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座分不清南北的城市,地處南北分界線,一直飽受爭議!

2020-12-26 子鼠講文史

每個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氣候、環境、風俗也不同。平時喜歡分南北兩個城市,比如南方喝甜豆漿,北方喝鹹豆漿,冬至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然而,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城市,位於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在南北邊界上,關於它是南方城市還是北方城市一直存在爭議。

這個城市是淮安,位於江蘇省的中北部,淮安不僅南北不同,還數次被誤認為安徽,很無奈。淮安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位於古淮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就在劃分中國南北的秦淮河線上。

淮安雖然不是江蘇很有名的城市,但卻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它有2200多年的歷史,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與揚州一起,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美食之一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而且,淮安人傑地靈,不僅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鄉,也是韓信、吳承恩的出生地。

淮安雖然被劃分為江蘇省,但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存在爭議。很多人認為它屬於鄰省安徽,屬於北方城市,因為淮安人家裡有暖氣,為了更好的區分,淮安專門沿著古淮河修建了標誌性公園,裡面有一個球形建築,與淮安歷史遺址紅橋完美融合,紅藍相間,藍色代表北方,紅色代表南方,紅橋也被社交平臺譽為真正的網紅橋。

當然,淮安也有很多旅遊資源,淮安除了體驗中國南北地理分界公園的南北特色外,還是古運河之都,城市的文化內涵兼具南北特色。作為長江三角洲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從南北兩個方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到達淮安,我們都知道蘇北高鐵不是很發達,但是上海到淮安的高鐵開通了,成為繼徐州之後蘇北又一個擁有高鐵的城市。

南北之爭讓原本默默無聞的淮安風生水起,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座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蘇北城市。說實話,如果不是位於南北分界線上,可能和蘇北其他城市一樣鮮為人知,有爭議的時候會有人討論。

相關焦點

  • 江蘇最「奇特」的城市,地處南北分界線上,為此建造了一座標誌園
    淮安,為江蘇省13個地級市之一,位於長三角地區、江淮平原的東部,為蘇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經濟雖然不如蘇南地區,但淮安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還是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
  • 分不清「南北」的城市:一步能跨2省,介紹家鄉說不出是哪裡人
    但是,下面這個城市的情況很尷尬,介紹家鄉的時候說不出自己是哪裡人,有人說是北方來得,有人說是南方來得,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大家都知道南北分界線是秦嶺和淮河,這座城市信陽正好卡在這條分界線中間,信陽其實屬於河南省,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所以屬於北方,然而信陽卻一直孤零零地留在那裡,就在秦嶺--淮河的中間,成為一座分不清南北的城市,更神奇的是,信陽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一步可跨兩省」,由於地處豫鄂交界處,當地人可以隨時在南北邊界之間切換,稱之為北方人也或方人也。
  • 江蘇位於南北分界線上的城市,有2200多年歷史,但遊客卻不是很多
    眾所周知,江蘇一直穩居中國經濟第二位,與排名第一的廣東省的差距也很小,而且江蘇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勝過廣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認為廣東省各大城市之間的發展是不均衡的,比如深圳、梅州等城市,但江蘇各大城市的經濟發展卻不盡相同。
  • 國內有個奇特城市,位於南北分界線上,還有一個地標性建築
    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一直旅行,或許是某個未開發的荒涼小島,或許是某座聞名遐邇的文化古城,我們可以沿途用鏡頭記錄彼此的笑臉,和屬於我們的風景,一起吃早餐,午餐,晚餐,或許吃得不好,可是卻依舊為對方擦去嘴角的油漬,風景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我的身邊,國內有個奇特城市,位於南北分界線上
  • 8個跨越南北分界線的省份,那裡的人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但是,我國剛好有八個省份跨越了南北分界線,在這些省份生活的人,認為自己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呢?我們按照從東到西來看,首先是江蘇省。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古代經濟富饒的江南地區,如今的經濟實力仍然位居全國前列,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江蘇下轄13個地級市,全部都是全國百強。
  • 一己之力攔住南下冷空氣,南北分界線山脈是座什麼山?
    秦嶺山脈由東西延綿一千多公裡,橫跨多個省份,是中國的南北氣候的分界線。 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現在秦嶺主峰太白山上還立有南北分界線的界碑。秦嶺就像「一堵牆」,擋住了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也攔住了南方暖空氣的北上。
  • 我國位置「尷尬」省份,位於南北分界線上,是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我國是全世界第三大國土,不僅是東西經度,南北層次也很大,學過地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國南北分界線是以秦嶺一淮河為界的,位於這條分界線以北的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在這條分界線以南的地區是我國的南方。但從省裡來說,它的位置要「難堪」一些因為省正好位於南北邊界線上,這個省就是安徽,許多人會問,安徽到底是南還是北?事實上,安徽全省在人文景色,經濟等方面是有很大區別的,全省主要分為皖南和皖北,皖南和皖北的風景截然不同,皖南大面積種植水稻,皖南有獨特的口哨特色建築,有山有水,有小橋,有雅致的青石板路,也有江南朦朧美感。
  • 中國「最讓人好奇」的城市,一步就能跨越南北,四季氣溫落差不大
    在中國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說法,中國之所以這麼區分,主要是因為中國南北差異很大,飲食文化、氣候、習慣這兩個地方的差異很大,而且兩者很難融合,為了更好地區分管理,分成南北兩部分。南北以秦嶺和淮河為界,所以很多人會在下面說明分界點的土地是怎樣的氣候環境,其實分界點城市屬於江蘇省淮安,淮安自古以來與揚州、蘇州、杭州等被稱為「四大都市」,淮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如果你去過當地旅遊,就會被當地的城市環境所吸引,淮安在近代史上,屬於一個革命老區,這裡最有名的戰役是淮安戰役,新四軍在蘇北淮安對當時的偽軍作出了反攻的大作戰,所以來到淮安這個城市,會感到這裡的革命遺址還比較多
  • 跨過這條線,畫風突變:我國南北供暖線的前世今生
    水土異也」道出了南北風土人情的巨大差異。原本,人們對這條歷史悠久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並沒有什麼意見,但因其恰巧是南北集中供暖的「楚河漢界」,近年來,每到寒冬,便備受爭議。那麼,這條分界線由何而來?又如何成為未經官方「嚴格界定」的南北集中供暖線?
  • 南北城市房地產的差別逐漸明顯
    最近關於南北城市區別的討論很多,房地產行業今年的南北差異很明顯,北方城市除北京之外基本上都處於需要救市的狀態,而南方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火熱到要被再次嚴格出臺調控政策。而今年七八月份深圳、東莞、南京和寧波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表現過熱被約談,並隨後出臺了抑制投資需求的住房政策。南北樓市的差異跟這些城市的經濟增長關係是分不開的。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成績單已經公布,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南北城市的比例是9比1。
  • 雪梨南北杏燉裡脊
    準備好:雪梨2個豬裡脊肉200克蜜棗3顆南北杏仁各10克
  • 北方僅剩一座TOP 10!南北城市差距到底有多大
    前十名中的北方城市,僅剩北京這顆獨苗。早在2018年,全國前十強中北方就僅剩北京和天津,當時普遍認為,這個排名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因為一個城市能進入十強需要政策扶持外,還需要自身強大的綜合基礎。但僅僅過了兩年,天津就跌出前十。當時有人設想,北方未來十年有希望再多一個十強名額,是青島?是鄭州?
  • 三八線:只存在於世界地圖上的一條線,如何成為朝鮮南北的分界線
    一般來說,行政區劃的界線常規都是按照行政管轄範圍、傳統習慣沿襲、河流或者山川的走向來劃分,而朝鮮半島卻是在由北緯38度線演變而來的軍事分界線,進而演變成南北兩個國家的行政分界線。北緯38度線,本是一條自然和地理用途的劃線,存在於世界地圖和地球儀上,但是這樣一條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沒有實際意義的劃線,為何卻成為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基礎界線?朝鮮半島在近代歷史上,命運一直不太好,要麼面臨被瓜分的危機,要麼被殖民統治。而對於想要瓜分朝鮮的那些人來說,不約而同的看準了這條把朝鮮半島大致等分為南北兩部分的北緯38度線,或許真的只是巧合。
  • 南北經濟的天平何以大幅失衡:產業結構還是人文環境?
    另一條天然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秦嶺-淮河」分界線早已深入人心,它不僅是一條氣候生態分界線,也是一條極為精妙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分界線,正因為如此,它成了中國人幾千年來「南北意識」的一個標誌。
  • 南北城市PK 大唐財富看好北方這座城市
    (原標題:南北城市PK 大唐財富看好北方這座城市) 全國人民經久不衰的
  • 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的原因與建議
    這是這些年我們在公共政策領域的三大建言和呼籲,其中新基建已經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都市圈城市群逐漸走向社會共識但尚未完全落實,而全面放開生育則面臨巨大的學術分歧和社會爭議。其中,山東從1980年起一直位列前3,2007年開始持續位居第三,但與第二名江蘇的差距從2007年的242億元持續擴大2019年的2.9萬億元,而與第四名浙江的差距逐漸縮小至不到9000億元。
  • 徐州,一座歷史輝煌的城市,超具發展潛力的二線城市
    在今年公布「新一線城市」榜單的同時,相信很多人也都將目光聚焦到了江蘇,江蘇省的經濟實力非凡,今年上半年的GDP直追廣東省,一舉拿下了全國第二的好成績。那麼提到江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六朝古都南京,還是吳文化的代表蘇州,亦或者是太湖明珠無錫?
  • 任澤平|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原因與建議
    這是這些年我們在公共政策領域的三大建言和呼籲,其中新基建已經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都市圈城市群逐漸走向社會共識但尚未完全落實,而全面放開生育則面臨巨大的學術分歧和社會爭議。  中國區域發展新特徵:南北差距明顯拉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發展差距總體呈縮小態勢,但2014年後區域差距有所擴大。
  • 河南唯一一座不集中供暖的城市,冬天的寒冷北方人不知,你去過麼
    在大家的印象中,河南省一直被認為是北方的省份,但是這樣的想法是不完全的,直接證據是河南省另一個城市無法集中供熱,是信陽。信陽是河南最南端的地級市,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這裡山清水秀,氣候溫和,被稱為江南的北國,北國的江南,另外,信陽是河南唯一一個沒有集中供熱的城市,中國的供熱警戒線是怎麼產生的?
  • 河南最「南」的一座城市,不喜歡吃麵食愛吃米飯,是你家鄉嗎?
    河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人口最多,經濟總量最高的一個省份,省內不僅有鄭州這樣的新一線城市,還有洛陽,開封,等眾多發展得相當不錯的城市。在河南省內很多城市的生活習慣,都與我國北方城市一樣,種植小麥,喜歡吃麵食等所以按照生活習慣來說,河南毫無疑問是屬於北方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