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周曉峰
透過獨角獸企業的數量,可以看到青島創新創業生態的顯著變化。7月28日,長城戰略諮詢在天津發布新一期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青島共有6家獨角獸企業入選,分別為日日順物流、偉東雲教育、聚好看、能鏈集團、特來電和卡奧斯,青島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北方「第二城」。
全國第七、北方第二
榜單顯示,2019年中國共有218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7964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又新增15家。
這些獨角獸企業分布於28座城市,「北上深杭」仍為獨角獸第一梯隊城市,共有獨角獸166家,佔獨角獸總數的71%。其中,北京以84家遙遙領先,上海41家,深圳21家,杭州20家。但新一線城市已呈現明顯的追趕勢頭,廣州和南京同以11家並列第五,成都與天津均擁有5家獨角獸企業,蘇州擁有2家。
「青島以6家獨角獸企業位列全國第七、北方城市第二,處於全國新一線城市前列。」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創新能力上,青島6家獨角獸企業的專利授權總數達到884件,發明專利佔比達75.6%,以佔全國2.5%的獨角獸企業數量掌握了全國獨角獸企業6.0%的專利數量,體現出專注創新的特質。
從全省來看,青島獨角獸企業數量始終處於領跑地位。近三年山東省誕生的9家獨角獸企業,有7家來自青島,其餘2家來自濟南。
從全市來看,嶗山區是獨角獸的主要集聚地,青島6家獨角獸中的5家都位於該區域。
不過,青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還不夠高,尚未出現超級獨角獸,日日順物流的估值最高,為17.38億美元,在榜單中排名第80位。
增加3個新面孔
與去年的榜單相比,青島新增3家獨角獸企業,分別為能鏈集團、特來電與卡奧斯;「畢業」1家獨角獸企業,為傑華生物(因為成立時間超過10年退出榜單)。
其中,專注汽車服務的能鏈集團連結全國400多個城市的2萬餘座加油站和40餘萬根充電樁,估值為10億美元。能鏈集團於2018年開始牽手青島,2019年初青島全球財富中心公司參與能鏈集團B輪融資,基於股權合作關係,當年年底成立山東能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能鏈融資主體與境外上市公司的國內主體。
特來電依託於母公司特銳德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自主研發汽車充電網絡運營平臺,通過整合上下遊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主體,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生態發展,佔據中國充電樁運營市場龍頭地位。
卡奧斯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平臺,匯聚4.3萬家企業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孕育出建陶、房車、農業等15個行業生態,覆蓋全國12大區域,並在20個國家複製推廣。今年3月31日,卡奧斯完成9.5億元A輪融資,創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A輪融資規模之最,日前再與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完成2億元A+輪融資籤約。
7月28日,長城戰略諮詢發布新一期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青島共有日日順物流、偉東雲教育、聚好看、能鏈集團、特來電、卡奧斯等6家企業入選。其中,能鏈集團、特來電、卡奧斯是新入榜企業。
整體來看,「數字+實體」是青島獨角獸企業群體的典型特徵。這6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智慧物流、網際網路教育、數字文娛、能源科技和工業網際網路賽道,普遍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賦能傳統產業來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和汽車相關的這兩家「獨角獸」企業,都是什麼來頭?
能鏈集團:全球領先的能源數位化服務商
在青島新上榜的獨角獸企業中,山東能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能鏈)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比較陌生。
以10億美元估值上榜的能鏈是能源產業網際網路行業的唯一上榜企業。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企業,2018年開始牽手青島,2019年初青島全球財富中心公司參與能鏈集團B輪融資,基於股權合作關係,於當年年底在嶗山區成立山東能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作為能鏈融資主體與境外上市公司的國內主體。
能鏈通過搭建網際網路開放平臺整合供給端與需求端數據,運用雲計算、AI、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能源供需兩端的數據化連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落子嶗山區後,能鏈集團實現了飛躍式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能鏈旗下業務保持年7倍增速,月複合增長率超過20%。截至2019年底,能鏈年化交易額達到500億元,居數字能源領域第一位。預計到2020年底,能鏈年化交易額將達到1000億元。在全球範圍,能鏈已達到全球最大能源運營商FleetCor的18%,而後者的市值一度高達300億美元,這意味著能鏈集團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能源數位化服務商。
能鏈青島總部展廳
高速發展的能鏈也受到資本市場青睞。繼去年連續三輪融資超過15億元之後,7月10日又獲中金資本、小米集團等9億元D輪投資,不僅創下數字能源領域歷史最大融資紀錄,也成為該領域率先進入D輪的公司。
目前,能鏈構建了覆蓋1700餘座城市的油電一體化服務網絡。其中10萬人口以上行政區覆蓋率超過40%。旗下團油平臺連接2萬餘座加油站,快電平臺連接40餘萬根充電樁,分別為國內職業司機加油平臺和充換電開放平臺,面向近4億車主提供服務;旗下能鏈SaaS(軟體即服務)為超過1萬座油站提供SaaS服務。
在技術成果方面,能鏈年申請專利量同比增長150%。其中,能鏈圍繞雲、智能供應鏈、智慧能源補給、AI等領域實現技術深度融合,形成軟硬體一體的網際網路技術體系。技術創新不僅推動了能鏈自身業務的快速成長,也通過模塊化、平臺化對外開放賦能,幫助供應鏈及合作企業實現技術升級。
特來電: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平臺
特來電總部外景
提起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商,沒有人會不知道特來電的名字。
作為中國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的民營企業,特來電幾乎是與汽車企業一起,經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0到1的過程。如今,它已成長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平臺,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最新數據顯示,特來單在全國已建設充電樁超過27萬個,覆蓋334個城市,註冊用戶超過300萬,日充電量超800萬度。
在同行中,特來電是個另類。建樁、收電費不是它的最終目標,從2014年成立之初,它就在業內率先提出打造汽車充電生態網。充電樁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設備,而是連成一張具有數據、信息、網際網路屬性的網,深度連結人、車、電池、能源,並實時產生著金融大數據、能源大數據、工業大數據。
2020年,充電樁被國家納入新基建範疇,特來電已經做好準備,乘風而上。依託多年探索,在技術研發和商業運營上,特來電已得心應手。
據了解,特來電首創了世界領先的汽車群智能充電系統,是國內唯一實現充、放電雙向流動功能的充電站,通過低谷充電、高峰賣電,引導新能源汽車用戶參與到電網的削峰填谷,為能源的平衡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首次推出充電安全兩層防護技術,其中包括19項安全防護模型,使得充電過程對汽車安全隱患做到可監視、可預警、可控制、可追溯,可以減少70%的燒車事故,解決了世界性燒車難題。
而在商業運營上,逐步搭建起包含「智能製造+充電運營+數據服務」的生態。依託收集並挖掘汽車、充電、行為、環境等大數據,實現面向用戶和汽車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目前,特來電的大數據已經為多家新能源整車企業提供服務。
未來,特來電的目標是實現「設備網、控制網、能源網、數據網」融合,建立一個從數量到電量到流量的價值生態閉環模式,實現新交通與新能源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