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入中國東北的順序,第一不是持槍炮的日本軍人,而是間諜

2020-12-23 白某觀文史

有日本學者研究認為,日本人進入中國東北的人員順序,首先是日本間諜,接著是手持槍炮的日本軍人,再就是抱著算盤的商人,這其中夾雜有極少數扛著農具的農民。

日本首先以陸軍省或參謀本部的軍人為先驅,採取各種非法手段潛入東北,對東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地理、交通、人文等進行了廣泛的情報收集活動。

1872年,日本國內強烈主張大陸擴張的明治政府參議西鄉隆盛,經與外務卿副島種臣和參議板垣退助協商,決定選派陸軍少佐池上四郎、大尉武市正幹和彭城中平等三人,以外務省官員的身份秘密潛入營口。

三人打扮成商人模樣從上海經煙臺到達營口後,以營口為據點,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嘗盡千辛萬苦」,「仔細觀察了遼河結冰的狀況,遼河何月何日結冰,何時人馬可以在冰上行走,何時開化等,以及(南滿洲)地形、政治、兵備、產業、人情、風俗、氣候、交通、物價等,同時詳盡調查了俄人的活動」,「踏遍了邦人未曾涉足的地方」。這大概是日本軍人對中國東北軍事諜報活動之始。

川島芳子

隨後日本右翼團體成員也以「民間人」身份加入這一行列,為日本侵犯中國東北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如以「考察」為名潛入中國東北活動的小越平陸。他曾服役日本海軍,退役後加入黑龍會,為謀求日本的「國益」,把目光投向朝鮮、西伯利亞以及中國東北,展開了一系列的「考察」活動,因此被譽為黑龍會五大調查員(實為間諜)之一。加上後來的幾次考察,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全中國。

日本間諜拍攝的東北義勇軍

1898年4月,在三井物產會社營口支店的協助下,小越開始了對東北三省的調查活動。他從營口出發,經過海城、遼陽、奉天(今瀋陽)、薩爾滸(今撫順東部)、吉林、海龍、長春、懷德、八面城、通江口等,然後順遼河而下,再通過鐵嶺、奉天返回營口。一路上,小越十分「驚嘆滿洲的沃野千裡,資源的豐富和經濟價值的巨大」。沿路的地形地物、風土人情、民族民俗以及軍事、政治、經濟情報等也都詳細地記載下來,回國後提供給官方,受到日本當局的嘉獎。

日俄戰爭爆發前,小越「擔憂東亞的前途,看破俄國的野心」,從1899年4月3日到7月22日,再次從北京出發前往東北「考察」。這次「旅行」歷時121天,全程8200餘華裡,對中國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狀況以及地形地物、交通水路、民情風俗,包括俄國人在東北的勢力範圍基本上有了梗概了解。此後小越寫下《對滿意見書》,呈報給日本軍政機關,成為日本了解東北,進而圖謀東北的重要資料。

相關焦點

  • 一首日本歌曲「馬賊之歌」,赤裸裸道破了日本人的覬覦中國之心
    眾所周知,日本蓄謀侵佔中國東北由來已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一系列戰爭荼毒東北,造成嚴重災情,田野荒蕪,民不聊生,社會極度動蕩不安。
  • 日本第一女間諜川島芳子:出身中國卻甘為日本賣命,結局大快人心
    1913年,隨養父川島浪速前往日本,進入松本高等女子學校接受嚴格的軍國主義教育,並從川島浪速那裡接受到政治、軍事、情報等多方面訓練。這為其日本間諜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男人妝扮的川島芳子1927年夏,川島芳子從日本隻身返回中國,改漢名為金碧輝。1931年,日軍伺機發動侵華事變,川島芳子受日本驅遣開始從事間諜活動。
  • 小人物改寫大歷史,一個被中國軍隊秘密處決的日本間諜
    在距王爺廟20公裡處,駐紮著中國興安屯墾軍第三團,屬中國邊防要地,東北地方當局曾向奉天各國領事館發出照會:「興安區乃荒僻不毛之地,山源林密,惟恐保護不周,謝絕參觀旅行。凡外國人要求入區者一律不發護照。」 可是,日本竟然置若罔聞。1931年5月中旬,日本參謀本部情報科情報員中村震太郎大尉,冒充「黎明學會幹事農學士」,奉命到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從事軍事間諜活動。
  • 川島芳子:從清朝格格到日本浪人之女,再到日本間諜,可憐又可恨
    經過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川島芳子的思想逐漸日本化,這也是她成年後成為日本間諜殘害中國同胞的主要原因。長大後的川島芳子容貌清秀,亭亭玉立,但也因此遭遇了讓她終其一生都難以忘卻的凌辱。年近花甲的川島浪速對自己的養女川島芳子產生了淫念,他對川島芳子的哥哥愛新覺羅·憲立說:「你的父親是一個仁者,而我是一個勇者。仁者和勇者的血液結合生出來的孩子一定是仁勇兼備的。」
  • 日本美女間諜化身藝人,成為上海灘歌后,抗戰結束她的結局如何?
    日本軍隊揚言中國軍隊用火藥炸壞了鐵路,還趁亂將他們的士兵給打傷了。日本軍隊這是賊喊捉賊。與此同時,他們的其他軍隊已經對中國東北進行出擊。這一場以日本人挑起的罪惡戰爭就此拉開序幕。後來日本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還培養了一批漢奸和間諜。李香蘭就是偽滿洲國中的一名美女間諜。
  • 抗戰時期,日本間諜不懂中文,給自己瞎取中國名字,讓人笑掉大牙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就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計劃。當時,一大批日本駐軍和移民從日本來到中國,為了融入當地生活環境,也都給自己取了相應的中文名。 有一個叫小磯國昭的日本軍官同樣如此,他是關東軍陸軍參謀部參謀,早在1912年就來到中國,專門考察中國東北地區的人情風貌和地理要素,為之後的日本侵華做準備。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拿德國間諜當靶子的美軍,被日本鬼子剝皮活埋...
    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殺人機器。而戰爭能使人變成魔鬼。 受傷的中國軍人。 二戰末期,美軍在日本廣島、長畸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隨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人拍的「抗日神劇」裡,中國軍人是什麼形象?
    至於中國也有不少優秀的抗日影片,比如《亮劍》、《雪豹》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曾拍攝過有關抗日戰爭的影片,而且是由日本人自導自演,並且在日本國內上映的抗日劇。在日本人拍攝的抗日劇中,中國軍人又是什麼形象呢?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日本抗日劇《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書》。
  • 這個特殊間諜秘密潛入日本皇宮,抄錄了一份絕密文件,堪比無間道
    在他七歲那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從此寶島進入了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蔡智堪雖然在日本殖民下成長,可他卻懷著對祖國的熱愛,關注著中國近代的風雲變化。他多次支持革命,掩護、幫助過蔡鍔、孫中山等等革命者。蔡智堪的公開身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南洋擁有大片的橡膠園與咖啡園,並在東京設立了蔡豐源進出口行。
  • 中東路事件的最大贏家:既非蘇聯也不是東北,而是便宜了日本人!
    中東路事件陣地遺址中國近代收回的領土,其實屈指可數,尤其是從沙俄手中要回來的,但黑瞎子島便是個例外。黑瞎子島是一個河流衝擊形成的三角洲地帶,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的交匯區域,因為這裡有許多的鮭魚,黑熊們喜歡在這裡守株待兔,所以這裡就稱之為「黑瞎子島」。
  • 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結果一個比一個搞笑
    近些年來,咱中國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外國人都跑來中國旅遊甚至是工作、定居,他們也入鄉隨俗,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其中不乏有上文笑話裡那樣的「搞笑」名字。 但小編相信,大家都不會因為外國人不太懂中文沒取好名字而取笑他,但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並不是因為喜歡中文、熱愛中國文化才給自己取了中文名,他是為了盜取我國的情報!
  • 一日本人寫了本書,曝光了日本的一個大秘密,時至今日還讓人後怕
    當時二戰時期,除了正面戰場上打的如火如荼,各種間諜戰,情報戰也在緊張的進行著。直到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宣告了結束。但是戰爭雖然結束了,各國的勾心鬥角卻沒有結束。私下裡還有不少未知的秘密。2010年的時候,離現在沒多久,一個日本經濟學家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青銅戰士》,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你有可能在想,一個經濟學家寫的書,是不是關於經濟類的。然而並不是。他在書裡坦白了他是一個間諜,並在書裡交代了他是如何在中國潛伏的。這個人叫做阿尾博政。他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從小就嚮往著上戰場為國獻身。但是到他長大,日本已經宣布投降,二戰已經結束了。
  • 日本軍人腦子裡裝了什麼?侵略成性的背後,是狂熱的法西斯主義
    日本在1989年發行過一部電影,名字叫「二二六」,大致意思是有八名日本皇道派下級軍官,在1936年2月25日後半夜,率領1400多名士兵,冒著大雪,武裝襲擊了首相官邸等當政要員住所,殺害了內大臣齋藤實、財務大臣高橋是清、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如果不是首相秘書當了替死鬼,首相岡本啟介也難逃活命。事後軍官們譴散了隊伍,紛紛自殺。
  • 日本人真的說過「三個月滅亡中國」嗎?並不是,事實上更狂妄
    甲午海戰之後,日本佔領旅順大連,後來通過九一八事變,便輕鬆佔領了東三省。截止到1937年,日本已經佔領了中國東北和華北熱河全省,來到北平城外駐軍。盧溝橋事變之前,此時日本已經佔領了近半個中國,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開始逐步蠶食中國領土,所到之處幾乎沒有太多抵抗。
  • 德國芬達,日本彈珠汽水,中國軍人最特別
    1884年蘇格蘭移民Alexander Cameron Sim將彈珠汽水帶入了日本,不僅是汽水的味道受日本人喜歡,其瓶子的設計也讓日本所有玻璃製造商非常著迷,因此決心在本土製造出科德瓶。 而在二戰期間,帶著青檸和檸檬口味的彈珠汽水極其受日本海軍的喜愛,甚至在軍艦都有生產彈珠汽水的設備。
  • 狂熱主張侵略與霸佔中國東北!揭秘昭和時代的日本皇族軍人
    幕末時期,稔彥王之父朝彥親王一度是朝廷裡親幕派的定海神針,聲勢顯赫,末了王政復古之後被巖倉具視發配廣島,後雖赦免也不住在東京,而是留在京都。故而久邇宮家的皇族一直覺得相比其他宮家,自己受到了冷眼。話雖如此,明治以來久邇宮卻派生出了賀陽、朝香、東久邇三家,梨本宮家也由久邇宮家出身的守正王繼承。
  • 潛伏在中國21年的日本間諜案是如何破獲的?
    如果尤志遠是日本憲兵,況且在日偽時期就取得了中國戶籍,這就表明他不僅僅是一般冒充中國人,而且是隱瞞了更加嚴重的問題,「這個日本鬼子很可能是隱藏較深的間諜。」於是,偵察員們決定首先要查明尤志遠的妻子陳綺霞等主要社會關係進行調查。陳綺霞解放前曾作舞女,經常出入於百樂門舞廳,也正是在這裡與日本人有了來往。
  • 日本人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什麼打到重慶就無能無力了呢?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1931年,日本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抗日戰爭爆發,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揚言只需要三個月就能解決中國,但是事實上日本不僅沒有滅亡中國,在戰爭打了1年多,到了重慶後就打不動了,那這是為何呢?
  • 吳佩孚的發跡之路:靠算命起家,為日本人當間諜
    吳佩孚是民國風雲人物,他是直系軍閥的首領,統治大半個中國,他還是第一個被美國《時代》雜誌用作封面的中國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頂住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拒絕做日本人的傀儡,晚節不虧。去世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
  • 日俄戰爭中,為何歐洲老牌帝國沙俄會敗給亞洲新進崛起的日本?
    1904年2月8日到1905年9月5日,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大戰,日本先後投入了40萬兵力,俄國也投入了50萬兵力,最終日本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死亡8萬餘人的代價,沙俄方面士兵則戰死34000——526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