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人的衣櫃永遠缺件衣服,那我們再看看和衣服搭配的鞋子,重要性那就不言而喻了吧。今天我們就聊聊在中國鞋子的發展史。
中國鞋子發展史
首先我們從原始人說起,他們在追捕獵物的時候,難免會劃傷腳啊是什麼的。後來他們把獸皮裹在腳上。嘿!還真得勁!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追獵物一口氣追十裡地一點都不費勁。
原始社會打獵
後來進入奴隸社會,社會也出現了高低貴賤貧富差距。有錢人家的夫人或者官太太穿的是用絲做的鞋子,被稱為「絲履」。那穿著又舒服又好看,穿出去絕對的倍有面兒。普通老百姓吧,穿的都是麻線編制的,雖然不是高檔奢侈品,至少穿著舒服。
絲履
時間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滿足戰場的需要,少數民族的胡服、胡靴流行了開來。靴子的概念一直流行到現在
步輦圖中的胡服胡靴
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在嬴政老師的統一要求下,男人的鞋子是方頭的,女人的鞋子是圓頭的。
到了漢朝以後,鞋子出現了鞋底和鞋幫的區分了。發明了布錦鞋。
布錦鞋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日本人的木屐終於找到了老祖宗了。這個時期有一個叫謝玄的發明家。帶輪齒的木屐就是他發明的,因此木屐也叫「謝公屐」
日本木屐
謝玄
到了宋朝,天下的女性朋友們可就痛苦嘍。從幾歲開始就把腳用布裹起來不讓它生長了。因為當時流行「三寸金蓮」。如果你的腳大了,你都不好意思給人家打招呼。那時候的鞋子也發明出了「弓鞋」。
三寸金蓮
弓鞋
到了清朝又出現了旗鞋。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們都知道這種鞋子長什麼樣子。穿上旗鞋再配上旗袍,那真真的是盤正條順身材好啊!再往後發展,鞋子的品種、樣式就慢慢的多的看不過來了。
旗鞋
好了,您對中國鞋子的發展史有什麼要說的呢?
歡迎多多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