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城市房地產首位度大排名

2020-12-17 東方財富快訊

梳理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GDP佔全省比重、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的比重,會發現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與GDP首位度是緊密相關的,一般來說,GDP首位度高的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也高。並且,大部分省會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超過了GDP的首位度。

近兩年,土地市場的分化十分明顯,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強省會城市的土地收入高漲,成為土地市場的主角。

梳理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GDP佔全省比重、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的比重,會發現西北、東北的省會城市房地產佔比較高,東南沿海的省會佔比較低;同時,大多數省會城市的房地產投資首位度高於GDP首位度。

8省城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比重超50%

在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中,有15個城市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其中超過2000億元的共8個,分別是杭州、鄭州、廣州、武漢、成都、南京、西安和昆明,杭州、鄭州、廣州三城更是超過了3000億元。

杭州以3397.27億元在26城中位居榜首。杭州房地產開發投資多,與其近年來土地出讓金規模大有關。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統計,2017年杭州土地出讓金首次超過2000億元,2018年達2501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加至2836億元,繼續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領跑。

一般來說,土地購置費投資佔房開投資的佔比較大。比如南寧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土地購置費投資達671.89億元,同比增長69.2%,佔房開投資總額的46%,對房開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77.5%,是支撐南寧市2019年房開投資增速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近幾年,包括杭州、鄭州、廣州、武漢、成都、南京等城市的土地出讓金都比較高,這些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量也就比較大。

26城中,還有10個城市的房開投資低於1000億元。這些城市主要是分布在西部人口較少的省份,以及東北、中部地區、東部的海南。

從26城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比重來看,有13個城市該比重超過了40%,其中8個城市的佔比超過了所在省份的一半,分別是西寧、銀川、長春、哈爾濱、西安、武漢、烏魯木齊、昆明。從區域分布來看,主要在西北、東北地區。

西寧(71.6%)和銀川(68.3%)位居前二,這與其所在的區域經濟格局有關。青海、寧夏這兩個省份地廣人稀、經濟總量比較小,另外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省會城市集聚的人口、經濟體量佔全省份的比重自然會比較高。比如銀川佔寧夏的GDP比重就超過了一半,西寧的這一比重也在45%左右。

長春和哈爾濱這兩個東北省會城市的房開投資佔全省比重也超過了60%,位列三、四位。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東北地區以能源重化產業為主,近幾年下行壓力較大。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認為,房地產開發是與經濟發展形勢緊密相關的,東北的產業發展較弱,人口外流,因此房地產也沒有人口和城市化做支撐。尤其是東北的大多數中小城市,沒有多少剛性需求,整體盈利空間也比較小。

相比中小城市,東北的四個副省級城市仍處於人口流入、城市擴張的過程中,因此這些城市的開發投資佔全省的比重也會比較高。除了長春和哈爾濱,遼寧擁有省會瀋陽和計劃單列市大連這兩個副省級城市,瀋陽的房開投資佔全省比重達41.5%,但再加上大連,佔比也能達到全省的三分之二左右。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過去中小城市落戶比較容易,但是這兩年隨著落戶政策的放開放寬,東北的幾個副省級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很低,因此在目前東北中小城市的人口外流中,一部分是流向東南沿海,另一部分則主要流向了東北的四個副省級城市。

此外,西安和武漢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也比較高。作為大區中心城市以及全國高教重鎮,西安和武漢在所在省份一直處於「一城獨大」的地位,省內其他地市與省會有相當大的距離。

 省會成為樓市布局重點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大部分省會城市,在所在省份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要低不少。

數據顯示,26城中,共有8個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省的比重低於1/3,分別是福州、杭州、合肥、南京、廣州、石家莊、濟南、呼和浩特。

其中濟南、廣州、南京、杭州和福州所在的省份不止有省會一個中心城市,而是呈現「雙子星」或「多子星」格局,比如山東有濟南和青島,江蘇有南京、蘇州和無錫,浙江有杭州、寧波和溫州,福建有福州和廈門,廣東有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

正因為有多個中心城市,省會城市不是「一城獨大」,所以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也比較低。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西部省份內蒙古,其首府呼和浩特市的GDP總量並不突出,在區內排在鄂爾多斯之後,位居第二,與第三的包頭差不多,因此呼和浩特的房開投資佔比也比較低。

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與GDP首位度是緊密相關的,一般來說,GDP首位度高的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也高。並且,大部分省會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首位度超過了GDP的首位度。數據顯示,26城中,有24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超過了GDP佔比,其中西寧、哈爾濱、西安、武漢、烏魯木齊、昆明、鄭州等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超過GDP佔比達20個百分點以上。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彭智敏表示,省會城市一般房價更高,比如武漢房價就是省內一般市縣的好幾倍,因此省會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度一般也會比較高,通常會比GDP佔全省的比重高不少。

另一方面,當前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在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各地都在積極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吸引人才、人口。從人口落戶的實際情況來看,在一線城市容不下,三四線、中小城市吸引力又偏弱的情況下,強二線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將成為未來人口聚集的主要區域。

反映在土地市場上,省會城市成為土地市場的重心和熱點。2019年,除了杭州土地出讓金繼續領跑外,數據顯示南京的賣地收入達到了1696.8億元,同比增長77.32%,福州增幅為63.37%,昆明為59.85%,武漢為27.89%。去年土地出讓金額沒有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中,合肥土地出讓收入增長了33.32%,長沙增長了33.75%,貴陽增長了52%。

張大偉說,目前中小城市、農村的人口持續向大城市、都市圈集聚,這其中自然包括省會城市,這些城市也成為開發商聚焦和開拓的重點。

(文章來源:城市金融報)

相關焦點

  • 中西部要發展非省會城市,哪些城市的機會來了?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
  • 「一城獨大」不再有 中西部發展非省會城市會有哪些機會
    近日,一則「世界第二、國內最長環線地鐵在武漢開工」的新聞,在網上再次掀起了關於「一城獨大」的熱議。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一城獨大」並非武漢獨有,當強省會時代來臨,中西部和東北各省都在加強省會城市的建設。與此同時,發展非省會城市,促進區域經濟往更平衡、更協調方向發展,也成為多地共識。武漢「一城獨大」?
  • 10月27日地產輿情熱點快報:7個非省會城市經濟逆襲!多地亮相預售制...
    來源: 風財訊7個非省會城市逆襲!但再說一次 強省會勢不可擋輿情熱度:★★★★★輿情關鍵詞:非省會城市、GDP強省會時代,省會越來越強,已經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不過放眼全國,省會城市並不是總能成為領跑者。
  • 「十四五」多地力推強省會戰略,誰是十大最強省會
    江西「十四五」規劃提出,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推動南昌彰顯省會擔當、增強省會功能,打造都市圈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品質消費中心和高端服務業發展中心,增強核心主導功能和輻射帶動能級。貴州省提出,支持貴陽做大,嚴格執行城市規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進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
  • 省會城市中,廣州人口增量排名第一,福州排名11位,福州要加油了
    24個省會城市9年來人口增量情況:廣州,杭州,成都排名前三,福州排名11位24個城市中,已經有8個城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大關,分別是成都、廣州、武漢、石家莊、哈爾濱、杭州、鄭州和西安人口最多的當屬成都,達到了1658萬人,排名第二的廣州為1530萬人這裡成都人口眾多,很多原因是下轄的縣市多,而真正城區人口最多的是廣州,是省會城市中唯一城區人口規模超千萬的超大城市。
  • 作為省會城市的呼和浩特,經濟實力卻僅排名內蒙古自治區內第三位
    其中除了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生產建設兵團之後的28個省和自治區,每一個都有一個省會城市。呼和浩特的尷尬在我國每一個省或自治區的省會城市,由於具有極強的地位優勢,往往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在省區內享有優先地位,一般都會擁有更多的人口數量、更多的政策、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省會城市的發展程度往往排名區域內各城市之首,成為區域的發展中心,從GDP角度來衡量,通常省會城市的排名都是區域內的第一位。
  • 廣東發展「最慢」的城市,曾做2年省會城市,如今卻經濟排名倒數
    廣東省在我國是全國人民比較熟悉的地方,不僅是全國最有經濟實力的經濟大省,也是深具兩個一線城市的省, 特別是廣東省內的珠三角經濟特區在我國地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僅廣東省領先的經濟發展迅速,而且是全國幾個大經濟特區發展最快的經濟區域。
  • 「大濟南」之大:衝刺萬億做大經濟體量,北跨黃河拓寬城市空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大強美富通」,「大」字為先。濟南作為北方第一經濟大省的省會,只有實現經濟體量、空間格局、輻射帶動作用的「大」,才能為後續的「強、美、富、通」打下基礎。2020年,濟南不僅要衝刺「萬億俱樂部」,持續提升省會首位度,還將做大城市空間格局、發展潛力。未來,濟南還將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做好省會經濟圈的核心,帶動周邊城市共同發展。
  • 中國人口多的省會城市,新一線城市排名連奪三冠,卻不是河南
    城市發展的成果不僅是土地面積的不斷擴大,也是人數的增加,在中國,如果說人多,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省會鄭州,鄭州的人數以前也確實很多,所以很多人留下了刻板的印象,實際上,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每個城市的人數也在變化,鄭州的人數已經不多了,下面介紹的不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會城市之一河南省,而是新一線城市排名接連奪得三冠王
  • 廈門市資訊|這座發達的二線城市,級別比省會還高,知名度更是超越...
    廈門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這座發達的二線城市,級別比省會還高,知名度更是超越省會城市我們國家是土地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家,人口居世界第一,而且我們國家也把不同的省和不同的城市和縣分開,每個城市的行政水平完全不同,眾所周知一個城市的行政水平越高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是世界一流城市,面積只有一個縣城大
    我們國家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都是經濟發達,人口眾多,而且佔地面積非常大的城市,特別是我們國家獨特的發展戰略省會城市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的中心城市,省會城市是全省的焦點城市,但是,在我們國家有一個省會城市,雖然佔地面積只有一個縣城大,但它卻是世界一流的城市。
  • 我國唯一GDP過兩萬億的省會城市,城建在中國城市排名第三
    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可以在很多省市建立富裕的敵國, 在這麼多省會城市中,只有一個城市的GDP能超過2萬億, 當然,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這個城市是廣東省廣州市,廣州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區之一,確實很富裕,城市建設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三, 你沒事吧?
  • 中國最「有錢」的省會,GDP「獨佔鰲頭」超50%,南京:比我地位高
    雖然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但是國內各省市的經濟水平還是略有差距的。近日,各省統計局就公布了中國31個省前三個季度的GDP排名情況,咱們來一探究竟吧: 一個省份的崛起對周邊地區帶動還是非常大的,畢竟城市和城市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很多相鄰的省份在一些產業方面都會相互帶動互幫互助的。
  • 四川各市州2020年上半年GDP發布:成都超8千億 首位度37.5%
    與成都接近8300億的經濟規模相比,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綿陽顯然要弱小得多,其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363.87億元,還不到成都的六分之一,但是從增速來看,應該是恢復得還不錯的,去年該市GDP達到2800多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將一舉突破3000億大關,成為該市第二個破3000億城市,但是由於今年大環境不穩定,能否實現目標,目前還不好說。
  • 四川第二大城市,GDP曾一度碾壓各大省會城市,如今卻有點低調!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四川的名聲越來越大,美食美景處處吸引著人們。省會成都無疑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成為新晉的網紅城市,可以說是四川的第一大城市,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旅遊發展方面,都是一個翹楚。你知道四川第二大城市在哪裡嗎?今天我們來談談四川第二大城市吧!
  • 我國面積最小的省會,還沒一個縣城大,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因為旅行是不期而遇的,所以到處轉轉,是華麗的冒險,決不妥協,當一切落下帷幕時,回憶的寶物在閃爍,在那裡,陽光閃閃發光,我們中國的地域廣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美麗的風景,也有很多不同的文化風俗,共同構建一個不同的中國,現在在我國擁有這些省會城市中,都的發展還具有獨特的風格,但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全國最委屈的省會城市,譽為「東方小巴黎」城市,如今是二線城市
    你知道,我國一共劃分了大小數百個城市,另外,各城市的行政權力和行政水平也完全不同,各城市的人口數和佔地面積都不一樣,一般直轄市都知道有一定的優先權和優惠政策,其次,位於直轄市後面的是全國30多個省會城市,現在各省城市基本上是這個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
  • 中國最小的省會,面積不如一個縣大,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說到省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又稱省治、治所,古稱「首邑」,它現在是一個省的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交通中心,那麼有人知道中國最小的省會是哪個嗎?面積不如一個縣大,卻是世界一線城市,有人可能猜到了,沒錯,它就是臺北。
  • 不到10年GDP翻一番多,這座城市不搞房地產,經濟也能搞得好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房地產熄火了,對經濟的影響太大。所以,房地產會得到「呵護」。過去十多年,在一些城市也似乎是條「鐵律」,開發商漲價皆大歡喜,降價卻有可能被「約談」。但是,湖南長沙卻是個例外。長沙在全國城市中的GDP排名也一下從20名開外,躍升到第12名。長沙在告訴所有人:不搞房地產,經濟也能搞得很好。「讓炒房客有去無回的城市」現在幾乎成為了長沙的標籤。
  • 中國GDP最高的省會城市,杭州也只排在第四名,逐漸發展壯大
    廣州,廣州市的GDP為9891.48億元,在中國所有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 廣州的經濟發展速度確實很快,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而且也支持政策, 除此之外,廣州有很多吸引外資的地方,資源豐富,人才多,所以近年來隨著隔壁的城市深圳等,逐漸發展起來, 在中國26個省會中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