精神意識客觀化和物質化,將精神活動與現實行為混為一談。特別是唯物觀,用物質屏蔽精神、忽略精神和擠壓精神,再加上日新月異的科技手段,人的精神空間被極大限度地擠佔。大量暴增的娛樂信息也在弱化精神的存在,這對於精神性存在的人類,幾乎是接踵而至的災難性打擊。這種情況普遍發生:生活很繁忙,精神很空虛;物質很富有,精神很匱乏;人與人交往頻繁,心與心相距甚遠;物質與意識混淆不清,心靈與肉體衝突不斷……這些現象說明,人的精神問題很嚴重,這就是末世臨近的一種徵兆。

問:人為什麼會忽視精神呢?

答:在以生存為目的的行為中,精神並非必需,甚至成為生存活動的累贅。人間的生活內容是為生存鬥爭量身定製的,在日常生活的程序中,你找不到精神生活的位置,這並不是誰的疏忽,這是人們的生存理念決定的。但是,人的本質是精神的,人必須在精神世界中生活,本能式的低級生存方式怎能容得下有豐富精神活動的人類?所以,根本性的矛盾產生了,叫做:靈與肉的鬥爭。這一戰,在人的精神王國進行了幾千年,成為世界上沒有硝煙卻無法結束,又勝負難分的慘烈戰爭。整個人類,無人不深受其害。(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電子書:《感知新世界》。

相關焦點

  • 真理永恆,追求真理真相的我們「一如既往」
    哲學的實際意義就是指導思想,感悟生活,游離紅塵,感悟天道,覺悟真理真相,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世界哲學的四大流派,中國易學、古印度佛學、古希臘哲學、以及猶太熱人聖經。哲學和神學很接近,和科學一母所生,和文學、藝術、宗教、文化都是兄弟姐妹。哲學是覺悟智慧的法門,是存在者追求真理真相的路。
  • 真相大反轉:是我們在求真理,還是真理在求我們?
    其實,真理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認知裡,只是我們不知道哪些部分是真理;真理一直呈現在我們的行為中,只是我們不知道運用了什麼真理。我們判別真理標準的模糊與混亂,使我們遺憾地錯過了真理。我們只是把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道理看成為相對真理,相對真理其實就是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工具。但真理不是這個意義,真理是存在的規則與規律,真理是存在永恆不變的道理,我們必須安然生活在真理中,否則,我們就會危機重重、不得安生。
  • 或然性:我們究竟能不能把握真相及真理(每日觀察0174)
    不可知論者認為,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我們不要簡單地理解「不可知論」,認為不可知論者會否定所有的知識與真理,甚至會否定所有的研究與學習,否則我們又怎麼理解赫胥黎作為一個博物學家、教育家而存在呢?又怎麼理解他還出版了《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動物解剖學手冊》、《進化論和倫理學》等作品呢?
  • 客觀真理只是假設,我們自身才是世界最終的真相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13)《 真實的意義》人們一直在求真,但求真似乎是一件完不成的任務,我們一直無法達到真相處而求得真理。人求真是在尋求不變的存在,人求真的目的是更有效更可靠地把握世界和把握自己,人求真更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 賈立政:新時代如何認識和把握真理
    對真理的認同,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一致,形成一個群體在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地域裡的共同行動,這是影響和改變自然界、從根本上影響社會存在和文明演進的巨大力量,是人民創造歷史、書寫歷史的力量和過程。第三,來自於發現真理、認識真理的強大思想體系。自然界、人類社會作為客觀世界、客觀存在,就在那裡,它們運行的規律就蘊含在其發展之中,需要認識、發現和掌握。
  • 顛覆認知:什麼是真理?真理一旦現身,我們能接受嗎?
    我們一直渴求真理,我們用真理來做什麼?人類自知不在真理之中,非常希望能有真理來解救自己。人們想像的真理的方式不外乎正義戰勝了邪惡,讓我們的目的全部達到,讓我們生活於人人平等和睦、個個幸福吉祥的狀態之中。
  • 讓我們重新認識《我的世界》手遊
    《我的世界》聞名中外,全球累計銷量達1.22億份,而不少國內玩家也通過各種渠道體驗了遊戲,但是此次的中國版以嶄新的姿態亮相,網易也傾注了16個月的心血來重新打造最適合國人的本土化版本,《我的世界》手遊與國際版內容保持一致,最大程度地保證原汁原味,並開放了官方正版的免費下載,不需要付費購買遊戲,即可感受創造的快樂。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重新來認識《我的世界》手遊。
  • 坤鵬論:這個世界哪裡有什麼絕對真理!
    這正如沒有世界「本身」,即使有這樣的一個世界,無法跳出我們本身去觀察我們和世界的我們既無法看到,也不會知道,更不會了解它。但是,就像坤鵬論在《憑什麼說,動物不會思考存在!》所說的,人類總認為自己比其他生物高級。尼採指出,這種高級只不過是人類特有的主觀思考方式而已。
  • 真理+結論=真相
    大腦之所以會信以為真,是因為我們常年的用腦習慣,默認了一個運行公式存在。真理+結論=真相舉個例子來說,聽過挖井的故事麼,兩個挖井人,同時挖井,一個挖井人每次只挖到5公尺,差一點就挖到水了,但是最後卻放棄了。另一個挖井人堅持的挖井,直到把水挖出來為止。你看,只有堅持才能勝利。
  • 世界最神奇的24堂課,九,改變我們自己
    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總是令人滿意的,人們有美好的願望,但要實現它就會一步一步地受阻。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來適應我們,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如果我們想改變環境,我們必須首先改變自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除了傾聽社會和環境之外什麼也做不了。總會有辦法克服阻力,實現夢想。
  • 丁元英: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每個人都會犯的思維謬誤
    原創/李撒歡「唯一作者」在《遙遠的救世主》中主角丁元英有一句振聾發聵的話: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第一次看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就發現脊背有隱隱的發冷感。讓自己遲疑起來。不對啊,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不就是讓我們不斷追求真理嘛。
  • 墨菲定律:認識你自己,是面對這個世界的第一步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其實來自於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的一句神諭。後來這句便成為了蘇格拉底教育學生們的一句經典名言。當我們深刻地理解這句名言的時候,人生三問的疑惑也會有所結果。因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認識自己應該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要走的第一步路。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到最基本的自我認識呢?
  • 王紅漫:對疾病和健康的重新認識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對疾病和健康重新認識,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全球健康治理,需要從全球觀、辯證觀、發展觀、整體觀去認識,而不僅僅是線性思維下靜態的「點」和「面」,更需要的是跨時空、多學科的散點透視。、成效與缺憾;有助於我們對應該知、有所知、而又不甚知的咫尺天涯的重大疾病重新認識,受到啟發,突破認識的盲點,拓展思考的空間,超越疾病的苦難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有助於我們樹立全球意識、國家意識和責任感,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全球健康治理。
  • 揭秘世界真相:我們是什麼?我們該怎麼辦?
    最大的困難是,我們可以認識到其他一切存在的現象及本質,我們卻無法用認識的方法來解釋我們的存在,我們找不到認識自己存在的角度,我們無法自己認識自己。這可是認識論和本體論都無法解決的大難題,如若不解開這道難題,我們何以成為自己?我們何以作為存在的前提?
  •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克裡希那穆提
    所以觀察我自己在關係中的表現,我會發現自己是如何錯誤地表達對別人的尊敬;同時我也能從我與樹木、鳥兒、觀念及書本等的關係中,發現自己的真相。你也許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學位,但是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認識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資料或記筆記,然後通過考試,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
  • 謊言只能是謊言,真理終究是真理,謊言不會變成真理
    這世界用恐懼為杯,裝了多少伏特加給我們?「我害怕失去金錢,沒有它們我就無法活下去;我害怕失去健康,沒有它我將無比難受;我不能失去自我的主權,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會愛我。」從理性上和感性上,這些都可以被接受,但是良心不會買這些帳,良心的聲音永遠是:「我愛你,為你捨命。」
  • 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
    讀過聖經的弟兄姐妹都知道,根據聖經當中第1章《創世記》的記載,我們知道了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他不但創造了一個非常完整而有次序的宇宙世界,而且還創造了地球上面的飛鳥,走獸,還有海中的魚類,這動物都是各從其類,各有各的特色,都各不相同的,互相和諧的存在,生活在地球裡面。然後,我們知道了上帝在地球上面建設了一個伊甸園,裡面種滿了花草樹木以及飛鳥,走獸等等。
  • 認識你自己
    抽空也和朋友聊天,近的找個機會坐下來吃頓飯,喝杯茶,遠的網上簡單聊聊,如果是女人跟女人聊天,大抵是逃不出感情的話題。在觀賞,凝視陽臺上那些簡單的生命時,我也有注意關照我自己內心世界的變化:看到它們我想到了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從這些感受中可以得知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深的哲言之一,也包含那句簡單的「認識你自己」,的確,認識自己絕非易事,更何況認識別人,認識這個洋洋灑灑的大千世界,更何況認識這個浩瀚宇宙的造物主。
  • 《筆記思考術》:讓我重新認識時間管理,其實就是認識自己
    比如,我們在達成一個目標的時候,如果內心是充滿幸福和滿足的感受,那麼就說明這個目標是我們的自我和諧目標,如果感受到的是不快樂,那麼我們就需要思考,這個目標是不是應該重新設定。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思考,這件事情,是為了自己而做的,而不是別人。
  • 在一個無藝術的世界裡,面對失落我們難免手足無措
    藝術可以將我們的思緒和經驗中那些遊移不定、難以捉摸的部分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幫助我們對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們必須接觸不同的觀念與態度,才能徹底接納我們的人性。藝術能夠針對在我們身上引發防衛性厭倦與恐懼的疏離性事物提供鮮明深刻的例子,並且允許我們在私底下慢慢學習如何以更細膩明智的方法解決這些事物,從而以更開放的心胸面對我們在特定情境下體驗到的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