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午,
看到今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
新鏵教育教研中心語文課題組組長
劉進高興地告訴記者:
今年參加半島徵文比賽的題目
和高考題如出一轍!
今年4月下旬至6月,半島都市報聯合青島市作家協會共同舉辦了「提筆戰疫情」主題徵文活動, 面向島城市民、作家、教育工作者、中小學生徵稿,鼓勵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經歷和感悟,以不同的角度記錄抗擊疫情阻擊戰中令人銘記的故事。
徵文活動得到島城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收到不少高質量的投稿,作品在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和半島教育直通車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了刊登。 記者梳理發現, 其中不少投稿作品的主旨立意都與2020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相當貼近。
比如,青島實驗初中九年級李琪同學的《億心戰役 愛不隔離》,文中寫道:「我看到醫護人員背起行囊整裝待發,那義無反顧的背影;看到分別的車站,那揮淚告別的動人一幕;看到狹窄的走廊裡,穿著防護服緊緊相擁的愛人;看到一片偌大的土地上,毅然佇立一座偉大的醫院;看見空蕩的街道上,形單影隻的外賣小哥奔波的身影;看到生產線上,無數工人不分晝夜,大批醫療物資運往武漢;看見久違的親人,相擁而泣,泣不成聲……這束光不是孤立無援的,它是一個又一個慢慢匯聚,緊抱在一起,向著一個目標衝去。黑夜,因這束光變得不再漫長……」
嶗山區金家嶺學校邢一帆同學的《運送希望的人》,將鏡頭對準了武漢封城後的快遞小哥,通過快遞小哥的視角展示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他除了每天為醫護人員配送愛心早餐,還穿梭於一幢幢居民樓之間,給無法出門的人們送去必需品,或許是幾盒藥品,或許是一些日用必需品。他終日奔波著,用眼睛記錄下這個城市正在經歷的每一個故事,有時他也發朋友圈,但每次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黎明的光也會劃破漫漫長夜,讓我們致敬這些人——快遞小哥。他們不僅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送貨員,更是傳遞生和希望的無名英雄!」
半島都市報組織新鏵教育全體老師和學生一起參加「提筆戰役情」徵文比賽,設置了一些題目, 其中就有「隔而不隔」主題, 「考慮到疫情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給老師和學生設置了一些主題去寫,其中一個就是『隔而不隔』,體現『疫情隔離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人心』這個深意。」新鏵教育教研中心語文課題組組長劉進說,看到2020山東高考作文題目後,老師們都非常興奮,感謝 半島組織的「提筆戰疫情」徵文大賽,幫他們押中了題目,讓學生在作文素材上有充足的準備。
除了山東高考題目,半島都市報今年還押中了全國高考2卷的題目, 在7月4日半島都市報策劃的的《高中老師帶你踢好臨門一腳》欄目中,為了助力廣大考生更好地備考,踢好「臨門一腳」, 半島都市報梳理了今年的諸多熱點新聞,匯集成多個寫作話題,並邀請島城優質高中名師親身示範,為考生們撰寫「下水文」。
其中,青島一中高三語文教師 袁春麗寫的「範文」《青山一道 風雨同舟》與全國高考2卷的非常相似。
這已經不是半島第一次押中高考試題了, 2016山東高考作文題目《我的行囊》與2015年1月25日的《半島都市報》的春節策劃主題「行囊」也是出奇的一致。
2016 年作文題目
題目大意為:「 一段旅行中,有一個行囊,裡邊有你用過的東西,也有你沒用的東西,也有你或許能用到的東西,還有你即將用到的東西。有些東西要放進去,有的要拿出來。」據此作文。
繼2016年押中高考語文作文題目「行囊」之後,2020年,半島的徵文活動再次與高考作文不謀而合,經常閱讀半島都市報的學生均受益匪淺!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來源:城市信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