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跑友撒歡跑 九載廣馬如期至

2020-12-21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本年度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13日開跑 國內選手包攬男女冠軍

  12月13日上午7時30分,「奔跑中國」系列賽事、世界田聯和中國田協「雙金」賽事——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2萬名跑者參加全程馬拉松賽事,成就疫情以來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

  據悉,今年共有約2萬名選手參賽,比賽只設全程馬拉松項目。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國內選手賈俄仁加一馬當先,以2小時15分08秒的成績奪得男子冠軍,但未能打破董國建去年在廣馬創造的2小時09分的中國籍選手賽會紀錄。女子選手方面,丁常琴以2小時35分21秒的成績奪得女子冠軍。

賈俄仁加雙手比「1」衝線,成為廣馬男子組冠軍。

女子冠軍丁常琴

  欣聞廣馬將如期開賽,世界田徑(原國際田聯)路跑事務總監阿萊西奧·磐跡特別發來視頻表示讚嘆,他表示,「我有信心廣州馬拉松會作為榜樣,向世界展示如何在疫情期間採取恰當防疫措施以保證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安全進行。」

  據介紹,今年的廣馬在賽事服務及宣傳推廣等方面提質升級。保障選手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來都是賽事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首要目標。廣馬組委會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賽事籌辦工作的首要位置,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制定了嚴格、周密的賽事疫情防控方案。如只接受來自中國大陸低風險地區選手報名;選手領取參賽物資及號碼布時,需提交本人賽前5天的核酸檢測陰性紙質證明,並提交本人籤字的紙質版《健康安全責任承諾書》。比賽當天採用分區集結,集結區按照1米的距離打上點位,拉開選手之間的間距。賽事活動區域使用前,採用噴淋地面方式進行消毒,使用時保持通風。在賽事起點、賽道沿途、終點等多處地方配備足量防疫消毒物資,供參賽選手們使用等。

  廣馬「追風者」

  「最強夫妻檔」丁常琴夫婦:參加廣馬是夫妻團聚的機會

  歷屆廣馬跑者不乏情侶和夫妻一邊參賽一邊秀恩愛。今年的廣馬領獎臺迎來了「最強夫妻檔」——女子組冠軍丁常琴與男子組季軍關思楊。曾經入選「國字號」的他們是目前中國馬拉松圈廣為人知的情侶,二人今年剛剛領證。因為暫時仍然處於分居兩地的狀態,參加馬拉松反而成為這對新婚小夫妻團聚的機會。丁常琴感謝今年的廣馬如期而至,疫情之下很多馬拉松賽事都取消了,她之前非常擔心廣馬不能如期舉行。她坦言,這個賽事對她非常有意義,說起這些,她既激動又感動。同時不忘再秀一次恩愛,那就是明年肯定再把丈夫帶到廣州一起參加廣馬。

  丁常琴是位有專業背景的運動員,2014年的仁川亞運會10000米賽場上,她拿到了銀牌。在那屆比賽中,5000米的銅牌同樣被她收入囊中。

  她和關思楊的戀情緣起2013年,當時同時在國家隊訓練的兩人相識相戀。「我和老公會互相支持各自的事業。由於我們都曾經是運動員,所以特別能夠互相理解。」丁常琴說,「我們從未放棄過跑步;而由於我們一直堅持跑步,跑步也給了我們精神上的愉悅感,這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丁常琴感慨,馬拉松讓他們夫妻的感情更好了,他們也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之中有自己特別的溝通方式。

  丁常琴統計了一下,這是自己和老公同時參加的第三次馬拉松。「我們總是希望在賽場上相互成就對方,想著對方,給對方鼓勵。每個馬拉松,都會有個折返點——不管我們碰不碰得到,我們都會互相示意,這是一個最大的鼓勵。我倆也希望能夠給跑步愛好者帶來積極的影響,希望大家多來跑步,多參加這項運動。」

  原來,廣馬對於丁常琴來說別具意義。「第一次參賽的時候,我還是在役的專業運動員;第二次參賽的時候,是退役後回歸賽道的第一場比賽;今年參賽,則是走入職業生涯的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一次廣馬!廣馬給我非常好的開始,三次的經歷和感受都不一樣,每次跑廣馬,給我的體會和感受都非常好。」

  丁常琴打算明年以衛冕冠軍身份回到廣馬賽場上,屆時她也會把自己的老公再帶過來參賽。她說:「我很喜歡廣馬,這次來參賽,是我要求他來的。下次,我們還會來的。」

  35歲二孩媽媽陳為芬:廣馬給廣州人帶來精神力量

  今年35歲的陳為芬是山東臨沂人,平常在日照工作,13日她以2小時42分27秒的成績獲得了今年廣州馬拉松女子組第三名。繼2017年之後第二次參加廣馬,陳為芬稱讚賽事服務更加到位,廣州人對廣馬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廣馬精神」逐漸滲進這座城市方方面面。

  陳為芬是一名資深跑友,也是一名學霸。她就讀於北大2003級法學院,2007年畢業。「我是2017年在師兄的介紹下加入到北大100871跑團的,這個跑團目前有上千人,跑團師兄師姐最大60多歲、最小的師弟師妹都是00後,他們全球不間斷跑步打卡。在師兄師姐師弟師妹的不斷支持鼓勵下,我這幾年一直堅持下來。」陳為芬說。

  陳為芬的大孩子今年上初二,今年4月份二孩出生。從10月份開始,陳為芬恢復了參加馬拉松比賽。就在廣馬開始前的兩周,她參加了上海馬拉松的比賽,以2小時37分41秒獲得了女子組比賽的季軍。「這段時間訓練還是很辛苦的,不過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更可喜的是,我用自己的經驗,證明了懷孕或備孕期間的婦女,如果能在科學的指導下,依然是可以參加跑步運動的。」

  2017年,陳為芬第一次參加廣馬,但成績不算理想。此番再次參加廣馬,陳為芬是在賽前一天晚上才從臨沂飛到廣州的,但她覺得廣州的天氣十分適合跑馬。「廣州的賽道是珠江一河兩岸的標誌性景點,十分漂亮,古典和現代的元素都囊括了,和國內不少地方相比有鮮明的城市元素。第一次參加廣馬的時候我已經登上廣州塔,欣賞過廣州的美麗夜景,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品嘗廣州的美食,完賽之後我爭取再去吃一頓。」

  陳為芬覺得廣馬的服務更到位,讓每一個跑者都很舒服,「就我自己來說,這次廣馬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我覺得廣州人對廣馬的認同程度越來越高了,廣馬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精神力量!」

  俊朗冠軍賈俄仁加:點讚這裡的賽事體驗

  27歲的「中國業餘馬拉松第一人」、青海小夥賈俄仁加以2小時15分08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組冠軍。「這是我第3次參加廣馬,今年很幸運拿到冠軍。我第一次參加還是2017年。那一次,我跑了2小時22分;2018年我跑了2小時18分,今年我很幸運,拿到了冠軍。」 賈俄仁加透露,這是他今年奪得的第二個馬拉松冠軍。

  「今天跑出2小時15分的成績,我還是挺滿意的。感謝這個賽道,感謝廣州馬拉松的精心組織和服務,真的很開心。」

  賈俄仁加最近的賽程十分密集,他半個月前參加了上海馬拉松,上周剛剛跑了半程的山地馬拉松,不過他覺得自己體力還不錯。「上半年一直沒有比賽,而下半年的比賽安排比較緊密。我之前擔心每周都安排『背靠背』的比賽會影響成績,但今年下半年我發現不少選手雖然經常參加『背靠背』的比賽,大家的參賽成績不僅穩定,參賽頻率還挺高,所以我想嘗試每周比賽、以賽代練,有時候比賽就是最好的訓練。」

  賈俄仁加擁有健康膚色和俊朗的外型,他稱讚今年的廣馬在賽事服務的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賽道風景很美,沿途加油的觀眾十分熱情,「我非常喜歡廣州這座城市。」

  「星星」女孩倪卓君:首次全馬破5衝線

  「(倪)卓君,你成績破5!太厲害了!」27歲的倪卓君在18歲前還不能完整表達一句話,此後卻愛上畫畫、跑步,成為廣州市少年宮特殊藝術家工作室成員,完成多次半程馬拉松。這一次,倪卓君在2020廣州馬拉松賽首次挑戰42公裡全程馬拉松,4小時50分59秒後,順利衝線。

  當了解到2020廣州馬拉松賽只設了全馬賽程,倪卓君未作多想,堅持報名。倪卓君母親對女兒提出了一個要求:「你要跑可以,但要戒掉平時你最喜歡的奶茶和咖啡,最多等你順利跑完獎勵你喝。」令她驚訝的是,倪卓君爽快答應了,並且在今年早期,在家也保持著線上運動打卡,後來星友伴跑團線下訓練恢復後,更是風雨不改。

  12月13日,數位志願者與倪卓君一同跑廣馬,陪同衝線。最終倪卓君實現了首馬破5的成績,有志願者讚嘆道:「破5是很難的,非專業的參與者基本跑過兩三年全馬才有經驗達到這個成績,卓君很有潛力。」

  成績並非最重要的事情。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其中的意義早已超出了「比賽」,更重要的是發現愛好、挑戰潛能;特殊人士能夠走到與普通人一樣的「人生賽道」上。

  輪椅跑手張健:家門口跑馬幸福滿滿

  「廣馬真的一年比一年好,馬拉松文化進一步豐富,私補實在太豐盛了,」夢想無障礙跑團創始人張健賽後說,「我的跑鞋是輪椅,這是我第七次跑廣馬,也是自己的第79場馬拉松,原本設定的目標是3小時50分完賽,但沿途不斷和市民互動,享用廣州美食,最後以3小時52分完賽,還是很開心的。」

  張健說,今年廣馬給人最深刻印象的是馬拉松文化已經興起了,沿途很多跑團和市民非常熱情,提供豐盛的私補,包括:烤乳豬、聖女果、士力架、葡萄乾、榨菜等,非常給力,「廣馬的氣氛特別好,市民、志願者、跑團的私補很豐盛,他們一路加油助威,特別熱情。」

  疫情期間,張健的參賽計劃也暫時擱淺,能夠在家門口跑馬,他感覺幸福滿滿,「感覺廣馬非常有擔當、有氣魄,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情況下舉辦如此大規模的線下賽事,組委會做足了防疫工作,大家都很認同,也特別開心;今天跑到終點很累,但很開心;真切地感覺到廣馬每年都在進步,一年比一年好,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很辛苦了,衷心祝福廣馬越來越精彩,加油!」

輪椅跑手順利完賽。

兩名跑者牽手衝線。

跑友們盡情在鏡頭前展現陽光動感一面。

後勤人員救治抽筋的參賽者。

衝過終點後,廣馬情侶秀恩愛。

衝線一刻,跑者激情歡呼。

攙扶著你,一齊衝向終點。

相關焦點

  • 瘋狂,深圳女跑友通宵12小時跑完100公裡,跑步要這麼拼嗎?
    眾所周知,雖然上半年馬拉松賽事集體停擺,但不少跑友在無賽可跑後依然堅持每天跑步,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很多跑友的月跑量仍維持在100公裡以上。而就在近日據媒體報導,深圳有一位女跑友再次瘋狂了一把,從6月28日下午6點至6月29日清晨6點,連續12個小時,該女跑友不眠不休地在深圳人才公園和深圳灣公園連續奔跑了100公裡,用此方式為自己慶祝生日。
  • 跑友金雞湖晨跑猝死,三伏天跑步忘記配速吧!
    7月19日,蘇州一名跑者在金雞湖晨跑時突然倒地,路過的跑友第一時間為他做了心肺復甦,圍觀的人也都迅速撥打了120,急救人員火速趕到對其進行救治,遺憾的是,所有的努力都無力回天,該跑友經搶救無效離世。
  • 廣馬昨日開跑,兩萬跑者參與-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報紙今晚...
    疫情防控嚴格細緻,賽事規模為疫情以來全球最大 昨天上午,「奔跑中國」系列賽事、世界田聯、中國田協「雙金」賽事——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
  • 跑友都在幹啥?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實習生 楊楚瀅 12月12日,2020廣州馬拉鬆開跑在即,廣州馬拉松博覽會亦來到了最後一日。會場人氣未減,現場仍熱鬧非凡。不少跑友趁著周末,帶上小朋友一起來領取參賽號碼牌和運動守護包等。
  • 廣馬近3000人棄賽,一男子蹭跑參賽,跑友吵翻了!
    跑友@李振龍:如果大家都這麼不遵守規則,要規則何用?!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有用,要警察和法律何用?!建議查清身份、嚴肅處理、給眾多馬拉松愛好者一個答覆、一個公平;跑友@請叫我小董:報名了,取得參賽資格,才可以進賽道,這事起碼的規矩,防疫章程也得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跑友@慄曉煒:體育比賽除了鍛鍊身體、磨練意志、收穫友情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大家明白什麼叫做規則
  • 跑友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膝
    世界上護具大牌也不少,Mueller、LP、MacDavid等等種類樣式繁多,如何選擇也許是跑友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以最常用的膝關節護具向跑友們介紹如何從琳琅滿目的膝部護具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首先說一下保暖型護膝:該類護膝由皮毛類、絨線類材料製成,沒有彈性支撐及保護作用。不能作為護具佩戴,其唯一的功能是局部保暖。
  • 今天西湖邊跑完就像過美食節!營養粥、玉米……還有跑友「擺攤」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李穎 王瓊 通訊員 王萍琴 拍攝 江小跑今天早上,有在西湖邊跑步的跑友告訴記者:今天西湖邊跑完就像過美食節!有跑友在跑完後,打開車子的後備箱,拉出小桌子擺起了攤,有營養粥、玉米、西瓜……還做起了雞蛋餅。這其實是西湖玫瑰跑團的專屬補給點,「攤主」是西湖玫瑰跑團的團長劉新超,記者聯繫上劉新超的時候,他正在家準備午飯:「我們家都是我做飯,經常早上跑完步,再回家給老婆孩子準備早飯。」
  • 7公裡跑了42分鐘,這位50歲的跑友很滿意
    跑完7公裡後,50歲的張先生在終點處做著恢復訓練。耗時42分鐘,在七公裡賽事的參賽者中,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對他來說,比較滿意。「一些三十出頭的小夥子,他們跑得還不如我快。」「從齊魯壹點上了解到本次馬拉松系列賽活動後就報了名。」作為一名跑馬業餘愛好者,張先生說道,自己十分關注齊魯晚報組織的路跑賽事,「這是我今年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賽事。」
  • 喜歡穿支撐褲的跑友越來越多,什麼原因?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跑友喜歡穿支撐褲? 我們在跑步中反覆使用的髖關節、膝關節、臀部肌肉群、大小腿肌肉群、肌肉外覆的筋膜,都能被馬孔多支撐褲很好地保護到。 這,就是它大受歡迎的原因。
  • 80餘位跑友歡樂開跑!現場視頻來了
    ,共吸引了80餘位諸暨跑友參加。早上6點,參加接力跑的跑友們陸續到達店口鎮人民政府體育公園廣場(政府大門口)集合,參加集體拍照合影留念,然後進行跑前準備活動。「3……2……1……」,早上7點,在店口鎮政府文體公園廣場起點處,伴隨著一聲發令槍響,大家開心地起跑了!
  • 業餘跑友如何提高萬米水平?
    因為在馬拉松訓練中,10公裡是一個經常接觸的距離或訓練科目,許多跑友也用10公裡成績來預估全馬成績或潛力。那麼,業餘跑友該如何提高萬米水平?萬米的供能特點10000米和5000米一樣都屬於長跑項目,對運動員的耐力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
  • 間歇跑數據曝光 笑掉普通跑友大牙
    近日國足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國足隊員廣州集訓的消息,其中一條間歇跑的數據讓普通跑友大跌眼鏡,身為國家隊的運動員,其間歇跑的訓練強度竟然比好多業餘跑步者都要小,難怪我們的足球水平如此低下。但如果把國足本次冬訓跑量及速度要求換算一下,也只是均速4分40秒/公裡的間歇跑。而20多年前甲A聯賽的體能測試及格標準,配速要求都有3分38秒/公裡。這數據一出真是驚掉了我們眾多業餘跑者的大牙!
  • 武漢一跑友不幸離世,頭天晚上飲酒,晨跑時戴口罩
    撰文/eto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據今日頭條一位跑友說,5月4日早晨,在武昌江灘月亮灣發生了一起運動意外事件。一名男跑友在晨跑時突然倒下,令人遺憾的是經120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據悉,這名跑友不到50歲,前一天晚上有飲酒,第二天早上又戴著口罩晨跑,而且當天早上武漢的氣溫就已經達到了30多度。這不由讓人注意到在跑步中要避免的幾個很危險的因素:酒跑、戴口罩跑步,以及高溫跑步。
  • 一跑友霧霾中堅持跑步,每天5公裡,一周後身體會出現什麼反應?
    我們先看看一個跑友在霧霾天氣中堅持跑步一周後,身體出現了什麼反應。跑友小張家住河南安陽,因為小區離安陽河比較近,自從3年前搬到新家後就養成了每天沿著河邊跑步的習慣,所以兩天不跑步心裡就痒痒。然而進入到冬季以來,空氣汙染就多了起來,最近一周由於沒有風,空氣流動比較差,汙染級別更是達到了重度汙染狀態。
  • 聽說80%的跑友都不會繫鞋帶!
    跑馬的時候經常看到有跑友總是停下來繫鞋帶,Bigger妹就納悶兒為什麼你們的鞋帶老開,尤其是跑步的時候鞋帶開了簡直就是掉鏈子的事
  • 疫情後國內首場半馬開跑,中籤率僅4%,跑友都忍不住想參賽!
    自疫情全面爆發以來,國內已經四個月沒有舉辦過馬拉松賽事,雖然大多數人都恢復了正常的跑步訓練,但沒有了比賽可跑,生活中少了很多樂趣。疫情緩解後,成都雙遺和青海一些地區,曾陸續舉辦了健康跑活動,但長距離的賽事如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還都顯得遙遙無期。
  • 「成都日報」成都馬拉松今日開跑 萬名跑友跑馬逛成都
    國內唯一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成都馬拉松今晨鳴槍開跑,來自全國的1萬名跑友將在穿越古今的賽道上,用腳步丈量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成都馬拉松進入第四個年頭,這項賽事不僅成為提升成都國際化城市形象的窗口,也燃起了成都人的運動激情。
  • 鄭州一3歲孩童光腳獨自跑馬路上撒歡,家長找瘋了
    路遇險情,巡防隊員現場追趕並勸導光腳男童離開快車道,一過路男子和巡防隊員見情況緊急,立即聯手將「撒歡」的男童強行抱到人行道上,巡防隊員急忙用手機記錄現場情況。還有熱心市民見男童獨自一人出來,沒有家人在場,急忙打110報警求援。有附近市民好像認識男童的家人,急忙幫忙聯繫。
  • 以後跟跑友都不好意聊天了
    不知道也不想去了解其他數據對你的幫助是什麼,或許有人認為分析這些數據過於無聊或太過繁瑣,只不過是跑場馬拉松,松松一點吧,沒錯,支持也贊成,畢竟跑馬拉松本來就是健康第一,快樂優先;但對我來說,分析數據與專心去跑,同樣也樂在其中,甚至多出了更多的樂趣與意外收穫。
  • 12屆百日跑已完賽|你一定不知道,這20000人是如何跑過100天的
    //跑友感悟//輝哥第12屆百日跑終將會被每一位跑友銘記。新冠疫情讓我們身心煎熬,但我們戰勝了未知的恐懼,我們見證了歷史,也創造了歷史!每個人情況不同,有的跑步多、有的跑步少,無論完成得怎麼樣,當從報名參加百日跑的那一刻起,我們都是自己的英雄。無論是堅持多屆的老跑友,還是初涉跑坑的新隊員,相遇百日跑絕對是一種美好。百日跑讓我們看到堅持的力量,感受到堅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