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孩子是家長們的"掌中寶",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看在眼裡,孩子似乎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們都付出了很多。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孩子的一些小舉動或者小毛病就很有可能是他們改變的跡象,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小舉動,比方說"咬指甲"。
案例分析
芳芳發現兒子最近總是愛咬指甲,但是又沒有發現他有不舒服的狀況,所以就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兒子把指甲咬得很短,而且好幾個手指頭都出血了。這時候她開始害怕,帶上孩子直奔醫院。
醫生檢查之後告訴芳芳,其實這樣的孩子有很多,甚至有些到了成年後還在咬指甲。芳芳擔心地詢問醫生那些從小就愛咬指甲的人,長大之後會變成什麼樣了醫生告訴她一般逃不開兩種結局:不是選擇輕生就是焦慮症狀。芳芳聽後才開始後怕,並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喜歡咬指甲的朋友,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理解他們的行為。很多家長認為咬指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實並非如此,孩子的任何動作都有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
首先,孩子可能有心理上的問題。很多孩子在緊張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小動作,而咬指甲就是非常常見的行為。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就應該引起重視,畢竟這樣的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孩子如果習慣性地咬指甲,說明孩子的心理已經受到了影響。
其次,孩子模仿其他人。孩子們天天相處難免會互相影響,如果孩子們之間有什麼壞習慣,自然也會互相模仿。家長發現之後要立刻制止,別讓孩子養成習慣之後再來糾正,那時候已經晚了。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1、多讓孩子表達自己
很多孩子的心理素質不高,遇到一些比較難解決的事情就會開始緊張和害怕。為了緩解孩子這種擔心的情緒,家長們平時可以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多說多做,並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才能充滿信心,從而更有自信地去完成每件事,自然也不會因為緊張而咬指甲了。
2、多帶孩子出門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門遊玩或者散步,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孩子焦慮的心情,同時也能讓孩子們釋放自我,讓他們的壓力得以釋放。
3、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獎懲
當孩子咬指甲已經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很難改正,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獎懲。當孩子有一段時間沒有咬指甲,就對孩子進行獎勵,當發現孩子咬一次指甲,就對他們進行懲罰。可以沒收他們喜歡的東西,切忌不能通過語言侮辱或者體罰的形式,否則會適得其反。
總結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但是如果儘早發現其實大部分是可以改正的,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壞習慣之後,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幫助孩子一起改正,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