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中國古代的啟蒙書籍,成型於宋朝,跟《三字經》和《千字文》被並稱為三百千。上面主要收錄了五百多個姓氏,四字成句,每句都押著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2020年中國正在進行第七次全國範圍的人口普查,目前還沒有出來結果。一般來說,在沒有出現特殊原因的情況下,姓氏排名不會有較大的變動。
根據上一次也就是第六次普查的結果,排名前十的大姓分別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不過根據公安部統計,王姓早已超過李姓成為中國第一大姓,人口高達9288萬,佔據全國總人口7.25%,李姓則是9207.4萬。
姓氏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從姓這個字由女和生二字組成就可以看出在這一點上的淵源。同時也影響到最早的姓氏很多都是帶著女字旁的,比如說姬姓。
如今姬姓並不是一個大姓,卻被奉為萬姓始祖,很多姓氏都起源於姬姓,只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產生了較多的改變。姬姓來自於黃帝,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姬軒轅。
相傳黃帝出生在姬水河畔,就用這地名作為自己的姓氏。黃帝二十五個兒子中只有兩個繼承了黃帝的姬姓。被稱為周朝始祖的姬棄精通農事,深受大禹器重,大禹尊稱其為后稷。
姬發推翻無道的商朝建立周朝後,分封各路諸侯,其中姬姓諸侯國就有五十多個,在當時姬姓是當之無愧的大姓。諸侯去到封地後就多以自己封地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
而周王室覆滅,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很多王室後代都改姓為周,以此來避免禍患,這也就讓姬姓人數急劇減少。無獨有偶,在唐朝時期,唐玄宗李隆基登位,因為基和姬兩字同音,遵循為尊者諱的原則,再次出現大批姬姓改姓為周的現象。
吳姓的起源也是姬姓,周朝的奠基人公亶父的兒子太伯來到江南地區,經過一番經營,成為一方勢力,周朝時期被封為諸侯國,叫做勾吳,之後取國名吳為姓氏。
魯姓則奉姬旦為自己的始祖,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算是周王室旁支中的一系。姬旦後來被封在周原,被稱為周公旦,都城在魯山,國名就取自魯山的魯,周公旦也因此被稱為魯侯。
蔣姓還是起源於周王室,和周公旦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周公旦有一子叫伯齡,被封到蔣地當伯爵,國名取地名為蔣。蔣國被滅後,其後代同樣用國名蔣作為自己的姓氏。
除此之外,504個百家姓,其中就有411個姓出自姬姓,包括當今的第一人口大姓王姓,可以說這些都得喊姬姓「祖宗」。那麼問題來了,你的姓氏是出自姬姓嗎?
姓氏變更這樣的事情在世界上並不罕見,英國姓氏的發展中也呈現出類似的現象。盎格魯-撒克遜人原先都是使用古英語作為自己的姓氏,直到被諾曼人徵服後,為求自保,古英語姓氏很少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諾曼姓氏。
比如說男生名字中的亨利、威廉和羅伯特,女生中的瑪蒂爾達都出自諾曼姓氏,從那時候起一直沿用至今,在現代英國姓氏中這些姓氏的使用頻率依然很高。
還有很多英國窮苦百姓會使用那些備受推崇的貴族姓氏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實際上這樣做的意圖很簡單就是聽上去有面子。美洲被發現後,大量英國人湧入,其中就有不少擁有貴族名字但不是貴族的人。
日本的姓氏數量非常誇張,竟然有十四萬之多。這些姓氏要麼是自古有之,要麼就是受到
《平民苗字必稱令》
的影響,因為這個命令中強制要求每個日本人都必須有姓氏。
之前的日本只有貴族是有姓氏的,是高貴血統的象徵,窮人則沒有自己的姓氏。這下要沒受到多少文化教育的窮人起姓氏,還真是一件挺難的事情,於是窮人只能就地取材。
住在渡口邊的就叫渡邊,住在山腳下的就叫山下,高杉的由來是植物,白鳥則是動物。至於西村和木村等姓氏,也就是當時人們居住的村子的名稱。簡單隨意到萬物皆可作為姓氏。
姬姓是上古八大姓氏之首,經過種種變化,位列《百家姓》第297位,人口少得可憐,只有54萬,但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姓氏就有四百多個,佔據《百家姓》總姓氏數量的八成之多。
總的來說,姬姓一直以來都保持著穩定發展的態勢,並沒有斷絕。長期的人口流動和遷徙,姬姓遍布中國各地,主要還是以漢族為主,也曾經出現過少數民族受到影響,將姓氏演變為姬姓的現象。
參考文獻:《百家姓》、《史記·五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