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位於長寧區西側,毗鄰世界最大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變遷,示範區已初步形成高端企業總部、信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三大產業集聚,目前已有入駐企業逾2700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企業21家。
從初創時定位的都市型工業, 到「園林式、高科技、總部型」 園區,再到設立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 「臨空園區」的功能不斷轉型升級,一起看看它成長的重要時刻~
1993-2002
起步發展 傳統工業園區
1993年,上海市西工業園區成立,園區佔地面積2.74平方公裡,是臨空示範區的前身,當時開發區域主要集中在天山西路兩側。自此,長寧西部這片當時還是阡陌縱橫的農田踏上了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標誌性的「工貿小區」「民營經濟城」是這個時期的歷史記憶。
90年代的虹橋臨空經濟園區▼
建設中的臨空經濟園區▼
原「雙涇村」▼
原「努力村」▼
臨空經濟園區拆遷之前原貌▼
工貿小區▼
原「民營城」▼
2003-2015
轉型發展 園林式高科技總部型園區
2003年,長寧區委區政府發出「傾全區之力、決戰臨空」的號召,明確了臨空「園林式、高科技、總部型」園區定位,園區以北翟路為界,由兩家公司分別開發建設,形成南北臨空格局。
2007年,示範區土地性質由原來的工業、科研用地轉性為商辦、辦公樓宇綜合用地,這一階段,外環線以西留作虹橋機場備用地的部分被納入園區,形成東西聯動之勢,園區面積擴大到5.14平方公裡。
聯合利華總部大樓▼
轉型發展帶來新需求,園區編制完成了功能形態產業一體化規劃,把功能建設納入到和產業、形態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此時,園區開始引進高科技、總部型企業。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聯合利華入駐園區,標誌著招商引資的重大轉型。
博世總部大樓▼
攜程福泉路辦公大樓▼
2016年至今
創新發展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批覆同意支持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規劃範圍北起天山西路、蘇州河,東臨淞虹路、外環線,南至滬青平公路,西迄七莘路,佔地面積13.89平方公裡,其中虹橋機場運營作業區7.15平方公裡。批覆提出,重點依託上海虹橋機場,把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區、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
IBP虹橋國際商務花園▼
SKYBRIDGE HQ 天會▼
現在的臨空示範區作為長寧區三大經濟組團之一,是長寧區對接國際貿易和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功能承載區,正努力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區、全國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
虹橋之門外景▼
臨空園區尚品坊▼
今年3月,《長寧區對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推進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2020年行動計劃》出爐,提出到2020年底,將充分實現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虹橋商務區拓展區與虹橋商務區政策疊加和功能聯動,自貿區新片區等相關政策和制度創新舉措在示範區重點突破。
一起期待臨空示範區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丨長寧區融媒體中心 晁丹丹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二十多年前的「臨空園區」是這樣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