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小康路】小小赤松茸 「種」出脫貧路

2020-12-13 央視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沈湜):9月24日一早,宋生文就在田地裡忙活著。今年38歲的他,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大山腳下。起初宋生文一家七口生活還算過得去,可3年前父母生病舉債治病後,全家便都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照顧父母,宋生文回到村裡,成了臨夏州和政縣赤松茸基地第一批打工的村民。

  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臨夏州是甘肅脫貧任務最重、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深度貧困是臨夏州的最大州情。廈門市在對口幫扶臨夏州的過程中發現,當地的自然環境可以滿足赤松茸生長所需要的條件。經過幾個月的試種,最終決定將赤松茸基地建在位於和政縣松鳴鎮西南部的狼土泉村。同時,和政縣也通過東西部協作,引進了福建客商投資的臨夏州夏潤高原農業有限公司,並在狼土泉村、卜家莊鄉前坪村等地進行土地流轉,大面積種植赤松茸,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赤松茸對於像宋生文這樣種慣了小麥、油菜、土豆等傳統農作物的村民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宋生文說:「雖然我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大山腳下種地,但是赤松茸還是第一次種,我們這裡通常種植的小麥、油菜每畝收入最多五六百元,但種赤松茸,收入高得讓人不敢相信,簡直就像在地裡種黃金。」據了解,每年6月至9月底是赤松茸集中出菇的季節,按目前的赤松茸市場價計算,除去成本投入,每畝收入可達3.2萬元以上。雖然幾年前欠的債還沒還完,但種植赤松茸讓宋生文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除了種植赤松茸以外,當地還建立了扶貧車間,形成「基地+農戶+企業」的產銷一條龍經營模式。據了解,和政縣赤松茸基地涉及232戶農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6戶。通過流轉土地每年可增加農民土地流轉收入50萬元以上,戶均2150元。企業用工量達6.2萬人次,增加季節性務工收入500萬元以上,人均1.5萬元,有力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在今年8月16日的一場電商平臺直播帶貨活動上,甘肅省臨夏州副州長推薦了一款平價的鮮赤松茸,直播當天就賣出了200多份,這次赤松茸的「首秀」不僅為扶貧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臨夏赤松茸。可當準備發貨時卻犯了難,因為鮮赤松茸保鮮周期短,對物流要求較高,經過多次測試,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臨夏回族自治州分公司克服困難為赤松茸定製了冷鏈運輸專車直達蘭州機場,連夜空運發往全國各地。

  看到多方力量都在為臨夏赤松茸扶貧產業的發展努力,宋生文甚是感動,他為每位購買赤松茸的人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信中寫道:我們看著一批一批的新鮮赤松茸走出大山,走到城裡人的廚房餐桌很高興。赤松茸讓我們村裡100多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了收入,我感謝每一位遠方下單的朋友,我們會把最好的赤松茸拿出來給消費者。

  小小的赤松茸包含的不僅僅是營養和美味,同時也幫助這些貧困戶「種」出了脫貧路,撐起了幸福傘。

  狼土泉村位於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松鳴鎮西南部,共510戶2186人,於2018年底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村民正在採摘赤松茸。

村民正在採摘赤松茸。

村民正在採摘赤松茸。

村民採摘赤松茸。

完成採摘後,村民將赤松茸進行稱重並記錄。

宋生文將上午採摘的赤松茸送到加工車間。

扶貧車間。

食用菌加工扶貧車間裡一片忙碌景象。

  工人用小刀刮去粘在赤松茸上的泥土、草屑,用清水清洗乾淨後,將赤松茸切成薄片,送入烘烤車間,進行烘乾、分揀、包裝等。

工人們正在將烘製烤乾後的赤松茸裝袋。

工人正在將烘乾後的赤松茸裝袋,包裝。

工人正在對顧客購買的鮮赤松茸進行打包。

  對於運輸路途較遠的訂單,在採用泡沫箱放置冰袋和冷鏈運輸的同時,還對鮮赤松茸進行真空處理。

  郵遞員正在對產品進行打包,每個打包好的鮮赤松茸包裹外都貼上了「生鮮易腐 優先投遞」的字樣。

  宋生文看著電商平臺裡自己種植的赤松茸銷售量逐步增長,同時也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看到多方力量都在為臨夏赤松茸扶貧產業的發展努力,宋生文甚是感動,他為每位購買赤松茸的顧客寫了一封感謝信。

  小小的赤松茸包含的不僅僅是營養和美味,同時也幫助這些貧困戶「種」出了脫貧路,撐起了幸福傘。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自貢大安鋪就致富「小康路」
    村民新居 攝影 廖志全  「繃緊弦」應對「大決戰」 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19年,榮軻懷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因戶施策,制定出170戶512人鞏固防止返貧措施,形成「大安區雙柏村已脫貧貧困戶鞏固措施和脫貧措施清單管理臺帳」。同時,他建立為民服務臺帳、千名第一書記訪萬家工作檯帳,細緻深入了解並記錄相關問題,逐一制定訴求、矛盾等事項解決辦法和日程安排,做到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形成周例會制度,將任務清單落實到人。
  • 講好河南脫貧攻堅出彩故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曾鳴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深入宣傳我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舉措成效,9月至12月,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策劃舉行了15場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
  • 萬水千山脫貧路——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中國審判》告別貧困(上)特別策劃報導目錄脫貧攻堅倒計時·綜述萬水千山脫貧路脫貧攻堅倒計時·幫扶,從頂層設計來謀篇布局,瞄準真問題,擘畫出切實可行的脫貧攻堅現實路徑,不斷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推到細處、落到實處、引向深處。
  • 【決戰脫貧攻堅】那人,那山,那水,那脫貧攻堅路!
    在進村入戶過程中,他們走村串寨,日復一日地跋涉奔波於山頭之間,在一次次的走訪中,他們摸清每一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細化脫貧措施,為精準幫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探索因地制宜奔小康的路徑和方法。為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和執行貫徹「三個規定」,他們始終圍繞法院中心工作,著力加強對思想政治及業務能力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脫貧攻堅方面的學習,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嚴格約束自己,講操守、重品行、修美德,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在駐村工作中樹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 「脫貧攻堅」百合花開鋪就群眾致富路
    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蘭州市舉全市之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蘭州百合、玫瑰、高原夏菜、中藥材等一系列特色農業產業都在這場攻堅戰中煥發出勃勃生機,為村民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條踏踏實實的出路,給未來鄉村振興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自打3年前,清水縣山門鎮觀音殿村至隴東鄉朱灣村農村公路建成通車後,沿線山門、隴東2個鄉鎮14個行政村的2519戶村民,生活從此變了樣。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七年脫貧攻堅襤褸路 五年同步小康一家人|六盤水...
    2015年7月,她同步小康駐村兩年合同到期,也來到了鐘山區,並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按照之前的約定,我們於2015年國慶結婚。 婚後,我繼續回到駐村工作崗位,我的妻子則通過考試,去了水城縣化樂鎮,於2015年10月進入水城縣化樂鎮人民政府工作,在五星居委會擔任文書一職,於2018年1月到鎮扶貧站工作,任化樂鎮扶貧工作站負責人至今,一頭扎進了脫貧攻堅一線。
  • 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他們滿懷信心奔上小康致富路
    「我的家,是多項脫貧好政策共同託舉起來的!」賽罕區榆林鎮榆林村村民龐開順這樣說。據了解,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推進,許多家庭都像龐開順家一樣,得到了幫扶,使他們有信心走上奔小康的致富路。但這一切,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有了變化。2017年,龐開順一家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從此,一家三口有了低保。同時,龐開順則因一級肢體殘疾獲得了殘疾人補助,孩子上大學也得到了教育補助和教育基金,村裡還為韓巧榮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在一系列幫扶政策和措施下,龐開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 【雲曉平】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⑭】詩詠湖北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
  • 【我們的小康】脫貧路上又「脫單」 夫妻攜手奔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在我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中,湧現出了一大批依靠勤勞雙手,在黨的脫貧政策指引下,從「貧困戶」成功走上「小康路」的典型戶;也有許多扶真貧、真扶貧的好幹部,從今天開始,我們特別開辦【我們的小康】欄目,集中展示他們的心路歷程,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勞山鄉勞山村王小華。
  • 安溪:織就交通網 暢通脫貧路
    中國日報福州12月24日電 「要致富、先修路」,在邁向高水平全面小康最後的徵程中,這句話依然鏗鏘有力。「水泥路修到家門口,去縣城還有高速公路。路寬了,咱老百姓的心裡也越來越敞亮。」得益於公路的暢通,安溪縣福田鄉豐都村貧困戶陳天山種植的黃金百香果走出山門,成功脫貧。
  • 【地評線】從「脫貧路」向著「幸福路」跨越
    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點點滴滴均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從「百日總攻行動」到「百日提升行動」再到「百日鞏固行動」,雲南全省上下抓緊抓實脫貧攻堅,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接著一環攻、一步緊似一步進、一程接著一程趕,用心血與汗水鋪就了不負時代與人民期待的硬核「脫貧路」。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市領導調研督導南龍鎮脫貧攻堅工作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市領導調研督導南龍鎮脫貧攻堅工作 2020-11-10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2020-11-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鬥脫貧路 幸福來敲門_新聞報導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儋州市蘭洋鎮南羅村文芳村民小組脫貧戶楊文立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現在會裝修電路、安裝水管、做水泥工、鑽井,不愁找不到活兒幹,不愁老闆不給漲工資!」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奮鬥脫貧路,幸福來敲門。自2015年以來,全省脫貧64.8萬人,累計退出貧困村600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縣衙下集鎮中河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河路「變形」記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王亞海 趙彥雷「中河路變得乾淨平整了,前來收購農產品的經銷商也多了,村民們心裡的石頭也終於放下了!」第五紀檢監察室的同志們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儘快修好中河路,讓村民早日實現通行順暢。經進一步了解,大家弄清了來龍去脈。早在2005年,衙下集鎮通過申請國家項目投資、群眾籌資硬化了中河路,給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直到2014年,中河村裡開了一個採砂場,經過運砂重型車輛的碾壓,中河路遭到損壞。
  • 童「畫」小康幸福生活 武漢伢用畫筆描繪脫貧攻堅故事
    天更藍、地更綠、空氣更清新,城鄉風景美如畫、人民安居又樂業……一幅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畫卷正在武漢徐徐展開。普通人美好生活的變化,是武漢全力實施脫貧攻堅的生動寫照。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