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兒童節,都說孩子的思維總有一些奇思妙想,對未知的事物更為好奇,尤其對於一些海洋生物,不少孩子的認知只停留在畫冊或者電視節目中。在這種「耳聽為虛」的條件下,難免會與現實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海馬真的和家裡飼養的馬長相近似嗎?海蘋果與平日裡吃的蘋果一樣嗎?世界上真的有美人魚嗎?5月30日,瀋陽皇家海洋樂園開門迎客,各種海洋生物悉數亮相,讓人大飽眼福。圖為等待表演中的「美人魚」。
海洋大約佔地球面積的71%,海洋生物種類更是數不勝數。生活在陸地上我們對海洋生物是不常見的,對於一些人來說,一些生物甚至從未見過,如海蘋果(如圖),海蘋果既不是蘋果,也不是植物,而是一種又圓又大的海參,身體的顏色呈現黃色、粉紅色或橘色,能夠長到10釐米,在口的周圍長著許多觸手。海蘋果通過伸出這些觸手來攝食,將捕獲的食物送入口中。海蘋果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因為消化能力有限,所以食量也有限。
在神話故事中,海龍王出行,會騎著海馬。其實在現實中。海馬與草原上的駿馬完全沒有可比性。海馬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身長5-30釐米。因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而得名,頭呈馬頭狀而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口小,背鰭一個,均為鰭條組成。有趣的是,它的眼可以各自獨立活動。
兒時,在動物世界的節目中,經常會看到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企鵝,由於攝影師的鏡頭非常的近,看上去企鵝的個子很高大,好似有一人那麼高,然而,真正的企鵝還不如家鵝大呢!不過,生活在極寒地區——南極的它們可謂是夫妻之間的楷模,為了照顧後代,企鵝親鳥付出了巨大的艱辛。
目光讓我們來聚焦企鵝的敵人海獅,海獅分布廣泛,在北太平洋、美國西北部沿海、南美洲沿海以及澳大利亞西南部沿海。海獅對人類幫助最大的莫過於替人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中的東西。自古以來,物品沉入海洋就意味著有去無還,可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一些寶貴的試驗材料必須找回來,比如從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濺落於海洋裡的人造衛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發射試驗的濺落物等。
在海洋中,有些水母很神奇:能翻跟鬥會跳芭蕾。據了解,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遊生物,屬於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遊;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裡,這些遊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在海洋中,有一種智商很高且很聰明的動物,那就是海豚,經過訓練的海豚不僅會營救落水人群,還會簡單的算數。別看它很乖巧,屬於是大型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除了較為兇猛的鯊魚之外,其它海洋生物基本不對其構成威脅。
畫面中裝模作樣的龐大動物名字叫海象,別看個子挺大,卻是一個近視眼。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它的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於陸上,僅靠後鰭腳朝前彎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進,所以海象的學名,若用中文直譯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殼。
說到最後,再說一下讓不少孩子牽腸掛肚的「美人魚」,其實現實中美人魚並不存在,是人們對大海美好的憧憬而已。據了解,即日起至6月7日,瀋陽皇家海洋樂園開展「六一兒童免費遊」活動,有興趣的孩子可以與家長一起前往,去探索海洋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