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越想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暴露出來?

2020-12-13 九霄心理

人們對於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的關係,總是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有兩種心理:一種是高估內在優秀品質的外顯程度;一種是低估內在問題的外顯程度。無論是哪一種,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受歡迎。今天的文章將對後者進行分析,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越想要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暴露出來。基於某種心理防禦機制,我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來讓我們避免陷入一種「挫折」情境中去。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壓抑、投射、反向形成、轉移或代替、否認、升華等。

反向形成,讓問題欲蓋彌彰

反向形成,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但是它卻讓問題欲蓋彌彰。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所謂反向形成就是將不合乎自己態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一個內心自卑的人,會通過刻意追求優越感的形式,來掩飾內心的自卑感。一個自身並不是很富有的人,可能會通過他名貴的手錶或者手提包來掩飾內心的匱乏感。他越是顯示自己多麼富有,反而越容易讓人們覺得這個人內心越匱乏。很顯然,他低估了內在問題的外顯程度。他以為別人看到了他的富有,其實別人看到了他的匱乏。

討好型人格也是反向形成所導致的,他們越想要表現自己多麼依賴別人,越暴露出他們內心越不喜歡別人。討好別人是一種生存方式,因為他們認為環境對自己構成了威脅,為了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所以才去討好別人的方式。他們並不是真的喜歡別人,真的想要對別人好,只不過是為了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罷了。他們越是掩飾內心缺乏安全感,越容易讓人們看出他們缺乏安全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他就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才刻意去討好別人。

想要掩飾的東西,以某種記憶形式影響個體

只要發生過的事情,必留痕跡。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的無論好事兒還是壞事兒,都會以記憶的形式存儲下來,並影響我們的行為。基於契可尼效應,順利完成的,圓滿的事情記憶反而不會很深刻;對於未完成的,出現問題的記憶反而記憶非常深刻。這就意味著,個體對於未完成的、有遺憾的、出現問題的事情,會更容易以某種形式暴露出來。就像是小孩子,做了一件錯事,無論他怎麼掩飾,父母都能夠看出來。

人們在進行信息加工的時候,只要事物進入注意之中,就一定會有所反應。這就意味著: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有某個事物從來沒有進入你的注意之中,才不會對你產生影響。只要你注意到了,那麼無論你是想要掩飾還是想要彰顯,一定會被暴露出來。做了錯事的人會心虛,就是因為他所做的錯事已經被他注意到了。而且哪怕在他極力掩飾的過程中,也始終在注意著被掩飾的事實。把一枚骰子放在你的隨機的一隻手裡,你會不由自主的關注有骰子的手。

心理上的過度補償,過猶不及

人們缺少某樣東西,一定會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滿足感。可是人們往往會產生過度的心理補償,本能來自於對安全感的匱乏。正所謂過猶不及,你越是多麼想要展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富足,越反而暴露出你在某個方面的匱乏。人們不能看到自己的全部處境,這就是格局的問題。有一個小故事:女孩將一部昂貴的手機放在鋼琴上,女孩的朋友說你只看到了幾萬塊的手機,卻沒有看到幾十萬的鋼琴。女孩的母親對她說,你只看到了幾十萬的鋼琴,卻沒有看到上千萬的別墅。女孩的父親對母親說,你只看到上千萬的別墅,卻沒有看到身價上億的丈夫。

人們總是渴望補償自己內心匱乏的東西,所以反而暴露出自己的格局。正如這位身價上億的丈夫,他只看到了自己上億身價,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他所謂的上億身價,其實是對內心成就感匱乏的補償。他因為缺乏成就感,所以不斷的積累財富,以此來證明自己取得了成就,可是卻陷入了極度的貪婪之中,最終也會因為貪婪,所有的財富都會化為烏有。

總而言之,內在的匱乏感一定會通過各種行為表現暴露出來。我們越是想要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被彰顯出來。因此,我們要儘可能讓自己的行為真實、不造作,自然、不拘謹,接納缺點、不刻意追求完美。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白熊效應:為什麼越想忘記的痛苦反而會記得越清楚?
    很多失戀的人想努力忘記那個曾經傷害自己很深的伴侶,卻發現對方在自己記憶裡的樣子越來越清晰。很多人在無眠的深夜都想甩掉白天職場上遇見的糟心事進入甜甜的夢鄉中,卻發現自己毫無睡意,意識反而更清醒了。很多人在遇見大型的比賽時反覆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但是當站在臺上的那一刻卻比以前的任何一次比賽都要緊張,比賽以失利告終。
  • 為什么女人越是絕情,越容易被對方在乎呢?
    那麼不管從心理學上還是我們了解的情感生活的一個大數據上來看啊,那些越是絕情的女人呢,反而越容易被男人在乎。為什麼呢?其實之前我沒有講到過第一個就是了,你越在乎一樣東西就越容易失去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過在心理學上的有個心理學效應叫瓦倫達效應,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的表演者,他再一次重大的表演中的不幸失足身亡了。
  • 為什麼相愛的人,關係越近就越容易受傷,越感到互相折磨?
    可是當兩人走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相愛的時候,反而感受到了一種互相折磨的痛苦,明明知道做得不對,也總是控制不住地去做一些傷害對方的事。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從心理學看:為什麼前任越絕情,就越容易挽回?
    其實,你不懂的是,挽回的時候,如果對方拒絕得越絕情,代表著挽回的可能性越高。只要方法選得對,挽回「起死回生」就在分分鐘!今天學姐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幫你看到絕情拒絕背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而此時你還頻繁出現在對方眼前,就意味著你對他想要的東西阻撓,所以「愛受阻,便生恨」。此刻挽回的秘訣就是——他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你需要克服的只是自己的「退化心理」,給他需要的自由和空間,讓他不再感到你的「步步緊逼」,他自然就不會那麼絕情了。而這也是接下來「二次吸引」的前提條件。
  • 為什麼有些男人年紀越大,反而越容易花心?
    人都說隨著年紀的增加,會對情愛的需求變淡變得沒有那麼在意,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越是人到中年,反而越發的花心,甚至最後弄得自己後院起火不得不面對婚姻的重組問題,有些女人憤怒的說這是男人好色的天性,也有些人說是現在小妖精太過不知恥,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那麼到底出於什麼原因,為什麼男人年紀越大
  • 情感當中的優勢建立,為什麼越是「絕情」的女人,反而越被在乎?
    首先,越著緊的東西越容易失去。為什麼這樣說呢?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稱做「瓦倫達效應」,這在心理學上就反映出,一個人越在意事情的結果,害怕失誤,反而越容易造成這樣的意外發生,越擔心失去就越會失去。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如果女人表現出來的態度是非你不可,我可以為對方付出我的全部,我只愛你一個人,不管你怎麼樣我都愛你……這些高度認可讓男人有這樣的心理感受的時候,他剛開始可能會很感動,但是時間長了以後,便會因為這些東西高高在上,而變得有恃無恐。因為你在乎他,大於他在乎你。
  • 心理學:越愛一個人,越要懂得「放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兩性相處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為什麼會有家暴、冷暴力?兩性共處,若被欺辱,該怎麼守護好自己的未來幸福人生?兩性之間共處與父母孩子之間的相處是有一定共同性的,那就是「越愛一個人,你越要懂得「放手」,否則,你不僅會成為愛人的奴隸,還會讓自己失去自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 心理學:為什么女人越麻煩,男人越愛?
    實用心理學:為什么女人越麻煩,男人越愛?答案其實很簡單。1、男人享受被異性需要的感覺許幻山依賴顧佳,但並不意味著他就特別愛顧佳,因為他在顧佳身邊,沒有迫切的存在感。因此,他們真的很難發自內心將愛情這種特殊的東西全盤奉上!因為對於絕大多數男人而言,他們更趨向於把愛情送給需要自己憐惜與呵護的女人。所以,女人適當的麻煩與示弱,反而會讓男人對你產生保護欲。女人獨自在外能獨當一面沒什麼關係,回到家中,記得適當麻煩一下自己的老公,多給對方一點表現能力與強大的機會,他反而會更愛你。
  • 越親密的人越容易發脾氣,這到底是為什麼?
    西西說的也很有道理,一個人特別焦慮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發脾氣的,那些理論的東西,以及控制情緒等等,根本排不上用場。就像一個杯裡已經裝了滿滿一杯水,你要再加一顆石頭進去,都會溢出來。也像一隻在途中不斷負重前行的駱駝,最後到了,只要輕輕放上一根稻草,都能壓死一隻駱駝。對越親密的人越容易發脾氣,是因為你知道他愛你,他不會離開你,能夠容忍你的脾氣。總是發脾氣,會使親密關係產生裂痕也是真的。
  • 為什么女人越「不在乎」,男人反而越上心?
    作為女人,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表現得越不在乎,男人反而越在乎你?而當你表現出主動熱絡的一面,男人反而會對你比較冷淡。如果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說明你面對的這個男人是比較典型的「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要;而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不會放在心上」。
  • 羅志祥分手:為什麼戀愛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結婚?
    這就不得不道出一句看似毫無道理但現實卻經常上演的真理:戀愛越久,越結不了婚,就越容易分手!大家都說,戀愛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是為什麼許多情侶戀愛的時間越久,反而越不容易結婚呢?心理學上說:戀愛時候的激情是不可能一直存在的,在婚後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的洗禮之下,最終都會轉變成親情,在一開始使得兩個人從陌生人組成一個家庭的動力不是這種親情,而是愛情。
  • 腦筋急轉彎:什麼東西越長越難用,反而越短越好用?答案亮了!
    腦筋急轉彎:什麼東西越長越難用,反而越短越好用?腦筋急轉彎答題開始(答對一題10分,滿分100,看看你最後能得多少分!)第一個問題:一隻候鳥從南方飛到北方要用一個小時,而從北方飛到南方則需二個半小時,為什麼呢?第二個問題:什麼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能做的更好?第三個問題:世界上哪個海裡面沒有水?
  • 為什麼用了那麼護膚品,皮膚反而越變越差呢
    為什麼用了那麼護膚品,皮膚反而越變越差呢?發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很多人不懂得皮膚的基礎知識,不知道護膚的第一步是 保護皮膚免受損傷,亂用、濫用各種產品和方法,反而傷害了皮膚所以避免要過度護膚、胡亂護膚的一些行為。一、何為過度護膚?
  • 心理學:為什麼越愛一個人,越不能對他太好?
    然而,這些用感性來看待世界的人,最後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悲劇的結果,你會發現,在很多時候,你對一個人越好,非但越不能感動他,反而會使得自己與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兩個人在剛開始接觸時,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而一旦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表達了愛意,那麼,表達愛意的一方,便會不由自主地使自己陷入到「弱勢」的地位,以向對方尋求愛情,此時,你越向對方示好,那麼,你所處的地位便越低,越不會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
  • 心理學家:為什麼年齡越大,談戀愛越難?
    其實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劉雯嘴上說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挺好的,實際上內心還是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一個女人努力的程度越高,奮鬥的位置越高,就越容易有孤獨感;畢竟,高處不勝寒。哪怕這個女人是一個十足的女強人,同樣也需要一個男人來包容、理解、陪伴她。對於劉雯而言,她努力工作,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但這樣的女強人類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早就讓很多男人望而生畏。
  • 兩性心理學:女人越這樣「鬧騰」,男人越喜歡
    兩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女人越「鬧騰」,男人越喜歡。這麼說是有依據的,因為女人的「鬧騰」,會讓男人看到女人不一樣的一面。很多女人為了給男人留下好印象,就會收起自己原本的性情,故作矜持和沉穩。女人總是用一個面貌面對男人,時間久了男人會覺得枯燥和厭煩。
  • 為什麼對喜歡的女生越熱情,反而她會越冷淡?
    忍不住的會靠近,忍不住的會思念,想她的時候就會想知道她在做什麼,在幹嘛。想跟她待在一起,想對她好,想為她付出一切,只要能夠在她的身邊,看著她的笑容。愛情來的時候就是這樣,情之所起,便一往情深。如果她只是對你暫時沒有什麼感覺,你又誇張的表達,她選擇拒絕,你反而不引起深思,繼續孜孜不倦的下去,女生固然會選擇避開。因為過度的表達會讓你喜歡的女生覺得你和她很不自然,簡單來說就是很奇怪,不適應你們之間的相處。所以,你傾其所有的付出,需要遇見一個對的人,和一個對的時間。
  • 陶說|為什麼越想避免的事情就越避免不了,反而會更糟?
    這個法則告訴人們「你越想避免的事情就越避免不了,它反而會更糟」。在你不承認自己有「你越想避免的事情就越避免不了,它反而會更糟」。墨菲法則常被用來論述那些試圖迴避、隱藏弱點,不肯面對缺陷的人的行為。它寓示著你想要逃避的弱點將會把你的生活搞成一團糟。所以你不要選擇逃避的方法。
  • 為什麼越美的女人越容易淪為「剩女」,而條件一般的卻婚姻幸福
    從古至今,女人的顏值始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越是漂亮的女人越多人追捧,絕世美顏有著傾國傾城的神秘魅力,即便是一不可一世的君王也逃不出美人的梨渦淺笑。現如今更是如此,各路明星、網紅一水的高顏值美女,即便長相一般的普通女孩,也拼了命的用後天努力(整容、化妝)彌補不足。
  • 別人越想掩飾的東西,我就越想要揭露|BACA藝術中心
    不過處於眼下的特殊時期,我們反而迎來一種相對平等的生活:高階需求被暫時剝奪,基本需求被極度放大。眾生似乎只能小心翼翼活著,再無其他。關於自己的日常我不想多談,就用三個小故事來發散一下,分別對應隔離期間生活的三個關鍵詞—出門、購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