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真相:我們是什麼?我們該怎麼辦?

2020-12-16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138)

《我們的存在》

窮盡世界以後最大的迷惑莫過於我們自己的存在,我們自己是什麼?我們自己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存在?我們存在的真相是什麼?最大的困難是,我們可以認識到其他一切存在的現象及本質,我們卻無法用認識的方法來解釋我們的存在,我們找不到認識自己存在的角度,我們無法自己認識自己。這可是認識論和本體論都無法解決的大難題,如若不解開這道難題,我們何以成為自己?我們何以作為存在的前提?

一切認識的前提是不能缺失的,我們自欺欺人的以所謂的客觀存在作為認識的前提,其實我們就是將自己的主觀意識作了認識的前提。排除了我們自己的所謂的客觀存在是非常荒唐的,這跟掩耳盜鈴一個性質。排除了我們,我們就真的不在了嗎?客觀存在的一切屬性與概念離開了我們從何而來?有一種沒有任何屬性和任何概念,即沒有觀測者觀測的存在存在嗎?我們永遠不得而知。而這個在我們面前存在的世界,是經過我們具體細微感知到的世界。更進一步,不是被感知到,是與我們的感知互動而產生的世界,是存在於我們感知中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我們的存在行嗎?沒有我們的感知行嗎?能將我們這個感知運動的主體排除在感知運動之外嗎?世界能存在於感知運動之外嗎?

因此,我們的存在無需我們認識,我們必然是存在的主體,因為存在就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之中,這無需證明,而說存在存在於別的方式和別的狀態之中,我們無法用感知的方式來證明,但除了感知方式和其表達,我們再無別的方式和別的表達。因此,我們自己根本無須認識就可以得知,我們就是當然的存在本身,排除誰也排除不了我們自己。這最簡單的思辨竟難到我們全人類,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我們的存在真相用不著燈籠火把滿世界去尋找,我們就是存在本身,存在就是我們的存在。這就是說,我們不僅僅是幾十公斤的肉體,我們認識到的世界,就是我們自己。這種說法讓人暈菜,世界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成什麼了?這可不是腦筋急轉彎,是我們原來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都錯了,不但大錯特錯,錯得沒邊沒際,最要命的是,把我們自己弄沒有了。我們成了渺小無比的,棲居在世界上的人。說我們可憐地靠詩意來栖居,這是海德格爾冒傻氣。我們其實靠利用物質來求生存,而這幾十公斤肉體幾十年後還得交給不可思議的死亡。我們這樣轉瞬即逝的生存,在永恆存在的面前算什麼?我們不自慚形穢我們還能理直氣壯?

我們誤解自己其實也就誤解了世界,被我們的研究分解到粒子、夸克的世界上就是沒有我們自己的因素,這不是一個天大的遺憾?世界在我們的感知運動中生成,並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但我們瞪大眼睛就是看不見自己,我們的存在被我們刻意地忽略,我們自己被我們排除在存在以外。這讓我們怎麼有存在的一席之地?沒有了存在的位置,我們就只能成為一種存在以外的生命,必須依附於存在生存,必須向存在求得一種額外的生存。這就是我們給予自己的存在地位,我們就是這樣讓我們自己成為了一種既牽強又難堪的存在。

生命就是這樣一種與存在無關的存在,就是這樣一種不尷不尬的另類的存在。所以我們直到如今也不知道生命是什麼,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存在。我們無法從物質的存在中找到生命必然存在,即必然產生的理由。生命就這樣成了偶然降生在世界上的外來物,直到如今,我們還在追尋生命是從何處降臨到世界上的。這相當於我們把牛頭割下來,然後拎著牛頭滿世界發問,牛頭是什麼?牛頭是怎麼長到了牛身上的?把我們從存在中排除出來,又問人是什麼?人是誰?這是智慧呢還是天大的愚蠢?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存在之問我們不覺得汗顏,還好意思列為千古之問。這跟割下牛頭問人這是什麼有區別嗎?被排除在存在以外的我們是誰?我們是可憐的生命,在艱難困苦的求存之旅中掙扎,死亡就是我們最終的歸宿。這幅荒唐透頂的圖景不是假設的,它就是我們人類的真實境況,是我們將自己置於這般境地。

我們的存在被我們自己錯估了,存在主人的我們被當作了存在以外乞求生存的生命。這天大的冤枉強加到我們身上,讓我們忍氣吞聲地作為生命體乞討了千萬年之久。當我們最終認識到自己的存在真相與存在本質,我們還會一如既往淚眼婆娑地照舊生存下去嗎?(接下)

相關焦點

  • 對於我們仰慕的人,我們該怎麼辦?
    仰慕的人生活中,總是能夠發現我們仰慕的人。可能是一個仰慕的明星,演員,作家,高管,精英領袖,優秀自由人,創業者,企業家等等,總之是我們喜歡但是與我們現實生活很遙遠的人。總之,是有打動我們的地方,是一個我們內心確定,我仰慕的人。2. 對於我們仰慕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對於仰慕的人,雖同在一個世界,但我們的世界與他們的交集甚少。
  •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縱利用,我們該如何獲取真相
    這些囚徒們從小就被困在地下洞穴裡,且身上都綁著鏈鎖無法轉身,所以他們只能看到木偶被火光投射到牆上的影子,因此他們確信這些影子就是世界的的全部。當這些囚徒被解放出來並能回頭看清背後由火把與木偶組成的「真相」時,他們中的大多數反而認為「真相」才是幻覺,從而拒絕接受真相。這個寓言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解讀,但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真相可能只是存在於幻覺。
  • 在後真相時代,我們該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天都有刷不完的熱點。我們也習慣了對各種新聞發表犀利的觀點,圍觀一輪又一輪的爭論,但事實的真相卻總模糊不清,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後真相時代。在這樣一個如永動機般生產熱點事件和評論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每天都有刷不完的熱點。
  • 羅振宇的謝幕是時代的進步,我們開始分清什麼是雞湯,什麼是真相
    但凡我們冷靜下來,能安靜的思考一下,就會明白成功的唯一條件絕對不會是努力。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努力一輩子的終點,只不過是有些人的起點。當然戒掉這碗毒雞湯,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努力了,該努力還是要努力,該奮鬥還是要奮鬥。只是我們首先要弄清成功是什麼?再結合自己的處境,給自己的成功定一個標準。
  • 看書就想睡,我們該怎麼辦?
    夏天來了,春乏秋困夏跌倒,紛爭每時每刻都會有睡眠問題來困擾著我們,拿起書本就想睡,出門一站就清醒,還有半年就要考研了,我們究竟該如何拯救自己看書就想睡的小毛病?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看問題的成因,我們要明確,是什麼使我們看書就想睡?
  • 量子力學揭秘:如果世界是假的,我們自己是真的嗎?
    而真正的存在不受感知因素的幹擾,排除了我們主觀的感知因素,存在的真相就是絕對的存在。為了排除一切人為的主觀因素,我們在算式中,在儀器下求得事物客觀存在的證明。當事物成為某些數值、曲線、頻譜、波段……等等指標以後,我們認為這才是真的,而我們眼見的光、看見的形狀、聽到的聲音、嗅到的氣味、嘗到的味道、觸摸到的物體……都不是真的。科學結論是:世界是被我們的感官扭曲的假象。我們對這樣的結論深信不疑。
  • 這美麗而殘酷的世界,我們該怎麼辦《冒牌天神》
    ,而且告訴你們,這個世界有美麗,也有殘酷,現實就是這樣的,告訴人們應該怎麼活下去,而不是怨天尤人的去怒罵這個世界,那麼做無絲毫的用處,影片上映的時候,在美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同樣也引得美國人眾多思考,思考怎麼更好的活下去,更好的生活下去,而不是去自甘墮落。
  • 面對真相與真理,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
    這之前我們只是在認識世界,沒有意識到正在認識世界的自己,也就是說我們認識的世界當中缺少了自己。要麼是沒有自己的世界(唯物),要麼是自己的世界(唯心),認識到正在認識世界中的自己是一次重大突破,這才是真正客觀的人與世界合為一體,是有自己的世界和有世界的自己。千萬別小看這些字義上的微小差別,這意味著對人的認識和對世界的認識大為不同。這改變了人與世界和人與自己的關係。
  • 人類的可怕真相!世界是被設計出來的?難道我們是假的?
    在這個宇宙之中,人類是十分渺小的,可能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並不能隨時隨地的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但如果我們有天文愛好者,方知宇宙之大,時空之無限,與此相比,個人的喜怒哀樂又算得了什麼呢,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土罷了。
  • 真理永恆,追求真理真相的我們「一如既往」
    哲學的實際意義就是指導思想,感悟生活,游離紅塵,感悟天道,覺悟真理真相,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世界哲學的四大流派,中國易學、古印度佛學、古希臘哲學、以及猶太熱人聖經。哲學和神學很接近,和科學一母所生,和文學、藝術、宗教、文化都是兄弟姐妹。哲學是覺悟智慧的法門,是存在者追求真理真相的路。
  • 豆瓣8.3的一月新片,揭秘我們為什麼總是誤會真相
    有些歷史是需要被人知道,也需要被人銘記,而某些有誤解的過「過去完成式」,則需要我們解開誤會。如何解開,我們就需要揭露真相。漢語詞典中對於真相的解釋是,「真相永遠只有一個,打開真相的鑰匙是事實。真相必須通過事實才能找到,事實揭示了真相的一個或者多個面向,真相比事實更完整,它是事實的360度展現。」換句話說,事實不和真相劃等號。聽起來抽象的關係,放在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我們即可清晰立體理解。比如這部《理察·朱維爾的哀歌》。
  • 對手機成癮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你對癮的認知,可能是錯的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就該著手介入了?到底該怎麼做,既能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又能不破壞親子關係?1、網絡成癮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得先看看孩子在現實世界裡,困擾他的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揭秘欺騙世界的羅斯威爾UFO事件真相!
    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的事件經過吧!當時報導羅斯威爾事件最有研究價值的一張照片就是當時的行動指揮官雷米將軍蹲在地上手拿一張小紙條也就是發布指令的備忘錄的照片,但是這張照片非常模糊,肉眼幾乎是不可能看到上面寫的是什麼,要知道這是在1947年攝影師估計也看不清上面的內容就發了出來。
  • 沒有錢住賓館我們該怎麼辦呢?
    常年在外漂泊的人,如果有一天我們被生活拋棄了,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包容我們的地方我們該怎麼辦呢?一,我們可以花上幾元錢去我們少年最想去的地方網吧裡過夜,我們還可以玩玩遊戲、看看電影,困的話把網吧裡的沙發一對就可以睡了不過網吧裡味道不是那麼好煙味、臭腳味、泡麵味五味雜陳,不過現在隨著全民禁菸和講究衛生網吧的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二,火車站是一個能包容人的地方,治安、環境都很好。
  • 我們知道什麼,而我們應該相信什麼?
    在之前一篇談論言論自由精神及其限制的文章,我們講到了自由透明的信息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規範及指導個人生活,實現自我發展的前提。那麼我們如果要利用可得的信息指導我們的生活,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我們應該相信什麼。而我們採信的信息應該是真實世界的客觀反映,如同地圖一般,虛假的信息就根本無法指導我們在真實世界的生活,還會使我們誤入歧途。
  • 後真相時代:真相如何被操控?我們如何去思考?
    把這款沒有什麼營養價值的產品說成是最好的奶粉,而且聲稱奶粉過敏寶寶也能喝。當然價格也賣得挺貴,很多家長不明事理,紛紛掏錢買單。發生這樣的事,我們沒法抱怨這些家長。因為在生活中,這樣的坑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國內工廠生產的產品,貼個洋品牌就成了進口貨,價格翻了幾十倍。即使這樣仍有人趨之如騖,因為他們購買的不僅是產品,還有產品背後的意義,也就是他們追求的真相:貴的也許就是好的。
  • 客觀真理只是假設,我們自身才是世界最終的真相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13)《 真實的意義》人們一直在求真,但求真似乎是一件完不成的任務,我們一直無法達到真相處而求得真理。人求真是在尋求不變的存在,人求真的目的是更有效更可靠地把握世界和把握自己,人求真更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 剛開始跑步膝蓋就很疼痛,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跑過步的人都知道,膝蓋真的是一個特別容易受傷的部位,而且它真的不容易好,動不動就要留下後遺症,年輕的時候膝蓋都傷了,到老年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辦?所以既然選擇了跑步,那麼我們終生都要與保護膝蓋做鬥爭,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放鬆警惕,否則一不小心就把膝蓋給弄傷,到那個時候哭都沒有用,再也沒有完全健康的膝蓋了!
  • 被限制後我們該怎麼辦?
    有許多朋友問過我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微信被「限制登入」了,這是什麼原因?又要如何處理?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早之間也為大家分享過,首先我們來看下你的微信為什麼會被限制登入。那麼限制登入後我們要如何解封呢?首先我們登錄微信,這時它會出現一個提示框,我們點擊了解詳情。進入後它會有「我已了解,申請解封」、「暫不解封,提取帳號內的財產」兩個選項,這裡我們點擊第一個「我已了解,申請解封」,然後根據提示操作發送簡訊。
  • 阿瑪斯:去弄清楚我們當下的心理真相是什麼
    但阿瑪斯卻採用了前所未見的方式,以精確細膩、誠實探究的心理學語言,完整具體地描述了逐步揭露內在絕對之境的歷程。他在日常生活的小我活動中,循著每一個當下生起的疑慮、煩惱或感受,去探索這些狹隘的意識活動背後究竟有些什麼東西,因而在已有的內視眼通基礎上,進一步地開展了更精微深奧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