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小區半個月垃圾堆成山,有居民半夜被臭醒,24樓都能聞到!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7月14日,武漢光谷青年城一位居民反映,小區半個月未處理垃圾,已經堆成山,居民每天被臭得苦不堪言。有人半夜被臭醒起來關窗,有人在24樓也能聞到惡臭。在光谷青年城3號樓隔壁,有一個廢棄的農貿市場,小區將半個月的生活垃圾堆在這裡,目前仍在繼續堆。社區工作人員解釋,不是不想運走垃圾,小區上面的垃圾回收站關了,沒辦法才堆半個月了,問題已經向市裡報了。

延伸閱讀:

北京這個小區樓下冒出「垃圾山」,居民不敢靠近垃圾桶,物業被約談

「我家樓下的垃圾都堆成山了!夏天這麼熱,垃圾臭氣燻天。現在我們連垃圾桶都靠近不了,更別說垃圾分類了。」家住東城區安樂林頭條2號院的居民舉報投訴,小區垃圾堆積成山,物業卻不作為。記者今天上午從東城區永外街道城管執法隊了解到,除現場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外,還對小區物業進行了約談,擬對小區物業處1.5萬元處罰。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前,安樂林頭條2號院內便通過「撤桶並站」,設立了一處「四色垃圾桶和垃圾分類公示牌齊全」的垃圾分類桶站。

居民反映,有人嫌麻煩,懶得往四色垃圾桶齊全的桶站跑,索性把各種垃圾都胡亂扔到樓下的其他垃圾桶旁,久而久之,越堆越多,竟堆成了一座垃圾山。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安樂林頭條2號院。院內的「垃圾山」已經不見了蹤影,經過重新規劃,小區內一共設置了兩處垃圾分類桶站。其中一處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色桶齊全的垃圾分類桶站;而另一處則設置了三個其他垃圾桶、一個廚餘垃圾桶和一個可回收物垃圾桶。桶身已經被擦拭得乾乾淨淨,連桶站附近的地面都經過了清潔,聞不到任何異味。

原來,接到居民的舉報投訴後,東城區永外街道辦事處立刻派環衛保潔人員趕到小區。「按規定,小區中的灰色其他垃圾桶必須和綠色廚餘垃圾桶成對設置,單獨設兩個灰桶,肯定不合格。」4名環衛保潔人員齊動手,將臭氣燻天的「垃圾山」移走。10分鐘的工夫,「垃圾山」便分類轉移到兩輛密封式三輪垃圾清運車上,被運出了小區。

「垃圾山」移走還不算完,永外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關玲武和環衛人員開始現場徵求居民們的意見。最終,按照居民的要求,「垃圾山」騰空後留出的一塊空地,被設置成一處擺放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3類垃圾桶的正規桶站。每天上午7點到9點,晚上6點至8點,還派出垃圾分類指導員「盯桶」,加強巡視,對小區桶站的垃圾分類進行指導。

「我們發現,安樂林頭條2號院是一處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要求,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垃圾分類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永外街道城管執法隊副隊長謝靜表示,安樂林頭條2號院物業沒有按照規定設置足夠的垃圾收集容器,導致居民隨意將垃圾傾倒在地上。城管執法人員向物業提出了整改建議,現場開出《責令改正通知書》並立案,擬處1.5萬元罰款。

 

 

來源:綜合燃新聞、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鄭州一小區汙水管道半夜倒灌,臭醒夢中居民!解決辦法來了
    水是生命之源,科學飲水才有健康!筆者從大河報了解到,鄭州南陽路174號院小區,居民家中頻頻出現汙水倒灌,甚至半夜睡覺時汙水倒灌進家中,臭得讓人無法睡個踏實覺。這是怎麼回事呢?該小區西邊高東邊低,汙水從西往東排,化糞池在東邊,化糞池的汙水搞不好就從東邊低的住戶家中的汙水管中溢出。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汙水倒灌呢?筆者認為是汙水管道堵塞造成的。
  • 地熱廢水倒灌小區 居民穿雨靴趟著臭水出家門
    地熱廢水倒灌小區 居民穿雨靴趟著臭水出家門 2014-11-27 14:37:10來源:齊魯晚報作者:責任編輯:馬榕 本報記者 馬志勇 攝  26日,濱河灣東區的居民向本報反映,由於供暖季周邊小區的地熱廢水通過汙水管道倒灌,地熱廢水已經蔓延到小區及樓道內。記者了解到,由於濱河灣東區地勢較低,汙水管網通往的汙水處理廠未啟用,大量的地熱廢水再次倒灌到濱河灣東區。  26日中午,記者在濱河灣東區看到,小區的下水道正泛著氣泡外冒黑水,臭味撲鼻而來,廢水上漂浮著垃圾,大半個小區都泡在水裡。
  • 這娃能成大事!上海小區半夜著火,9歲男孩一個舉動救了整棟樓
    近日,上海金山,某小區居民樓半夜突然發生了火災,一名9歲的三年級小男孩小博面對火情臨危不亂,不僅救了自己的家人,也救了整棟樓的住戶。小博「教科書式」的救援做法也贏得眾人點讚,誇他做得比大人都好。事發當晚,小博在睡夢中聞到了焦糊味,走出客廳後發現火已經在客廳燒起來,小博很快叫醒了爸爸麻先生,麻先生讓小博先往樓下跑,自己則去叫醒嶽父,之後為了取手機再度折回。而小博在下樓的幾分鐘裡都做了什麼呢?
  • 能不堵心嗎?哈爾濱這個小區裡遠看白茫茫一片,竟是一座座建築垃圾山
    哈爾濱市香坊區宏城好人家小區,院內遍地建築垃圾山,有的比人都高。13日,哈爾濱市民通過生活報熱線反映,香坊區宏城好人家小區內遍地垃圾山,有的比人都高。而且,垃圾堆從人行道蔓延到車行道,有的地方都快過不去車了。
  • 車公莊一小區生鮮倉庫半夜卸貨,居民睡覺都得戴耳塞
    「每日優鮮竟然把倉庫設在居民小區裡,半夜不停地卸貨,工人還大聲吵吵,還讓不讓人休息了?」近日,家住車公莊西路45號院的時女士反映,小區裡有一處生鮮倉庫,經常半夜卸貨,附近居民不勝其擾。他們運貨的大貨車經常半夜1點到3點才來。」時女士說,小區面積不大,倉庫所在的平房與居民樓相隔不到5米,每晚倉庫裝卸貨時,她與家人經常被吵醒,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很大影響。今年4月,貨車凌晨4點進小區送貨,還曾剮蹭到一輛私家車,居民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驚動了不少人。「家裡老人睡眠本來就不好,被吵醒了就很難再入睡,現在我們睡覺都戴耳塞,有時候戴了都不管用。」時女士氣憤地說。
  • 重慶又一網紅小區,樓層有24層出口卻在15樓,出去就可乘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也不斷的提高,當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悅,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假期的時候外出旅遊,因為在旅遊的過程中總會有很多新鮮的事情,讓人感覺活力滿滿。
  • 觀泉路臭水成「河」 居民意見大
    不過不是美景,而是居民的「麻煩」。附近居民表示,下水道反水已快一個月了,希望相關部門儘快維修。下水井反臭水,居民買餅得過「橋」10月30日,記者來到大東區觀泉路,遠遠就聞到一陣惡臭味。在距離望花小學不遠處的菜市場附近,一大片臭水擋住了路。記者看到,行人都捂著鼻子,從這片臭水中蹚過。
  • 綿陽一小區住房變「民宿」,鄰居經常半夜被吵醒……
    共享經濟下把自己的家改成民宿成了新潮流,殊不知房東開心賺錢時鄰居卻不堪其擾。日前,家住長虹國際城2期的市民李先生撥打綿陽日報社熱線反映稱:該小區33棟一高層住戶,在未經其他業主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將住房改為民宿從事經營活動。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撤桶下樓
    「垃圾桶全部下樓?!」北京不少高層住宅樓設計了垃圾間,或者垃圾桶一直放置在樓道裡,這成了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一大障礙,業主和物業展開了一場拉鋸戰。記者調查發現,近半月來這些小區垃圾分類的情況喜憂參半。
  • 武漢這個35年老舊小區改頭換面,居民40多條建議全採納了
    走進江漢區新華街登月大廈小區,撲面而來的新景致,讓人很難將之與一個有著35年歷史的老舊小區聯繫起來。「我2013年住進來,這裡逢雨就淹水。」1單元6樓居民韓慶梅介紹,小區附近都是高層建築,每次淹水齊胸深,「三天不退,門都出不了。」
  • 「不差錢」的老人 為何愛從垃圾堆撿「寶貝」?
    但跟一些老年人一樣,愛從垃圾堆裡撿「寶貝」的習慣,姜奶奶一直改不掉。老人 不缺錢,就想找點事做「一晚上曉得幾多人丟東西哦,我比那邊那位婆婆起得早,不起早點,車子一大早就都拖走了。」72歲的劉阿姨退休前在事業單位工作,老伴兒兩年前因癌症去世,兒子是一家投資公司的副總經理。跟姜奶奶不同,她常常早上四五點往小區的垃圾箱跑。
  • 即墨區德馨瓏湖小區全員堅守崗位 為居民築起安全防護牆
    她負責的5棟樓約300戶居民,每進一棟樓後,她會坐電梯到最頂層,然後一層一層的向下走一遍,檢查地暖是否漏水,兩層地下室的消防管道是否正常。垃圾桶如果滿了,她會聯繫保潔人員及時前來清理;如果居民家中電器、地暖、供水出現故障,她會負責聯繫工作人員前來維修。「每天走幾萬步是很正常的,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挺累的,但是習慣了。」萬沙沙負責的5棟樓中有5戶居家隔離人員,目前有1戶已經解除居家隔離。
  • 看,武漢這些老舊小區「72變」!還有一批小區即將煥新……
    >走進藝苑小區讓人有一種走進戲院的感覺這個老小區融合各種戲曲元素的高大門樓黃鶴樓、祥雲、寶葫蘆躍上文化牆牆上還以褐底白字的古時雕花刻板形記錄了藝苑社區的介紹和小區導視圖舊花壇變身文化牆成居民最愛休閒地「過去這裡是一個棄用的舊花壇,堆滿垃圾,又破又臭,路過都要捏鼻子。」
  • 柳州一居民家起火 家主稱燻著艾條就出門了……
    1月22日深夜12時許,今妹接到市民報料稱,鹿山花苑八棟四樓一居民房起火,火勢是很大,消防員已在現場撲救。記者隨即趕往現場。記者趕到鹿山花苑時,看到小區門口路邊停著三輛消防車,在小區內,還有一輛消防車停在居民樓間的路口,消防隊員拉開數十米長的消防水管,到起火單元樓梯口滅火。在起火的居民樓下,聚集著不少穿著睡衣的居民,有的居民手裡還拿著毛巾捂鼻。據他們稱,都是被保安一個個拍門後才得知起火,來不及換衣服,就衝下了樓。
  • 武漢各大社區「達人」當買手「團長」,幫小區居民團購生活必需品
    如今,不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居民買菜做飯怎麼辦?這些天,武漢各大社區的一些「達人」都很忙。社區「達人」來幫忙「貨到了,我在小區門口,大家快來領。」2月17日上午11點,被居民們親切稱為「團長」的歐陽梅在融創公園小區壹號「緊需團購群」中通知鄰居們分批下樓取各自訂購的商品。
  • 滬一市中心高檔小區,半夜老鼠狂歡開「運動會」……
    居民們竟然面臨著半夜襲來的鼠患小區6號樓裡三更半夜老鼠們上躥下跳宛如開運動會出沒的地方更是讓人抓狂咚咚咚…咚咚咚據柏先生回憶,大約兩個月前的一天深夜,他在客廳中突然聽到頭頂有聲音。一開始以為是樓上有小孩,後來越聽越不對勁,多次的異響讓他確定:肯定是老鼠!柏先生說,這些老鼠就像在吊頂的夾層裡開「運動會」,以極快的速度跑來跑去,半夜裡鬧翻了天!
  • 重慶這個小區有6棟樓每棟24層,卻沒有電梯,人們每天爬樓梯!
    小夥伴們都知道,如果樓房超過6層的話,是必須要裝電梯的,如果一個小區裡停電了,而你住在高層,比如20多層,沒有電梯自己網上走,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體驗過這種酸爽感覺,但是你知道嗎?在重慶的有這樣一個小區,這裡有6棟樓,每棟樓都有24層,但是沒有電梯!
  • 武漢近萬居民不出小區不憂「菜籃子」 按戶按需打包送樓下
    晉合金橋世家小區裡徐雷在為居民稱菜 長江日報記者孫珺 攝  抗疫,每個武漢人都不會置身事外,保民生能安人心。這個小區,漢口晉合金橋世家做到了——2153戶、近萬居民基本不出小區,下樓就可以買到、取到平價菜。  蔬菜直通車開到樓下  3日上午7點多,漢口晉合金橋世家小區蔬菜直通車「駛入」小區,在小區會所附近拉開大棚,居民們陸續下樓,物業保安現場疏導,「我們要求大家排隊間隔一米以上,互相之間少交流。」現場維持秩序的一位物業保安告訴記者。
  • 鄰近小區居民被迫戴耳塞睡覺
    近日,市民肖先生撥打武漢晚報熱線82333333反映,稱其居住小區附近的高架橋沒有安裝隔音帶等裝置,噪音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nbsp&nbsp&nbsp&nbsp室內噪聲最高超100分貝&nbsp&nbsp&nbsp&nbsp肖先生稱,2012年,他發現高新二路佳源花都小區距離三環線近,且價格便宜,就趕緊買下該小區D6棟6樓的一套房子。沒想到,這成了他煩惱的開始。
  • 中山北路一居民樓強電間起火 部分居民家中停電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通訊員 高佳燕)15日晚上,靜安區中山北路899弄上海灘大寧城小區一居民樓的強電間突然起火。事發後,消防隊員迅速到場,在疏散居民的同時,開展滅火工作。據悉,該起事故中未造成人員傷亡,不過,事故造成部分高層樓居民家中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