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胎盤作為胎兒附屬物之一,對維持胎兒在宮內的生命及健康的生長發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朝分娩,胎盤完成使命後,本該光榮退休了。不過,顯然有些人不想讓胎盤退休,還期待著它「下崗再就業」,完成了滋養寶寶的使命,再給新媽媽大補一下。據坊間傳聞,胎盤有滋補、美顏、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吃了不僅有助於產後恢復,甚至還能預防產後抑鬱,可謂是一大補品。因而不少人計劃著產後把胎盤留下來,時不時就有人地來後臺諮詢,而且還帶著很多「充分」的理由。小編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咱們這就一起來看清它們的真面目。
傳言一:「古書中有記載,人胎盤又叫紫河車,是一味中藥呢」。
真相:都什麼年代了,知識該更新了。
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中國藥典》2015年版已不再收錄紫河車這一味藥及相關的中成藥了也就是說,不少人口中的「紫河車」已經不再是國家認可的藥物了
傳言二:「胎盤中豐富的營養元素,對人體有大補的作用」。
真相:所謂的營養元素,簡單易得。
不可否認,胎盤中的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元素,但這些元素,在日常的肉類、蔬菜和水果中,都能夠輕鬆獲得,只要做好飲食搭配,完全不用擔心缺乏營養,更無須一定要通過胎盤來補充。
小編實在不理解,是豬肉它不香嗎,為啥一定要吃胎盤?!
傳言三:「胎盤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鐵、鎂、鋅等,可以幫助補血」。
真相:想補血,紅肉等是更優選擇。
雖然胎盤中所含的血紅素鐵在改善貧血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這沒什麼好炫耀的。
動物紅肉或肝臟中同樣含有豐富的鐵,放著簡單易得、安全衛生有保障的食物不選,反而想用胎盤來補血,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傳言四:「很多動物生產後,為恢復體力都會吃胎盤,可見胎盤有助於產後恢復」。
真相:咱都進化成人了,就別往後退了。
沒錯,胎盤中的確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激素,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等,但經過高溫加工後,大部分物質會變性或降解,即使有一些僥倖殘留的「活性物質」,再經過腸胃裡各種消化酶水解後,最後也變成了胺基酸。
就是普通的胺基酸而已,實在談不上什麼補充激素,增強免疫力;有利於產後恢復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需要注意的是,盲目補充激素,不僅無益,反倒可能適得其反,對身體造成傷害。若經醫生判斷,產婦確有補充激素的必要,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質量可靠的激素產品。
傳言五:「有明星曾分享自己吃胎盤的經歷,說吃胎盤能預防產後抑鬱」。
真相:明星的嘴,騙人的鬼。
與其寄希望於吃胎盤來緩解情緒,還不如打開某寶,暢快地買買買來得實在;若真的自覺情緒不可控,一定要及時求助醫生,讓專業的醫生來幫忙評估和治療。
傳言六:「胎盤裡的細菌,高溫加工一下就殺死了」。
真相:你太小瞧細菌的威力了。
大家都知道,順產時胎盤經過產道,很容易受到各類細菌的汙染,同時胎盤娩出後儲存不當,也會容易滋生細菌。
多數情況下,病菌可不是爆炒、水煮就能殺死的。再加上,如果產婦攜帶愛滋病、B肝、梅毒等病毒,其胎盤中也會有相應病原體,如病婦胎盤、黴爛胎盤、不潔胎盤,食用後有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通過私人倒賣獲得的胎盤或胎盤產品,安全性更差,更是吃不得。
經過小編一番揭秘後,大家是不是對胎盤有了更加客觀、正確的認識呢?
就目前來說,分娩後胎盤的處理,可以選擇留在醫院,醫院會將其連同醫療廢物一起處理,也可以帶回家自行處理。
既然咱們今天說了,吃胎盤非但沒有想像中的「大補」功效,反倒安全隱患一大堆,那麼還是交給醫院處理更穩妥,選擇帶回家的小夥伴,留個紀念尚可,食用還是算了。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