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慘重,在當時的亞洲地區,日軍也是不斷收縮防線,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日本國內已經被美軍炸成了一片廢墟。當時日本的盟友德國和義大利已經準備投降了,日本雖然在負隅頑抗,但是也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當時美軍在太平洋上一路高歌猛進,準備打到日本本土,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只能動員女性,給她們發放武器,並且教了她們一些在戰場上搏鬥的能力。
不過就算美軍即將打過來了,日本也沒指望要依靠國內的女性能戰勝美軍,之所以要對她們進行訓練只是把她們當成武器,去更多地消耗美軍。二戰結束之後,各個國家也都放寬了對女性參軍的限制,部隊之中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女兵,日本自衛隊也是如此。
在美軍即將登陸的危急時刻,日本正規軍中都沒有正式編入女兵,所以在現在的和平年代軍隊對女性的排斥就更為嚴重了。日本社會中女性的地位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日本軍隊中的女兵雖然嚴格意義上也算是軍隊的一員,但是如果真的要上戰場打仗的話,這些女兵是沒有參與機會的。
其實現在的日本女性即使參了軍,也是做後勤保障一類的文職工作,在日本舉辦的閱兵儀式上面,日本女兵也在世界面前亮相,日本女兵都穿著裙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而且最特別的是,她們身上的小皮包總是形影不離,人們也都很想知道,這個看似神秘的小包裡面裝的究竟是什麼。
由於日本女兵幾乎沒有上戰場的機會,所以她們和其他國家的女兵都不一樣,其他國家的女兵日常訓練是非常辛苦的,需要進行和男兵一樣的訓練,並且要掌握各種戰鬥技能,其實這個黑色小包對於日本女兵來說就和槍枝一樣重要。
那麼這個包裡裝的究竟是哪些東西呢?日本女性對於自己外貌是非常在意的,而日本女兵幾乎就是軍隊中的門面了,因此每天梳妝打扮是必須要進行的任務,包包裡難免就會裝粉餅口紅之類的補妝用品。而且雖然日本女兵不用打仗,但是平時還是有工作的,如果是文藝兵的話,包包裡就會裝一些文件或者是紙質的資料,如果是衛生隊的女兵,那麼包裡少不了會有一些常用的藥品。
除了做文職工作之外,日本女兵其實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類似於軍隊的吉祥物,畢竟現在也沒有打仗,而且就算是戰爭真的爆發了,日本女人也是不可能上戰場的。因此日本女兵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個人形象,成為日本軍隊中徵兵的一個重要吸引力。看到軍隊中有這麼多形象氣質佳的女兵,日本男人想要當兵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因此日本甄選女兵對於外表有嚴格的要求,就是因為這一點。
反觀中國,雖然中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封建統治,中國父權社會的根源也一直難以根除,不過比起更早之前,中國女性的生存環境和空間已經改善了一些。但是日本社會男女之間的地位懸殊更大,對於日本女性,想要和男子擁有一樣的權利,恐怕還要抗爭很長一段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