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現代日本藝術的魅力?丨壹起讀書

2021-03-01 壹讀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選自《知日·現代霓虹藝術力》

本文已取得授權

著丨茶烏龍

今天,先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

說到日本的現代藝術家,各位最先想到的是誰?

是「波點女王」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Dots Obsession》1998

行為藝術先鋒 小野洋子 ?


1969年,小野洋子與約翰列儂為反對越戰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酒店床上,度過了整整7天,號召人們「給和平一個機會」。這場床上的和平,也成為最耀眼的反戰符號。

用「私攝影」講述 生與死之愛的 荒木經惟?



荒木經惟的寫真集《傷感之旅》,以私攝影的方式,記錄了與妻子陽子的一次旅行,以及與陽子的死別。

繼承暴力美學的基因,「生為天才,我很抱歉」的 會田誠?



《巨大富士隊員大戰王者基多拉》 1993

將御宅文化與美術史接軌,「把藝術 當作 產業」 的村上隆?


村上隆的百米長卷《五百羅漢圖》,由兩百多名美術大學學生,在巨大的工廠晝夜描繪完成,展現了村上隆將日本式現代藝術,變得如日本動漫體系一樣規範的嘗試。

還是從 孤獨和疏離 中誕生出直擊人心 形象的 奈良美智 ?


奈良美智 《Candy Blue Night》2001

說起 日本現代藝術,你會賦予他怎樣的特徵?

極富 工匠精神 的 「超絕技巧」 ?


池田學《預兆》,遠看波瀾壯闊,近觀細緻入迷。

從傳統文化中誕生出的全新表現?

山口晃為三越伊勢丹描繪的《百貨店圖 日本橋 新三越本店》2004

天明屋尚《鬥魂》 2008

將刺青、盔甲等元素融入表現,天明屋尚創造了一種獨有的美學觀念。

藝術與流行文化的完美嫁接?


橫尾忠則筆下的波普,帶上了鮮活復古民俗風情。

村上隆的「超扁平」太陽花,早已跨越了現代藝術與大眾文化的邊界。

不論你想到了誰?也不論你腦海中浮現出了怎樣的圖景。

可以肯定的是,在戰後70年中,日本現代藝術家帶給我們太多不可思議的衝擊,以至於成為世界接近日本這一國家的大門。

是誰創造了日本現代藝術的魅力?誰是日本當代最受矚目的藝術家?

*村上隆 × 會田誠對談 :站在新日本主義的肩膀上*



村上隆和會田誠的成功是死宅與蘿莉控的勝利,將二次元文化推至一個前所未及的藝術高度的同時,還積極與日本美術史接軌,共同肩負著發揚「新日本主義」的重任。

然而在如何發揚「新日本主義」的問題上,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方法與選擇。比起村上隆的戰略性與「社長氣質」,會田誠則更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生為天才,我很抱歉」的自嘲更突顯了他的自負,他的宣言是「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歐美人看到,但是無法想像自己能贏得那個市場。如果真的想成功,必須要重塑自己的人格。」

by會田誠

「某天世界發生巨大變化時,這個變化不會在傳統意義上的當代藝術領域,而是在會田先生所說的『日本式當代藝術』,它將會變得如動漫一樣規範。」

by村上隆

*「超扁平」村上隆,實則超立體*



村上隆巧妙地運用他對當代藝術的詮釋,將日本文化推向了世界舞臺。他一直以來的藝術理念就是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主張的「超扁平」(Super Flat)風格。「超扁平」一詞源於日本消費文化獨有的空虛感,是村上隆用來形容日本各個時代平面繪畫、動畫、流行文化、形象文化等文化符號的詞語,是將日本的次文化作為藝術品牌核心推向歐美市場的一個成功例子。

*河原溫:我還活著*



河原溫被稱為「概念藝術第一人」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Today》系列可算是河原溫的經典之作。在畫布上塗上單一的色彩,只有當日的時期是用白色的數字與字母來「描繪」。最初的作品從1966年1月4日開始,持續了30年,這個系列的製作方式都沒有太大的改變。這被稱為「日期繪畫」的系列有著作者創作的原則,比如「June 9,1991」的日期繪製的作品,就如字面之意是河原溫於1991年6月9日當天所創作的。若繪製當天之內沒有完成,過了0點,那麼那幅作品就會被廢棄。

*小野洋子:未來的藝術會變得更加不一樣*




60年間,小野洋子用不同的創作串聯起各個領域,雖然一直以來她的展覽都在對戰後的美國藝術進行審視,但這次的展覽則是從她的出生地東京的文化視角來重新審視她的文脈。其中涉及她作為藝術家在東京創作的早期文獻,和最近幾年的新作裝置,力求展現她一系列的行為是如何連接現代與當代,如何連接歐洲、日本和美國,如何連接藝術、音樂和文學,如何連接前衛與流行文化,如何連接社會與個人的。

作為概念藝術的先驅,小野以它獨特的語言和詞彙,通過幽默的手法來喚起人們對現實問題的關注。

*橫尾忠則:超越時空的靈性*

《橫尾忠則全集》他將日本民俗與現代設計融合,創作出富有幻想色彩的圖景。

橫尾忠則的設計活動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時值國際上波普藝術流行,國內民族情緒高漲,他把日本民俗和現代藝術綜合運用於平面設計,創作了一系列貼近民間情感乃至帶有幻想色彩,表現精神世界圖景的通俗作品,因應了國內外的情勢,從而受到廣泛歡迎。橫尾忠則骨子裡浸染著日本傳統審美情趣,日本民間的悲愁美學使他的藝術並非機械模仿西方的波普方法論,而是有著鮮活質感的復古民俗風情,映射出的是日本社會真實的人文形態。

橫尾忠則人物關係圖

橫尾忠則深受三島由紀夫的影響,而三島也給予他高度評價:「他的成功在於將日本式的民間悲愁與美國波普藝術的虛無直接連接起來。……是通往人類心靈最深處的幽暗隧道,是心靈感應式的交流。」

*井上有一:守貧揮毫 本來無法*

井上有一出色地用東洋獨有的「書法」表現形式展示了不遜於繪畫的空間魄力。他的名字作為近代繪畫史上不可缺少的藝術家被記錄下來。就是在作為漢字和書法發源地的中國,應各地美術館的要求而舉行了回顧展,並且引發「後有一時代」的中國書法有著怎樣的可能性」這樣的話題。這是在超過1500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見的。

井上有一《乃》1970  ©UNAC TOKYO

*山口晃:往前降落 向下仰望*

「好作品只在觀眾剛看到的時候產生震撼,但是又會幹淨利落地消失。」

日本藝術界對山口晃的評語是「當代藝術界少有的對於時間和空間極為重視的藝術家」。他早年間的一幅六本木山丘的幻想圖,近代與現代的不同風貌,西方東方的迥異風俗共存,這讓無數人如痴如醉。宏大的結構與細緻的描繪,正是山口晃作品的一大特點之一。不單如此,他利用傳統美術中的空間表現方式,加上一點透視法,用傳統的金雲繪畫手法營造俯瞰視角,遠近景物變得更加立體。


山口晃《東京圖 廣尾─六本木 》2002

*天明屋尚:法外之美的譜系*

2001年,天明屋尚提出「新日本畫」的概念,2009年,開始提倡華美、破格的美學概念「BASARA」。他把南北朝時期的婆娑羅、戰國末期的「傾奇者」等一系列華美並帶有反骨精神的藝術形式統稱為BASARA,將其融入創作中。


《韻》2012

和岡本太郎用「繩文」美學打破「彌生」美學對日本美學的定勢化的影響,柳宗悅在「民藝」中發現隱藏於日常的「無名」藝術一樣,天明屋尚對「BASARA」美學的探索,都是在權力的縫隙中,探尋法外之美的譜系,是一種打破美學定勢的「置換」。

*Chim↑Pom:在藝術的上空炸一下*


藝術實行犯Chim↑Pom的「頑劣軌跡」

6人藝術團體 Chim↑Pom,2005年組成,在會田誠的個展上首次與公眾見面。2008年10月,在廣島上空寫下「ピカッ」字樣的作品《讓廣島上空炸一下》引起輿論騷動。2010年,作為日本代表藝術家被Asia Art Award選為亞洲最佳青年藝術家。

沒有學院派背景的Chim↑Pom更多地用「模仿」和「身體」來進行表達。比起方式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才更為重要。比如《ERIGERO》中,被打上「涉谷系時尚女性」標籤的Ellie,嘔吐的樣子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催吐減肥」,吐出的粉紅色液體正是被男權社會審美綁架的年輕女性的無奈。

《ERIGERO》之後,Chim↑Pom發表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作品。把涉谷街頭老鼠製成皮卡丘形象標本的《SUPER RAT》,成員水野與烏鴉老鼠共同生活,最後吃掉或製成標本的《友情?同類相殘?兩敗俱傷?》,成員稻岡在名為《生而為人真不錯》的展覽期間斷食一個月的《The Making of 即身佛》……這些粗糲而過激的嘗試,或許是藝術界譁眾取寵的常態,永遠有人會做得更出格。

*戰後裸體寫真的光影與軌跡*

是時代解禁了裸體,還是裸體解放了時代?


雜誌《BRUTUS》於1985年至1995年連續推出《裸的絕對溫度》特輯,引發強烈反響。

在日本這個充滿情慾氣息的島國,裸體已經成為存在於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中的綜合性藝術形態,其中,攝影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載體和傳播手段。然而日本社會並非生來就如此開放,裸體攝影也遭受過側目、非議,甚至是法律的制裁。今天,我們雖然已經不會談裸色變,但它仍作為一門禁忌的藝術,為何會讓人如此著迷且欲罷不能?讓我們戴上藝術的有色眼鏡,探索日本戰後裸體攝影的發展軌跡與無窮魅力。

荒木經惟《感傷之旅 冬之旅》序文(荒木經惟、篠山紀信對談節選)

荒木:「死是最真實的。在這之前,我都任憑大家揣測,但這一次,我要讓他們看到生死。」

篠山:「如此不遜的寫真集我才不想看呢。你的寫真不就是因為解釋的多樣性才有趣的嗎?真實的就是最壞的,連荒木都淪落至此。」

荒木:「只有經歷過妻子去世的人才會懂。」

篠山:「才不懂呢,死了老婆的人多了去了!」

荒木:「你看這張最高傑作,難道沒有聽到彌撒的曲子?」

篠山:「無聊透頂,誰會想要在翻寫真集的時候聽到彌撒的曲子。你妻子的死與別人毫無關係。」

荒木:「所以這是為我自己拍的寫真,我才是第一讀者。」

日本藝術的魅力在於突破和創造,在明知無法趕超藝術這隻烏龜的角逐中,扮演阿基裡斯的一批又一批的日本藝術家為了打破殖民式的統治,實現藝術獨立化和本土化創造了一個個永留藝術史的事件和流派:前衛、具體、反藝術、物派、脫前衛,這樣的本土藝術至今影響著世界藝術。

藝術的世界永無止境,做一個追趕烏龜的阿基裡斯,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作者:茶烏龍

出版:中信出版社

壹起讀書,壹讀君認證的好書推薦。壹讀君讀過了,覺得有價值,你讀了,相信也是一樣。

相關焦點

  • 丨壹起讀書
    這個碑的第二段有關於倭及百濟與高句麗交戰的記載,廣開土王十四年(四○四)甲辰條說:倭寇潰敗,斬殺無數。不言而喻,這裡的「倭寇」與中世的倭寇並不一樣,它的意思可以說是「日本侵略軍崩潰」。中國正史中載有日本傳的有如下十五種,左邊第一欄為正史書名,第二欄是成書時候的王朝名稱,第三欄與第四欄是對日本的稱呼,詳見巖波文庫《〈魏志·倭人傳〉及其他三篇》。「倭」是他稱,與此相反,「日本」或「日出處」是自稱。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但是,在這條培養現代精英的道路上,梵谷卻越來越反感物質主義。畫商雖然也是藝術工作,更多的時候卻是迎著顧客,背對藝術。他嘲諷顧客買畫的品味,不把自己喜歡的畫賣給沒有品味的人。他推薦的畫,人家不想買,想買的人他又不想賣,這能接到單子嗎?過於率真被解僱,原因是他沒請假就回家跟父母過聖誕節了,對於這件「小事」,他給提奧寫信說:「蘋果成熟了,只要微微一陣風就會掉到地上。」失業是遲早的事。
  • 物派與日本現代藝術
    文:建田哲 (日本) 譯:吳寶妍那場後來被稱為「物派」的藝術運動在戰後日本前衛藝術中是獨樹一幟的,其獨特之處在于堅決提出了日本——或說東亞——的獨特性。鑑於這種主張與後現代主義立場息息相關,我們可以說「物派」直面了「日本現代藝術的危機」,直面了明治時代(日本從明治時代開始向外面的世界敞開國門)以來這個危機帶來的種種問題。對這個危機的最典型概括要數畫家、藝術史學家須田邦太郎(Suda Kunitaro 1891-1961)提出的「切花藝術」(Cut-flower)。在《我們的油畫往何處去?》
  • 成為萬人迷的四大秘笈丨壹起讀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選自《生活中的大腦騙局》已獲得授權作者丨謝伯讓臉書上要放什麼樣的大頭照,才能增加吸引力?要用怎樣的聲音說話,才會更迷人?適時適當的肢體接觸,可以增加別人對自己的好感?紅色又有什麼誘人的魅力?一起來看看腦科學和行為心理學所發現的社交秘技,這些秘技除了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以增加魅力,也可以用來幫助你識破他人的類似伎倆!混在人群中可以變帥?
  • 【西席-陪你讀書】 以藝術之名,我們一起讀書吧
    首期的主講人是景德鎮學院副教授潘寨民,此次他推薦了兩本書,《浪漫主義的根源》與《現代繪畫與北方浪漫主義傳統》(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度娘或買來看~~)。潘寨民老師致力於將高溫顏色釉融入現代繪畫創作,將藝術與哲學相通。借用《浪漫主義的根源》中以賽亞·伯林最喜歡的一句引語:「萬物有本然,終不為他者。」從康德到海涅再到西斯蒙迪,從梵谷到蒙克再到弗裡德裡希,並不單一局限在哲學概念,或繪畫風格。
  • 丨壹起讀書
  • 寶格麗攜手Yoon Ahn推出AMBUSH聯名款蛇頭包 迸發獨特現代魅力
    寶格麗攜手Yoon Ahn推出AMBUSH聯名款蛇頭包 迸發獨特現代魅力 時間:2020-08-13 14:19:08 來源:新化月報 寶格麗蛇頭包造就經典,蛇頭包扣設計使包身充滿靈動優雅魅力
  • 鉑品家居丨現代藝術氣息的家居設計
    時間:2020-12-16 13:15:45 瀏覽:1次 鉑品家居丨現代藝術氣息的家居設計藝術風度 | 極致意境
  • 現代纖維藝術的維度
    形態的多元化、藝術風格的多樣性、材料的綜合性等諸多因素,構成了現代纖維藝術的基本特徵。隨著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影響與傳播,藝術家們逐漸發現纖維藝術中的各種材料可以創造嶄新的藝術形式和樣式。洛桑國際壁掛雙年展成為了國際壁掛藝壇最著名、最享有權威性的展事。洛桑國際壁掛雙年展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因該項活動的資金贊助者離開人世而終止。洛桑雙年展的創建距今已有40餘年,創辦者的初衷是希望將壁掛藝術從傳統的由「畫」到「織品」的複製、轉譯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形成具有壁掛藝術自我特徵的獨立藝術門類。
  • 擁抱讀書的魅力
    從小到大,我很喜歡讀書,而且讀得很雜,國內外經典名著、歷史小說、人物傳記、詩詞、曲賦、散文等都有涉獵。上至深澀難懂的孔孟語錄、春秋戰國時期古文,近至現代流行的短小精悍卻又意味深長的小小說閃小說,都讓我覺得各種文本、體裁各有千秋,各有獨特風格。讀著那些好書好文,我總是會對作者以及作品的內容表示驚嘆。
  • 丨《讀書讀書》
    ——尤袤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當下的「讀書」在《讀書讀書》中,金克木就《談讀書和「格式塔」》提出一個現象: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在這裡,我推薦兩本書,一本就是《讀書讀書》,其中精選了大量作家關於讀書的見解,如魯迅、周作人、林語堂、老舍等知名作家,他們論讀書,也談古論今,關於讀書的種種或多或少都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另一本書則是刀爾登所著的《不必讀書目》,書中講述到了大量傳統書籍,說是經典書籍也絲毫不為過。比如,不讀《老子》、不讀《論語》、不讀《莊子》等。
  • 品牌丨說Uniqlo優衣庫是潮流藝術背後的偉大功臣,沒有異議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近年來,優衣庫如何成為潮流藝術發展背後的偉大功臣之一。01丨 標誌性聯名 Kaws x Uniqlo藝術家 Kaws 與 Uniqlo U 系列聯名,想必大家都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中的瘋搶事件,這是 Kaws x Uniqlo 已經是第 N 次聯名了。
  • 潮眼te丨東京奧運會藝術海報展出,漫畫潮流神幻領略日本頂級藝術
    (Via:東京奧組委)東京奧組委 1 月 6 日公布 20 張東京奧運會官方藝術海報,創作者包括日本漫畫家、攝影師以及荷蘭藝術家等。奧運會藝術海報從 1 月 7 日起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展出,展期持續至 2 月 16 日。
  • 疫期讀書丨王煒:心靈結構的轉變與寫作者的責任
    另外,詩人最終的工作,是要求藝術家堅守內心的世界與藝術自身的規律,任何應景之作都有滑向失敗與媚俗的可能。本期疫期讀書,我們採訪了詩人王煒。自疫情發生後,他對語言和寫作不斷產生新的思考。一個成熟詩人,在此刻應該如何選擇?在那句被曲解的「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所激發的情境誤讀背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語言的功能?在這次採訪中,王煒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 風格調配丨Pick你的藝術穿搭
    Takashi Murakami  「社會、風俗、藝術、文化,都極度平面……日本電玩和卡通動畫最能表現這種特質,而這些又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強大的力量。 村上隆 Murakami Takashi,是上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日本藝術家中極具影響力的一位,在日本不僅是一位受到廣泛的喜愛的藝術家,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
  • 丨壹起讀書
    貢達因瘋狂的行為而被處死與很多大象的命運相同,他們的生命權取決於人類如何理解他們的正常心智,人類照顧他們,也會限制他們,甚至指控他們。
  • 是什麼造就了鈞窯窯變藝術的鬼斧神工?
    古時候,人們使用瓷器時,除了注重其實用功能,同時也有很高審美藝術追求。宋徽宗的神仙審美十分直接地推動了北宋瓷器的藝術發展。北宋晚期,徽宗十分喜愛鈞窯瑰麗絢爛的色彩,因此那一時期出現了不少鈞窯。古人雖然沒有掌握現代的高科技,但他們對於生活也有自己的理解。窯變最開始可能是意外。根據多年研究人們得出,窯變指的是瓷器在燒制的過程中,因為窯內溫度的變化導致瓷胎表面釉色發生改變的不確定性的自然變化。鈞窯葵口水洗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但與一般青瓷不同,呈乳濁狀。
  • 豆瓣2017年度讀書榜單丨這一年不可錯過的好書都在這裡了!
    點藍字關注我們:) 【豆瓣2017年度讀書榜單】 重磅揭曉!這一年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好書?一起來看看吧!不可思議的朋友》 丨 作者:[日] 田島徵彥4、《殺死一隻知更鳥》 丨 作者:[美] 哈珀·李5、《步履不停》 丨 作者:[日] 是枝裕和6、《長夜難明》 丨 作者:紫金陳7、《小說課》 丨 作者:畢飛宇8、《現代藝術150年》 丨 作者:[英] 威爾·貢培茲9、《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丨 作者:[美] 蓋伊·特立斯
  • 談現代藝術設計與繪畫的關係
    然而,現代繪畫與現代藝術設計設計在這個飛速的時代所產生的弊端主要是因為早已經歷過繪畫造型的鼎盛期,而期更能突破前人的思路,求得更開闊的道路而採取個性化的創新手法上。當今是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世界,要反映這一時代特徵,是設計工作者的主題。架上繪畫現狀低迷,而西方的藝術設計手法又繁複多樣。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樣式結合,多樣化表現藝術性主題。
  • 侘寂的美學觀念丨日本的傳統審美源於茶道,現代美學設計的起源
    茶文化源自於中國,在中國的南宋時期茶道傳入到日本,從而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現在茶道在日本廣為流行。茶道,即品嘗欣賞茶美之道,被視作生活藝術,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用過飲茶對禮儀和道德進行教育與修煉。茶道的真正鼻祖與集大成者,千利休以及他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已成為日本民族的文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