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塑料行業迎快速發展期,長鴻高科發力可降解材料藍海

2020-12-21 OFweek環保網

供應商高度集中競爭加劇存隱患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16年-2019年上半年的報告期內,長鴻高科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75億元、4.91億元、10.2億元和5.07億元;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0.59億元、0.69億元、1.81億元和0.85億元。從增長幅度上來看,2017年長鴻高科營業收入的增速為3.37%,淨利潤同比增長17.52%;但到2018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增幅達到107.75%和160.83%,毛利率從23.96%增長至26.07%。

但客觀來看2018年長鴻高科所處的行業並不景氣,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道恩股份、萬華化學、浙江眾成三家公司中,僅有道恩股份在2018年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萬華化學和浙江眾成雖然營收增長但淨利潤大幅下滑。

招股說明書顯示,長鴻高科的主要銷售區域是華東地區。在報告期內長鴻高科在華東地區的銷售金額分別佔總銷數金額的88.45%、75.98%、90.80%和95.82%,佔比逐年增長,較為依賴華東市場。長鴻高科表示集中在華東地區主要是與區域優勢、市場開拓戰略、發行人產品市場認知度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等密切相關,同時也在拓展市場。

但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的開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未來一段時間內長鴻高科的的業務收入還將主要來源華東地區,但若華東市場銷售環境發生變動則會對其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筆者從長鴻高科的招股說明書中發現其供應商高度集中,在報告期內長鴻高科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金額在總採購額中的佔比分別為76.69%、75.37%、74.65%和70.12%。長鴻高科表示行業特性和公司的採購策略決定了主要供應商相對集中的特點。供應商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對業績發展的安全隱患。

從行業來看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各材料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再加上政策的扶持、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場前景的吸引,資本不斷湧入可降解材料領域,在豐富行業的同時也加劇了競爭,導致長鴻高科產品存在被取代的隱患。

降解塑料行業迎快速發展期

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TPE-S)是TPE的鼻祖,其硬端由苯乙烯類組成,軟端由丁二烯、異戊二烯等組成,機械性能好、易加工、環保、無毒,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一種熱塑性彈性體。根據嵌段成分的不同,TPES可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SBS、SIS、SEBS、SEPS,其中SBS佔比較高,約為70%。

就細分產品發展來看,我國目前成為全球最大的SBS生產國家,2019年SBS產能達到145萬噸,市場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況,價格持續走低,行業利潤下滑;在SEBS方面,2019年我國SEBS總產能為12萬噸左右,主要集中在巴陵石化、臺橡、寧波長鴻三家企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呈現寡頭壟斷局面;SIS整體產能不高,下遊應用較為單一,市場需求較低,整體開工率較低;SEPS作為一種高端環保產品,全球產能約為13.5萬噸,下遊主要應用在潤滑油領域,未來隨著汽車、交通工業發展,行業前景較好。

在生產方面目前大陸地區知名企業有中石化、惠州李長榮、華宇橡膠、山東聚盛科技、金海晨光、寧波長鴻高分子、浙江眾力、遼寧北方戴納索等;大陸外重點企業有李長榮化工、韓國錦湖石化、義大利Versalis、英全化學工業、日本彈性體、韓國LG、科騰聚合物等。

目前國內外新材料形勢不斷變化,傳統材料被新型環保材料替代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降解塑料行業已迎來極快速發展期,長鴻高科投資該項目不僅符合國家的產業規劃需求,還將進一步開拓市場,提升公司的產業競爭力和業績增長能力。

鐵遊夏原創首發於維科號,非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部門聯合發文: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可降解塑料迎發展空間
    可降解塑料迎發展空間通知還提出,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首當其衝是「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即,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為進一步推進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落實,2020年7月,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背景下,不可降解塑料替代材料將迎發展機會。
  • 生物可降解膜用材料-可降解塑料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於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視,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2020年1月,我國發布「禁塑令」,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從12月1日開始,海南省在全國率先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 上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2020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前景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可降解塑膠袋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廣西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餐飲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近日印發《廣西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近期工作要點
  • 可降解塑料利好頻出 道恩股份迎發展新機遇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綠色包裝、可降解塑料迎發展空間
    國務院辦公廳14日轉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通知,意見明確指出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目標: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你可知道可降解塑料新材料的應用領域?
    近年來,各國限塑法規密集出臺,生物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新發展機遇。青島中新華美塑料有限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新材料領域。 可降解塑料指在特定情景下或自然環境中降解為二氧化碳、甲烷、水、礦化無機鹽等環境無害物。
  • 60萬噸全生物降解塑料產業園落戶浙江嵊州
    長鴻高科稱,該項目符合國家降低環境汙染產業規劃的產業政策要求,產品具有強大的替代其它塑料製品能力,市場廣闊,競爭力強,經濟效益顯著。協議約定的投資事宜有助於提升公司競爭力,結合公司現有熱塑性彈性體產業,全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建成後,與SBS產業鏈結合形成二個主線,雙輪驅動,優勢互補,拓寬企業發展空間,可以提高公司的整體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符合公司長遠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 2020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發展現狀多地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成新寵
    在國外塑料製品發展方向,首先是提升性能對現有品類進行改性,二是發展功能化,具有光、電及磁等物流工業的高分子材料。國外專家認為,當前全球塑料業發展重點在於塑料改性、塑料製品塗布技術、廢棄塑料快速生物降級及塑料回收再利用綜合技術。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資料來源:Chemicalbook、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二、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主要發展方向PLA、PBAT、PHA是可降解材料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三、政策支持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成本低、使用方便、容易加工製造、質輕、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塑料曾經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成功」的材料之一。因為這些「優勢」,又導致塑料在人類生活中的需求和產量都非常驚人,其中大多數還都是作為使用壽命極短的一次性用品。
  • 可降解塑料的競爭力分析
    隨著限塑政策的不斷加碼,塑料行業將面臨一次蛻變,可降解塑料將陸續替代傳統塑料,有消息稱,未來5年,在禁塑令的推動下,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達到130萬噸。那麼綠色環保的可降解塑料在行業發展中將會遇到哪些問題?  下面我們用SWOT分析法來簡單分析一下可降解塑料在行業發展中的競爭力。
  • 可降解塑料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有些非紙質的塑料也存在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本文綜述了建材包裝材料的發展與現狀,提出了可降解塑料應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並展望了發展趨勢。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水泥的產量逐年猛增,而紙張供應有限,曾一度出現建材包裝材料極度缺乏的情形。多年來人們形成的「重產品、輕包裝」思想,嚴重阻礙了建材行業的發展。針對以上一些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審時度勢,制定了「百花齊放,優存劣汰」的指導方針,中國的建材包裝材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從我國新材料發展方向上看,生物降解材料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重點,也是目前最熱、最具綠色概念的材料之一。本屆峰會邀請相關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人等,圍繞「洞見變革、擁抱創新」這一主題,共同聚焦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方向和熱點領域,一起洞見最前沿的行業風向,探尋未來行業發展脈絡,發掘投資機會。
  •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因降解時間達500年,可降解材料有哪些呢?
    根據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部分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可降解塑膠袋子生產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現在的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有很多,因為可降解塑膠袋是為來的一大趨勢。國家發改委擬2025年全國禁用不可降解快遞塑膠袋。也就是說可降解塑膠袋的推廣使用迫在眉睫。在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製品中,包括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等。
  • 八部門聯合發文: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可降解塑料迎發展空間
    其中提到,抓緊制定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提高標準約束力。研究制定可降解材料與包裝產品標識標準,進一步完善可降解快遞包裝標準,加快實施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產品標識制度。當前廢棄塑料汙染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但是因為可降解塑料本身的價格高於傳統塑料,自發替代動力較低,而從過去歐美可降解塑料發展的經歷可以看出,政策推動是可降解塑料市場發展和技術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且「禁塑」效果明顯好於「限塑」。
  • 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多家塑料廠商表示,可降解塑料原材料目前比較緊張,進貨困難,且價格上漲很快,幾天時間就上漲2000元。
  • 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同時,明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變能力中等,介於纖維和橡膠之間,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 瑞豐高材優勢產能持續釋放 搶佔生物可降解塑料風口再做新布局
    進軍生物降解塑料藍海鞏固傳統優勢業務固然重要,對於不甘平庸的瑞豐高材來說,積極拓展行業產業鏈,成為具備持續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國際知名新材料生產銷售商,才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公司方面看來,隨著新版限塑令逐步在全國推行,已經成為市場風口的生物降解塑料行業。
  • 塑料汙染嚴重,開發可降解塑料不就行了?NO,來不及降解…
    這使得製造商們加快了生產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步伐。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稱,截至2020年12月,中國有36家公司準備或已經建起新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產設施,合計每年產量將超440萬噸——這個數字是一年前的7倍有餘。綠色和平組織還預測,到2025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年均生物降解塑料廢棄物可能達到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