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處理力度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部門: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

中新網1月19日電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今日公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

資料圖: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意見具體如下:

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製品。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主要包括四種:

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城鄉結合部、鄉鎮和農村地區集市等場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2年底,全國範圍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快遞塑料包裝。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方便群眾生活。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建立集貿市場購物袋集中購銷制。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在重點覆膜區域,結合農藝措施規模化推廣可降解地膜。

——培育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強化企業綠色管理責任,推行綠色供應鏈。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要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並向社會發布執行情況。以連鎖商超、大型集貿市場、物流倉儲、電商快遞等為重點,推動企業通過設備租賃、融資租賃等方式,積極推廣可循環、可摺疊包裝產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勵企業採用股權合作、共同注資等方式,建設可循環包裝跨平臺運營體系。鼓勵企業使用商品和物流一體化包裝,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

——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塑料製品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生產符合相關標準的塑料製品,不得違規添加對人體、環境有害的化學添加劑。推行綠色設計,提升塑料製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積極採用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質量控制標準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強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降低應用成本,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

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在寫字樓、機場、車站、港口碼頭等塑料廢棄物產生量大的場所,要增加投放設施,提高清運頻次。推動電商外賣平臺、環衛部門、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在重點區域投放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回收設施。建立健全廢舊農膜回收體系;規範廢舊漁網漁具回收處置。

——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規範化、集中化和產業化,相關項目要向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園區集聚,提高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塑料廢棄物要推進能源化利用,加強垃圾焚燒發電等企業的運行管理,確保各類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並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傾倒點排查整治工作,重點解決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道路和江河沿線、坑塘溝渠等處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堆放導致的塑料汙染問題。開展江河湖泊、港灣塑料垃圾清理和清潔海灘行動。推進農田殘留地膜、農藥化肥塑料包裝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農田殘留地膜量。

完善支撐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和標準。推進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將塑料汙染防治納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適時更新發布塑料製品禁限目錄。制定塑料製品綠色設計導則。完善再生塑料質量控制標準,規範再生塑料用途。制修訂可降解材料與產品的標準標識。建立健全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企業綠色管理和評價標準。研究對包裝問題突出的商品開展包裝適宜度分級評價,提出差別化管理措施。將一次性塑料製品管控要求納入旅遊景區和星級賓館、酒店評定評級標準。完善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環境保護相關標準。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與製成品的生產、銷售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實施企業法人守信承諾和失信懲戒,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

——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加大對綠色包裝研發生產、綠色物流和配送體系建設、專業化智能化回收設施投放運營等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財稅政策,加大對符合標準綠色產品的政府採購力度。開展新型綠色供應鏈建設、新產品新模式推廣和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等試點示範。各地要支持專業化回收設施投放,消除設施進居民社區、地鐵站、車站和寫字樓等公共場所的管理障礙。鼓勵各地採取經濟手段,促進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公共機構要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

——強化科技支撐。開展不同類型塑料製品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研究評價。加強江河湖海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汙染機理、監測、防治技術和政策等研究,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與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性能。以降解安全可控性、規模化應用經濟性等為重點,開展可降解地膜等技術驗證和產品遴選。

——嚴格執法監督。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的政策措施。嚴厲打擊違規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塑料製品,嚴格查處虛標、偽標等行為。推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置等環節的環境監管,依法查處違法排汙等行為,持續推進廢塑料加工利用行業整治。行業管理部門日常監管中發現有關塑料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行為的,應當及時將相關線索移交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由其依法立案查處。對實施不力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予以查處,並通過公開曝光、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

相關焦點

  • 兩部門:加大塑料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
    中新網1月19日電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今日公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
  • 醫療廢棄物如何處理?怎樣避免對環境帶來影響?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發布會上說,生態環境部緊緊圍繞「兩個百分之百」要求,即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百分之百全覆蓋,醫療廢水、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處置百分之百全落實,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相關的環保工作。動員各界通過增加裝備、技術升級等方式快速加大處理能力。「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產生的醫療廢水,首先要進行消毒。
  • 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生態環境部將會同中國氣象局及相關省市加強形勢研判,全力做到精準預測預報,並採取有力措施開展應對。  二、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進一步規範環評分類管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生態環境部舉行2020年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動修訂出臺《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紮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加快補齊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收集處理短板,組織開展有毒有害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著力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和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各方面均取得了積極進展。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一是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規範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地級以上城市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81.2%。郵政局大力推進減少包裝材料使用,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87.2%。生態環境部在北京等20餘個省份,開展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 ...漳州市生態環境局印發漳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部委工作部署和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的工作安排,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制定本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和《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福建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閩發改生態〔2020〕545號)要求,明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時間表,分階段、分地區、分領域有序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2020年10月與再生塑料行業相關的事件解讀
    事件描述:9月2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徵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卓創解讀:近幾年進入取暖季後北方地區將加大空氣品質的管控,再生塑料企業長期以來作為重點監管的對象,進入四季度後行業開工率將受到一定影響。儘管近幾年國內空氣品質有所提高,但仍未達到構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標準,預計今年將在11月中旬集中供暖後對再生塑料主流市場進行嚴格管控。
  • 誰來關注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回收與環保處置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今年截止目前,已經有6個省份相繼立法「禁塑」,另有15個省份也準備發文全面「禁塑」。
  • 2020年固體廢物處理利用行業發展評述和2021年發展展望
    一、 2020年行業評述2020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和相關政策標準的發布實施,「無廢城市」試點建設次第推進、「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分類」以及「塑料汙染治理」等工作的開展,推動了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2020年7月17日,發改委聯合生態環境部、工信部、住建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和供銷合作總社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 專家:塑料產品缺乏可回收性設計是塑料大規模廢棄的重要原因
    塑料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是重要的基礎材料。不規範生產、使用塑料製品和回收處置塑料廢棄物,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提出要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推進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等一攬子措施,以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做好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大工作落實力度。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全文+圖解
    不規範生產、使用塑料製品和回收處置塑料廢棄物,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積極應對塑料汙染,事關人民群眾健康,事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六大行業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一輪「限塑令」從10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主要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
    不規範生產、使用塑料製品和回收處置塑料廢棄物,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積極應對塑料汙染,事關人民群眾健康,事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 石家莊最嚴「限塑令」:年底全面禁止產銷發泡塑料餐具
    到2025年,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處置等環節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峻峰)到今年年底,全市範圍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市內主城區(含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日前,石家莊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石家莊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推進措施》,
  • 上海新版限塑令:率先在餐飲快遞等禁限部分塑料製品
    澎湃新聞從上海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商務委等聯合召開的塑料汙染治理通氣會上獲悉,近期,上海市發改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了《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進一步規範和引導全社會合理適度地消費塑料製品,提高循環使用效率,儘量避免浪費,並儘可能降低和避免塑料製品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的影響和風險。
  • 含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
    今年年底開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塑料製品將陸續和老百姓說拜拜。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近日聯合印發《安徽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廣安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辦法》
    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   1   加強塑料廢棄物回收和清運   ●結合生活垃圾分類,合理規劃建設塑料製品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網點,鼓勵各區市縣、園區再生資源回收站加大對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逐步提高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