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馬虎?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助力娃閱讀力訓練,告別粗心

2021-01-13 baby的童年足跡

周六,孩子的暑期班放假,搭班同事就帶著兒子一起來上班,孩子在值班室裡寫寫作業。於是乎,一大上午,同事不斷暴躁中,跳腳外加一聲大一聲的嗓門:

「你寫個什麼鬼,有沒有長腦子呀?」

「回魂了沒,這題文中不是有現成的答案嗎?」

「再隨便弄點,我就給你全撕掉,看你拿什麼寫」……

幸好,孩子還是好孩子,媽媽再怎麼罵他,不是低頭繼續寫,就是擦擦眼淚繼續寫,只是讓人看了特別心疼。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同事跟我抱怨:「就是馬虎,要說他不會,也不是的。一個個問題問他時,能回答出來的。這次的語文期末考試,閱讀題做得一塌糊塗,題沒審明白就開始在那做,想想氣死。」

說起孩子的學習時,聽得最多的抱怨就是娃馬虎、不認真。我有時候會反問:

「為什麼孩子會馬虎?」

「只是馬虎的問題嗎,還是我們習慣性地歸因馬虎了?」

「孩子馬虎了,咱爸媽有沒有幫助過,又該怎麼幫助?」

或許爸媽自己都沒想過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有的直接就打算花點錢報個班,於是寫作課,閱讀課,拼音課等等,補課班的名目挺多,爸媽也最是不心疼花錢的。只是,咱做父母的都甩鍋給別人了,更何況是賺你錢的補習老師,那麼多的孩子,愛聽就聽點學點,不愛聽,就隨你吧。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下半年我兒子也即將一年級,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在關注和思考,萬一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該如何處理?我是萬分的不願意因為學習而與孩子弄得雞飛狗跳。為何個個孩子都敗在粗心上,該如何幫助孩子避這個坑呢?

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與其歸因為馬虎粗心,不如說孩子抓不住重點,不懂題目考察的是什麼。而父母呢,也只抓住了孩子的外在表現,內裡真相很少去探索,就急著親子間相愛又相殺去了。與其把能量浪費在無用的抱怨中,不如去找找原因,想想解決方法。

就拿語文裡的攔路虎「閱讀題」來說,這兩天我看了本《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受益一生的閱讀力訓練》,受衝擊很大,也改變了很多原有固有思維。感慨學習真的需要講究方法,用對了方法,粗心馬虎不見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優等生;學習也不該是苦哈哈的,父母完全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玩遊戲樣的狀態,來提高孩子的興趣,開啟孩子的探索力。

一看《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受益一生的閱讀力訓練》的兩位作者,特別大咖,頭銜還很多。王玉印,是英國搏贊中心認證講師、思維導圖「百城千校」導師團特邀導師、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國際一級裁判。另一位作者楊澤,是天津市重點高中一級教師,也是博贊中心認證管理師,還是正面管教和雙向養育講師,特別擅長將故事化寫作與思維導圖相結合。

那這本書是怎麼衝擊我的呢,我說幾點讓我認同到起雞皮疙瘩的幾個點。

一,共情孩子,娃不反抗

要問孩子最愛聽什麼話?莫過於父母說出了他的心裡話,父母的感同身受。

本書的目的,其實是訓練孩子的閱讀力。假如父母拿著一道道閱讀題,直白地給娃做,孩子會怎麼樣?是不是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但本書提供給父母一種方法:先認同孩子的感受,等孩子能聽進去時,讓孩子從自身出發,在實踐中試錯,再激發孩子自身探索。拒絕咄咄逼人,卻又潤物細無聲地達到既定目標。

一翻開書,主人翁周小白跟大部分孩子一樣,因為沒好好學習,正在挨父母批。周小白不喜歡作業、考試,做夢都想要逃離父母無休止的責罵。而就是這麼神奇,偶然機會,周小白夢想成真了,穿越到了一個不用做作業、不用考試、更沒有爸媽責罵的地方,周小白滿心雀躍呀。只是這種狀態沒持續幾天,周小白就遇到重重困難。沒有養活自己的技藝,沒有知識支撐,一個生活小白,如何生存下去?周小白這才意識到父母的愛,學習的重要。孩子的成長,需要特地環境來逼一逼的。周小白想念父母了,哪怕再考試再學習,有父母這個後盾在,進可攻退可守,還有什麼難的。但是去時容易回時難,要回家?先通過闖關遊戲,贏得遊戲才能真正回家。周小白只能去闖關,每闖過一關,獲得一個閱讀力的技能。等闖完十二關,技能滿格,孩子的閱讀力這事,也就講透徹了。

這樣的周小白,是不是特別能引起孩子的共鳴,因為周小白就是孩子自己,特別的有代入感。假如每一個學習,都能讓孩子有代入感,又何愁孩子會不喜歡學呢。

二,遊戲闖關,一級比一級更帶勁。

爸媽都有感覺,孩子喜歡玩遊戲,聽故事。假如這些活動還能幫別人大忙,那娃是再樂意不過的了。

回到書中,重點內容是十二個闖關,從鼠到豬,十二生肖各有各的故事,共同點就是等著周小白通過闖關,拯救他們。

1,閱讀題裡常考的題型羅列一個教育學博士說:「學習是有套路的,而考試是最最簡單的,套進去就行。」

不說孩子,我自個兒回想學生生涯,好像也總結不出閱讀題考核的那些點,頗有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或許這就是學霸與學渣的區別。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中羅列了閱讀題常考的哪些題型,每個題型如何來解題,給與了特別詳細的方法。我試著用這」套路「去看原文,真心是一眼就抓住了關鍵。

舉個例子,閱讀題第一關:裡面一篇文章的問題是,找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也算是閱讀題中比較簡單的一種題型,可是,這次的期末考試,同事兒子就沒拿到分。其實有個套路叫」三找三看「,搞定中心句。

怎麼理解呢?

就是一篇文章,先「三找」,常見的開頭和結尾,偶爾的中間部分過渡句,這三找可是快速檢閱文章的利器。而三看,看關聯詞,表示轉折、因果、遞進關係的。比如但是後面的內容,要多加注意,才是真正作者想說的,才是作者的觀點;文章結構看邏輯詞,時間地點和發展;看情感詞,形容詞動詞名詞等。

這麼一羅列,文章的結構是不是特別清晰了,文章講什麼是不是一眼就看懂,孩子還能再粗心和馬虎嗎。

2,不同文體,有不同閱讀法比如說記敘文的閱讀,可採用起承轉合法。

「起」指的是引起全篇的開頭。可以點明題目,統領全篇,渲染氣氛,也為後文作鋪墊,起到首尾呼應等作用。而「承」,是文章上下段的承接,承上啟下,能夠進一步闡述主題,為「轉」蓄勢。「轉」指的是內容和結構上的轉折,可以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也可以是心情和情節上的轉變,同時轉向文章主旨。一般來說,「轉」是文章最為精彩的部分。「合」指的是收束全篇的結尾,起到緊扣中心、呼應前文、收束全文和升華主旨的作用。

當題目「請給文章劃分層次」時,一套用此公式,本來還無從下手的題,立馬明朗起來。清楚了文章結構,再解其他的題,瞬間也簡單了好多。

3,善用思維導圖,把厚書讀薄,薄書讀厚思維導圖,家長孩子或多或少地都聽過看過。我自己也著迷思維導圖,又好看又利於記憶。一篇文章,經思維導圖一畫,立馬脈絡清晰起來。等復盤時,再看思維導圖,有立馬能聯接起文章內容。

思維導圖好用,可惜很多孩子不會用。本書也給出了思維導圖如何用的流程,六個字:讀一讀,找三找。

怎麼理解呢,就是在學習一篇文章並仔細解讀前,先快速瀏覽一次,為找三找打基礎。而找三找,首先找中心、主題,其次找文章結構,最後找關鍵細節。

聽起來是很簡單,但是光說不練永遠還是不會,關鍵得練習後,才能熟能生巧。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三,運用故事,聯結親子關係,發掘孩子潛能

沒有一個孩子是笨的,之所以有些孩子渣一點,無非是沒碰到適合孩子的方法。

故事的結尾,學渣周小白回到了現實世界,掌握了一身本領的他,雖然沒有馬上變成學霸,但是卻成了「閱讀小天才」,往學霸這條路上,無限可能哦。

用故事的方法和兒子聯結,我屢試不爽。明明是劍拔弩張的時刻,我巧妙的一個故事,化「危機「為無形。孩子會反抗父母,但是捨不得反抗故事。

回到文章的開頭,同事總抱怨孩子粗心,馬虎。當孩子有一身的技藝,對學習有著無限的探索心,對試卷清晰又明了時,還會有機會馬虎嗎。

善用方法,適時幫助孩子,育兒路上,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遊戲式的閱讀力訓練讓閱讀不再難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受益一生的閱讀力訓練》的作者是楊澤和王玉印。楊澤是天津重點高中的一級教師,是英國博贊中心認證管理師,也是正面管教和雙向養育講師,擅長將故事化寫作和思維導圖相結合。王玉印也有英國博贊中心的認證,是認證講師,是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一級裁判,著有《思維導圖工作法》。
  • 用思維導圖精讀繪本,孩子閱讀不再囫圇吞棗,效果實在太好了!
    有沒有辦法,能更好地利用家裡的繪本,培養寶寶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呢?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加上花一些時間,我們就能帶娃把好繪本讀透,同時為孩子做好思維訓練的啟蒙。一、知識點延伸最近和5歲小朋友入手了一套《環球國家地理繪本》,想著宅在家裡「雲旅遊」,足不出戶也能領略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拓展一下孩子的視野。
  • 想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在這裡,我主要與大家分享本書中的思維導圖的分類、思維導圖在學習閱讀和在閱讀中學習中的運用。一、思維導圖的分類第一、圓圈圖可以幫助孩子拓展思考問題的角度,擴展孩子的發散思維,引導孩子思考和某個話題相關的事物。第二、氣泡圖能幫助孩子觀察了解某一事物的特徵,同時氣泡圖也能幫助孩子積累描述性的詞彙,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 小學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麼辦?了解馬虎的3種類型,打下好基礎
    實際上,粗心馬虎也分好幾種類型,有「真偽」之分,也就是說分為真粗心和假粗心,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第一種,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導致做題時對時錯這種類型的「假粗心」最具有迷惑性。同樣的題目,孩子有時能做對,有時又做不對。於是很多家長都認為,這是孩子性格馬虎造成的。可實際上,有一種可能被忽略了,就是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模稜兩可,不牢固,所以才會想當然地去做題,錯誤也就不可避免了。比如,孩子做了一道計算題:「45-27=?」
  • 每天進行舒爾特方格訓練,孩子做題思維連貫再也不畏難!
    孩子學習困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而做題反應慢,一道簡單的題目也要磨蹭很久,學起知識也是時會時不會。 這是孩子入學後普遍面臨的問題,與其未來學習吃力,不如現在通過舒爾特方格訓練,鍛鍊孩子思維連貫性,學習知識一點即通。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在美國,從幼兒園的寶寶,到高中、大學(再到職場),老師都很喜歡用思維導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很熟練自然地被運用,因為美國人在教育中,特別重視對圖像、畫面和色彩的運用。在美國孩子的教室裡,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圖片,經實踐發現,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讓孩子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全美各地,教育界和科學界的專家和學者,都對思維導圖進行過反覆驗證。
  • 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來幫你
    用導圖對小朋友來說,它有幾個好處。首先它是非常具體、可視化的東西,思維方式是非常抽象的。但是當我們用導圖、用一個圖形畫出來的時候,它就像把虛無縹緲的思維,變成了一個一個具體的圖形。第二個好處,導圖是高交互的東西。
  • 做好這十條,「粗心」的孩子立即變細心
    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① 注意力不集中② 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③ 缺乏精加工④ 思維能力問題造成的審題不明避免急躁與粗心的具體訓練方法包括:第一,集中注意力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學會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童的幹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童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
  • 不是孩子粗心而是能力不夠
    粗心問題困擾了很多孩子,為啥一考試,難題會做,越簡單的題越做錯?真的是孩子粗心麼?其實不是!簡單題出錯是孩子的能力不夠。這不,朋友家娃上一年級,這次期中考試,錯了很多不該錯的題。難題出錯可以理解,可為啥那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題卻做錯了,孩子自己也說:「不是不會,就是粗心了」。
  • 你的孩子還在機械記憶嗎?用思維導圖打開孩子看世界的新方式吧!
    思維導圖可以讓孩子感受閱讀、思考的樂趣,讓孩子擺脫機械記憶的困擾! 孩子掌握思維導圖後,有哪些好處? ◆擴大對世界的認知,在更大的範圍內做出人生選擇,見到更廣闊的世界。
  • 三年級應用題孩子半天未解出答案,我用思維導圖解決他數學困擾
    其實這是一道推理和置換類應用題 ,題並不難,關鍵孩子能否閱讀分析,抓住題目的題眼進行轉化。因為題中單個塑膠袋和紙箱裝玩具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所以先要進行轉化,類似升級版平均分問題。可以把紙箱轉化成塑料箱,也可以把塑料箱轉化成紙箱。從現行數學課本來看,的確很少運用這類思維比。
  • 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小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深刻感悟人物的形象
    無論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我們現在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但是讀書,尤其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讀整本書對好多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我教的孩子們已經五年級的,呈現出了一種特別明顯的兩極分化。有些愛讀書的孩子,不用老師和家長的催促,就可以自發地完成讀書。
  • 三年級孩子寫作文難度大,不妨試試思維導圖作文法,作文不拖後腿
    對此,家長不妨試一試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寫作文。思維導圖是具有發散性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左右腦的,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把關鍵信息點連接起來。因此,思維導圖其實是一個能夠提高孩子作文成績的有效的方法,很多孩子用了這樣的方式,寫作文不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用思維導圖,幫孩子全景圖解百科全書
    由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審定推薦《全景圖解百科全書:思維導圖啟蒙典藏中文版》1月9日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首發儀式。該套叢書從西班牙引進,自發行以來,已譯有西班牙語、英語、喬治亞語、印度尼西亞語、中文5種語言,累計銷售超過100萬冊。此次通過中國農業出版社引入中國。
  • 孩子怕作文,最底層的邏輯是什麼?3步「思維導圖」訓練法就懂了
    而思維混亂,則不僅下筆難,而且很有可能跑題,偏題。那麼如何建立作文思維?今天給大家推薦「思維導圖」寫作文方法。巧用「思維導圖」訓練,簡單3步,輕鬆寫出高分作文作文是一種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思維導圖是能夠反映思維過程的工具。
  • 怎麼給孩子讀繪本才有效?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而較相不同的是學校閱讀,在美國的課堂中,閱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精讀、指導閱讀、自主閱讀、夥伴閱讀,前兩者閱讀形式是指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和指導,而後兩者閱讀形式就是屬於泛讀的範疇。泛讀只是興趣閱讀,而運用閱讀策略學習就能夠直接達到閱讀目標。想要讓孩子有效讀繪本,就要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孩子精讀繪本。
  • 小學學習方法論第三期:如何徹底解決孩子粗心的問題
    很多所謂的馬虎丟分其實是孩子知識掌握不牢,不準確,不熟練導致的。如果現在問初中生,十以內的加減法,他肯定不會因為馬虎粗心而犯錯。 第二點,會讓孩子形成「我是一個粗心馬虎的人」這樣的自我標籤。 這一點怎麼理解呢?教育專家們說,我們鼓勵孩子一定不要誇孩子聰明,而是要誇他努力。其實就是想當孩子完成某項成績時,歸因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上面。
  • 孩子一直「粗心」怎麼辦?家長們快收下這10條對策|夜讀
    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① 注意力不集中② 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③ 缺乏精加工④ 思維能力問題造成的審題不明⑤ 概念模糊避免孩子粗心的教育建議做事急躁不安,只求速度快,寫作業與聽課馬虎,也會影響學業進步。避免急躁與粗心的具體訓練方法包括:第一,集中注意力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學會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
  • 寫篇作文讓孩子崩潰痛哭,《思維導圖作文》,讓作文變得更簡單
    要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績,家長不妨讓孩子學學丁丁老師的《思維導圖寫作全2冊》。丁丁老師是新銳作文名師、國際楚才作文競賽專家評委,在寫作文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丁丁老師認為寫作文應該「個性」,不應該只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要靈活;他認為應該把生活場景搬到課堂中,讓孩子從日常中通過觀察、思考,學會口頭表達和寫作。
  • 如何讓學科思維導圖真正「落地生根」,一線語文老師的實踐心得
    可以通過繪製好的成圖來引導他們如何思考,到了4年級以後,其認知還是帶有很大的具體性和形象性,,通過思維導圖學習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通過繪圖成功的激勵來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確實不錯,這時候讓他們自己去進行自由繪製更能好!如果非得談談思維導圖對小學生學習的作用的話,我覺得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做思維導圖,你覺得適合做、願意做的部分就可以用思維導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