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各種挑戰,這期間,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導,需要學校老師去規範他的行為,即便如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還是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習慣。
這些習慣需要家長及時糾正,不然很可能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的影響。就拿不起眼的「咬指甲」來說,都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噩夢。
孩子全年無間斷的咬指甲,後果很嚴重
我大姑姐的家的孩子就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壞習慣,咬指甲。今年都小學4年紀了,依然習慣咬指甲,長這麼大就沒自己用過指甲刀,每當指甲長出一點了,就會習慣性的去咬。
最早的時候大姑姐對此沒太在意,覺得小孩子嘛,都會有這種習慣,稍微長大一些就會好了。可沒成想,因為自己的大意,沒去制止,孩子的這個習慣就養成了,現在甚至更嚴重了。
大姑姐發現,兒子每次跟自己說話的時候都會不停地咬指甲,根本無法制止,每次不把指甲咬的血淋淋的都誓不罷休。
大姑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開始嚴厲的制止孩子,一發現兒子咬指甲伸手就打,可即便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情況絲毫不見好轉。
後來,大姑姐又聽說孩子咬指甲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元素,於是又開始給孩子準備各種補藥,孩子不願意吃就強制孩子孩子吃,折騰了一氣之後依然沒什麼效果。
我相信很多寶媽身邊都會有這種習慣「咬指甲」的人,甚至成年人也大有人在,有關專家表示,習慣了從小咬指甲,且屢教不改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逃不開這2種結局。
從小就愛「咬指甲」,長大後註定是這2種結局
1)身體健康無法保證
「病從口入」這件事是我們都知道的,而孩子「咬指甲」最危險的後果就是會把病菌帶入體內。畢竟孩子咬指甲只是下意識的行為動作,他也不可能去洗乾淨手了再「咬指甲」。
時間一長,自然會影響身體健康。並且,「愛咬指甲」也確實有可能是孩子體內缺少某種元素,如果家長長時間排查不出來,依然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2)誘發心理疾病
孩子喜歡「咬指甲」也不全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元素,這和心理問題也有很大的關係,嚴重的甚至還會引發心理疾病。
就比如大姑姐的兒子,平時雖然也「咬指甲」,但顯然在大姑姐面前的時候這種行為更頻繁,而且都是下意識的,這和大姑姐的強勢性格有關係,孩子在面對母親時顯然心理壓力很大。
一面對母親壓力就很大,然後就會很緊張,一緊張就習慣用「咬指甲」這種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緊張。
由此可見,孩子「愛咬指甲」也並不一定是生理問題,和心理問題也非常有關係,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和孩子的狀態,再對症下藥,不然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孩子喜歡「咬指甲」,家長應該怎麼做?
1)切勿強制制止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喜歡後媽去強制制止,比如大姑姐就是,面對兒子喜歡「咬指甲」的壞習慣,就會強行去制止,可顯而易見,這麼做的效果並不明顯,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
2)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想讓孩子不「咬指甲」,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孩子「咬指甲」這個行為的主要原因到底在哪,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因地制宜的去引導孩子改掉「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如果是因為父母的行為不當導致的,那麼父母就從自身的問題找起來,然後改變一下,接著再去引導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如果問題出在孩子自身,那就帶孩子好好做個檢查,看看病根在哪,是不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元素,之後遵醫囑好好治療就行了。別隨便的擅自胡亂用藥。
3)多抽出時間陪孩子,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咬指甲」這個習慣雖然有多種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上癮,習慣成自然了。所以,家長可以採取轉移注意的方式幫助逐漸改掉「咬指甲」的習慣。
比如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帶孩子出去玩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逐漸習慣不去「咬指甲」。慢慢的也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錦鯉媽咪寄語】
「咬指甲」看似不起眼,實則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壞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的大,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這種壞習慣,一定要及時想辦法制止,不然情況只能越來越糟。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嗎?你是怎麼制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