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的那個階段,對於調料品真的比較陌生。記得那時候調味品只有一點醬油還有鹽,另外再加一點味精,有的人家不吃味精的話,就只有前兩者。如今的調味品琳瑯滿目,每次去超市,貨架上都是一整排,比任何商品都要多,那該怎麼來選擇呢?
我們就以醬油為例,以前醬油都是直接拿個瓶子去打,記得我打的時候,是2毛錢一瓶,如今不用打醬油了,超市各種各樣的醬油應有盡有。不過我個人倒是發現,不管品牌有多少,大致只分為兩種,生抽還有老抽。
01醬油有生抽和老抽,這個「抽」到底是什麼意思?弄懂以後再買不吃虧。
先說說抽是什麼意思,以前看過汪曾先生寫過醬園,裡面寫的就比較清楚,醬放在醬缸裡發酵,醬的中心就會挖一個洞,裡面會慢慢滲出原汁的醬油,要把這個醬油給它取出來,就要靠抽,因為是非常大的醬缸,放倒基本是不可能,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說醬油,叫生抽或者是老抽。
那生抽和老抽是什麼關係呢?直白一點講,生抽就是新鮮發酵的醬油,而老抽就是非新鮮發酵的醬油。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焦糖製作而成。
02生抽和老抽味道顏色的差異
去超市買醬油的時候,我們其實也能發現,生抽的顏色一般都是紅褐色,有點鹹鮮,空口吃會回甘,老抽有光澤一般都是棕褐色,它醬香濃鬱,口感更厚重黏稠,主要是用來上色。
我們在食用的時候,如果是吃涼拌或者是一些清淡的蔬菜,那麼建議使用生抽,它比較的鮮甜,如果是吃紅燒肉以及醬燒類的菜,那麼建議大家使用老抽,這樣的話顏色會比較的好看,能夠大大刺激人的食慾,看起來會非常有胃口。
這裡可以教大家用一句話來理解:生抽調味增鮮,老抽上色增香
03平時在超市如何購買生抽或者老抽
一直讓大家有一個好的習慣,養成看配料表,醬油的配料表中,經常會看到穀氨酸鈉,焦糖色,苯甲酸鈉、山梨酸鉀,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三氯蔗糖、安賽蜜、甘草酸三鉀,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用大家看得懂的話來講,就是味精的含量、著色劑、防腐劑、增鮮劑、甜味劑,另外還有黃豆或者是脫脂大豆。最為關鍵的一個指標則是胺基酸態氮,大家想要挑到好醬油,胺基酸態氮指標越高,它的醬油越好,原料能選黃豆就不要選脫脂大豆。
這裡有一個對照表,大家買的時候可以在醬油瓶上查找一下:特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為≥0.8g/100ml;一級醬油含量為≥0.7g/100ml;二級醬油含量為≥0.55g/100ml;三級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為≥0.4g/100ml。同樣價格也是和這個高度相關的。朋友們,你們學會怎麼挑選醬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