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些 你才能打到一瓶好醬油

2020-12-13 zx先生930

超市裡哪種調味品最難選?

醬油!一定是醬油!

滷肉醬油、拌麵醬油、海鮮醬油,菌菇醬油,蝦籽醬油、薄鹽醬油、蒸魚豉油、醇味鮮、一品鮮、原味鮮、自然鮮、生抽、老抽、頭抽、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是不是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那到底怎麼打醬油?

↓↓↓猛戳視頻↓↓↓

醬油是什麼?

有醬才有醬油,醬油最早起源於西周,當時叫「豆麥醬」。

醬放久了,表面滲出一層汁,一嘗、哎呦、味道真不錯,於是改進位醬工藝,開始特意釀製醬汁。

東漢的《四民月令》說:「正月可作諸醬。至六七月之交,可以做清醬。」

清醬就是醬油,歷史上,它還叫過醬汁、豆醬、淋油、曬油、豉油、秋油等。

醬油被叫作醬油要到宋代,首見於林洪的《山家清供》一書,「山家三脆」中記載了「嫩筍等山野菜同香熟油、胡椒、鹽少許,醬油、滴醋伴食」 。

傳統的醬油釀造發酵工藝,主要包括:

大豆整粒蒸燜

菌種制曲

曬露發酵

自然浸出法取油

暴曬濃縮油體

中國傳統醬油工藝講究「春曲、夏醬、秋油」,利用自然氣溫變化的規律,再經「日曬夜露」,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的釀製時間。清代《調鼎集》中有造醬油論:「做醬油越陳越好,有留至十年者,極佳」。

哪兩種醬油買不到了?

很多人以為正宗的醬油就是水、大豆和鹽,其實不對。

醬油還有兩個重要的原料:小麥或者麥麩。

這涉及醬油兩種發酵工藝:高鹽稀態發酵醬油、低鹽固態發酵法醬油,「高鹽稀態」用小麥,「低鹽固態」用麥麩。

不過,釀造時間是相對的。「低鹽法」雖然20多天即可出品,但繼續發酵下去也能出好醬油,古人釀10年的都有。

另外,完全沒必要糾結兩者孰優孰劣,因為目前市場上是「高鹽法」醬油一統天下,好奇君這幾天逛了六七個超市,翻遍貨架都沒找到一瓶「低鹽固態發酵法醬油」醬油

第二種買不到的是配置醬油。

「釀造醬油」是以大豆、小麥、麥麩經微生物天然發酵製成。

而「配製醬油」是直接用50%以上的釀造醬油,再添加一種叫水解植物蛋白液的調味液調製而成的,幾小時就可以出爐了。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醬油》(GB 2717-2018)。新標準把「配製醬油」從醬油中除名了。

「配製醬油」不能再叫「醬油」,只能叫複合調味料。

醬油的秘密都在配料表

看到這,你應該了解了,目前放在超市貨架上敢叫醬油的,基本都是用高鹽稀態發酵的釀造醬油。如何選瓶好的釀造醬油避免入坑,接著往下看……

先給大家留道題!

下面五種特級釀造醬油,你認為哪種好?

先別管這些醬油五花八門叫什麼,先看配料表。

水、大豆、小麥、食用鹽,大家都有,這是醬油的基本,沒毛病。

問題是後面這一堆添加劑是什麼鬼?

好奇君當時在超市就迷糊了,加了這麼多「料」,怎麼還是釀造醬油?該叫「配置醬油」吧?

我們先把添加劑放一放,先看看醬油怎麼分等級的

按GB18186-2000國標釀造醬油對高鹽稀態發酵醬油的分級:

特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8克/100毫升

一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7克/100毫升

二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55克/100毫升

三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4克/100毫升

我們常說,食材中胺基酸越多,本味就越鮮;釀造醬油原料中的蛋白質經水解生成各種胺基酸,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味道越鮮美、等級就越高

那麼問題就來了,上面五款特級釀造醬油,有的沒有添加劑,胺基酸態氮含量≥1.2;有的一串添加劑,胺基酸態氮含量≥1.3,你說誰好?

再來看這些添加劑都是什麼:

穀氨酸鈉=味精

焦糖色=著色劑

5'-呈味核苷酸二鈉=超級味精

(雞精的主要成分)

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增味劑

酵母提取物=調味料(增強產品鮮味)

苯甲酸鈉、山梨酸鉀=防腐劑

三氯蔗糖、安賽蜜、甘草酸三鉀=甜味劑

打個比方,好奇君釀造的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0.8,特級了吧?可好奇君覺得還不夠好看,又加了穀氨酸鈉(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鈉(超級味精),胺基酸態氮含量立馬飆升到≥1.4,既提高了等級又節約了成本。

所以說,挑選好醬油時,只看胺基酸態氮含量高低是不正確的,你得看配料中有沒有添加穀氨酸鈉這些增鮮劑,如果有,這個等級就要打問號了。

看到這,你肯定要說,這不是「作弊」嗎?

很遺憾,這是允許的。

再看修改後的醬油國標

《GB 2017-2018 醬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提到「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的規定」。

也就是說,只要符合GB 2760的規定,釀造醬油中是可以使用穀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山梨酸鉀這些添加劑的。這確實讓人糾結。

大豆上的「小心機」

好了,看到這裡,你一定以為挑選標準是:配料表中只有水、大豆、小麥、食用鹽;在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越好吧?

又錯了!

還得看看用的什麼大豆。各類醬油用的大豆可以分為三類:

1、只用非轉基因黃豆

2、只用脫脂大豆

3、非轉基因大豆+脫脂大豆

非轉基因大豆好理解;脫脂大豆簡單理解就是先榨完油,俗稱豆粕

豆粕比大豆便宜,降低了成本,而且發酵後的「胺基酸態氮含量」比全大豆還高,所以很多廠商們喜歡用脫脂大豆作為原料。

但這種工藝也招來消費者吐槽,醬油、醬油,沒了油,難道改叫「醬水」嗎?

有了油脂,釀成的醬油有特獨的風味物質,口感更加醇厚。所以有些廠商也意識到這一點,會選用「非轉基因黃豆+脫脂大豆」的搭配,既保留風味,又降低了成本。

所以想獲得風味更好的醬油,優選全大豆醬油。

五花八門的醬油名稱

先說生抽和老抽。

它們還是醬油,只是老廣們的叫法,用途不同:生抽調味、老抽上色。

「抽」就是把醬油從原料中分離出來的意思。

一缸醬油釀造出來,抽取的第一道醬油叫「生抽」,也叫「頭抽」。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再經過一些其它工藝,比如更長時間的發酵,或者添加焦糖色(色素)

所以生抽顏色淺,老抽顏色深;生抽偏鹹,老抽偏甜。

至於其他套路,好奇君的理解是:萬變不離其宗。

比如「紅燒醬油」,可能只是多加了焦糖色和色素而已。

至於菌菇醬油、蝦籽醬油什麼的,你得看看配料表,是真有菌菇、蝦籽,還是只用了食用香料。

我國規定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也就是說,配料表的排位按照含量多少來排列。

但有些醬油就極具迷惑性了,比如「蒸魚豉油」。

好奇君一直以為是豆豉做的,直到仔細看了配料表。

豆豉在哪裡?好像和普通醬油沒有區別,產品執行的也是釀造醬油國標GB/T18186。

蒸魚豉油也算一種醬油,在粵語中,醬油一直被稱為「 xi 油」,就是「豉油」。豉就是大豆,豉油也是用大豆釀造出來的一種醬油。

至於為什麼要叫「蒸魚豉油」?大概是商家營銷出來的概念吧,畢竟豆豉和蒸魚是烹飪界的絕配。

最後,回答上面那道題,五款特級釀造醬油,好奇君推薦幾號?

對,3號。

配料最簡單,水、大豆、小麥、食用鹽,用的不是脫脂大豆,在沒用任何添加劑的前提下,胺基酸態氮達到1.2g/100ml。

作者|鄭 勇

相關焦點

  • 生活小知識:如何鑑別一瓶醬油好不好?黑豆醬油怎麼樣
    醬油,作為日常佐餐必備的調味品,你知道怎麼挑選嗎?聽說很多人的心聲是:看過很多挑選醬油的標準,卻依然挑不出一瓶好醬油。怪只能怪這些「科普」貼out了,跟著以下新方法論走,手把手教你挑醬油。時下醬油界新秀—黑豆醬油也是醬油的一種,所以好醬油的標準同樣適用。
  • 一瓶醬油4000億元!這個窮小子打了38年醬油,成中國頂級富豪
    從「打醬油」出身的小人物到中國頂級富豪,年過花甲的龐康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個人公開照片也只有幾張,如自家釀造的醬油一樣神秘。|作者:二水 環球人物一瓶醬油價值4000億元!也正因為有了這些投入,海天的產品才得以規模化生產,為走向全國奠定了基礎。「有人煙處,必有海天」隨著國人對飲食需求的提高,龐康意識到單一的醬油產品線無法支撐市場需求。在他的主導下,海天針對不同客群、不同場景、不同功能、不同口味細分烹調需求,推出多個醬油品種。
  • 美食界的寵兒,醬油中的愛馬仕,450元一瓶的醬油你見過嗎?
    經常吃日料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呢做醬油也是非常厲害,今天呢我們選的是日本的湯淺醬油,然後呢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說到湯淺醬油呢,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日本醬油的歷史。湯淺的創始人呢他是一名僧人,叫新定決心,他一二四九年來到中國學習心法,二十呢正處於我國的宋朝,他來到了普陀山、寧波、湖州、杭州,最後呢回到日本,也就是說呢他回到日本就是把醬油的技術給帶回去,從而呢創建了湯淺醬油。
  • 不知道日式醬油?你「OUT」了!
    大家好,我是居米~相信喜歡日劇日料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日本人對美食的講究,到了極致。
  • 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海天醬油的泡沫神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文/趙怡然 編輯/嵇國華 原標/一瓶醬油市值
  • 家庭主婦必須知道老抽,生抽,蠔油和醬油的區別,才能做出好菜
    天氣是太熱,中午我點了一盤涼菜,請老公買一瓶「生抽」,結果,他買了一瓶「老抽」,他不僅拒絕去超市換,還反駁我:那是醬油,又鹹又黑,怎麼吃?我突然意識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分辨出「醬油的種類」,醬油作為中國最傳統的調味品之一,主要起到增色、增鮮的作用,他可以煎,燉和煮,中國和南北的廣大地區在飲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醬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 十元一瓶到市值五千億,誰還能在醬油的BGM裡打敗海天?
    可以說,海天味業,這家「把醬油釀出了茅臺味兒」的企業正應了它的名字。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它是產品廣博、能容萬味的「海」;價格親民觸手可及,窩在家家戶戶的廚房裡深藏功與名。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它卻是市值一度突破6500億元,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沒人能想到一瓶賞味期不過半年的調料,竟在金融博弈場成了通脹時代保值增值的一手資產。
  • 超市醬油種類太多,不知道怎麼挑選,教你一分鐘學會挑選好醬油
    超市醬油種類太多,不知道怎麼挑選,教你一分鐘學會挑選好醬油!在我的印象當中,小時候市場上的醬油真的只有2種,一種是袋裝5毛錢的醬油,一種就是桶裝的醬油,按斤賣,需要拿空瓶子去灌。現在去超市買醬油,真的是一種挑戰,尤其是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買一次醬油感覺都要崩潰了,因為超市的醬油可以多達幾十種,有同樣牌子不同價格的,有不同牌子價格也不一樣的,有錢的直接拿一瓶最貴的走了,沒錢了挑個便宜的走了,根本不知道買的醬油是否適合。其實挑選醬油也是有小技巧的,教你一分鐘挑選好醬油的方法。
  • 如何買到一瓶好醬油
    醬油是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市面上的醬油種類是越來越多,除了我們熟悉的生抽、老抽外,還有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竟然還有兒童醬油,這簡直就是一個醬油家族。
  • 胺基酸態氮高就是好醬油?真相更複雜,這4步才能挑到好醬油
    記得小時候都是拎著瓶子打醬油,到小賣鋪給裝一瓶就完事兒了。可是現在超市醬油種類太多了,要挑到又鮮又淡口的醬油,真得配料表、營養成分表一路看過去,費好大功夫。這篇文章先教大家挑選好醬油的4個原則,最後從12個常見品牌的近百款特級醬油中給大家推薦幾款。
  • 彤彤課堂| 也許你家吃的正是一瓶假醬油~
    醬油的顏色是胺基酸和糖的一部分相結合產生的。這種天然釀造的純正醬油要經過一年以上的發酵才能做好。一是可以看醬油是否能「掛壁」,釀造的醬油「掛壁」性好,倒轉瓶子,內壁仍然附著醬油顏色。調成的醬油則掛壁性差。
  • 一瓶「味芝湖」醬油裡的潮流與商機
    日式酵素引年輕消費者青睞  美食家蔡瀾說:「醬油既然吃不多,就要買,的。」隨著消費升級,追求「吃好」儼然已成為醬油產業中的大趨勢。近日,、「二維原鮮」麥豆酵素醬油上市,在國內市場上掀起了一股日式酵素風,成為很多80、90後消費群體的熱門之選。
  • 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但是對於這些調味料,你真的都懂嗎?恐怕未必。其實很多人對於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醬油、醋、味精、蠔油、味極鮮、豆豉油等,感覺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區別,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特別是蠔油和醬油。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 買醬油,不管牌子大小,只要在瓶子上看到這2個字,就不是好醬油
    老話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和吃息息相關的,只有填飽了肚子才能享受生活。飯菜好不好吃,調味品是關鍵。廚房裡必備的4種調味品就是油鹽醬醋,雖然現在有很多新型的調味品,但用這4種調料做的菜也可以很好吃。
  • 一瓶醬油上百塊,堪稱醬油界的愛馬仕,網友:一般人吃不起啊
    從道光13年到如今,堅持古法釀製,嚴選每一顆黃豆,堅持真正的0添加。薛泰豐醬油給每一道菜都注入了不同的靈魂。你有想過,薛泰豐為什麼會口感醇厚,入菜生香嗎?因為它秉承著,健康理念出發,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了真正的無任何添加劑。
  • 一瓶「透明醬油」成就多個日本網紅,看到價格後網友:少了靈魂
    一瓶「透明醬油」成就多個日本網紅,看到價格後網友:少了靈魂現如今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在各大平臺上出現了人們口中所謂的「網紅」,一年之前很多人都認為網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工作,還要擁有一定的才能,但是在網紅界卻有一個另類,那就是吃播。
  • 買醬油時,只看「胺基酸態氮」大錯特錯!認準這3點,買到好醬油
    認準這3點,買到好醬油文/湘湘的廚房還記得小時候父母做飯沒有醬油了,往往會把我叫過來,塞上空的瓶子,再拿來5毛錢,「去小賣部打一瓶醬油去!」自己就屁顛屁顛的出門了。到了店裡,看著老闆從一個大桶裡面舀出來一大提醬油,順著漏鬥慢慢送進瓶子裡,往往還能順道買一點小零食,所以小時候還是很喜歡打醬油這個差事的。隨著經濟的巨大飛躍,人民物質生活的慢慢豐富,這種打醬油的場景早已只存在記憶中了。如今到超市裡去買一瓶醬油依然是一件很費勁的事,因為在你面前是一整面貨架的醬油,真不知到到底該選哪一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經歷。
  • 【文怡之選】| 我把每天吃的好醬油推薦給你,買好醬油一定要看這2點哦!
    我說:「醬油,有什麼可推薦的啊?能力範圍內買好的啊。」她說:「什麼是好的?」我:「啊?什麼是好的,你不知道麼?」這時,我們公司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會計大姐也湊過來問:「對啊?什麼是好醬油啊?」我突然呆住了,然後我又問了幾個微信裡的女性朋友,她們給我的一致回復都是:「那什麼是好醬油啊?」好吧,讓我冷靜一下。
  • 如何選到一瓶安全又健康的醬油?4個維度「下手」,不買貴只買對
    如何選到一瓶安全又健康的醬油?4個維度「下手」,不買貴只買對醬油是我們平時會用的調料,不管要做什麼食物都會用到它,醬油它都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醬油它能把菜餚的顏色給做改變。只是現在有的醬油是勾兌的產品,這是不法商家為掙錢而做的偷工,可這種非法醬油長期吃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到底怎麼樣去選購能幫助我們選擇到好的醬油呢?1. 佐餐還是烹飪買醬油能看到瓶子上的標籤,有說它是當作佐餐還是當作烹飪使用的調料,不同的使用方式它的衛生指標也都不同。
  • 日本出「透明醬油」,一瓶59元,一不小心當礦泉水喝掉怎麼辦?
    醬油是家裡常備的調味料,一般是炒菜的時候放一點增加鹹味,提升鮮味。小時候喜歡吃醬油拌飯,看著有顏色的米飯特別有胃口。大家都知道醬油有生抽和老抽,生抽增味,老抽上色,很多菜的色澤鮮亮的顏色就是要靠醬油,那麼用了透明醬油不是沒有上色的效果了。日本在推出透明飲料後,又把注意力放在醬油身上,也是不明白為什麼日本人對透明系列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