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上市首日,泡泡瑪特高開逾100%,股價報77.1港元/股,總市值逼近1100億港元。截至記者發稿時,泡泡瑪特(09992)漲111.7%,報81.50港元,市值超1120億港元。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是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臺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集團,售賣包含自主開發商品與國內外知名潮流品牌的商品,包括潮流玩具、二次元周邊、BJD娃娃、IP衍生品等多個品類。同時,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的專業潮流玩具社交電商平臺app「葩趣」也成為了國內最活躍的潮流玩具社區。
2017年5月17日,泡泡瑪特開始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4月12日,從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至今為止一共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根據聆訊後資料,公司執行董事兼CEO王寧持股49.8%,紅杉資本持股4.39%,華興資本持股1.75%。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突破557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成為贏家。
「盲盒+IP」的吸金組合讓泡泡瑪特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2019年,其淨利潤達4.51億元,這一數字較2017年增長286倍。
另據北京商報此前報導:
成立10年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在挺過了疫情後的夏天,迎來自己第二次資本市場之旅。6月1日,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泡泡瑪特近三年的營收、淨利持續攀升。雖然泡泡瑪特方面將盈利能力歸結為搭建了一個IP開發與運營、藝術家發掘、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和潮玩文化推廣構成的全產業鏈平臺,成於IP的泡泡瑪特如今卻也因正在經歷著IP帶來的雙刃效應。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改變,再戰IPO的泡泡瑪特,又該如何將手中的資本泡泡越吹越大?
快速成長,交出亮眼成績單
成立10年的泡泡瑪特,在挺過疫情後的夏天,迎來自己第二次資本市場之旅。據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顯示,2017年1月,它曾登陸新三板。其中顯示,該公司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可謂營收淨利雙雙持續攀升。
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的銷售和經銷網絡包括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的114家零售店;位於57個城市的825家創新機器人商店。線上,則囊括了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小程序、葩趣線上潮流玩具社區和其他主流電商平臺等渠道。2019年,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營收達2.51億元。
令外界豔羨的成長速度,使泡泡瑪特近些年來備受資本青睞。據天眼查,泡泡瑪特的首次融資於2011年1月完成,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隨後在2013年-2016年,泡泡瑪特則分別完成Pre-A輪、A輪、B輪和戰略融資。此外,在2018年3月,泡泡瑪特完成了4000萬元的定向增發,2019年5月則實現股權融資,再加上今年剛剛完成了超1億美元戰略融資。
「泡泡瑪特的走紅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年輕群體的消費心理。在沒有泡泡瑪特之前,Sonny angel、Bearbrick熊其實在國內已經擁有一眾玩家,也恰恰是看到了此類產品消費潛力,泡泡瑪特另闢蹊徑把盲盒與藝術品消費結合在一起,高頻次出新,讓資深玩家永遠有期待,讓新玩家也能因為好奇心理入圈」。資深玩家曾陌如是說。
成於IP,亦困於IP
據招股書顯示,如今的泡泡瑪特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雖然泡泡瑪特方面將盈利能力歸結為搭建了一個IP開發與運營、藝術家發掘、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和潮玩文化推廣構成的全產業鏈平臺,成於IP的泡泡瑪特如今卻也因正在經歷著IP帶來的雙刃效應。
以泡泡瑪特旗下的最受消費者歡迎的Molly為例,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約佔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總收益的26.3%、42.6%及27.4%,針對此現象,泡泡瑪特方面在招股書中直言,「Molly潮流玩具產品銷量的任何減少均可能對我們的收益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正如招股書中所提及的那樣「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分散且充滿競爭……我們的競爭對手包括國際品牌及本土品牌」,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除泡泡瑪特外,還有包括獨角獸、L.O.L、sonyangle、畢奇、little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等品牌產品,盲盒市場的競爭也正在逐步加大。
然而,泡泡瑪特在努力創新、應對競爭的路上也遭受到了抄襲的質疑。據公開報導,今年2月,泡泡瑪特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對外發售,但隨後有消費者指出,AYLA動物系列盲盒疑似抄襲知名娃社「DollChatueau」2017年的產品。最終在2月18日,泡泡瑪特官方發布致歉微博,承認AYLA動物時裝秀系列個別款式設計過程存在問題,與「DollChateau」產品設計相似,全渠道下架該系列產品,已售出的則退款並召回。
針對此次再戰資本市場,以及現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規劃,北京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泡泡瑪特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應。
消費者頻「踩雷」,「泡泡」該應勢而變了
泡泡瑪特的盲盒隨機機制放大了抽到喜歡款式的驚喜,但也讓「踩雷」抽到不想要的款式的玩家心情更糟糕。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買家在天貓店盲盒評論區展示了玩具的瑕疵,並在評價產品後稱「而且還沒抽到想要的款式,什麼盲盒驚喜,我看是驚嚇,心情極差。」
盲盒愛好者蔡女士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買盲盒就是一種賭博心態。幾十元一個玩具買一兩個還好,但如果運氣差,可能會一直抽不到想要的玩具,導致投入超過預算,「我有一次在店裡買,覺得盲盒的款式裡有一半可以接受就想試試手氣。結果一直抽不出來,買上頭了,花了好多錢。雖然可以在閒魚轉二手,但東西一多就太牽扯精力了。」蔡女士表示,她在那次「翻車」之後學會了設置止損線,「現在我基本只買所有款式都想要的系列,如果有雷,就無論結果三把收手。」
泡泡瑪特資深買家曾陌進一步強調,「一旦品控沒有做好、設計更新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反而會造成消費者逆反心理,正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我們身邊有很多朋友在經歷了幾次不愉快的拆盒經歷之後,都已經『退坑』了。」
還有不熟悉盲盒概念的消費者認為「上當了」。59元一個小玩具的較高價格和宣傳圖中全部12種可能抽到的玩具圖片,讓消費者誤以為59元購買的是一套玩具,因而在收到產品後直呼不值得,並在天貓評論區進行提醒。
對於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變化,泡泡瑪特似乎也早有預見,據招股書,「潮流文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對較短……消費者對於實體產品的需求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即使我們的產品最初成功,亦無法保證我們能夠保持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表示,如今時尚潮玩的市場已經基本形成,規模推測大概有100億左右。青年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方向已經形成,市場還有進一步擴展的可能性。對於泡泡瑪特來說,想要進一步擴張,不僅在IP方面,營銷、玩法和粉絲運營等全方位都需要創新。在這個過程中,增速是可能會出現下滑的。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