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城市房地產的差別逐漸明顯

2020-12-13 龍山小城

最近關於南北城市區別的討論很多,房地產行業今年的南北差異很明顯,北方城市除北京之外基本上都處於需要救市的狀態,而南方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火熱到要被再次嚴格出臺調控政策。

哈爾濱鼓勵房企優惠賣房的動員引發網絡關注,認為是一次重要的明確直白的救市信號,因為市場疲軟而多次被報導的還有鄭州、濟南、天津等地。而今年七八月份深圳、東莞、南京和寧波等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表現過熱被約談,並隨後出臺了抑制投資需求的住房政策。

南北樓市的差異跟這些城市的經濟增長關係是分不開的。

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成績單已經公布,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南北城市的比例是9比1。

改革開放以來,以上海和深圳為首的改革前沿城市一直是人口和產業流向的主要陣地,隨之就是產業外溢,以至於如今的大灣區、長三角成為當今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雛形。

南北差異已經不需要被過度分析,網際網路時代,而網際網路上那些網紅人物現在基本上在南方,杭州作為電商基地自然不用多說,上海以特殊人才引進了李佳琦,合肥市領導接見了薇婭,各個城市都在為電商經濟發力。

長三角一體化之下,這些重點城市之間的信息共享似乎很密切,以至於行動都有些相似。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背後的產業一體化合作互補催生的更強經濟體是可以預見的。

產業活力就是對人口最大的吸引,以前安徽是人口輸出大省,近幾年表現的人口回流現象明顯,當然主要是流向合肥。反觀北方城市,近年來哈爾濱人口不斷流出,2015年淨流出25.9萬人,2017年流出7.1萬人,2018年流出3.5萬人。

南方城市的產業活力,就如一個個企業名字一樣吸引目光,比如華為、騰訊、阿里……而恰巧,這些又是如今主導我們經濟發展的主要企業,這些企業帶動的產業集群就是城市的競爭力,也是就業環境。

人口就是消費,高淨值人口就是高消費,南方城市房地產的繁榮,應該歸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體現。

相關焦點

  • 2020年城市GDP排名前十 南北城市GDP差距有多大?
    近期,各地統計局發布的城市經濟三季報陸續出爐。綜合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中國經濟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首次掉出前十席位,排名第11,北京成為唯一留在前十榜單裡的北方城市。
  • ——多維解析南北城市現狀!
    在我國,東西部差異歷史悠久,討論諸多,本文不再贅述,而將焦點放在近年來逐漸擴大的南北地區差異上,用數據進行相應比較,通過比較希望有助於大家對自己所在城市或嚮往城市有更深入了解。當然,風土人情之類的人文社會領域各有所愛,見仁見智,小編誠摯歡迎各位看官留下對我國城市發展現狀或前景的真知灼見。
  • 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的原因與建議
    2012年後,中國經濟轉向依靠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南北市場發育差異問題凸顯,南方較快轉型升級,而北方逐漸乏力。 南北差距拉大,這是市場經濟對計劃經濟的勝利,證明北方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 任澤平|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原因與建議
    【財新網】(專欄作家 任澤平 特約作者 熊柴 於嘉俊)當前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2012-2019年北方經濟佔全國比重從42.9%快速下降至35.4%,南北經濟總量差距從14個百分點迅速擴大至29個百分點,人均GDP差距從0.97迅速增至1.30。  南北差距原因:從自然地理差異到市場發育差異。
  • 英國值得投資的房地產城市之一:曼徹斯特
    引語 近些年來,憑藉低房價高租金回報率的特點,曼徹斯特房地產吸引了眾多海外買家的湧入。 ,將人口與資金從倫敦地區向北輸送,改善南北經濟失衡的問題,而曼徹斯特就是該計劃的核心城市。
  • 西部之城事: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這一點毋庸置疑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樓市房價走勢分化已經表現得很明顯的了,這樣的變化,或許之前早就已經發生,只不過由於疫情的原因,進程被疫情按下了快進鍵。對於房價,發改委表示,今年房地產城市分化依舊嚴重,房價仍有大幅度上漲甚至暴漲的地區,也有持續明顯下跌的。分化的格局下,時刻保持對風險的警惕,購房者才有可能做到有備無患。
  • 北方房價「集體」下跌,南方房價漲幅明顯,新一輪變動來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即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依舊在上漲,但一些發展並不是很好的城市,房價卻出現了下滑。縱觀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南方與北方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數據顯示,房價下滑的城市中,北方城市佔比比較高,而南方城市的房價,整體則出現了上行的趨勢。
  • 省會城市房地產首位度大排名
    梳理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GDP佔全省比重、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的比重,會發現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與GDP首位度是緊密相關的,一般來說,GDP首位度高的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也高。並且,大部分省會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超過了GDP的首位度。
  • 南北城市PK 大唐財富看好北方這座城市
    (原標題:南北城市PK 大唐財富看好北方這座城市) 全國人民經久不衰的
  • 專家:只有窮得要賣褲子的城市才搞房地產
    房地產幾乎是當前所有無論大小的城市都選擇的一條發展路線。不論是第一批開展房地產的一線城市,還是正要賣地開發的小縣城。房地產似乎都成為城市發展經濟基礎來源的最優解。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多的城市要搞房地產呢?為什麼有些城市明明知道自己的住房需求上不去還要搞房地產呢?
  • 全球多個城市面臨著房地產泡沫的風險
    根據瑞銀集團(UBS)的2020年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Global Real Estate bubble Index 2020),在所分析的25個主要城市中,超過一半的城市要麼面臨房地產泡沫的風險,要麼被高估。
  • 江蘇一座分不清南北的城市,地處南北分界線,一直飽受爭議!
    每個城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氣候、環境、風俗也不同。平時喜歡分南北兩個城市,比如南方喝甜豆漿,北方喝鹹豆漿,冬至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然而,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城市,位於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在南北邊界上,關於它是南方城市還是北方城市一直存在爭議。
  • 2021年房地產迎來大變化,這些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機會來了!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對10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樣本調查數據,2020年1-11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3.19%,漲幅較去年同期擴大0.28個百分點。這就代表著,全國各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疫情之下變表現出了較強韌性,疫情後市場快速回溫。分梯隊來看,一線城市累計漲幅較去年同期有所擴大;二線城市漲幅有所收窄,三四線代表城市新房價格累計漲幅收窄幅度最為明顯。
  • 《貴州房地產藍皮書:貴州房地產發展報告No.7(2020)》發布
    12月19日,貴州大學貴州省房地產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黔南州惠水縣明田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現場發布《貴州房地產藍皮書:貴州房地產發展報告No.7(2020)》,改書客觀地反映了2019年全省各市(州)的房地產發展狀況。其中指出,當前貴陽房地產市場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觀望情緒逐漸增多,房地產行業投資和消費意願持續減弱。
  • 南北成交差異,牴觸情緒漸濃!
    近期玻璃現貨市場南北差異逐漸加大,市場成交總體尚可。南方地區氣溫適宜房地產建築裝飾裝修訂單的執行,同時外貿出口加工訂單也環比有所增加,因此生產企業繼續拉漲價格,以增加經濟效益。
  • 2020房地產 又無風雨又無晴
    來源:新浪博客2020房地產:又無風雨又無晴趙卓文(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2020年「兩會」報告中,對房地產的表述,可以用「中性」來形容。1、 沒有關於「房地產稅「的內容,也沒有提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管理層對房地產市場的定調,依然是「平穩健康發展」。2020年,將全面實施「因城施策」。城市政府的操作空間更為靈活。2、 2020年,沒有更多的強刺激計劃,更多考慮的是「六穩」和「六保」。沒有大水漫灌,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類似2008金融危機後的大爆發。
  • 土拍逐漸升溫一線城市地價漲了 房價怎麼走?
    疫情給年初的土地市場按下暫停鍵,但隨著市場恢復,主要城市的土拍市場逐漸升溫。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全國有11個城市的賣地收入均超過1000億元,30個城市超過500億元,均刷新歷史記錄。  不過,土地市場走向明顯分化。
  • 南北經濟差異大主要原因是什麼?南北經濟差距是被誇大了嗎?
    逐漸地,哈爾濱、青島、大連、瀋陽都掉出了十強榜單,最近幾年,北方城市中只剩下了北京和天津,此次三季度的GDP數據公布,天津也掉出了十強榜單,這引發了關於南北城市差距的熱烈討論,「北方失守」「中國迎來大南方時代」的聲音層出不窮。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則認為:南北差距被誇大了。所謂的南北差距,不過是沿長江和沿海的航運能力帶來的。
  • 房地產泡沫破裂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隨著我國房價的持續上漲,很多人依然持有這樣的觀念,那就是我國的房地產泡沫非常嚴重。如果泡沫不被戳破,就是後患無窮。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那些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國家和城市在泡沫破裂之後的慘狀。所以說房地產泡沫不論破不破都是有風險的。
  • 中國房地產市場2020總結&2021展望
    與此同時,中央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制度,下半年房地產金融監管整體呈現逐漸收緊態勢。 地方因城施策,調控政策先松後緊。在「房住不炒」基調指導下,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更加靈活。上半年,為了減弱疫情防控對房地產市場的幹擾,各地更加靈活地因城施策,多地從供需兩端陸續出臺房地產相關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