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雲曉平】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脫貧路上,每一步都向著幸福
金珠德吉的心氣兒,源於夫妻倆對小康生活的真切期盼,更源於河北援藏團隊助力阿里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曾經的札布讓村,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以前單一地依靠青稞,村民生活十分拮据,地裡的青稞早早就被人捋光,磨出了面,人們就迫不及待地往嘴裡塞;一根扁擔兩隻桶,摸黑就出門,到了才發現,水井邊站滿了人。」50歲的金珠德吉用當地流傳的俏皮話描述著過去的日子。
-
【脫貧攻堅·小康路】小小赤松茸 「種」出脫貧路
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臨夏州是甘肅脫貧任務最重、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深度貧困是臨夏州的最大州情。廈門市在對口幫扶臨夏州的過程中發現,當地的自然環境可以滿足赤松茸生長所需要的條件。經過幾個月的試種,最終決定將赤松茸基地建在位於和政縣松鳴鎮西南部的狼土泉村。
-
「地評線」多彩時評:用教育扶貧鋪築「幸福路」
作者:和平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無論是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還是持續穩固脫貧成果,都需要發揮教育扶貧穩定就業、增強素質、激發動力的作用。要清醒認識教育扶貧的現狀,綜合施策,立體推進,持續用力,為貧困群眾鋪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立足當前,開展技能培訓促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從「六穩」到「六保」,就業都處於首位,確保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
-
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_新聞報導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今年以來我省「雙線作戰」「雙業推動」「雙管齊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通訊員 潘志勇 實習生 陳韌銳幸福是什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便文村脫貧戶王澤思說:「幸福就是家門口有產業,自己的腰包有錢,成功戒酒,然後就盼著娶個媳婦回家,生個胖娃娃!」幸福是什麼?海口市紅旗鎮墨橋村73歲脫貧戶鄧開積說:「幸福就是心裡很踏實,有新房住,不再擔心颳風下雨時房屋漏雨。現在,我兩個兒子外出打工,我在家光種植水稻和瓜菜一個月就能掙2000元,踏實!」
-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9)】《幸福的約定》江蘇省...
【教育鋪築小康路 全國校園歌曲展播(9)】《幸福的約定》江蘇省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20-11-06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北省援藏團隊助力阿里群眾脫貧見聞:脫貧路上,每一步都向著幸福
金珠德吉的心氣兒,源於夫妻倆對小康生活的真切期盼,更源於河北援藏團隊助力阿里群眾脫貧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曾經的札布讓村,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以前單一地依靠青稞,村民生活十分拮据,地裡的青稞早早就被人捋光,磨出了面,人們就迫不及待地往嘴裡塞;一根扁擔兩隻桶,摸黑就出門,到了才發現,水井邊站滿了人。」50歲的金珠德吉用當地流傳的俏皮話描述著過去的日子。
-
「懸崖村」的脫貧路,每一步的前行都不尋常
帕查有格在直播演講中說了很多關於「路」的故事,但他提到最多的卻是村民們微笑的臉龐,這一張張笑臉從他第一次爬到山頂時就看到過,一直到現在都未改變,早就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今年11月17日,昭覺縣實現脫貧摘帽,其中便包含著每一個「帕查有格」對脫貧攻堅事業的推動,以及當地每一個百姓用雙手改變命運的堅持。這條路始終向前,沒有退路。「記得媽媽說勇敢的人不會迷失自己。」
-
用職業教育鋪就脫貧幸福路|長城評論
近年來,從建立覆蓋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11個貧困縣的「9+2」職教協作區,到組建北京·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再到促成阜平縣職教中心與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中高職銜接「3+2」分段培養,阜平縣用職業教育為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提供了充足動力。
-
【地評線】潮評|「兩山」理念踐行時 暢通民生幸福路
鐵路線的開通,直接關係著老百姓的出行,既是民生路,也是幸福路。人民期不期待、滿不滿意、便不便利,都反映在群眾的外出體驗上。9月27日開通以來,朋友圈被這趟來往於山海之間的「綠巨人」刷了屏,有為家鄉終於圓了鐵路夢而自豪的,有計劃國慶坐「綠巨人」出遊的,也有感慨「時代在進步、祖國在騰飛」的。
-
銅梁二坪:中山村的脫貧路
這樣一個沒有天然優勢的貧困村,如何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脫貧路致富呢?8月7日,記者在村主任周家全的引領下,目睹了中山村的嶄新面貌,感受了中山村人在脫貧致富路上所體現出來的奮鬥精神。路帶動了養殖業「我們村山多,出門就高巖高坎的。以前一下雨,泥路就滿是稀泥巴。如果不抓著路邊的樹枝或野草,簡直是寸步難行。」
-
峭壁上劈出幸福路——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脫貧觀察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毛南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裡掛九梯」的峭壁劈出了幸福路,「望天吃水難」的山溝湧出了幸福泉,「草帽能蓋地」的石縫結出了幸福果。2020年5月,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
安溪:織就交通網 暢通脫貧路
路寬了,咱老百姓的心裡也越來越敞亮。」得益於公路的暢通,安溪縣福田鄉豐都村貧困戶陳天山種植的黃金百香果走出山門,成功脫貧。翻開安溪交通地圖,延伸的「彩帶」,長大的道路,……日新月異,撐起山城的發展脈絡,記者感受到了時代的脈動,觸摸了安溪逐夢前行的心跳。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近年來,宛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工程強力推進,躋身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在全市率先實現行政村和自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和通客車目標,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農村公路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城鄉交通一體化,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
-
【走向小康】小小雙孢菇,引領石佛寺脫貧路
【走向小康】小小雙孢菇,引領石佛寺脫貧路 2020-12-1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修築「致富路」「幸福路」「書香路」,寶山區精準助推曲靖會澤高...
全縣人口106萬,到2020年1月全縣還有貧困人口近7萬人,列入掛牌督戰的貧困村有113個,佔全國掛牌督戰村總數的十分之一,督戰村脫貧難度大,任務艱巨。交支村:擰成一股繩修好「幸福路」依靠稻蝦種養基地,白霧村闖出脫貧致富的新路,一山之隔的交支村村民也為眼前新鋪設的道路而歡欣鼓舞。交支村是掛牌督戰深度貧困村,過去,村民必須步行1小時趕到埡口,再乘坐半小時公交車,才能到達縣城,「現在硬化道路修好了,我們可以直接騎摩託車或開車到縣城,只要40分鐘。」
-
照亮」民生幸福路
多管齊下「照亮」民生路走進蒙自市芷村鎮白詩村委會裡合田村,一棟棟整齊的兩層樓房坐落在青山綠水間,平整的通村水泥路旁綠樹成蔭,三五個村民圍坐在乾淨整潔的客廳裡嘮嗑,笑意寫在臉上。連日來,新安所鎮小紅寨村村民馬愛英都在已收割完的石榴地裡忙著除草。
-
小小鴿子窩,編織幸福路
在脫貧攻堅決勝時期,有這樣一些地方,這樣一些人,他們雖被認定為貧困戶,但不願「等、靠、要」,決心穩紮穩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勞脫貧致富,讓一貧如洗的狀況成為歷史,從而步入脫貧新時代。編織鴿子窩,開始步履蹣跚邁進脫貧第一步。王波一家是後遷入八家子村的,沒有土地,靠王波做瓦工打工生活,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
陶學義:繡花機織出脫貧路
陶學義苦澀地說。只有小學文化的陶學義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在外奔走多年的陶學義回家了。可是回家後做什麼,他依然沒有思路。在他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想到了自己身著的服飾,從小受苗族服飾的影響,祖輩們在耳濡目染之下,陶學義對苗族服飾有著深厚的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