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醬油4000億元!這個窮小子打了38年醬油,成中國頂級富豪

2020-12-14 一博財經

從「打醬油」出身的小人物到中國頂級富豪,年過花甲的龐康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個人公開照片也只有幾張,如自家釀造的醬油一樣神秘。

|作者:二水 環球人物

一瓶醬油價值4000億元!

6月24日,端午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海天味業股價一度升至每股124元。截至收盤,股價報每股123.8元,這也意味著海天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11.67億元,成為餐飲行業的「巨無霸」。

目前,海天的市值已遠超以市值3067億元排名地產股第一位的萬科A。也難怪股民會調侃,「賣房子的不如賣醬油」,說的就是萬科和海天。

海天自2014年上市後,因股價和市值雙雙一路狂奔,一度被稱為「醬油界的茅臺」,公司實控人龐康的身家也跟著水漲船高。按照目前海天市值計算,龐康家族的財富已高達1100億元。

從「打醬油」出身的小人物到中國頂級富豪,年過花甲的龐康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釀造的醬油一樣神秘。

投資20多億做醬油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餐飲行業受到影響,相關供應鏈也受到波及,海天卻成為資本市場的奇兵,從年初至今已上漲近40%,市值暴漲1134億元。

有觀點認為,不少人受疫情影響選擇在家做飯,醬油又是做飯必需消費品,所以受疫情影響不大。

不過,市場上的醬油品類那麼多,競爭異常激烈,憑什麼海天能成為造富工廠?這還要從醬油的發展說起。

早在清末民初,中國就有四大傳統醬園,分別是廣州致美齋醬園、北京六必居、揚州三和、長沙九如齋。

海天溯源於「佛山古醬園」。它雖不是四大傳統醬園,但距今也有300餘年的歷史,出產的醬油一直以工藝講究、口感醇厚在當地享有盛名。

1955年,佛山的25家著名醬園合併組建醬油廠,因其中海天醬園最有名,在當地論影響力和銷售也是第一,於是大家都同意以「海天」來命名醬油廠。不過,這個品牌曾一度被歷史淹沒,直到一個人的到來,讓這家老字號品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1982年,26歲的龐康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海天醬油廠做一名技術員。

這個對醬油一竅不通的年輕人,為了不拖大家後腿,從篩選黃豆到制曲、釀造,都一步一步參與其中。很快,他的技術可以獨當一面。

幾年後,龐康被選為副廠長。1990年,在他的帶領下,海天從一個地方小廠成長為被官方認定的「國家二級企業」知名大廠。

不過,過去的穩步增長只是龐康與海天的一個過渡階段,與後來的騰飛發展相比,還談不上什麼「巔峰」時刻。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新一輪東風再次從南方率先吹起。在國企改制的大浪潮下,海天醬油廠改制為佛山海天調味品公司。

那時,因搭上了時代政策紅利快車,再加上對行業的深度認知,沉浮數年的龐康,暗下決心,要發動一場顛覆傳統醬油行業的新「戰爭」。

眾所周知,醬油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但龐康要「不走尋常路」。

以前,古法釀造醬油廠房環境又髒又亂又差,存在健康安全隱患。為了讓醬油更健康,龐康在1993年力排眾議,花3000多萬元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並組建100多人的技術團隊,在新釀造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力量,這樣一來,大大提升了生產規模和效率。

此後,龐康又多次砸錢為醬油廠購置設備。

2005年,他斥資10億元建立了一座100萬噸的生產基地;2008年,海天建起80萬平方米的陽光曬池群,並投資10億元從德國引進10條自動生產線,119道醬油生產工序全部可自動化完成;2014年,海天投建一座150萬噸的生產基地。

一連串的大手筆,讓人們見識了龐康的膽量和魄力。也正因為有了這些投入,海天的產品才得以規模化生產,為走向全國奠定了基礎。

「有人煙處,必有海天」

隨著國人對飲食需求的提高,龐康意識到單一的醬油產品線無法支撐市場需求。

在他的主導下,海天針對不同客群、不同場景、不同功能、不同口味細分烹調需求,推出多個醬油品種。比如,有暢銷60年的主流產品金標生抽、草菇老抽;經濟實惠的鮮味生抽;還有相對高端的特色醬油味極鮮、有機醬油;也有滿足特定功能的海鮮醬油、紅燒醬油、淡鹽醬油、魚生醬油等。

除了細分醬油種類,龐康還在調味品研發方面下功夫。如今,海天已涉足蠔油、調味醬、醋、雞精、小調味等8大類領域,涉及200多個規格和品種,為企業未來發展添加了多元化的籌碼。

海天的產量和品種增加了,如何把產品推向全國,又成為龐康每天都要思索的問題。

經過對調味品市場的長期考察,龐康啟動了品牌戰略計劃。1994年,他提出推行企業識別系統,申請了大量商標和設計專利,想通過改變傳統外包裝來突出「海天」品牌。

同時,他還將發展海外市場作為戰略計劃。他們陸續在美國、加拿大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標註冊。這樣一來,海天的「廣東味」上升到了「中國味」。

「品牌就是價值,品牌就是信任」,常年和醬油打交道的龐康深知品牌對於海天的重要性。

在醬油還是散裝售賣時,海天就開始為自己的生抽產品打上精心設計的專屬品牌標誌;1999年,龐康又拓寬宣傳渠道,不惜重金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招標時段投放廣告,讓海天成為第一個在央視黃金時段打廣告的調品品牌;後來,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他又注重線上傳播,「憶童年」的廣告、動畫廣告、植入綜藝和電視劇......這些做法讓海天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提高員工生產效率、加大對產品生產和研製、用心做市場推廣,在龐康的連續重拳出擊下,海天從1996年開始獨佔國內調味品市場鰲頭。

海天官網上曾寫過這樣一句話:「有人煙處,必有海天。」在龐康的心裡,這並不是一句空口號。

為保證海天在調味品市場的鋪貨量,龐康構建了一個高效有序的營銷網絡和分銷商管理制度。首先,在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域、超300個地級市、近1000個縣份市場建5000家分銷商的中層網絡,33萬個終端營銷網點,隨後在一個地區至少設2名經銷商,一方面起到相互制約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經銷商間的競爭。

對於超額完成銷量的經銷商,龐康出手也是非常大方,不僅按月結帳,還常把蘋果手機、寶馬汽車作為額外獎勵發給經銷商。

此外,海天還連續幾十年贊助新東方廚師學校和多個廚師賽事活動,增加廚師們對海天產品的使用粘性。

事實證明,龐康的這一系列操作是有效果的。

2018年,海天營業收入突破170億元。也是在這一年,海天醬油產品營收達102.36億元,成為國內調味品行業第一個單品醬油年營收超過百億元的品牌。

賣醬油賣出34位億萬富翁

在龐康的苦心經營之下,海天的「不尋常路」越走越順。

2014年2月10日,海天成功登上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7485萬股,發行價51.25元。令人想不到的是,上市當天,海天就出現「瘋漲」現象,並觸發了臨時停牌。

作為海天掌門人的龐康,更是一舉以199億元的身家躋身於頂級富豪行列。此外,海天公司副董事長程雪、董事黎旭暉等34人,持有海天的股票市值也都超過億元。一夜之間,海天成就34位億萬富翁。

就連證券事務代表吳偉明,也因持有約70萬股公司股票,身家陡升至5000萬元,被眾多投資者戲稱為A股「土豪」級證代。

更讓人意外的還在後面。

海天上市第四天,市值就突破550億元,與白酒巨頭五糧液當時589.13億元的市值近在咫尺。當天,有股民在股吧裡發問,一瓶醬油便宜的就幾塊錢,而一瓶五糧液少說也得五六百元,「打醬油的公司,市值也能比肩五糧液?」

一時間,所有人都對「新股首富」龐康產生了好奇,可龐康本人卻異常低調,鮮少在媒體上公開露面。

海天員工曾對媒體透露,龐康為人沉穩,但對企業的管理風格很強悍和嚴格,對工作要求很嚴謹,是個完美主義者,其在海天內部威望很高。

從一家醬油作坊發展成行業「巨無霸」,龐康將海天的成功歸結為「不忘初心」。他說:「無論遇到順境也好,困難也罷,海天始終有其堅守的初心,始終堅持守拙、擇善、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

調味品行業,是需要沉下心、不計得失、經得起寂寞的一個行業。一瓶產品從發酵到出廠,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生產者不僅要對產品的品質精雕細琢,容不得一點馬虎,更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消費者。

前段時間,賣豬肉的秦英林、賣插座的阮立平一度引起網友的關注。

秦英林養了30年的豬,他的牧原股份終於在今年爆發了,市值高達2800多億;阮立平自年輕時就研究插座,後來把小小的插座做到了極致,公牛插座也終於在今年上市,市值超過千億。

回顧龐康、秦英林、阮立平的創業歷程會發現,他們的成功都源于堅持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做得長久。

過去,人們常用「打醬油」來形容一個人可有可無,可龐康卻證明了,醬油打得好,一樣可以成為人生的主角。

相關焦點

  • 廣東佛山最知名富豪:靠一瓶醬油,賣出1950億身價
    廣東佛山最知名富豪:靠一瓶醬油,賣出1950億身價推薦語: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位於廣東的佛山市,更是鼎鼎大名的存在。而就在佛山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多年來自然也誕生了不少的富豪。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認識一位出自廣東佛山的超級低調「醬油首富」,他的實力遠遠比他的名氣要高,靠一瓶醬油賣出千億身價,此人就是龐康。龐康,生於1956年,廣東佛山人,現任海天味業董事長、總裁。
  • 佛山最低調的富豪:身價2000億,掌舵中國第一醬油集團
    來源:九哥財經佛山最低調的富豪:身價2000億,掌舵中國第一醬油集團推薦語:廣東地區一直以來是我國富豪誕生的「集中地」,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比上年增長6.2%。
  • 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海天醬油的泡沫神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文/趙怡然 編輯/嵇國華 原標/一瓶醬油市值
  • 一瓶醬油濃縮的戰疫法
    6月29日,該公司最新市值達4039.21億元,連續多日突破4000億元,堪稱「醬油界的茅臺」。而早前的一季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海天實現營收58.84億元,同比增長7.17%;淨利潤16.13億元,同比增長9.17%。疫情之下,餐飲行業遭受重創。與餐飲業休戚相關的海天卻實現逆勢增長,體現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 靠賣醬油的海天市值超4000億,國產醬油品牌大盤點
    小小的一瓶醬油卻是一個大大的行業,畢竟油鹽醬醋誰家的飯桌都離不開。儘管市面上各種醬油品牌讓人眼花繚亂,但相比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拿個空瓶子去小賣部打散裝醬油已然是行業成熟和集中的表現了。國內在售的龜甲萬醬油有兩種,一種是進口日本產的,另一種是國產的萬字牌醬油。而我們國產醬油這幾年也是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從海天的股價翻上了天就可以窺見一斑。海天味業的年營收近200億人民幣,市值卻高達4000多億,比卡夫亨氏這樣的世界食品大佬還高。再舉個例子,格力電器年營收是2000億人民幣,市值也才三千多億。
  • 一瓶醬油的想像空間:除了5000億市值 還能有什麼?
    不過,即便資本市場上現動蕩,但是作為一家消費品公司,海天味業高達80以上的市盈率,仍舊讓外界嘆為觀止:「一瓶醬油」的價值何以如此之高?海天味業一路高歌,調味品企業趨之若鶩。8月底,卡夫亨氏位於廣東省陽江市的陽西醬油生產基地正式投產。該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額約為7億元,預計產能達到每年20萬噸成品醬油。
  • 「一瓶醬油」贏了「一桶油」!廚房裡的它們逆天了
    原標題:「一瓶醬油」贏了「一桶油」!廚房裡的它們逆天了 摘要 【「一瓶醬油」贏了「一桶油」!廚房裡的它們逆天了】最近,調味料們卻是一改低調姿態。
  • 一瓶「味芝湖」醬油裡的潮流與商機
    一瓶小小的醬油能做出多少文章?記者採訪中發現,高端化轉型升級已成為醬油行業一大趨勢,醬油分類日趨細化,中高端市場需求受到高度重視,不同品牌之間的競爭也不斷加碼。味芝湖公司旗下新上市的「二維原鮮」麥豆酵素醬油減鹽型和二段熟成醬油,無論從原料還是技術上都保持了日本特色。比如,原料選取靜岡天然泉水、非轉基因大豆、富山縣優質小麥和香川縣海鹽。
  • A股醬油故事:賣醬油的市值為何能超過賣石油的?
    佛山位於北回歸線上,氣候溫暖,陽光充足,非常適合黃豆等醬油原料的晾曬。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這裡成為了釀造醬油的天堂。 1955年,在政府牽頭下,佛山市的25家零散小醬園合併重組為「海天」醬油廠,這就是海天味業的前身。 在海天味業的發展過程中,其董事長龐康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草根出生的工人,一步步將海天味業從一個小作坊帶成了市值千億的巨頭。
  • 美食界的寵兒,醬油中的愛馬仕,450元一瓶的醬油你見過嗎?
    醬油。這個時候小夥伴們又慌了,說哎呀醬油有什麼好看的呀?不要不要都拿小板凳做好了,好好看。說到頂級醬油呢就不得不說我們中國的醬油,那在我們國家那麼多品牌的醬油,有一個牌子的醬油特別的厲害,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老恆和。在老恆和所有產品裡面,有一種醬油賣的極其昂貴,它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叫太油,賣四百五一瓶,它是國內現在賣的最貴的一瓶醬油。
  • 「一瓶醬油」市值高達6500億,貴過「一桶油」,今4天蒸發1000億
    目前,很多富豪的創業方向都是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關,才能賺到大錢。比如像馬雲就很有先見之明,進軍的是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行業。但是,大家意想不到是,一瓶小小的醬油,也蘊含了無窮的潛力。在超市的貨架上,最受歡迎的醬油要數海天醬油。海天醬油從1990年開始,一直以來都在醬油界保持銷量第一的記錄。海天醬油據說最早誕生於乾隆時期,擁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其獨特的配方,有人稱讚道:有人煙處,必有海天。到了21世紀,海天發展遇到瓶頸,問題不在於味道,而是產能。
  • 知道這些 你才能打到一瓶好醬油
    傳統的醬油釀造發酵工藝,主要包括:大豆整粒蒸燜菌種制曲曬露發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曬濃縮油體中國傳統醬油工藝講究「春曲、夏醬、秋油」,利用自然氣溫變化的規律,再經「日曬夜露」,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的釀製時間。
  • 「中國醬油第一股」大困局:攻不進北上廣,與海天味業的差距在哪?
    海天味業(603288.SH)2019年創造的營收近200億元,市值近期已突破4000億元,其董事長龐康的身家也越來越壯大。 在2020福布斯富豪榜上,龐康的財富達115億美元,在中國食品行業高居榜首,曾經的中國首富、「飲料大王」宗慶後遠不能及,雷軍、劉強東、李彥宏等一眾網際網路富豪也被甩在了身後。
  • 50元一瓶的醬油不好賣,千禾味業現在有點吃力
    近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千禾味業增收不增利: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19%至13.55億元,而淨利潤為1.98億元,同比下降17.4%。分產品來看,醬油和食醋業務均實現了不錯的增長,但焦糖色食品添加劑業務由於主要工廠客戶減少採購,導致收入同比下降10.12%。
  • 300年的老字號有多可怕:靠一瓶醬油年賺146億,市值近2千億
    隨著消費升級的帶動,優勢將向龍頭企業逐步集中,而目前的以醬油起家的龍頭企業海天味業無疑是競爭力十足的。自2014年上市以來,無論ROE還是估值海天味業一直都高於貴州茅臺和伊利股份。ROE始終在30%以上,在2017《財富》中國500強中海天的淨資產收益率(ROE)排名全國第9。
  • 3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醬油巨頭,在中國賣不動,只因18元一瓶?
    有著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對飲食有自己的一套烹製方法,不同的食材會選擇不同的烹飪方法,能做出不同的口味菜品,當然這其中離不開調味品,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調味品,大體有醬油,醋,鹽和醬料,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對於烹飪美食也是相當在意,同時用的調味品特別講究。
  • 一瓶醬油,造就一個帝國,創始人身價1900億
    誰能想到我們日常的用的醬油,能夠造就一個龐大的醬油帝國。根據海天味業發布的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70.86億元;淨利潤高達45.71億元。截止最新收盤,海天味業市值5191億元,超過賣房子的萬科。海天味業的成功,離不開掌舵人龐康的努力。
  • 有著3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醬油巨頭不能在中國內以18元一瓶的
    擁有的文明歷史,中國有自己的一套烹飪方法,不同的食材可以選擇不同的烹調方法,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餚,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調味品包括醬油、醋、鹽和醬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們在烹調食物的同時,對調味品的使用也非常講究。
  •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還有茅臺 發生什麼了?
    摘要 最近,經濟學者馬光遠發表評論稱,「代表中國財富的不是什麼大數據等等的東西,而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一是金龍魚,最近15個交易日漲近80%,市值高達6673億;二是農夫山泉,其創始人問鼎中國首富;三是海天醬油,市值也是6000多億,最後一瓶水就是茅臺了
  • 總投資額約7億元 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投產
    2020年8月28日,全球最大食品和飲料公司之一的卡夫亨氏在中國舉辦了首場主題為「味愛增鮮」的線上新聞發布會,宣布其位於廣東陽江的陽西醬油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據介紹,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卡夫亨氏全球單體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