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這個選題的時候,我覺用將近幾千字去寫一個民族1500年的漂泊史,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吉普賽人其實就是羅姆人,最早歐洲人以為他們是埃及人,英文發音叫Egyptian,後來叫著就叫成了Gypsy。
沒有確切的考證說這個民族起源於5世紀印度西北部,後來流亡到波斯,再從波斯輾轉到巴爾幹半島,後遍及整個歐洲。
提起吉普賽人大家想到了波西米亞風,想到了卡門,但你一旦進入了歐洲,你同時會經歷被吉普賽人偷盜,盯梢。
2014年,剛到法國,同行的嚮導就說,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背包,這邊很多小偷,不像咱們國內,特別是要注意吉普賽人。
我當時就很好奇,為什麼要把這個民族單獨提出來。後來我遇到的事情也驗證了導遊的說法。
人跟人是不同的,民族跟民族也是不同的,中華民族勤勞節儉,跟德國民族一樣,都是積極進取的民族,而吉普賽人是熱愛自由,沒有祖國,隨處漂泊,有今天沒明天。
一到發工資的時候,一定會一晚上把工資用光,沒有錢的時候,就申請政府的救助金,沒有覺得任何害臊。沒事的時候,唱唱歌,跳跳舞,自由奔放。
一個在希臘的朋友今天早上發了一段視頻,在他家店鋪門前,幾個吉普賽人小孩,天天在她家店門口打鬧玩耍,趕都趕不走,車子停在他店鋪門口,妨礙他做生意。她說嫌死了。
剛開始他們也是看著他們流浪,覺得怪可憐的,她老公就經常給點錢或者麵包什麼的? 哇,這個口子,一開,他們就天天來。趕也趕不走。
還有一個義大利朋友在微信群裡說,吉普賽人上街遊行要求取消限制人們外出的命令,因為街上沒人,他們沒法有生存來源-乞討,偷盜的來源。真事。
歐洲人說他們是城市裡的蟑螂,我們當然要反對種族歧視,我覺得要深刻分析他們的生存環境,一個顛沛流離的民資,生存是第一的。但是這種文化依然傳承下來,實際需要改變的。
從公元5世紀一路遷移到歐洲,經歷戰亂饑荒,沙漠,洪水,瘟疫,那些人類所謂文明的行為在生存的苦難面前是不值得一提的。
中國有句古話,人無恆產,必無恆心!
連祖國都沒有,怎麼可能有一顆安定的心。
但是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輕視教育的力量,現在吉普賽人就指著領政府的救濟金,不讓孩子上學,跟著父母一起上街去學偷盜雜耍,佔卜。這樣的文化,我是不能認同的,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苦難,由於歷史或者宗教的原因,但是只要這個民族進取依然會得到人們的尊敬,猶太民族就是這樣一個受人尊敬的民族。
希望下次去歐洲,不要在遇到吉普賽人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