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三無產品」,搶司機搶用戶!滴滴壟斷市場的秘密武器!

2020-12-14 給你我的不漏聲色

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天上不會掉錢;地上真有錢撿,也要起得早的人才能撿到。

我媽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想不到,網際網路時代,平臺燒錢補貼吸引用戶,真的就是在撿錢!

三無產品花小豬

花小豬是滴滴子品牌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講述了花小豬打車品牌誕生的原因:「我們發現有很多用戶的需求我們是滿足不了的,特別是那些年輕的用戶,還有對低價的產品有渴求的用戶。」

柳青說得特別好,渴望對低價產品的用戶,這種用戶在國內的數量至少用億為單位。

花小豬就是三無產品,無資質、無司機、無用戶。

藉助滴滴運營資質,滴滴司機一鍵註冊花小豬,滴滴網約車上掛著花小豬的宣傳物料通過高額補貼吸引乘客社交裂變。

滴滴特別聰明,花小豬採用下沉市場包圍城市的戰略,因為在三到五線城市之中,司機有更高的機率拉到自己的熟人或者朋友的熟人。就像你三四線的朋友總是發「拼多多」連結給你一個道理。

搶司機、搶乘客

滴滴之所以打造花小豬這麼一個平臺來搶佔用戶,是因為CEO程維提出「0188計劃」:「未來3年,滴滴的日均訂單量將要超過1億單;整個網約車、租車市場的滲透率中,滴滴出行佔到8%;全球月活躍度用戶達到8億。」

想要實現日均1億單目標,滴滴需要新的用戶增長。除了繼續挖掘現有業務的發展潛力,開拓新的戰場也成為必須考慮的選項。

花小豬就是這個開拓新戰場,壟斷市場的秘密武器!

現在滴滴在順風車市場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花小豬瞄準的不是現在這批現有的乘客,而是那些知道滴滴但覺得滴滴貴的人,再說白一點,就是那些坐嘀嗒、哈囉、一餵順風車的人。

花小豬試運營階段就已經十分熱鬧,甚至很多人還沒使用花小豬,就已經收到了花小豬的推廣信息。

主打便宜和一口價,而且還狂撒優惠券,支持轉發領取現金活動,新用戶的前幾單基本都是免費。

這樣的花小豬,用戶能不心動嗎?

花小豬要的,也不僅僅是用戶,司機必須同步上,除了滴滴司機的那波人,希望擴展出更多的花小豬司機。

花小豬司機的招募也是很有誠意,啥也不幹,連續 5 天籤到就能拿 100 多。

5 天完成衝單獎勵,就能直接拿到 605 元。

這對於曹操、T3、嘀嗒、一餵順風車這些平臺的司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花小豬暴露問題

搶司機、搶用戶,花小豬馬不停蹄,短短時間就成為網約車新星,但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1.平臺運營資質不合規

2.司機無證被罰個人承擔

3.一口價模式運價太低

4.不墊付費用,乘客逃單司機全責

5.沒有人工電話客服

6.司乘之間各種摩擦、矛盾

有人預言滴滴是在轉移陣地,將司機和用戶挪到花小豬,未來花小豬將成為滴滴主要運營工具。

我反而覺得,花小豬就是滴滴的一桿槍,幫著滴滴搶用戶,搶司機,滴滴想做又不方便做的事情,都讓花小豬來完成。

曹操、T3、嘀嗒、一餵順風車等平臺何嘗不是人心惶惶,司機和用戶流失到滴滴和花小豬也沒辦法,燒錢搶市場,燒得過滴滴嗎?

師傅們,無論你是在哪個平臺,合規運營,沒證就辦證,平臺不會幫你買單,別為了撿芝麻丟了西瓜!

相關焦點

  • 滴滴為何推花小豬:花自己的錢來搶自己的市場?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打車界的拼多多——花小豬打車平臺,做一款新入局的網約車打車平臺。福利、補貼、搶市場是常規手段,但花小豬砸錢砸得比誰都狠。新用戶前幾次打車,算上各種補貼、滿減的優惠券,基本只要幾塊甚至幾毛錢。另外,如果你邀請好友註冊,你會獲得三元現金獎勵後在七天內打車了再得五元,還有第二次打車才得十元高補貼。
  • 花小豬是個「空殼」!滴滴坑網約車司機被識破,花小豬下架!
    其實有的,花小豬官方公布的定位是滿足部分對於價格更敏感用戶的需求,特別是 90後的月光族、超前消費群體等用戶。 「花小豬打車,打車可以更便宜」成為口號!司機們在花小豬接到的都是一口價訂單,價格比實時快車單要實惠7-9折。
  • 滴滴司機們青睞「花小豬」!為何用戶們對花小豬一片吐槽?
    那麼問題來了,滴滴出行已經是國內網約車的霸主了,為什麼又要推出「花小豬」這款產品呢?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滴滴的下沉夢?自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崛起之後,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以及現在的滴滴出行,他們都意識到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 花小豬:打開網約車新增量的秘密武器
    之前,花小豬在兩個三四線城市測試運營,讓外界認為他是一款只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但在花小豬的策略裡,下沉市場並非所有目標,只是目標市場之一,但確實非常重要。這更像是滴滴一次隱秘的「高築城廣積糧」。隨著城市化的逐步推進,三到五線城市、郊縣區域逐漸開始釋放消費潛力,它們也成為網約車領域的新目標。
  • 滴滴全力推廣花小豬,割的是司機的韭菜,賺的是乘客的錢!
    ,滴滴為了提高自身營收水平推出了花小豬;2.花小豬是滴滴花自己的錢來搶自己的市場,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以上這兩個觀點。 2.花小豬是燒滴滴的錢,搶滴滴的市場嗎?另外花小豬當下主要攻打的是四五六線市場,其發力點是直接與各大小平臺直接競爭,所以這也讓四五六線城市的小平臺感到了危機,因為花小豬要爭奪的是他們的最後一塊領土,而滴滴的主要市場集中在一二三線城市,所以花小豬並不是在爭奪滴滴的市場!
  • 花小豬車主車司機端 滴滴披了一件新「馬甲」?
    花小豬打車在最近的展開的1元打車吸引了很多用戶朋友的體驗,這個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花小豬打車究竟正不正規呢,它和滴滴打車又有什麼樣的關係?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滴滴披了一件新「馬甲」,並衝向下沉市場。
  • 「滴滴一單、花小豬幾十單」?自我革命背後,下沉市場並非滴滴...
    與滴滴網約車相比,花小豬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一口價模式,同時間同路徑下,花小豬的價格比滴滴快車略便宜。在乘客端,花小豬選擇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社交裂變方式獲客,在司機端,花小豬則借鑑了過往滴滴的經驗,除了招攬既有的滴滴司機外,還通過設置衝單、拉客獎勵等增加運力。
  • 滴滴全力推廣花小豬,能讓乘客享便宜,又讓司機增收入?
    不久前看了一篇文章,分析了滴滴旗下新開的打車品牌花小豬,認為滴滴推出花小豬是在砸自己的錢,搶自己的市場,甚至彌補自己的運力不足,還是有些得不償失。筆者當時認為,滴滴力推「花小豬」打車,主要還是基於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以及網約車的合規壓力,但從前兩天滴滴在花小豬媒體開放日發布的信息來看,可能大家都猜錯了。今年下半年以來,滴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拆分快車、專車等業務模塊,推出菜鳥拼車、快租等新品牌。但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是,滴滴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推出了全新的花豬,網上也有很多關於滴滴為什麼要造花小豬的分析。
  • 滴滴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 定位年輕用戶市場
    【CNMO新聞】7月22日,花小豬打車官方微博宣布,滴滴推出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定位年輕用戶市場,希望為乘客帶來新的體驗,為司機提供更多靈活收入機會。目前花小豬打車APP已經上架各大應用市場,具體內容後續會更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先行下載。
  • 滴滴司機「叛逃」?屠殺打車圈的花小豬究竟什麼來頭?
    網友打滴滴,椅背面貼的卻是花小豬的拉新碼 用司機的話說:「反正別的滴滴司機們都在貼,我當然也得薅這個羊毛。」也難怪很多人都覺得,花小豬是滴滴對下沉市場的探路之舉。 畢竟,花小豬的路子和拼多多奇襲淘寶、京東一樣,都是將目光鎖定在「五環之外」的普羅大眾,主打的營銷手段更是最符合「省錢」心理的一口價! 甚至在聘請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上也故意區分,請了年輕人才易熟知的郭麒麟。
  • 既然有了滴滴,為什麼還要再做花小豬?
    作為滴滴今年新推出的獨立品牌,花小豬上半年開始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等城市小範圍測試,隨後陸續擴展到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廈門等其他城市。上線以來,它以更低的價格、更低的門檻、更高的補貼以及更新的社交裂變玩法,開始搶佔下沉市場。10月30日,花小豬在北京德雲社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這也是其創始團隊自產品上線以來首次公開亮相。熱鬧喧囂樓下,冬來宴賓客,這是屬於花小豬的節日。
  • 拼多多版滴滴,花小豬還能「香」多久?
    文/羅燕珊來源/InfoQ(ID:infoqchina)花小豬憑藉「拼多多」式營銷快速佔領市場,試圖吃下更多的肉,但打車界還存在許多潛在風險,花小豬的發展註定不平穩。定位年輕人市場的打車產品花小豬,其最大競爭力是價格「實惠」,也就是便宜。
  • 沒有對手的滴滴為什麼還要燒錢做花小豬?
    而滴滴在2016年9月發布的《移動出行與司機就業報告》中,就透露其有超過1500萬的司機。兩者一對比,基本可知滴滴面臨著運力合規的難題。因此,有觀點認為,滴滴求生欲極強,推出花小豬來分散非合規運力。那麼,究竟滴滴推出花小豬的企圖何在?近來動作頻頻是否跟其被傳「上市」有關?網約車下沉市場的機會有多大?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下面就來看看他們的分析。
  • 花小豬上線,滴滴「認親」背後是何野心?
    一位參與花小豬項目的滴滴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滴滴從去年底開始醞釀花小豬,如果沒有疫情,花小豬的上線時間是春節假期後,「當時就給了兩個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這相當於再造一個滴滴,因此差不多部分網約車員工都參與了」。但滴滴的鬥志一點兒沒有因疫情磨滅,它似乎要搶回「失去的一個月」。
  • 百億投資花小豬,滴滴的資本局
    今年3月,滴滴通過旗下控股公司收購東北網約車品牌「途途e約車」,並將其改名為「花小豬」——覆蓋136個城市、3萬名網約車司機……投入千萬級的收購費用,程維拿下了滴滴進入低維市場的通行證。
  • 花小豬:在滴滴擁有的資質下運營,與快車用戶群體存在差異
    今年7月,打車軟體公司滴滴宣布推出定位年輕用戶市場的新品牌「花小豬」。價格比滴滴快車更便宜,採取大量社交分享裂變、遊戲化營銷的玩法,花小豬打車也被稱作打車界的拼多多。隨之而來的,是用戶以及監管部門對花小豬資質、合規性的關注。
  • 司機吐槽「賺26元賠1萬」,花小豬救不了滴滴
    7月1日,」花小豬打車官方客服」發布了第一條微博,用戶很不客氣地蜂擁而至,到微博下吐槽花小豬的服務與體驗。槽點主要集中於人工客服像機器人,只回復快捷語句,無法解決物品遺失、投訴等問題;司機取消訂單過於隨意、司機態度不好;拉新獎勵無法提現等。
  • 花小豬上線200天,滴滴「認親」的N個深意
    一位參與花小豬項目的滴滴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滴滴從去年底開始醞釀花小豬,如果沒有疫情,花小豬的上線時間是春節假期後,「當時就給了兩個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這相當於再造一個滴滴,因此差不多大部分滴滴員工都參與了」。但滴滴的鬥志一點兒沒有因疫情磨滅,它似乎要搶回「失去的一個月」。
  • 滴滴正式「認親」花小豬:停不下來的滴滴,在講故事給誰聽?
    2個月以來,「便宜」是用戶給予花小豬最顯著的標籤。憑藉低價補貼、裂變營銷,給予司機更多靈活選擇所帶來的強勁運力,花小豬在全國掀起迅猛攻勢。一夜之間,已經逐漸成定局的網約車市場,再次硝煙四起。但是,滴滴近期的大動作不止於此。
  • 花小豬風波不斷,滴滴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合規問題難解,各地嚴查花小豬今年三月份,花小豬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等城市試運營,以低價競爭進入市場。因其作為一款獨立APP運營,並未現身於滴滴出行APP中,不少司機和乘客都以為是出行市場殺入了一匹黑馬。直到7月22日,滴滴官微發布了一條「歡迎新同學」的消息,揭開了花小豬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