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莓鋪就毛南族鄉親幸福小康路

2020-12-23 天眼新聞

5月22日下午,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的教職工們下班後來到「校農結合」線下體驗中心,自發排起了長隊,從「校農結合」網上商城APP訂單驗證到領取貨物,1分鐘不到的時間,一袋袋來自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的無公害藍莓就送到了教師們的手中。

採購的教師

「天剛亮就開車到亮寨村和鄉親們一起摘藍莓了,都是農戶自家種植的,打包裝箱花了三個多小時,這批貨有280箱約1540斤,想趕在教職工們下班前把今夏最新鮮的一批藍莓送到他們手中。」正在忙活下貨的是黔南師院駐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新關村第一書記吳承品,此時他已滿頭大汗。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李明江展示了「校農結合」網上商城APP此次藍莓的下單數據,「截止到今天下午五點,共下了760單,1048袋,一袋約5.5斤,總量約5764斤,總收入52400元,按成熟周期分三批次全部送達。」

卡蒲毛南族鄉獨有的地理氣候資源優勢造就了卡蒲藍莓上佳的品質。當地採用無公害種植技術,果粉厚,花青素含量高,果粒飽滿,新鮮多汁,清甜爽口,齒間留香。這是黔南師院自今年5月實施消費扶貧行動以來,教職工第二次大規模集中採購的產品,吳承品在得知亮寨村處在盛果期的藍莓因為愁銷路仍碩滿枝頭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將該情況報告給黔南師院黨委,學校高度重視,專門組織各二級機構工會負責人召開了消費扶貧推進會,將採購計劃轉達到每一位教職工,號召大家再次助力毛南族鄉親渡過難關。

「就在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的新聞刷屏了我們師院人的朋友圈,大家互相留言點讚,在師生和駐村幹部中引起熱烈反響,我們始終和毛南族的鄉親們站在一起,再接再厲,繼續奮鬥,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歷史與民族學院郭旋老師提著剛領到的1袋藍莓激動地談到。

教職工選購來自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的藍莓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毛南族鄉的卡蒲,全鄉下轄6個行政村52個村民組,總人口1.28萬人。2016年底,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幫助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脫貧」的通知,明確指示黔南師院具體幫扶卡蒲毛南族鄉新關、擺卡2個類貧困村。幫扶過程中,黔南師院發揮高校師生消費、科研、教育、成果轉化等優勢,開創「定點採購、產業扶持、基地建設、示範引領」的「校農結合」教育扶貧新模式,突出以黨建結對幫扶為引領,以扶持產業為核心,形成黨建引領、消費助力、希望圓夢、志智雙扶、大地論文、紮根山區「1十5」新布局。定向採購貧困村農產品,配套扶持產業發展,實現幫扶村率先在全縣脫貧出列,並拓展到平塘19個有毛南族人口的村,成效顯著。

2019年黔南師院採購農產品1131.61萬元,其中省內貧困地區農產品959.41萬元,佔比84%,採購金額和佔比分別比上年增7.7倍,增加了10個百分點;「配額換定單」採購帶動平塘1500貧困戶6750人人均增收1100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建成「校農結合」10個專區網上商城和1個「校農結合」鄉廠校店;舉辦的黔南州「校農結合」展銷會現場籤約42個單位,金額1252.27萬元,參展企業118個,現場銷售23.5萬元,56家企業186個產品申請進入「校農結合」網上商城;成立「校農結合」科技服務團建成7個規模示範基地,引入李桂蓮蔬菜專家團隊和西安楊凌現代農業企業,平塘69個「校農結合」村上年蔬菜增長100.34 %、食用菌增長156.3 %、新水果增長281.5%、特色家禽增長144.04 %、生豬出欄增長145.95%,增速創歷史新高。

據統計,2017年至今,「校農結合」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示肯定,成為省脫貧攻堅重要措施全省推行,2次成為教育扶貧典型在全國會上作經驗介紹,得到各級主流媒體130餘次報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黔南師院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消費扶貧行動」「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重要指示要求,下一步繼續做好「校農結合」產銷精準對接,堅決打贏新型冠狀肺炎防控、脫貧攻堅兩場戰役,實現決戰全面勝利。

毛南族鄉的藍莓熟了,走在小康路上的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梁曉琳

通訊員  舒夢月

編輯 張濤

編審 張發揚

相關焦點

  •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2020-07-21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峭壁上劈出幸福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脫貧觀察
    毛南族曾被稱為「毛難族」,意思是受苦受難的民族,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毛南族」。廣西環江縣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數百年來,閉塞、貧窮、落後是這片土地難以掙脫的枷鎖。
  • 賽罕區:交通發展鋪就百姓「小康路」
    「十三五」期間,賽罕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展,為賽罕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為百姓鋪就一條幸福的「小康路」。  從「老郊區」土路到「四好農村公路」  修一條路可帶動一方經濟,鋪就一張交通網可以拉動整個區域經濟。回憶起幾十年前的「老郊區」土路,家住金河鎮曙光村的村民程玲玲感觸頗深:「原來我們村裡的路基本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身泥。現在馬路修得平整整,路燈照得亮瑩瑩,變化真大。
  • 鋪就全面小康幸福路 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
    條條鐵路密織成國家經濟發展路、人民幸福出行路、文化交流傳播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鄉村振興快車道12月18日,記者在黃柏鄉龍湖村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看到柏油馬路屬於「四好農村路」,自從修好以後,給當地村民出行和臍橙銷售帶來極大便利。
  • 全力構築交通網 精心鋪就幸福路
    全力構築交通網 精心鋪就幸福路 2020-12-17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職業教育鋪就脫貧幸福路|長城評論
    近年來,從建立覆蓋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11個貧困縣的「9+2」職教協作區,到組建北京·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再到促成阜平縣職教中心與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中高職銜接「3+2」分段培養,阜平縣用職業教育為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提供了充足動力。
  • 新昌:橫板橋村以「文化+旅遊」鋪就幸福小康路
    近年來,該村全力打造以「一山(天姥山)、一橋(橫板橋)、一寺(天姥寺)、一路(唐詩路)、一夢(天姥夢)」為主題的詩路古驛風情,彈奏出鄉村振興的最美旋律。  走進橫板橋村,眼前小橋流水、綠樹婆娑、風光旖旎。拔地而起的文化禮堂、風光一片的古驛道,人文與山水融合,逐漸成為村民的精神家園。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河鎮小月河村:吹響豐收曲 走上幸福路 2020-10-1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錦繡小康|字裡行間系真情
    聽完介紹,習近平一針見血地指出:雖然整村搬遷了,生活改善了,但這還達不到小康水平。他當場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自力更生,發展經濟,奮發有為,再創輝煌」十六個字。 臨別前,習近平拍了拍鍾晉金的肩膀,鼓勵道:「小夥子,你很年輕,要好好幹,先動起來,奔上小康路。」 貼心的話語,是關切,更是激勵。
  •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
  • 安徽偉誠建設公司:9年專注基礎設施建設 精心鋪就「幸福路」
    質量為先,鋪就「幸福之路」9年間,安徽偉誠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合肥包河區幸福村路工程、銅陵市新廟王路(翠湖西路-立新路)工程、鳳陽縣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西泉鎮雷羅路、幸福路及背街小巷改建工程等項目。
  • 中國人口較少民族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崖寶基 攝中新網河池5月20日電 題:中國人口較少民族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記者 黃豔梅 楊志雄「以前住的茅草屋,現在磚瓦新樓房;以前走的羊腸道,現在道路寬又廣;以前有病無錢醫,現在醫藥能報帳……」走進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中南村南昌屯,村口立著一排感恩牌,道出了當地毛南族民眾的生活變遷。
  • 【雲曉平】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國務院扶貧辦全程指導,中央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達556.65億元。
  • 幸福大道譜新曲 宿遷宿豫發布《彩虹路 小康路》原創歌曲
    梨花灣,石榴園,第一江山春無眠……」1月11日上午,記者從宿遷宿豫區委宣傳部獲悉,以該區幸福大道為靈感,圍繞小康社會這個主題創作的歌曲《彩虹路 小康路》,日前正式發布。宿豫區把幸福大道環線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牽引,按照「城鎮村聯動、點線面結合」思路,以農房項目為點,以幸福大道環線為軸,以特色產業為面,以點串線,連線拓面,協同推進「優居強村興產富民」,加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9)】《幸福的約定》江蘇省...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9)】《幸福的約定》江蘇省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20-11-06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地評線】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脫貧路」上響徹雲南人民決戰決勝的號子,同樣也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動人樂章。國務院扶貧辦全程指導,中央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達556.65億元。
  • 【聚焦精準扶貧】方永堂:生態土雞產業託起幸福小康夢
    【聚焦精準扶貧】方永堂:生態土雞產業託起幸福小康夢 2020-10-1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道樹穿上「防護衣」 扮靚「四好農村路」
    12月20日,入冬以來,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甘坑生態林場慈眉村進村公路兩側的行道樹溼地松披上了白色「防護衣」,過往車輛和行人穿梭其中,成為冬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現「車在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美好畫面。
  •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
    大豆變「金豆」 鄉親唱著村歌奔小康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見成效「巴彥大豆」訂單排到明年。近日,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的一段MV「火」了。在碧浪翻滾的青紗帳和滿眼金黃的豐收場景中,一曲村歌唱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的成效,唱出了鄉親們增收奔富的美好生活。這段MV全長3分30秒,鏡頭從地理標誌農產品「巴彥大豆」幼苗破土而出,到飽滿的豆粒堆起「金山」,再到基層黨建凝聚人心、有力引領……豐裕村因「豐」而「裕」,村子更美了,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