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杏鄉」:杏果飄香 走出深閨助脫貧

2020-12-22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7月,又到杏子成熟季。走進英吉沙縣,路邊杏樹上金黃的杏果掛滿枝頭,果香四溢,果農們忙著採摘,收購商們忙著裝箱。


  英吉沙縣位於南疆環塔裡木盆地林果帶,杏樹種植歷史悠久,杏園面積達15萬畝,有新疆「杏鄉」之稱。


  記者在英吉沙縣龍甫鄉的杏園裡看到,頭一茬的杏子已基本採摘完畢。正在採摘杏子的吾尼其·肉孜說:「我們家的杏子甜、個大,我們手工摘,這樣能保證杏子完好無損,賣上好價錢。」


  「以前杏子成熟時,我們採摘靠搖樹,省事又直接,但杏子會因品相不好,出現賤賣甚至難賣的情況。」吾尼其·肉孜說。


  吾尼其的遭遇也是英吉沙杏產業曾面臨的困境。


  長久以來,粗放式的田間管理以及離市場較遠、保鮮期較短等原因,造成果農種杏難、賣杏更難,杏子只能深藏閨中,甜杏變苦果。


  2018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當地政府開始調整英吉沙杏種植結構,加強杏林科學管護養護,加強病蟲害防治,在優質掛果上下功夫,杏產業逐漸成長為當地支柱性產業之一。

  為了解決果農杏子銷售難題,確保果農獲得穩定的種植收益,英吉沙縣實施了託市收購惠民政策,規定杏子每公斤的最低收購價為5元,最高能達到10元。


  隨著產業升級和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近幾年,英吉沙杏深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個鄉鎮乃至村裡都有了生產加工車間。

  在龍甫鄉愛杏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120名員工正將杏子放進自動清洗機和自動去核機處理,隨後拉到專門的晾曬場,曬乾後包裝售賣。

  正在合作社忙碌的員工古力吉米來·阿布都熱蘇力,早早地就把家裡5畝地的杏子賣給了合作社,去年嘗到甜頭後,今年她又來到合作社打工。


  她對記者說:「託市收購讓我今年僅賣杏子就收入1萬元,打工每天也有60元的工資,我覺得只要人勤快,脫貧致富就不是夢。」


  合作社理事長薩吾爾·薩迪克說:「合作社每天最多可以處理70噸杏子,這一個加工程序就能讓杏子的銷售價格翻一倍。」

  通過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眼下的英吉沙杏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並可通過冷鏈物流在48小時內運到國內主要消費市場。原先藏在深閨的杏子,銷路不愁了、價格提升了,不僅杏產業得到良性發展,果農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英吉沙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賀尉疆說,今年全縣鮮杏產量預計達到4.2萬噸,農民人均增收超過1200元,未來要以全縣194個農產品林果業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建立起英吉沙縣特色林果產業支撐體系,把杏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新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村民進廠 果子觸網 「富民興疆」在路上...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脫貧攻堅·新疆篇】11月14日,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新疆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 新疆託克遜縣:「杏花仙子」為「中國早熟杏之鄉」代言
    新疆託克遜縣:「杏花仙子」為「中國早熟杏之鄉」代言 2020-05-22 18:59:40李靖海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22日電(李靖海 胡國凱) 5月中旬,「中國早熟杏之鄉」新疆託克遜縣的杏子已經進入成熟期。22日,5名託克遜縣的「杏花仙子」穿上華麗盛裝,走進杏園,為當地杏子代言,助力杏子銷售。託克遜每年3月中旬杏花盛開,5月初杏子便逐漸成熟。
  • 「中國早熟杏之鄉」新疆託克遜縣杏子已成熟
    5月8日,「中國早熟杏之鄉」新疆託克遜縣夏鎮鐵提爾村的杏子已經成熟,杏農們正在忙著採摘、分揀、包裝剛剛成熟的杏子。農忙時節,從外地來的收購商都會臨時聘用當地民眾幫助採摘分揀託克遜杏。李靖海 攝 「這片杏園子的銷售我全部包下來了,有6畝左右,請的都是當地的群眾來幫我採摘,今天將採摘近2噸的杏子,全部運到烏魯木齊。」
  • 新疆小白杏果實的特點與新疆小白杏樹苗的介紹
    七月間新疆的戈壁灘炎暑逼人,這時最理想是騎馬上天山。新疆北部的伊犁和南部的焉耆都出產良馬,不論伊犁的哈薩克馬或者焉耆的蒙古馬,騎上它爬山就像走平川,又快又穩,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天山腳下的優質杏樹品種,新疆小白杏。
  • 新疆:從「小作坊」到「大產業」 傳統美食饢助脫貧增收
    圖為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英買裡鄉「饢小帥合作社」,村民熱比古麗·吾普爾買饢。伽師縣按照「村有饢小屋、鄉有合作社、縣有饢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饢產業,形成技能培訓、扶貧就業、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產業鏈,有效助力當地群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
  • 新疆「奇臺麵粉」走出「深閨」人結識
    位於新疆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的奇臺縣,水土光熱資源充足,是新疆麵粉的重要產區。 圍繞麵粉,奇臺縣做了一系列「文章」,奇臺麵粉由最初的「養在深閨無人知」到目前銷售覆蓋全國31個省市、銷量穩居全網新疆麵粉首位,成為新疆麵粉知名地理標誌品牌。
  • 延伸產業鏈 鋪開「杏」福路——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一個農民合作社...
    然而,由於杏果的新鮮季比較短,大量的杏子成熟後沒有銷路,只能熟爛在地裡,或者以低廉的價格被賤賣,農民幾個月的辛苦勞作換來的只有傷心,使得杏產業也成了村民眼中的「夕陽產業」。一個傳統的果品產業,一顆顆粒大形圓肉厚汁多並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的果實,如何才能突破發展瓶頸,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走出「夕陽困境」?
  • 三生有杏,新疆的「愛馬仕」小白杏幹
    新疆瓜果有一個最大的特點甜而不膩,而且這裡的瓜果大多是自然成熟,沒有任何的人工幹預的。所以這裡的瓜果口味自然也是最純正的。今天給大家安利的,就是一款來自新疆的杏幹——小白杏杏幹。好杏自天山來小白杏乾產自「中國白杏之鄉」新疆庫車。當地氣候日照長、晝夜溫差20度以上,無汙染、杏樹靠天然雪水與雨水生長。
  • 青助農雲代言③盛夏六月瓜果飄香 平原坊子鄉大棚西葫蘆、哈密瓜等...
    編者按:為更好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建功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助力平原縣原產地特色農副產品推廣、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助農增收、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共青團平原縣委聯合大眾網發起「青助農雲代言」農副產品推廣網絡公益雲代言活動,依託各鄉鎮(街區)青年人才協會,集結青年力量為家鄉農副產品打
  • 漫山杏果黃如金
    「漫山杏果黃如金,十裡果香醉遊客」。紅五月的青白江福洪鄉杏花村變成了杏果的世界:滿山的杏林枝繁葉茂,青翠欲滴,金黃色、橙紅色的杏果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成都·青白杏果採摘村民薛先生告訴小編,今年杏子獲得了不錯的收成,杏果質量很棒。「我們這裡的杏子一般摘下來要放一兩天,口感就要甜,細膩一些,這裡的杏子都沒有打農藥,都是綠色的、環保的!女的吃了養顏美容,具有抗癌防癌的效果,歡迎廣大朋友前來杏花村採摘品嘗!」
  • 伊寧縣舉辦第二屆「天鵝之戀」杏鄉冰雪文化旅遊節
    12月22日,「塞外江南·詩畫伊犁」之第二屆「天鵝之戀」杏鄉冰雪文化旅遊節在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開幕。當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儘管天氣寒冷,來此旅遊的人們的熱情卻十分高漲。在開幕式主會場,一臺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吸引著遊人們的目光,掌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
  • 藍田萬畝杏花結出「杏」福碩果,快來採摘你的小「杏」運!
    點擊播放 GIF 0.0M01錯過杏花,不錯過杏事還記得今年春天被杏花刷屏的日子嗎?02媧氏村千畝杏林走進媧氏村,千畝杏林遠觀綠樹成蔭,近看金黃一片,一顆顆沉甸甸的「杏」福之果壓低了枝頭,鑲嵌在綠葉之中,散發出豐收的幸福光芒,空氣中流淌著杏子的香味,沁人心脾。
  • 號角聲裡看于田——來自庫爾班大叔故鄉的脫貧報告
    在我國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號角聲裡,聲名遠揚卻又曾積貧深重的新疆于田,能否再譜華章?桑熟杏黃的夏日,新華社記者入遠山進大漠,看到一幕幕激蕩人心的情景。于田地處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素有「玫瑰之鄉」美譽。與過去農家零星種植不一樣,如今大漠變花海,全縣玫瑰栽培面積達4.6萬畝,年產量7000多噸,並成立了14個玫瑰花農民合作社,引入龍頭企業,共同打造玫瑰花系列產品,帶動5523戶穩定增收,畝均收入3500元以上。  對清晨就在花田裡忙碌的阿孜古麗來說,家鄉的玫瑰花是實實在在的脫貧希望。
  • 10張圖看新疆「硬核」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集中力量攻堅,萬眾一心克難,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2020年10個貧困縣摘帽,標誌著新疆308.9萬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隨著「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解決,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尤其是影響脫貧任務實現的一批瓶頸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脫貧攻堅故事匯展現新疆脫貧一線的「稅務力量」
    脫貧攻堅故事匯展現新疆脫貧一線的「稅務力量」 2020-10-16 20:09:43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彰顯稅務鐵軍力量」 新疆稅務系統脫貧攻堅故事匯在此間進行。
  •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 脫貧摘帽後,再翻更高的山——新疆最後10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批准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新疆308.9萬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九月底,筆者有幸參加了新疆「達人西遊」第九季「品嘗瓜果」網絡傳播活動。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 新疆林果產品如何從「豐收」到「增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2019年,新疆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持續推進特色林果業轉型發展,不斷織密新疆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網和疆外銷售網,支持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農產品營銷,叫響新疆林果「金字招牌」。
  • 有的放矢:確保新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動黨的扶貧政策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政治站位,壓實攻堅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