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后庄村:修好進村路提升村民幸福感

2020-12-23 黃河呂梁頻道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李竹華)「俺村這條進村路是條大道,以前路坑坑窪窪,一到雨天,泥濘不堪,車輛行駛在路上,稍有不慎,就有翻車的危險。出行難一直是困擾群眾的大難題。現在重新修成柏油路後,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我的小鋪子,客流量也明顯增多了,這都是村「兩委」為村民們創造的良好出行環境。」 12月9日上午,孝義市兌鎮鎮后庄村經營菸酒店的劉太敏看著如今平坦寬敞的柏油路高興地說道。

前不久,順利完成施工任務並投入使用的后庄村進村路段。其實不僅是后庄村的進村大道,而且也是通往東莊、杏野、黃文等6村的一條主幹道,因車輛多、車流量大,又加上年久失修,道路破損嚴重,造成坑窪不平、多處斷裂,已經不能滿足百姓出行需要,潛在危險很大,但由於沿溝幾村地理位置偏僻,產業結構單一,各項事業發展也比較滯後,是兌鎮連續幾年集體經濟的空殼村。

這些年,為了方便群眾出行,村裡也沒少做修修補補的工作,碎石墊路、大坑填埋,但終究治標不治本,啥時候能徹底修好這條路,成了大家最盼望的事。

后庄村黨支部書記劉運強和村「兩委」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今秋,劉運強一邊跑市、鎮爭取資金一邊積極聯繫施工單位現場勘查,制定整修方案,最終採取「一事一議」的籌資辦法從村民、社會捐助、政府補貼籌資50餘萬元,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對該路段和河灘進行了大改造提升,重新鋪設瀝青和水泥路面並順利完成施工。

鋪油當天,現場機聲隆隆,封油車、瀝青攤鋪機、壓路機,依次行進,所過之處,嶄新的4米多寬半幅瀝青路面鋪設完成。道路兩旁站立了許多村民投來關切的目光,他們盼這一刻已經太久了。

修好路,為后庄等6村發展積蓄了空間,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認可。村民們也可算過上了像城市人一樣的生活,新修的道路平坦寬廣,走起來確實讓人心情舒暢,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出行困難的問題了。當時,一聽說走了多年的泥濘路馬上就要修成柏油路,許多村民都高興得合不攏嘴,很多人激動得成夜未眠。

后庄村「兩委」以人為本,為方便群眾生活,創造和諧社會,扎紮實實解決了群眾難題,使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如今,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騎車、開車出村進鎮上市區,簡直就是很簡單的事。村民們都感覺著,離全面實現小康生活越來越近了。

俗話說建設容易,維護難。對於道路建成後的維護工作,劉運強書記告訴記者,他們會對道路加強巡查,一旦發現問題便會及時聯繫施工隊伍維修。此外,他們還會擔負起監管和維護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孝義后庄村黨支部開展紀念「建黨99周年」系列活動
    紛紛表示,一定銘記黨的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先鋒,做一名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好黨員、好幹部,為后庄村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全部力量。 參觀結束時,全體人員在駐村第一書記蘇建榮的領誓下高舉右拳,莊嚴宣誓。大家在重溫入黨誓詞中堅定理想信念,積蓄奮進力量。通過一天的主題黨日活動,大家受益頗深,提升了黨性修養。
  • 黃巖后庄村:打造花園式美麗村莊
    颱風過後,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臨后庄村視察災情,鼓勵村民重建美好家園。16年來,后庄村先後實施了「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美麗庭院」等建設,村莊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善治示範村」「省級農村引領型社區」。黨建引領,激活全村發展「原動力」「我還在村裡開會,客戶讓副總接待一下……」這幾天,后庄村黨總支書記郟正江忙得顧不上自己企業。
  • 忙碌在孝義市后庄村防控一線的天龍救援隊_手機網易網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李竹華)2月14日上午,孝義市兌鎮鎮后庄村迎來一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天龍救援隊,他們在隊長王江的帶領下,自帶消毒液,深入村中用自備充電式全自動噴霧器對該村實施了噴霧消毒。
  • 孝義市后庄村:愛心人士助力抗擊疫情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本報訊 2月8日下午,孝義市兌鎮鎮后庄村解海斌將5箱方便麵、兩箱純淨水、一件火腿腸、一套棉被送到本村三眼橋路口卡點值守人員手中,表達對防疫一線人員的慰問。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后庄村內一幕幕暖心故事不斷上演。  2月4日,后庄村黨支部、村委會在微信群發起倡議,號召黨員幹部和群眾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 君山片區變「輸血」為「造血」 提升村民幸福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提升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內生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引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君山片區在探索和實戰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變「輸血」為「造血」,為實現廣大村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並將收益反哺村民,實現產業興、群眾富、村財增、農民樂。
  • 駐村亮靚點:村裡修好了富民路、惠民渠
    「村民的農田用水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大多數村民一年的收入都得靠地裡的莊稼,這個問題要是不能夠解決,村民脫貧致富的第一道關卡都過不去。」新疆自治區經信委駐庫木庫都克村工作隊副隊長許蓉說。   同時,從便於群眾出行考慮,統一在渠上搭建民族特色鐵藝橋69座,在橋上還安裝了木凳,村民茶餘飯後可以在橋上坐著和鄰居嘮嘮家常。
  • 孝義市后庄村黨支部赴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參觀學習
    6月20日,孝義市兌鎮鎮后庄村黨支部組織40餘名黨員幹部赴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開展「傳承太行精神 牢記初心使命」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接受革命精神洗禮。紛紛表示,一定銘記黨的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先鋒,做一名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好黨員、好幹部,為后庄村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全部力量。
  • 孝義市后庄村有為青年愛心捐贈助力疫情防控
    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2月5日上午,孝義市兌鎮鎮后庄村青年郝寶榮代表村內外37歲屬鼠青年購買大衣、消毒液、洗手液、噴壺、方便麵、火腿腸、農夫山泉、茶葉等物品專程回村捐贈,為抗擊疫情防控工作日夜值守,在入村路口卡點的檢查、檢測人員表達敬意。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些實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呼籲更多的愛心人士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公益行動中,一起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 「路痴」修路記——記南昌縣塘南鎮和豐村村民李學華
    在南昌縣塘南鎮,有一位這樣的農民,他本不富裕,但卻堅持自掏腰包,利用個人閒暇時間為村民無償修路,這一修就是24年。至於修了多少公裡路、花了多少錢,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就是南昌縣塘南鎮和豐村村民李學華,因為他的事跡,附近的村民給他取了個外號——「路痴」。
  • 進村主路被封,繞行小路坑窪不平,如何保障出行?
    進村道路被封 7月2日,記者來到了位於通州區臺湖鎮的麥莊村,在村民郝先生的帶領下走上了進出村的「小路」,這條道路位於村東邊,是一條蜿蜒的土路,上面鋪了一些小石子,郝先生說,這是一條臨時修的道路: 郝先生:就這個路面的顛簸情況
  • 東方白查村:船形屋前鋪新路 黎村發展迎新機
    但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村民符那特卻在路邊盯著攤鋪機看了半個多小時,家門口鋪上了寬闊的瀝青路,他打心眼裡高興。符那特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該村種有芒果樹和檳榔樹,以前交通不便,收購商不願進村收購芒果、檳榔,村民只能自己用摩託車運到外面賣。
  • 江西遂川:修好山村路 下好致富棋
    央廣網遂川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羅樟華 劉祖剛 袁衛生)密嶺原來是巾石鄉一個行政村,2003年撤併後併入東坑村,這裡山高坡陡,道路安保措施缺乏,出村的路曾經是一條人見人怕的「危險路」,而且要經過人員房屋密集的「新屋下」自然村,組道則大都是泥濘的土路,老百姓出行困難。
  • 百坭村民要告訴她:路修好了,砂糖橘也豐收了
    百坭村的砂糖橘豐收了1月8號,廣西樂業至百色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樂業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從樂百高速新化收費站下高速,向北行駛20分鐘,就到了百坭村。一進村,記者就遇到了村支書周昌戰,他正要給前來選購砂糖橘的果商引路,兩位其實是舊相識。周昌戰:「我認得你,你2000年的時候在車站做農資。」果商:「你現在在做支書?」
  • 漳州浦南鎮雙溪村:家門口那條路通了,村民的心裡暖了
    來源:臺海網一條寬6米、長1.2公裡的村道,改變了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雙溪村的命運,村民們的心裡暖洋洋的——家門口那條路通了……許多遊客到雙溪村體驗鄉村遊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雙溪村,以前,村民出行只有走縣道501線一個單選項,自從家門口的這條坪溪路連接線打通後,出行道路截彎取直,村民們的出行路線變成了雙選項,可以不再需要繞行鎮區,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也分流了鎮區四分之一的人員、車輛往來,緩解了鎮區交通壓力。
  • 山西省縣級市,孝義市
    孝義市境內的地表水多為河水,河谷水系發達,但多為季節性河道,均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有史料記載:「勝水一名孝河,源出狐岐山之麓,流經縣西十五裡至縣東南入於汾。土京水一名西陽水,源出縣西南一十五裡,土京水合勝水入汾河。」「玉泉山在縣西南七十裡,下有泉如涑玉因名。通吉隰往來之路,其水引縣南,灌南曹五樓諸村民田。」這些史料都是孝義水系發達、河流眾多的有力佐證。
  • 孝義市人大代表宋金鋒:傳遞民聲 擔當使命
    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鋒就是點亮村民希望的火把,在他帶領下,留義村村民邁進致富門,踏上幸福路,成功走在了新農村建設的最「前沿」。《孝義人大之聲》系列報導今天播出第23集《人大代表宋金鋒:傳遞民聲 擔當使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剛結束,宋金鋒就迫不及待地把黨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發展格局傳遞給村裡的黨員幹部們,因為這就是留義村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和方向。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4」「田書記」的進村趕考路
    在村民眼裡,他是整日奔波在為民路上的「費鞋書記」;在村幹部眼裡,他是敢幹會幹的「實幹書記」;在鎮幹部眼裡,他是有想法有思路的「點子書記」......他就是陝西省華陰市鳳城村第一書記田戰省。田戰省給村民傳授修剪花椒苗的方法。2017年4月,田戰省被華陰市水務局選派到鳳城村擔任第一書記。
  • 路修好了,公交卻難恢復,原來是因為……
    家住金山石化的市民陳女士近日向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夏令熱線62706270反映,從金山石化到胡橋汽車站的石胡專線公交由於修路,自今年4月起縮線行駛後,自己每次往返兩地都要多花1個多小時,如今,修好了,不知為何,線路還沒有全線恢復,給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 晴隆坡榮村:路通家 家家踏上幸福路
    「那時候,組裡全是泥巴路,出行一點都不方便,而且一到晚上村裡除了各家各戶的燈光,其他地方都黑漆漆的,出去串門非常麻煩。」陶春華感慨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晚上黑漆漆,困擾著陶春華的前半生,也困擾著坡榮村群眾的出行。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致富路修到了家門口
    小會村是一個坐落在山溝中的小山村,村裡有1480口人,絕大多數村民都種玉米。從前,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發展其他產業受限制。談起村裡的路,陸永康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