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甘蔗播種面積與產量,要積極推廣糖料蔗機械化種植技術

2020-12-16 騰訊網

一、甘蔗行業概述

甘蔗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水果,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水分和糖分,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主要用於製糖,是製造蔗糖的原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我國甘蔗市場產量情況分析

從播種面積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甘蔗播種面積呈下降趨勢。2018年我國甘蔗播種面積為1405.84千公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產量來看,由於甘蔗播種面積的不斷縮減,我國甘蔗產量整體上也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甘蔗產量為10938.81萬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單產來看,2013-2018年中國甘蔗單位面積產量逐年上升,從2013年的69986.08公斤/公頃增長到2018年的76891.48公斤/公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甘蔗對熱量、水分要求嚴格,技術性較強,商品率較高,在地區分布上有明顯的地帶性,並形成相對集中的分布區。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其中,廣西是我國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省, 2018年廣西甘蔗產量7292.76萬噸,佔全國甘蔗總產量的67.46%。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甘蔗種植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三、我國甘蔗種植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甘蔗種植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其栽培技術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從當前實際種植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對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堅持研究,不斷探尋改進技術,才能夠使甘蔗種植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進而提高種植效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甘蔗市場發展策略分析

甘蔗是中國製糖的主要原料,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製成蔗糖酯、果葡糖漿等。蔗渣、廢蜜和濾泥等可製成紙張、纖維板等,用途較多,還可以發展其他相關產業,種植效益可觀。

1、選用適宜良種,推廣健康種苗

各蔗區要根據當地資源和氣候條件,積極選用新一代高產高糖新品種。通過脫毒健康種苗技術或溫水脫毒技術,生產和繁育脫毒健康種苗,加快在生產上的推廣應用。

2、多留宿根蔗,加強宿根蔗生產管理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糖料蔗種植進度滯後,造成新植糖料蔗面積減少,要積極採用「增新保宿」的措施,在努力增加新植糖料蔗的同時,儘量保留具有一定數量基本芽(5000-6000個活芽)的宿根蔗地;同時,加強宿根蔗生產管理,收穫後及時進行松蔸施肥,每畝施用氮肥20千克或複合肥40千克,覆土後直接地膜覆蓋,促進宿根蔗萌發。

3、推廣糖料蔗機械化種植技術

在進行機械犁耙備耕的基礎上,採用種植機械進行播種和施肥,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施藥、覆土等作業。機械化種植行距130釐米-140釐米,畝下種7000芽-8000芽,畝施中高濃度複合肥40千克-60千克。在沒有條件應用種植機械的蔗區,要積極推廣輕簡化栽培技術,開挖蔗溝進行下種,農藥、化肥一次性施入、蓋土,並覆蓋地膜。

4、加強中耕培土施肥管理

5月份後,糖料蔗進入伸長拔節期,要及時進行中耕追肥培土,積極推廣機械化作業,耕深要求在10釐米-15釐米,培土高度20釐米-25釐米,除草率≥90%,碎土率≥85%。結合田間中耕培土,畝施中高濃度甘蔗複合肥60千克-80千克,一次集中施入蔗根附近,保證拔節生長不脫肥不倒伏,為後期產量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5、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

4月下旬至5月是病蟲害易發期,要注意防治螟蟲、蔗龜等主要害蟲。積極推廣應用赤眼蜂、性誘劑迷向法以及殺蟲燈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密切監控黏蟲及草地貪夜蛾發生動態,進行科學防治。

相關焦點

  • 廣西:甘蔗機械化生產是產業發展必由之路
    據悉,2019年我國甘蔗種植面積約138.19萬公頃,產量1.09億噸,其中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60%以上。甘蔗產業已經成為促進廣西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廣西甘蔗種植地多為坡地或旱地,近年來隨著增肥保水技術的引進與地膜覆蓋技術的推廣,機械化深耕在廣西得到廣泛應用,不但有效擴大了甘蔗的種植面積,在種植技術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突破。  此外,現階段大多數種植戶採用機械犁地,除了拖拉機外,還有微型耕地機、手扶式耕地培土機、自走式耕地機、中型輪式培土機等多種設備。
  • 廣西崇左400餘萬畝糖料蔗有序開榨 機械化助力成本下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年初種下的甘蔗逐漸成熟,廣西崇左市15家製糖企業陸續開機生產,隨著機械化收割的推廣,今年村民們的收益有所提高。在江州區新和鎮連片4000多畝的甘蔗種植基地,多臺機械收割機正在採收甘蔗,去梢、剝葉、分節、裝車,據測算一臺中型機械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80到120噸甘蔗是人工的100多倍,省去了以往大量的人工成本。
  • ——廣西氣象部門精細化服務甘蔗砍收入榨
    該公司下轄幾個甘蔗園區及時根據氣象服務信息,提前搶收了一批甘蔗入榨。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作為河池市規模較大的涉農食品公司,其主營的食糖生產銷售、甘蔗種植等業務也受到衝擊。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人手緊張,更要根據「天時」行事。「有了氣象信息,幹起活才更有底氣。」趙軍告訴記者,進入2019/2020榨季生產關鍵期,得益於直通式氣象服務,公司種植的6.36萬畝甘蔗,目前已砍收近七成。
  • 廣西推廣甘蔗收割機助力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
    中國經濟網柳州12月12日訊(記者陳自林 朱柳蓉)12月10日,2016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在廣西柳州召開。一系列涵蓋甘蔗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的農機產品亮相展會,其中甘蔗收割機在會上備受矚目,該類產品的大量推廣將突破我國甘蔗機械化收穫的瓶頸環節,使得蔗糖產業鏈整體降本增效,從而提升國內蔗糖產業的競爭力。
  • 2020年廣西甘蔗種植春季調研:補貼穩種植蔗價難下降
    苗情看來,出苗率較高,但出苗較晚,新植和宿根蔗莖偏矮。2019/2020榨季除雲南外,全國其他產區全部收榨,同時新的種植期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廣西2020年3月出臺《廣西糖料蔗良種技術推廣和食糖商業儲備工作實施方案》。這也是繼近年「雙高種植建設」和「蔗區改革」政策後,又一項惠農種植政策。補貼政策能否刺激蔗農積極性,甘蔗種植面積能否有恢復性增加。
  • 2020年,廣西蔗農這樣種植甘蔗有補貼
    廣西是我國糖料蔗種植的主要省份,種植面積佔全國的六成左右。種植糖料蔗也成為了廣西很多農民脫貧致富的手段。 為了促進廣西蔗農脫貧增收,增強廣西糖業競爭力,推動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廣西印發了廣西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多舉措發展糖料蔗種植。
  • 廣西欽州舉辦2020年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
    2020年12月8日,廣西欽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市雙高辦聯合在靈山縣舊州鎮青松村雙高基地舉辦2020年欽州市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推廣甘蔗收穫機具及收穫技術,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
  • 我市舉辦2020年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
    12月8日,欽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市「雙高」辦聯合在靈山縣舊州鎮青松村「雙高「基地舉辦2020年欽州市甘蔗機械化收穫現場會,推廣甘蔗收穫機具及收穫技術,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該市「雙高」辦領導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各縣區「雙高」辦和農機中心領導及農機推廣工作人員、靈山縣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及舊州鎮人民政府領導、各縣區「雙高」基地業主及甘蔗種植大戶代表、相關製糖企業及廠家領導及技術人員等約90人參加了現場會。參與演示有輪式、履帶式甘蔗聯合收穫機。
  • 機械化收割與訂單式收購 助力甘蔗事業更甜蜜
    甘蔗產業是我縣除了柑橘種植外,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的一個重要產業。12月18日,2020/2021年榨季開榨,全縣各鄉鎮的蔗農們正忙著砍蔗運蔗,通過甘蔗事業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甜蜜。當天,記者走進平山鎮的蔗區,看到蔗農們正麻利地在地裡砍蔗、整蔗、裝蔗……為自己的甜蜜事業忙碌著。
  • 推廣甘蔗機械收割利用 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0/2021榨季即將到來,為進一步輻射推廣蔗葉機械化破碎還田和甘蔗機械化收割,提升來賓市蔗葉綜合利用水平。
  • 第5屆中國—東協糖業博覽會、中國—東協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博覽...
    本屆博覽會以「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共創高質量新糖業新農機」為主題,旨在為糖業和農機產業發展搭建「農工貿一體化、產銷服一條龍」的綜合服務平臺,集中展示中國與東協國家糖業、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發展成就,加強中國與東協國家糖業、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全方位合作交流,共同推動糖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機械暨甘蔗機械化進程。
  • 平山這個甘蔗基地機械化收割,一天...
    甘蔗產業是我縣廣大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產業。12月18日,2020/2021年榨季開榨,全縣各鄉鎮的蔗農們正忙著砍蔗運蔗,通過甜蜜的事業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砍甘蔗到底是什麼樣的幹活?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叫你去廣西砍甘蔗?
    甘蔗按用途可分為果蔗和糖料蔗。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就是專供鮮食的甘蔗,糖料蔗含糖量較高,是用來製糖的原料,因其皮硬纖維粗且口感較差,一般不會市售鮮食。甘蔗是廣西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全區有78個縣市種植糖料蔗,面積高達1160萬畝,涉蔗農民2000多萬人,產業工人10多萬人。
  • 專家為廣西甘蔗機械化收穫發展「把脈開良方」
    而根據《廣西推進「雙高」基地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方案(2015-2020年)》,到2020年廣西全區500萬畝「雙高」基地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要達到80%,其中機耕、機種、機收水平分別要達到98%、85%、50%,這一水平距《方案》的要求仍有較大距離,機械化收穫環節成為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點與難點。
  • 我國甘蔗生產耕作環節實現機械化 甘蔗收割機市場將快速發展
    為加快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國家發改委8月10日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工信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行業協會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據了解,目前我國甘蔗生產在耕作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甘蔗機械化生產的瓶頸主要在收割環節。例如,在蔗糖主產區廣西,「雙高」(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機收率僅為11%左右,非「雙高」基地機收率更低。
  • 廣西: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惠農惠企
    記者從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獲悉,通過幾年探索實踐,我區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模式不斷創新,保險面積逐年擴大,蔗農和製糖企業積極參與,為穩定糖料蔗種植產業、推進糖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甘蔗栽培技術,蔗農趕緊收藏
    轉載-村寶網訂閱號甘蔗含有豐富的糖分,是糖料作物之一,不僅能食用,還可用作飼料、釀酒等用途。目前大部分地區已經種植甘蔗,在種植過程中,應該要如何管理,才能提高甘蔗的產量?甘蔗屬於熱帶植物,所以在低溫或乾旱的環境下無法種植。在種植甘蔗的時候,需要謹慎選擇土地,需種植在土層深厚、質地松碎,排灌方便的土地。這樣可以甘蔗周邊開溝,方便灌水。甘蔗種植前期要很注意灌溉,以防積水,導致出現死芽死芽,在中後期就要注意防乾旱,以免甘蔗出現缺水現象,而且會讓甘蔗出現節密,浦心,導致減產,失去商品價值。
  • 布瑞克蔗區調研:2018/19年度廣東甘蔗面積、單產雙雙下降可能性較大
    2017/18年度北方甜菜臨近榨季末期,預計產量達到125萬噸左右,增幅20%。南方甘蔗生產情況良好,預計產量也有所回升,最終全國食糖產量在1000-1020萬噸。  國內外食糖價格持續下跌,廣東蔗區甘蔗價格反映靈敏,2017/18榨季廣東開榨初期甘蔗收購價格為480元/噸(粵糖128),1月初下調至460元/噸,1月下旬再次下調到440元/噸,較2016/17榨季全年500元/噸出現大幅下調,甘蔗種植效益顯著下降。
  • 崇左積極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保障新榨季甘蔗順利開榨
    崇左市加快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在農機購置補貼、糖料蔗「雙高」基地建設等方面強化扶持力度,保障新榨季甘蔗順利開榨。連日來,在崇左市扶綏縣渠黎鎮的廣西甘蔗機械化試驗示範基地裡,技術工作人員忙著給現場的農業大戶、機收隊、農機手們講解甘蔗收割機操作技術及安全常識,同時,還手把手地示範教學、上機操作,爭取讓大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甘蔗機械化生產的要領。廣西柳工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區域總監廖金海:「我們甘蔗收穫機廠家的人員過去會進行觀察,機手有技術不到位的地方我們會及時給他進行再一次培訓。」
  • 廣西農投成功研製新型甘蔗收穫機
    11月,廣西2020/2021年榨季拉開帷幕,全區1115 萬畝的糖料蔗進入甜蜜收穫期。近日,廣西農投集團下屬農機院研製的新產品4GQ-1E型甘蔗收穫機在武鳴區甘蔗種植基地投入生產試驗,作業效率達到2畝/小時以上,所收穫的甘蔗含雜率低,試驗效果獲得製糖企業和蔗農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